孟浩然《早寒有怀》诗歌赏析

孟浩然《早寒有怀》诗歌赏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何况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呢!

  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本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相关文章

山行古诗《山行》

山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
古诗名句2019-05-02
山行古诗《山行》

残夜花香月满楼

“残夜花香月满楼”出处出自 清代 项鸿祚 的《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残夜花香月满楼”平仄韵脚拼音:cán yè huā xiāng yuè mǎn lóu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脚:(平韵)...
古诗名句2012-04-06
残夜花香月满楼

描写兄弟离去的诗句

描写兄弟离去的诗句兄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何况我们只是短暂的分离!下面是关于描写兄弟离去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古诗名句2018-05-06
描写兄弟离去的诗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处出自 宋代 范成大 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全诗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
古诗名句2014-04-05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出处出自 唐代 张九龄 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全诗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唐代张九龄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天与三台座,人当万...
古诗名句2014-03-09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梦也何曾到谢桥

“梦也何曾到谢桥”出处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的《采桑子》“梦也何曾到谢桥”平仄韵脚拼音:mèng yě hé zēng dào xiè qiáo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仄拼音...
古诗名句2014-06-02
梦也何曾到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