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读音
元稹 读音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说起元稹,不得不说其相貌,在唐朝这些个诗人中,元稹算是相当帅的,而且这种帅在小时候就有苗头,所以,他年轻时,那绝对是个万人迷,能以一个小官就能攀上了韦夏卿这个高枝,不光有才,帅也是他征服韦丛的一把利器。
元稹的读音
这个问题的矛头应该指向“稹”,作为一个明显的形声字,它的读音不麻烦,即使不知道怎么读,也会莫名其妙地读成“真”,但其实,人家读三声“珍”,这字一般很少见,但在唐代文学史中出现频率颇高,只因为唐朝有个大诗人叫元稹,这也算是字凭人贵的一个典型吧。
元稹,唐朝大诗人,“曾经沧海”的男主角,“巫山不是云”的感叹者,写诗很走心,浅显易懂,但情感真挚,而这种感情真挚的诗句大多是悼念亡妻韦丛所作,也正是因为这些诗,才使元稹在唐朝几万多诗人中脱颖而出。
但元稹诗名流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有一个更有名的好基友白居易。说起白居易来,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把他李白、杜甫一起说,但其实白居易和元稹才是一个年代的人。白居易大元稹八岁,二人同年考取功名,结下了友谊,而且二人的文学主张也很合拍,经常诗歌唱和,绝对是绝佳的好基友。
另外元稹还和两个比较有名的女人发生过关系,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崔莺莺,因为崔莺莺这个文学形象就是出于元稹之手,而这个故事正是元稹经历的真人真事,崔莺莺也有其人,只不过,年少时的元稹为攀高枝,劈了崔莺莺的腿,现在看来,这段情史算是元大帅哥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另外一个女人那更是声名在外,唐朝三大美女诗人之一的薛涛,当年那可是和元稹流传了一段众人皆知的“姐弟恋”,二人暧昧由来已久,但最终没能厮守一起,很遗憾,但也并不可惜,毕竟命运之手,变幻无常,薛涛没嫁给元稹,也算是薛涛的另一种美好的结局吧。
菊花元稹
在元稹之前,很多大诗人都写过菊花,然而元稹还能寥寥数语,就写出一首流传后世的菊花诗。他的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像一篇耐人寻味的小品文,百看不厌。
那年元稹二十四岁,正在等待考取功名,年少的才子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秋天里很普通的一日,他看到院子里的一丛丛菊花绕着院子排开,很悠然,便诗兴大发,“秋丛遍绕似陶家”。他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顿时产生错觉,自己所住的这户小院不就是当年陶渊明住过的院子吗?“遍绕篱边日渐斜”诗人都矫情,更何况是年轻的诗人,往往诗兴来了,就怎么挡也挡不住。于是,他就绕着菊花的篱笆绕了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中,日头都落下去了,天都黑了。
为啥要这样一直绕着菊花欣赏呢?因为也挡不住,这个是内心喜欢。“不是花中偏爱菊”,他说并不是说那么些花里,我偏偏喜欢菊花,而是因为这菊花开后真没什么花可以看了,也就是“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首诗,元稹并没有炫耀华丽的辞藻,而是简单直白地表明了对菊花的喜爱,可见他也是位性情中人,敢于直接表达自己所爱,这和元稹的性格也挺符合。元稹后来,真的是见一个爱一个,处处留情,最著名的一段感情非和薛涛的断断合合莫属,而其最有名的几首诗是为亡妻韦丛所写,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也并不是滥情之人,只是作为一个男人的本色罢了。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