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诗歌鉴赏

《登鹳雀楼》诗歌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鹳雀楼》诗歌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一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赏析二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登鹳雀楼整首意思

  原文: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解读:

  太阳沿着山坡慢慢低落下去了,黄河水不停地向大海流去。要想眼界放得更开阔,能看到更远的地方,就得要在上一层楼去。

  王之涣的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胸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眺望远远近近的山川景色。扶栏西望。一轮白日正巾近山梁,徐徐下落,下落,终于隐身到西山背后去了;脚底下的黄河流水,波涛滚滚,为投入大海的怀抱而奔腾不息。多么雄浑的景象,多么壮阔的大自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诗人登楼过程中的具体感受,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深刻得多。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人生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进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愈来愈高的境界,人生就像登楼,这不是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吗?

  赏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用概括之笔,写出了大自然的雄景奇姿,道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的理解,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盛唐心象。

  前两句,是写诗人登楼时的所看到的景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似作者随口朗出,却也自然流畅,描写出了雄浑、苍茫、壮阔的景象。关于这两句诗,有人曾提出质疑,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象?是傍晚?还是什么时间?这的确是应该仔细推敲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集中地体现在如何理解“白日”这个词上。如果把“白日”理解为黄昏的太阳,那就可以理解为,依山而尽的大且圆的太阳,在暮霭的衬托下,它自然格外醒目。它紧贴山边,徐徐而下,仿佛对大地充满了依恋。它射出万道霞光,其景色是非常壮丽的。但是,傍晚时候的太阳,应该是红色的,而不是白色的。笔者认为,“白日”,写的是中午时候的太阳。因为那个时候的太阳,从颜色看是白色的,也是我们感觉离我们最远的时候,也是最高的时候。这实际上,是写太阳的高,但就是这样高的太阳慢慢地依傍着中条山消失尽了。这一者用太阳的高来衬托山的高,二者也写出了一个太阳动态的移动的过程。作者在思考?但继而进入诗人眼里的是“落天走东海”的黄河,它浩浩荡荡,滔滔滚滚。这一句妙在它是想象之语,黄河此刻奔流在鹳雀楼下,距离大海还有数千里之遥,但它肯定会日夜不息,跨山越水,传涧飞壑,向着大海的方向前进,归宿是容纳百川的大海。这一句,是写黄河的水流之长,也同时写出了一个动态的流动过程。应该说,这两句诗,都从大处着笔,上句用观到的实景,写山之高,意在表达空间的纵向概念,下句用想象之黄河,写水流的长,意在确立空间的横向的概念,两句共同形成一个阔大的空间观念,这样就为下文的说理创造了条件。这是其一。其二,在对太阳的高、山的高、黄河的水流之长的描写中,张扬着一种大气,一种壮阔、奔放的气势,反映了一种包容一切的开放的盛唐气象。论景象,此两句实不逊色谢眺的“大江流日夜”、王维的“长河落日圆”所咏写的“千古壮观”之景。而它表现的确是更集中,更纯净,在壮丽中还含有秀美。同时,从形象看,太阳之高、黄河之长、高山之峻,相互映衬;从色彩上看,白日、青山、黄河,五光十色,缤纷绚烂。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和表现力,确实令人惊叹。

  有了前两句诗的铺垫,作者面对高耸入云的中条山,想象着日夜不息黄河水,这样高远开阔的境界,怎不使诗人思绪万千?强烈的情感、丰富的思绪,作者对如此美好的景象,自然是恋恋不舍,流连忘返,这样,就自然地道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此催人奋发、富有哲理的诗句。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也表达了诗人气吞环宇的胸怀。

  诗这样写,既见转折之妙,也具有含蓄之功。首两句,平平写来,都是写景;后两句,陡起波澜,畅叙感慨。丰富的内容尽在不言之中,隐藏了深刻的蕴意。实虚相谐,意与境浑。

相关文章

描写果实的诗句

描写果实的诗句各位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古人是很聪明的,那么你知道古人怎么样写果实吗?我们可以看看下面哦!  描写果实的诗句1《葡萄》  ——唐·唐彦谦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
古诗名句2018-07-03
描写果实的诗句

描写风花雪川的诗句

描写风花雪川的诗句良宵原宜月满时,情天冉冉寄相思。嫦娥若解怜知己,莫向人间照别离。  《感月》《杯中月》  嫦娥嗜酒更情深,惯向杯中自醉沉。我便连卿都咽下,教卿细细照侬心。  《月夜问梅》  为谁耐冷...
古诗名句2019-01-08
描写风花雪川的诗句

雪中梅花的诗句

雪中梅花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逊:不如。输:差于。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两句写早梅开放。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唐·齐己《早梅》  疏花个个...
古诗名句2012-04-02
雪中梅花的诗句

描写雨中桂花的诗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雨中桂花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名句2016-06-07
描写雨中桂花的诗句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出处出自 宋代 晏几道 的《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全诗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宋代晏几道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
古诗名句2016-05-01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断桥的优美诗句感人

断桥的优美诗句感人断桥位于白堤东端,一说起自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宋代叫宝佑桥。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故又称为段家桥。现在的断桥为1914年改建,桥东有“云水光中”水榭和“”碑亭...
古诗名句2018-02-03
断桥的优美诗句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