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奇文“形影神”对答凸显深刻哲学内涵
陶渊明奇文“形影神”对答凸显深刻哲学内涵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情景:有这么一天,你不再是一个囫囵的你了。你的身体、你的影子、你的精神成了三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对谁优谁劣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这个创意听起来很像相声《五官争功》嘛!不过与《五官争功》最后要表明的是五官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而形影神则分出了名次:形第三,影第二,神第一。
《形影神》是陶渊明诗中比较特殊的一首。渊明在诗歌中很少进行比较抽象的人生思考,这首《形影神》是个例外。务实的渊明如何会写出这样一篇“虚”的作品来呢?宋代周密认为,渊明的创意来自《列子·力命》一篇。《力命》开篇就把“力”和“命”假设为两个有人格的个体,让他们俩进行对话,分个高下。按我理解,力就是指人力(人的能力与奋斗),命指命运。《力命》是这样争论的:
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
命曰:“汝奚功于物,而物欲比朕?”
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
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于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无爵于吴,田恒专有齐国;夷齐饿于首阳,季氏富于展禽。若是汝力之所能,奈何寿彼而夭此,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
力曰:“若如若言,我固无功于物,而物若此邪,此则若之所制邪?”
命曰:“既谓之命,奈何有制之者邪?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朕岂能识之哉?朕岂能识之哉?”
简言之,一上来,力认为命的功效不如他,而命问力有什么本事,力说他可以让人们通过后天努力改变自己的寿命、处境、身份、经济状况。命举了一大堆好人倒霉、恶人享福的例子,来驳斥力。力没词了,但他反过来问命,难道好人倒霉、恶人享福就是你造成的吗?命说,命运是没有人能控制的,我虽然是命,但我也不了解什么是命——这才是命啊!
渊明好读异书、道家书,《列子》当然是必读书目之一。说渊明赋予“形影神”人格的艺术创作手法来源于此,倒也不为过。不过渊明使用“形影神”这三个概念,则是受当时佛教净土宗慧远大师的影响。元兴三年(公元404年)慧远创作了《形尽神不灭论》,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慧远又创作了《万佛影铭》,其中有“体神入化,落影离形”的说法。这样一来,“形”、“影”、“神”这些概念就在汇集在一起了。所以一些人认为渊明此诗是作于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之后的。而关于“形神”的争论,是当时很时髦的话题。渊明虽不信佛,但他与慧远私交不错,又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自然对“形”啊、“影”啊、“神”啊的概念不陌生。
近代很多人认为渊明的《形影神》是针对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万佛影铭》[注1]写的`,目的是反对宗教迷信。实际渊明只不过借用了“形”、“影”、“神”三个名词,并赋与这三个名词新的涵义,已经和慧远用的“形”“影”“神”涵义不同了。慧远是怎么理解“形”“影”“神”的呢?简单的说,“形”指人的形体,“影”指佛的法身,“神”指精神、佛性。慧远用它们来揭示人的形体虽然回灭尽,但精神不随之灭尽,且将轮回不已。而渊明所说的“形”指追求物质享乐的人生态度(形,形体,与“肉身”大体相同),“影”追求美好名誉的人生态度(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用“影”来寓言“名”是很常见的),“神”指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可见二者的涵义是不相同的。涵义不同再要进行争论的话,这明显是偷换概念了。渊明可不会这样不讲理,他只是借“形”“影”“神”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而已。
这三首诗看似玄虚,实则很好理解。渊明是老实人,不爱故弄玄虚,他自己在前面写了个小序,把写这三首的宗旨说了个清清楚楚: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小序的意思是,天下人无论贵贱贤愚,没有人不珍惜生命的(从好的一面说是“珍惜生命”,从坏的一面说是“惜命怕死”),这很想不开呀。所以我写了这三首诗,前两首极力陈述“形”和“影”的痛苦,最后一首让“神”以“自然”的人生态度来化解“形”与“影”的痛苦。喜欢研究人生的人们,也许会认同我这份心思吧。
从小序看,渊明认为“形”“影”都是苦的,因为它们都“惜生”。说“形”(肉体,物质生活)“惜生”好理解,为什么说“影”(名声)也是“惜生”呢?因为追求长生是人与生俱来的生命本能,所以自古就有很多人试图通过吐纳、练气、服药、求仙达到长生甚至永生。后来有些人慢慢看明白了,长生是不可能的,但追求长生又是人的生命本能,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变相的追求长生。他们不追求肉体的永存,而追求美名永传、精神不朽。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千载之下,凛凛有生气”,也就是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也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渊明自己,也有这种人亡而名在的体会,就如他《咏荆轲》中说的那样:“斯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渊明这三首诗,是用认为追求美名高于物质享乐,而顺应自然又高于追求美名。您说这个道理深么?这个思想在当时还是有很独到的见解的,但在今天的人看来,一点也不深奥,甚至是老生常谈了。但就算我们知道是老生常谈,这三首诗读起来还是挺有意思,正如明代黄文焕说的:
诗心之妙,在三首互换,腐理恒谈,顿成幽奥。(《陶诗析义》)
可见渊明此诗,除了人生哲理外,其寓言、破立的手法也是用得很巧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