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乡愁》教学设计
九年级《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因其内容直白简单,广为流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了解诗人的情感;积累有关乡愁诗歌。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掌握诵读诗歌的技巧;发挥想象,描绘诗歌情境;通过合作探究,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描绘诗歌情境,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自主合作探究
主要流程:
自主读、联想写、合作赏、探究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背景音乐《思乡曲》)
有这样一句歌词: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的确,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无数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体会他那份别样的思乡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
1.学生介绍作者及背景,教师补充。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1949随反动派去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剧》《莲的联想》《白玉苦瓜》等。其诗构思精巧、语言流畅、韵律优美。
2.引导学生了解余光中的乡愁情结。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紫金山麓,族人为他取名“光中”,有“光耀中华”之意。后来,因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乡愁》,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他曾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从21岁漂泊台湾,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中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在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一股浓浓的乡情,一缕淡淡的乡愁。因此,他被誉为“乡愁诗人” 。
三.诵读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你认为应用怎样的语调语速朗读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缓慢、情感递进)
再次练读后指名读,学生评价朗读效果。(范读、练读、评价)
2. 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什么感情?借助什么来表达感情?)
学生陈述,教师点拨:四种意象,四段人生历程,对应不同感情,思念—眷恋—哀痛—爱国。由家而国,层层递进,物-情-人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
四.情景再现
1972年冬天,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远望。望着望着,他热泪盈眶,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展开想象,分节描绘诗歌所蕴含的情境。注意人、物、情的和谐统一。)
学生完成后,小组推荐展示。教师有针对性地点评指导。
20年的思念,20分钟的创作,成就了一首深深感动中国人的诗,让我们想起母亲温暖的怀抱,爱人那甜蜜的笑容,故乡那芬芳的回忆。是什么原因让它拥有如此感人至深的力量?
五.品读赏析
再读诗歌,任选角度,合作交流,简单赏析。
学生交流时,教师可有侧重从下列角度进行引导。
语言表达(叠词、量词、修辞;字字关情,朗朗上口)
结构特点(整齐和谐、错落有致;重章复沓,回环往复、一咏三叹)
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寄情,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等等)
六.拓展探究
任选一首,对比阅读,比较异同。
《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望大陆》(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席慕容诗:化抽象为形象,细腻含蓄,清丽柔婉,主题单纯。
于右任诗:直抒胸臆,家国之恋,悲痛怆然,重章复沓。
余光中诗:与席诗相比他的思乡情更为宽阔,更为独特。
与于诗相比更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抒发情思。
七.小结升华
对于我们华夏儿女来讲,不管漂泊何方,故乡永远是我们最长久的停靠。无论任何时候,祖国的统一也都是我们最热烈的期待。希望大家能够爱自己的故乡,更爱自己的祖国。
八.作业布置
1. 背诵三首乡愁诗。
2. 选择其中一首,写一段诗歌赏析文字,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