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

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

  苏轼的官运,和他的学问是一样的轨迹,官运起起落落,诗词也是时而大气磅礴,时而青云直上,时而忧愁孤独,他的一生虽然豪放洒脱,却也有那月下孤冷的寂寞。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 篇1

  一、原文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二、注释

  尝:曾经。

  寓居:暂居。

  纵步:放开脚步走。

  就:靠近。

  木末:树梢 。

  死敌:死于敌手。

  死法:死于军法。

  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

  由是:因此。

  死敌:死于敌手。

  虽:即使。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恁么:如此,这样。

  三、参考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四、赏析

  本文作者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据《舆地纪胜》,松风亭上植松二十余种,清风徐来,松声如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苏轼游松风亭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间事。时章敦为相,东坡知定州,谪知英州,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政治打击接踵而来,然而仍怀着极高的兴致游览了松风亭。文章记录了游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显示了对待贬谪的旷达态度,读来理趣盎然。作者领悟到要随遇而安,把握当下的道理,表现了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

  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 篇2

  一、原文:

  记游松风亭

  宋代: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二、赏析: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从“意谓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这种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触动外物,偶然得之的。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换个角度想,豁然开朗,“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这种思考方式,在后来贬谪过程中不断从苏轼笔下表现出来,这既是苏轼对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反抗——以乐处哀,又是苏轼在具体现实中始终不堕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种旷远开阔境地的呈示。

  文章读来有味,是因为作者写出了他由“思欲就床止息”到悟出“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后的自得心情。这自得既表现在他对作出决定后“是心”“忽得解脱”的描述,又表现在他对“若人悟此”当有之事的想像。其实,他的自得,实是对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肯定。小品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并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和事理的严密,思之所至,笔亦随之。又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永,能真实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

  文中写苏轼思绪变化过程,跌宕起伏,顿挫有致。深刻的道理能用家常话说出,真率亲切。其间几处宋时口语的'运用,更能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 篇3

  一、原文

  〔北宋〕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二、赏析

  绍圣元年(1094),章惇为相,复行新法,苏轼因再次遭贬,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宋代,节度使是无权的虚衔),惠州安置。贬惠两年半期间,他曾两次寓居又两次迁出嘉祐寺。其《迁居》诗序云:“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居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待四年二月十四日白鹤峰新居成,又自嘉祐寺迁出入新居。文当写于前次或后次离嘉祐寺后。

  松风亭在惠州东。南宋王象之编《舆地纪胜》云:“亭在弥陀寺后山之巅,始名峻峰。植松二十余株,清风徐来,因称曰松风亭。”文写游松风亭,却既未着意描写“游”,也未对亭景作模山范水的铺陈,而只是表达了作者在遥望亭宇时所产生的一种“顿悟”思想。

  文章说他一次本欲纵步松风亭顶,因足力疲乏,不由产生畏难情绪。正在踌躇之际,突然悟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如电光,如火花,这个妙悟令他豁然开朗,顿时获得了“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般的轻松。并由此及彼,进而觉悟到,即使在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的战场,人当“进则死敌,退则死法”的生死关头,亦不妨好好歇息一番!此间之顿悟,是禅宗“当下即是”、“看穿忧患”思想的发明,是他在严重的政治打击之下,依旧能处处坦然、无往而不乐的精神支柱,——在这里,佛家思想给了他积极的影响。

  然而这种思想的表述,作者在文中并未空对空、由抽象到抽象地加以诠释,而是于娓娓叙来、随笔点染中,寓理于象,又夹以解颐的妙语,精彩的比喻,在轻松怡然的情调中,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赏会及对生活哲理的领悟;且文章着墨不繁,却既富理趣,又饶情趣,令人玩味不尽,难怪明人王舜俞感慨地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笔记录便是文。”

相关文章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的教学设计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四的教学设计,欢迎来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
古诗名句2012-06-01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的教学设计

最美的古诗词

最美的古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的地方。以下是CN人才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
古诗名句2012-04-08
最美的古诗词

菊花的名诗句

菊花的名诗句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
古诗名句2019-04-03
菊花的名诗句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出处出自 宋代 周邦彦 的《苏幕遮·燎沉香》“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全诗 《苏幕遮·燎沉香》宋代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
古诗名句2019-06-09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写元旦的诗句

写元旦的诗句【新年作 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岁旦 宋伯仁】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春风回笑语...
古诗名句2012-06-03
写元旦的诗句

席慕容适合朗诵的诗歌

引导语:对于席慕蓉相信有很多人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读过她的诗歌,那么席慕蓉有哪些诗歌比较适合朗诵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席慕容适合朗诵的诗歌:《古乐府》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
古诗名句2017-09-05
席慕容适合朗诵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