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灵时童谣》原文及译文

《桓灵时童谣》原文及译文

  《桓灵时童谣》用一两个典型的细节,通过形象的比喻与夸张,将一个个名不符实的推举现象并列起来,将封建时代选拔人材的虚伪、腐朽与可笑揭示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战斗与讽刺艺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桓灵时童谣》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桓灵时童谣》原文:

  佚名〔两汉〕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桓灵时童谣》译文: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

  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

  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

  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

  《桓灵时童谣》赏析:

  “举秀才,不知书。”凡举作秀才科的人,本应文才深秀、学富五车,但实际上却连字都不识,于是便产生了名与实强烈的对比,夸张又并不让人觉得虚诞。

  “察孝廉,父别居。”孝、廉本来两科,后来合而为一,应是事亲孝顺、处事廉洁之人当选。这里复词偏义,重在讲“孝”。孝之最为基本的,就是奉养双亲。但这位被荐之人,竟是与父亲分居而住,就中国古代家庭观念来看,无疑是不孝之举了。

  “寒素清白浊如泥”,寒素与清白,可能是性质相近的两个科目。汉代察举科目,只随皇帝高兴与需要而定,所以并不固定。《晋书·李重传》中讲到举寒素要符合“门寒身索,无世祚之资”的条件,选举制度汉晋相延,变化不应很大。范哗在《后汉书·扬雄传论》中说:“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清白、敦厚之属。”可见二者都是选举科目。一般科目之名称与它所要求的品质应是相当的。故清白、寒素科出来的,应是出身清贫、为官清正之人,而实际上,劳动人民的评价则是“浊如泥”,可见他们是当不起那四个字的。

  “高第良将怯如鸡。”汉代不仅文官由重臣推荐,武将也如此。《汉书·昭帝纪》:“始元五年,诏举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五年七月,诏三公、特进、九卿、校尉,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大概武将之举,均要求“列将子孙”,正因此,此科目才取名“高第”吧。高第与文学对举,在此又与良将并举,可知与上面“寒素清白”一样,是两个相近科目。被荐之人,应“刚毅武猛,有谋谟(《顺帝纪》)”,然而实际上却胆小如鸡,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这首民谣,用一两个典型的细节,通过形象的比喻与夸张,将一个个名不符实的推举现象并列起来,将封建时代选拔人材的虚伪、腐朽与可笑揭示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战斗与讽刺艺术。

  《桓灵时童谣》创作背景: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出现公然“卖官”的事。这首童谣,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相关文章

独於山水意悠然

“独於山水意悠然”出处出自 宋代 胡寅 的《酬宣卿见和》“独於山水意悠然”平仄韵脚拼音:dú yú shān shuǐ yì yōu rán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平仄拼音来自...
古诗名句2013-03-07
独於山水意悠然

林徽因情诗人间四月天

赌闶侨思渌脑绿臁肥...
古诗名句2014-07-03
林徽因情诗人间四月天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及全文注释解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文]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出自] 南北朝 北朝民歌 《木兰诗》《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
古诗名句2014-05-03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及全文注释解读

有志向的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志向...
古诗名句2015-04-08
有志向的诗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意思及全诗注释解读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两句是说,诗人飘泊在外,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独自滞留在他乡逆旅,于是引发出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今夜除夜,一年将尽,此...
古诗名句2014-06-06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意思及全诗注释解读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全诗注释解读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译文] 忽然看见路边杨柳一派春色,后悔让夫婿远行去取爵觅侯。[出自] 王昌龄 《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注释:1....
古诗名句2013-07-07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全诗注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