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古诗解释
登黄鹤楼古诗解释
登黄鹤楼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黄鹤楼古诗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释意如下: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诗文欣赏分析: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扩展阅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著名的黄鹤楼。黄鹤楼周边树荫成林,风景如画,旁边就是那奔流不息的长江,正如李白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更凸显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
我们一买好票,便迫不及待地乘上游览车,向黄鹤楼驶去。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看着路上的一草一木,仿佛它们也想上车去看看黄鹤楼的真面目。
来到黄鹤楼跟前,我抬头仰望,黄鹤楼与天峰塔相似,也是有好几层组成的。来到黄鹤楼的第一层有一张很高大的挂画,画中许多人望着一个骑仙鹤的老人,栩栩如生,虽然我不知道这幅图的'确切含义,但却让我也有了许多幻想;
紧接着来到二楼,沿着围栏边往下望,近处的美景仿佛一幅山水画瞬间展现在我的眼前,煞是令人陶醉;
缓缓来到三楼,四处转了一圈,发现三楼主要以小店为主,店里陈列着有关黄鹤楼的纪念品,玲琅满目;
走上四楼,终于登上了五楼,五楼就是黄鹤楼的最顶层了,从这里往下望,黄鹤楼下的绿树红花和长江相互辉映,犹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今天身临其境,果然名副其实,难怪有那么多的伟大诗人运用大量的诗句来赞美黄鹤楼,令人浮想联翩!
格律对照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3][5]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年)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年)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年)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年)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鹊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