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经典诗句

关于元旦的经典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元旦的经典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着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8、《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9、《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0、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1、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12、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3、岁旦——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未完...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描写美女的经典诗句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2、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3、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玉《招魂》4、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5、...
古诗名句2017-07-06
描写美女的经典诗句

唐诗之杜甫:野望

唐诗三百首全集 《野望》 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解】:...
古诗名句2019-01-01
唐诗之杜甫:野望

王勃,命不好的天才

咱们要讲的唐朝诗人们,出来得有点晚。王勃,第一个,在唐太宗死了之后的第二年才出生。 王勃是个神童,文学神童。6岁能写诗,9岁通读古书,10岁开始自己写书。14岁的时候,写了一篇谈论社会的大文章,很牛。...
古诗名句2018-06-06
王勃,命不好的天才

秋天的古诗

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望洞庭(唐)刘禹(yǔ)锡(xī)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秋夜将晓出篱...
古诗名句2014-09-08
秋天的古诗

“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这两句是说,离别才有几天,这几天漫长得好像有九个月!极言思家、思亲之切,孤身在外之人,心同此理,常有这种感受。出自赵徵明《思归》 为别未几日,去日...
古诗名句2016-04-08
“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韩宜可王安石和司马光历史故事

韩宜可,是朱元璋的监察御史,也是郑士元的学生。他的个性与直言,与郑士元如出一辙。某次朱元璋因某案特别要奖赏他,爰将籍没入官的罪犯妻女赏赐给他,但他却不领情,并说:古代开明之世,处罚罪人,都不牵连妻儿;...
古诗名句2014-01-07
韩宜可王安石和司马光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