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优秀3篇】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篇一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部出台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这一守则以其全面、具体的内容,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首先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守则强调了学生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热爱劳动,尊重师长和他人,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修养。这些基本素养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也是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的基础。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守则要求学生要认真学习,不得抄袭和作弊,要遵守学校的学习纪律和规定。守则还强调了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的习惯等。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还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守则强调了学生要友善待人,团结互助,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等。这些规定的制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
总的来说,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出台对于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守则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生自觉遵守,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监督。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篇二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部出台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这一守则以其全面、具体的内容,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强调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守则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热爱劳动,尊重师长和他人,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修养。这些基本素养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也是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的基础。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守则要求学生要认真学习,不得抄袭和作弊,要遵守学校的学习纪律和规定。守则还强调了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的习惯等。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还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守则强调了学生要友善待人,团结互助,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等。这些规定的制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
总的来说,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出台对于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守则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生自觉遵守,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监督。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篇三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快来看看吧!
中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崭新的《中小学生守则》镌刻在南山区海湾小学的主教学楼上十分醒目,12月17日,羊城晚报记者来到该校看到,就连学校的宣传栏上也都是学生守则的内容,不少学生告诉记者做早晨的时候也会诵读。当天,深圳市教育局也针对《中小学生守则》(2015修订版)举行了推进会议。在学生守则中,记者看到,区别于旧版,新版中加入了不少新内容,像控制上网时间、践行垃圾分类、自护懂求救等,不少老师都为新版学生守则点赞:“终于与时俱进了。”
桂园中学的黄老师认为,新版的学生守则不能光靠学校,家庭才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他希望家长也要一起参与到践行学生守则。黄老师说,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做家务会累着或者耽误学习时间,而不让孩子动手,“我知道很多家长都拦着不让孩子做家务,让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做家务的。”黄老师认为,这样并不好。
黄老师说,有一些家长拦着孩子不让他们去参加义工活动,怕耽误学习。他希望践行学生守则不能只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也责无旁贷。
历史沿革
1981年《小学生守则》发布。
1991年《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布。
1994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布。
2004年《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合并补充为《中小学生守则》。
2012年,教育部启动修订工作,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即把70条规范浓缩成9大准则,并于2014年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充分认识
《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做到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
全面理解
合并后的《守则》仍为十条,修订后的两个《规范》仍各为二十条和四十条。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规范》从小处着眼,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规范》是对《守则》的细化,两者应结合使用。《守则》和《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广大干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思想状况变化,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和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的能力。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增强守法、守规、守纪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