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比赛的策划方案【实用6篇】
朗诵比赛的策划方案 篇一
朗诵比赛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活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成功举办一场朗诵比赛,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策划方案。
首先,确定比赛的目的和主题。朗诵比赛旨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让学生通过朗读文学作品来感受文字的力量。因此,我们可以将比赛主题定为“文字的魅力”。
接下来,确定比赛的参赛对象和规模。我们可以选择全校范围内的学生作为参赛对象,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组别。每个组别选取一定数量的参赛选手,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然后,确定比赛的形式和流程。比赛可以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初赛可以在班级内进行,每个班级选出一名代表参加决赛。决赛可以在学校的礼堂或多媒体教室进行,通过现场评委评分的方式进行评选。比赛流程包括开场致辞、参赛选手的朗诵表演、评委点评和颁奖等环节。
接着,确定比赛的评分标准和奖项设置。评分标准可以包括语音语调、表情动作、语速抑扬等方面,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情表达等内容。奖项可以设置为一、二、三等奖,并设立最佳口才奖、最佳表演奖等特别奖项,以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努力。
最后,确定比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公告栏、校内电子屏幕等地方张贴比赛通知,同时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和班级群等途径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包括选取评委、准备比赛场地和设备、制作参赛证书和奖品等。
通过以上的策划方案,我们可以成功举办一场朗诵比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朗诵比赛的策划方案 篇二
朗诵比赛是一项有益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艺术修养的活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成功策划一场朗诵比赛,我们需要有一个详细的方案。
首先,确定比赛的目标和主题。朗诵比赛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让学生通过朗诵文学作品来感受文字的魅力。因此,我们可以将比赛的主题确定为“文学之声”。
接下来,确定比赛的参与对象和规模。我们可以选择全校的学生参与比赛,以初中和高中两个组别进行。每个组别选出一定数量的选手,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然后,确定比赛的形式和流程。比赛可以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可以在班级内举办,每个班级选出一名代表参加决赛。决赛可以在学校的礼堂或多媒体教室进行,由评委现场打分。比赛的流程包括开幕致辞、选手朗诵表演、评委点评和颁奖等环节。
接着,确定比赛的评分标准和奖项设置。评分标准可以包括语音语调、表情动作、语速抑扬等方面,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表达等内容。奖项可以设置为一、二、三等奖,并设立最佳口才奖、最佳表演奖等特别奖项,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最后,确定比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的公告栏、电子屏幕等途径发布比赛通知,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和班级群等渠道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包括选取评委、准备比赛场地和设备、制作参赛证书和奖品等。
通过以上的策划方案,我们可以成功举办一场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朗诵比赛的策划方案 篇三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我校学生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在我校小学生中掀起热爱读书学习活动的热潮,我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比赛地点:
待定。
三、参赛对象:
全校各班。
四、比赛形式:
一、二、三、四年级经典诵读表演,五六年级课本剧、校园剧等表演,各班选送一个节目参加比赛。
五、比赛时间:
1、比赛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各班语文学科教师辅导、班主任协助组织本班全体学生参赛。
2、比赛赛时间:4月26日(第十二周星期四早会课)。
六、比赛要求:
1、诵读内容选自县发的经典读本或其他经典诗文。
2、普通话标准,仪态端庄大方,要求紧扣主题,形式生动活泼,不能成人化,符合年龄特点。
3、可以通过舞台背景、音乐等各种手段适当创设情境,如诵读内容需配乐伴奏,请自备CD、MP3、U盘、磁带等。
4、请参赛班级控制诵读时间,如内容较长请尽量节选,必须在5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
5、参赛人数不限。(可以小组,也可以全班学生)
6、课本剧、校园剧表演主题要健康,形式要活泼。
七、评分标准:
比赛采用1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数即为最后得分(四舍五入保留至百分位)按最后得分的高低排定名次。
八、奖项设置
各年级段分别评选出一等奖2名、其余为二等奖。颁发奖状,计入期末量化考核中。
九、评委安排
评委: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语文备课组互为评委。
朗诵比赛的策划方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
朗读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解课文或题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的重要语文能力之一。为了展现及提高我校教师的朗读水平和朗读能力,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使教师更会读书,更爱学习,创设竞争氛围,特举行本次比赛
二、领导小组
: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活动时间:
20年11月2——3日(星期三、四晚上)。
四、活动地点:
六(1)教室。
五、参赛班级:
全体教师(评委除外)。
六、比赛方式:
比赛以个人为单位(语文教师及其他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朗诵一篇文章或诗歌(古诗中的绝句、五言律诗除外)。
七、比赛要求:
1、朗读内容可为语文书上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作品。
2、朗读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多于5分钟的酌情扣1分以。
3、可以脱稿朗读,也可以持稿朗读,有条件者可配乐朗诵。
八、奖项设置
:在语文及其他教师分别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并计入教师量化成绩。
九、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以10分制标准进行记分。具体要求如下:
1、普通话(6分),发音准确、语速适当、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具有节奏感。
2、朗读有感情(3分):节奏优美,富有感情,表达自然得体。
3、整体印象好(1分):要求衣着端庄,大方得体,积极向上。
十
、人员安排
评委:xx。
统计员:xx。
照相:xx。
计分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平均分。
朗诵比赛的策划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首先,通过比赛,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养成学生读课文的习惯,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其次,检查课堂朗读教学的成效,引起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不断提升自我朗读教学的水平;最后,通过比赛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每班随机抽取3人参加比赛
三、比赛时间:
20xx年11月12日(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
四、地点:
多媒体
五、评委:
许丽红、许怡玲、苏锦雯、姚雅君、吴婷婷
统分:吴雅红
六、评比方法:
评委打分采用十分制,分10分,最低分6分,有效数字到小数点后2位。
七、奖项设置:
分低、中、高三段,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
八、评分标准:
低年级:
1、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晰。
2、朗读正确流利,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破句,停顿适当。
3、朗读声音洪亮、不拖声。
4、朗读时感情丰富,声情并茂。
5、精神饱满,姿态大方。
中年级:
1、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
2、朗读正确流利,不重读,不添字,不减字,语速适中,轻重缓急合理。
3、声音清楚响亮,能有效地表情达意。
4、要有感情朗读。感情饱满真挚,能够表达课文中的语言情境,富有激情。
5、仪表端庄大方,表情丰富自然。
高年级:
1、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节奏感强。
2、朗读正确、流利顺畅。不漏字、添字和错字,语速适合文章体裁的需要。
3、声音清楚响亮,能有效地表情达意,情感真实,声情并茂。
4、要有感情朗读。情感充沛细腻,引人入胜,感染力强,能看出对课文内容准确而深层的感悟。
5、仪表端庄大方,表情丰富自然。
九、其它事项:
1、朗读的内容从学生所学的'课文中选三篇抽签。
2、比赛以抽签的形式抽顺序号和所要读的内容,比赛时即抽即读。
朗诵比赛的策划方案 篇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文字生动描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精彩呈现党和国家在事业新征程中的新气象、新精神,更好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举办诗文创作大赛,并制定如下方案。
组织机构
承办单位:北京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语文出版社、中华诗词学会
参赛对象与组别
(一)作文类: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含中职学生)3个组别。
(二)诗词类:参赛对象不限。
作品要求
(一)创作主题
要求围绕“中华经典·我的精神家园”“我心中的巍巍中华”“忆峥嵘岁月展青春韶华”“梦想助力成长”“奋进新时代”等5个主题进行创作。
(二)形式要求
1、作文类: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为500~2000字(小学低年级字数为200~500字)。
2、诗词类:包括近体诗、词以及现代诗歌。长度不超过30行,需有标题。要求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押韵依据。
3、每人限投1篇作品,要求原创,且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包括网络出版物)上发表过,所有作品要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可通过上传手写作品照片或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参赛。手写作品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照片大小为1M~5M。
赛程安排
(一)报名及上传作品:4月1日—6月15日
选手在规定日期内通过官方网站报名参赛,参加经典常识考核(不限次数),考核合格者获得参赛资格并上传参赛作品。社会大众可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投票,投票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二)初评:7月
通过专家评审(权重90%)与网络投票(权重10%)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诗词类500个作品,作文类每组800个作品进入终评。7月底公布终评入围名单,同时接受社会大众监督举报。
(三)终评:8月
通过专家评审确定每组350名获奖者,8月底公示获奖结果。
奖项设置
每组设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00个,优秀奖200个。学生组别设指导教师奖若干。比赛同时设优秀组织奖。优秀获奖作品将结集出版。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方杨燕艳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