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推荐6篇】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一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关爱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二、活动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三、活动时间:2022年4月15日-2022年4月17日
四、活动地点:本市周边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五、活动内容:
1. 环境教育讲座:请专业环保人士前来学校进行环境教育讲座,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 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自然生态保护区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种植树木、清理垃圾、采集垃圾分类等。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实践的乐趣。
3. 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制作环保宣传海报,展示在学校和社区中,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邀请学生代表到社区、商业区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向公众宣传环保知识。
六、活动预期效果:
1.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技能。
3.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落实环保知识。
4. 激发社会的环保关注,形成推动环保事业的良好氛围。
七、活动评估与总结:
1. 设立活动评估小组,对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
2. 汇总学生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3. 编写活动总结报告,向学校和社区提交,并将活动经验进行推广。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二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关爱弱势群体,传递温暖力量
二、活动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上存在的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精神,促进学生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传递温暖力量。
三、活动时间:2022年6月1日-2022年6月3日
四、活动地点:本市的福利院和敬老院
五、活动内容:
1. 参观福利院和敬老院: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和敬老院进行参观,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增强对他们的认识和关注。
2. 互动交流活动:与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居民进行互动交流,包括陪伴聊天、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等,让学生与弱势群体建立起情感联系,传递温暖和关爱。
3. 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如为居民提供义务帮助、清理公共区域、组织文艺演出等,为社区提供更多服务,同时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六、活动预期效果:
1. 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精神,培养他们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和尊重。
2. 促进学生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减少社会隔阂,加强社会凝聚力。
3. 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的习惯。
4. 传递温暖力量,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七、活动评估与总结:
1. 设立活动评估小组,对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
2. 汇总学生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3. 编写活动总结报告,向学校和社区提交,并将活动经验进行推广。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三
各系部团总支、班级团支部:
寒假是广大中学生了解社会,体验民俗,参与实践的有利时机。为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让广大中学生度过一个平安、文明、健康、充实的寒假。根据xx市教育局团工委《关于开展20xx年xx市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学校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体验传统民俗,继承优秀文化。
二、活动内容
1、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动员广大学生参与社区中的写春联、剪纸、画年画、猜灯谜等迎新祝福活动,学习民间艺术、学唱当地戏曲等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感受节日喜庆,了解当地 过节传统和风俗习惯,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开展“慈孝迎新春”活动。寻找家乡慈孝人物,阅读经典慈孝故事。动员广大学生在寒假期为父母和长辈做几件力所 能及的事,比如为加班的父母做一次饭,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3、开展“争做文明使者”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在寒假期间开展“争做文明使者”活动,主动发现并积极劝说家人和朋友远离 封建迷信、赌博、浪费、乱放鞭炮等不良习俗和生活习惯,在亲朋好友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劝说身边的同龄人假期里多读书、少上网,不吸烟、不进入游戏厅、网吧。
4、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鼓励广大中学生在做好安全保障、拒绝封建迷信的前提下,在父母的带领下或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到已建成的宁波市级社会实践大课堂或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 育基地、农村文化礼堂及其他历史文化传承基地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要求
1、各系部团总支要在寒假前把活动部署到班级团组织,要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活动,鼓励创新创造、相互启发、主动交流、团队合作。活动内容应结合当地实际,可以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核心是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各系部团总支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在实践活动部署的同时要重点落实风险防范教育。学生要坚持安全为先、就近就便原则,充分考虑交通、环境、天气等因素,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前必须事先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3、 各系部团总支要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总结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拍摄照片、视频,记录活动心得。在新学期开学后 文章、故事,交流心得体会 。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特别是一一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要求,交流自 己在寻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看到的真人真事。
四、活动评选
各系部团总支的推选各个年级段优秀班级(每个年级段1—2个班级)进行评选,并填写《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反馈表》请于 3月10日前上报学校团委。学校团委将根据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在下学期初进行寒假社会实践先进组织单位评选。
学校团委
20xx年1月6日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四
一、活动名称
浙江树人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二、活动背景
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关于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周的通知》,全国各高校对此积极响应。1984年5月,,团中央在辽宁召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并正式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方针为“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1997年,团中央明确要求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20xx年11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又联合发出了广泛深入地开展高校青年志愿者“四进社区”活动的号召。
三、活动主题
环境保护调研
四、活动意义(目的)
让人们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活动时间:20xx年6月28日——8月10日
活动地点: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
六、活动对象
所有互联网用户
七、活动流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6月28日~6月30日
1.6月28日讨论活动实施方式
2.6月29日搜集环保方面资料以及环保方面调查问卷样本
3.6月30日整理资料并确定问卷
(二)、活动举办阶段:7月1日~8月1日
1.7月1日在问卷星网站上发布问卷
2.7月5日~7月10日周边地区实地调研,拍照
(三)、活动后续阶段:8月2日~8月10日
1.8月2日下载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问卷,答卷汇总
2.8月3日~8月4日进行活动总结,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3.8月5日~8月10日分析数据,照片,撰写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泰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意见》精神,深化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成为文明行动的先锋队,使学校成为文明示范窗口,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为重点,促进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构。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寒假双节期间开展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
和谐寒假,文明先行
二、活动时间:
XX年1月14日——XX年2月12日
三、参加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含读书、观影、劳动、健体、文明等内容)
1.能在假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每天早睡早起。
2.能坚持每天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家长卫生扫除和保洁。
3.四年级以下学生能帮助家长“打下手”,四年级以上学生能做简单的饭菜。
4.假期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和休息时间,主动按计划完成作业。
5.能读一两本有益书籍或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剧,并写出读后感。
6.能每天锻炼身体1小时,坚持进行毽球练习并能达到一定的数量(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数量的要求)。
7.熟悉并运用用餐礼仪,收拾餐桌,洗刷碗筷。
8.能独立或帮助家长接待客人。熟悉并践行正确的做客礼仪。
9.能正确使用电话用语和拜年用语。
10.假期外出时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自觉践行尊老爱幼礼仪、乘车礼仪等。
五、活动要求及评价
1、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要求家长对照学校提出的十项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督促孩子按照要求进行落实。开学前由家长对照《学生文明礼仪寒假行反馈表》对孩子的落实情况如实进行总结评价。
2、四、五年级学生每天写200字左右的活动日记,中学部学生每天写400字左右的活动日记。日记本的样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日记内容一定要结合学校要求的十项内容进行记录,日记数量为30篇。开学前,由家长对照《学生文明礼仪寒假行反馈表》对孩子的落实情况如实进行总结评价。
3、开学后,中小学各班上交《学生文明礼仪寒假行反馈表》,四年级以上班级同时上交活动日记。学校进行统一展示。
4、学校结合由学生和家长填写的《学生文明礼仪寒假行反馈表》和活动日记作为评选依据,按分数多少评选出学校文明小公民、优秀家长及文明班级并进行表彰。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资料,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经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本事,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进取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职责,构成从自我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本事,发展他们的实践本事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本事,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进取体验与丰富经验。
2、构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职责。
3、构成从自我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本事。
4、发展实践本事,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本事。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构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本事。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感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明白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本事,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职责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本事,养成勤奋、进取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本事。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本事。
③、构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学校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由整理]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实践资料
各种文件资料。
四、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景能够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异常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必须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本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必须的社会活动本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进取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异常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我协商后确定,教师可是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一样年级之间、甚至不一样学校、不一样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我推选组长,聘请具有必须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3、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经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团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本事。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团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经过全班团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构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能够进入第二轮研讨,也能够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团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五、工作措施
(一)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景,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三)师资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培训要求:
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
②培训时间要保证有教师系统学习;
③培训的资料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同时掌握实践经验;
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
(1)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2)建设实践基地,如语文学科基地,英语学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
(4)继续开发、落实非指定性领域的课程资料,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竞赛、大课间操、班干部轮换等。
六、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
(一)评价资料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景。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景。
4.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发展情景。
(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团体评价,构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提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善的地方。
(三)奖励措施
每学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公开课活动,一次论文撰写活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一次学生研究小论文评比。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七、操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课安排。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培训,了解其内涵理念、目标、操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和设计本事,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一方面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内培训,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3、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开好家长会,进取争取家长、社会等各方应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的支持。联系社区,与周边居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
4、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职责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障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5、根据我校的实际情景,我们采取三步走,第一阶段为模仿阶段,模仿其他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师感悟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为摸索创新阶段根据前阶段的模仿感悟,结合我校的特点提出切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并予以实施;第三阶段为总结模式,根据操作的结果确定贴合我校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