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谈创业成功四要素【优选3篇】
刘强东谈创业成功四要素 篇一
创业成功是每个创业者都追求的目标,然而如何实现创业成功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刘强东作为中国电商巨头京东的创始人和CEO,他的成功经验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在一次创业论坛上,刘强东分享了他认为的创业成功的四个要素,这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首先,刘强东指出,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领域时要有正确的眼光和判断力。他认为,创业者应该选择一个行业发展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领域,这样才能够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创业者要善于抓住市场的机遇,准确判断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刘强东强调了创业者的执行力和决心的重要性。他认为,创业者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要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创业之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只有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和决心,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创业者要有勇气面对失败,及时调整策略,不断学习和成长。
第三,刘强东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创业者要善于发现和吸引优秀的人才,要搭建一个高效的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创业项目的长期发展。创业者要注重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要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价值观,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够共同实现创业梦想。
最后,刘强东提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创业者要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要不断寻找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业者要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卓越。
总之,刘强东谈到的创业成功的四个要素是:正确的眼光和判断力、执行力和决心、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这些要素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这些要素,才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创业者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刘强东谈创业成功四要素 篇三
我从2004年做电商到今年已经快12年了,回过头来看,过去这么多年,有一点我们可以预见,就是未来不管互联网怎么发展,出现什么样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概念,有一点能够确定,就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国家可以打破经济的基本规律。
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根据我12年创业经历发现的一
一是团队。
人确实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做企业的想法都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好玩儿,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最早创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
大学毕业到工作两年之后,我的创业原因也非常简单,我的外婆那时候生病在床,需要很多钱治病,钱都要靠自己家人筹集。其实每家都没钱,我们那儿除了米和面没有别的,为了给外婆治病,基本就是舅舅家、姨家卖粮食。农村一旦一个家庭有老人生病,特别是卧床不起,三年五年需要打针吃药,老实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就是想着赶紧创业,赶紧赚钱,不用让家里卖粮食,让外婆有钱治病。所以直到2004年做了电商之后,自己开始了解什么叫商业模式,一直到2007年,我才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才拿到第一笔融资。2004年前,我们做了六年的传统零售,那时候内部制定了一个“倒三角”的体系。今天在座的创业者可能看到过这个图表,京东商城用了十几年的体系,最底下的是“团队”,是最基础的。
今年,我们投资了几十家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昨天,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关闭了,当然,并不是这个创业者自己的能力问题,确实是行业选择,对融资的把握,现金流的控制等等因素影响,作为一个初创企业,缺乏一些经验,我们相信,如果再有投资,我们会坚定再给他钱,因为我们看好这个团队,看好这个人,他们都是一帮很聪明的80后,很能吃苦,很有激情。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团队都是最重要的。比如IT行业,我们都知道IBM,在1980年代、1990年代初的时候,IBM卖一台电脑/PC机净利润可以赚到一万块钱,他主要卖大型机、小型机,卖一个都可以赚几十万美金。但是1990年代PC机还是暴利的时代,所有包括咱们中国联想、宏基、戴尔等等都在纷纷做PC机的时候,IBM居然说要转型,要做服务,做软件。
而且大家可以看到,转型了之后,整个IT行业就只有IBM,虽然最近半年IBM也遇到了新的困点,我想他们还需要一次转型。任何一家企业,一般7年-10年都会遇到一次大的转型。
至少IBM在1990年代,整个PC行业非常有利润的时候,它就预见到了未来,转型做了软件和服务,这奠定了IBM过去20年,在1980年代做IT的那一拨厂商里面,只有IBM市值维持了20年的高利润,为股东提供了丰厚的回报。为什么?核心就是IBM的团队在适当的时候提前能够做出转型,找到行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发现IT行业开始从这个硬变软的过程。
如果说创业失败了,只有一类企业,就是跟政策高度相关的一些行业,靠政策吃饭的行业,失败了可能确实不是因为团队。大部分企业死掉基本都是因为自己团队不行。中国很多企业经常会说,我这个企业困难是市场不好,消费转型等等,其实核心还是团队没跟得上。
创始人对这家公司是要承担绝对的责任,所以我也常说,如果有一天京东的业绩和增长不好,涨不上去了,业绩大幅度下降,往往都是我们核心管理团队,特别是以我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出了问题,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任何一个人的资源、能力是有一个极限的,每一家公司可能都有发展瓶颈的时候,团队很重要。
第二,用户体验。
不管做产品还是做服务,做硬件还是做软件,是在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最核心比拼的是你的用户体验。经济发展了几百年,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成功的过程中都是因为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IBM就是如此,转型成功是IBM找到了大企业有一个软件和服务巨大需求,他的用户体验会做得更好,所以成功了。微软也是如此,苹果公司更是如此。
第三,成本。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把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最后都是有问题的。大家可以看看,最近二三十年以来,全球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传统的行业,比如航空公司,十几年来,航空公司几乎在任何国家都变成了包袱,投资航空公司的很少,航空公司资源很多,但是市值很低,大部分是亏损的。结果美国出来一个新的航空公司,最近十几年,除了中国之外,全球航空公司70%-80%的利润被一家公司拿走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在别人玩儿了四五十年的航空业之后,通过它的管理,把航空的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给予票价很高的竞争力。
全世界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的第一个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京东集团做的商业模式——零售。贝壳的交换,物品和物品的交换,就是社会交换的过程,也就是零售的过程。大家知道,最近一二十年,美国有一家Costco,今天,我看到中国有家媒体报道这家公司为什么成功,标题写的是Costco把毛利率压到了10%。
这点跟我们过去资本市场很多投资人的理念是相悖的。从第一轮融资到我们上市,我有几个原则:第一,我的成本比毛利率更重要。当然很多人不明白,他们认为,所有公司毛利率最重要,谁的毛利率高就投谁,谁毛利率低就不投谁,看到我们商业模式毛利率这么低就全跑了。
其实核心不应该是看一家公司的毛利率,而应该看这家公司的成本。为什么把毛利率做到10%还赚钱,而沃尔玛今天是24%-26%的毛利率,因为Costco把毛利率压到了极致。如果把其它所有的新兴业务与零售无关的业务全剥离,这家公司的费用率不到10%,因为它有巨额的会员费收益,它公司在全球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Costco的成功是因为把零售行业的成本,一下子降到只需要10%就可以了,而且能够获取利润,而过去整个行业需要15%-22%的成本。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