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优质4篇)
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 篇一
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作用
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是指在医药配送行业中,对配送人员进行管理、规范和监督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这个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医药品的安全性、质量和供应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首先,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可以保障药品的安全性。药品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产品,因此在配送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可以规范配送人员的行为,确保他们在配送过程中遵守操作规范,不擅自打开或更改药品包装,不将药品与其他物品混淆,以及保证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其次,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药品的配送效率。在医药配送过程中,配送人员的操作和配送速度直接影响到药品的供应效率。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和优化配送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例如,可以规定配送人员按照一定的路线和时间表进行配送,提前做好配送准备工作,减少等待时间和延误配送的情况,提高配送效率。
此外,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还可以保护配送人员的权益。配送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和压力,例如长时间驾驶、与客户沟通、处理投诉等。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可以明确配送人员的权益和责任,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提供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加强对配送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等,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最后,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可以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医药配送行业中,企业形象是吸引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管理制度,能够提高配送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提升企业形象,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也有利于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和发展。
综上所述,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是保障药品安全、提高配送效率、保护配送人员权益和建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执行,才能确保医药配送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各个医药配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 篇二
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
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对医药配送人员进行管理、规范和监督。下面将介绍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实施效果。
首先,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来规范配送人员的行为。制度要明确配送人员的职责和权益,规定他们在配送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例如,规定配送人员必须按照订单要求进行配送,不得擅自更改或延误配送时间。此外,还可以规定配送人员在配送前必须对药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完整性。通过这些具体措施,可以提高配送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确保药品的安全和准时送达。
其次,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培训和考核来提高配送人员的技能和素质。配送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对药品的储存和运输要求、驾驶技术和客户服务等。通过培训,可以提高配送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通过考核制度,可以对配送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这样可以提高配送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此外,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还可以通过建立监督机制来监督和检查配送人员的工作。监督机制可以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内部监督可以通过配送人员的上级领导和同事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外部监督可以通过客户的反馈和投诉、药品监管部门的抽检等方式对配送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这种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配送人员的问题,提高医药配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激发配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励机制可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个方面。物质奖励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奖金、福利和晋升机会来鼓励配送人员的工作表现。精神奖励可以通过表彰和赞扬等方式来鼓励配送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提高配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医药配送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岗位职责、培训和考核、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具体措施,可以提高医药配送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药品的安全和准时送达。只有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执行,才能保障医药配送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各个医药配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 篇三
1、保管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能及储存条件,凭验收员签字的入库凭证入库、对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应拒收。
2、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区、退货区为黄色,合格品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
3、药品应按剂型或用途以及其质量标准“贮藏”项下规定的条件分类储存于仓库中。
4、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存放,易串味药品、中药材、中药药饮片与其他药品应分开存放。
5、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严禁货物倒置、混垛、超标等现象。
6、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7、药品储存时,应有效期标志。对近效期的药品,保管员应按月
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8、对储存中发现有质量疑问的药品,不得发出,应填写《药品质量复查通知单》通知质量管理员进行处理。
9、保管人员应保持库房、货架和在库药品的清洁卫生,每月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并做好防火、防潮、防虫、防尘、防污染、防鼠、防霉变等工作。
10、保管员应对在库药品作好台帐,做到帐货相符。
11、药品养护员应每月对药品储存环境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应及时进行整改。
12、药品会计根据各调剂室的请领单,打印验收出库单,并交库管员作为药品发放依据。
13、库管人员根据出库单的内容,积极准备药品。注意品名、规格、数量的一致性,按照急用先发,发陈储新原则;在药品准备过程中,同时登记实物卡片和检查库存情况,并在核对无误后在验收出库单上签字负责,库管员必须是药学专业人员。
14、药品运送由两名以上人员组织实施,并随带三联验收出库单,注意防止药品运送过程中的丢失,药品送达各调剂室负责人核对,若有差错,送货人员应立即报告及时纠正;送药人员在收货方认为准确无误后,请调剂室负责人在三联单上签字,并带回两联。
15、药品质量管理人员本着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及时配送药品到调剂部门、打印出库凭据并作出库记录。
医药配送人员管理制度 篇四
一、目的
规范药品的运输管理,严格控制药品运输质量风险,保证药品的质量。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20xx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三、范围
药品的运输配送。
四、责任人
配送员、司机。
五、内容:
1、药品运输前,由物流部经理合理安排送货线路。药品运输应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佳运输路线运输。安排运输路线时,应做到急货先送,需冷藏的药品应优先运输。发运时,送货人员依据库管员提供的销货清单,对运输的药品当面一一核实单位、药品件数,确认清楚。
2、运输人员发运药品时,应先检查运输工具,根据外部天气、药品储存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发现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发运,运输药品过程中运载车辆应当保持密闭。冬季应注意保温,夏季应注意阴凉,雨雪天气应注意防潮。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的运输,应根据季节温度和运程采取保温或制冷措施。冷藏、冷冻药品应采用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等运输,满足药品温度控制要求,保证冷链不断链。
3、药品装车:依据“销售出库票据(随货同行单)”逐一将药品装车。
药品装车依据配送线路,路程最远的最先装车,最后是距离最近的客户这样的顺序进行装车。
4、行装卸,轻拿轻放,严禁摔碰,杜绝野蛮装卸。
5、药品运输采用厢式货车等封闭式运输工具,防止药品曝晒、跌落、破损、遗失、被雨雪等污染。厢式货车车门不能密闭,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发运。
6、冷链药品应集中运输。冷藏、冷冻药品应采用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等方式发运。冷藏、冷冻药品的装箱、封箱应在冷藏环境下完成。冷链操作人员应经过冷链培训,操作熟练。保温箱中蓄冷剂的种类、材质、摆放方式和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温能力应经过验证。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冰袋、冰排等蓄冷剂,防止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保温箱在使用前应按验证的结果放置已充分蓄冷的冷链物料,如冰袋、冰排等,箱内温度达到要求后才能装箱。装车前应检查保温箱内温度,符合温度要求的`才能装车。车载冷藏箱在使用前应按照验证结果经过预冷处理,达到规定温度后放置在冷藏复核区域待用。车载冷藏箱、保温箱的预冷时间、蓄冷剂放置的数量应有记录可查;冷藏车的预冷应记录开启预冷时间、温度达到时间以及室外温度状况、设备运转状况等。冷藏车在装车前应确保车辆能正常启动、运行,按照验证结果设置预冷温度,预冷至规定温度后装车。冷链运输应有冷藏、冷冻药品发运记录,内容包括运输工具、启运时间、启运温度等。
7、运输冷藏、冷冻药品的设备中配备温湿度监测系统,对冷藏、冷冻药品运输过程的温度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和记录,有效防范储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各类风险,确保储存和运输过程的药品质量。冷藏车厢具有防雨水、不透气、不易燃、耐腐蚀等性能,车厢内部留有保证冷气充分循环的空间,并设置具有良好气密性能的排水孔。公司应当对监测数据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按日备份,备份数据应当存放在安全场所,数据保存不少于5年。药品运输过程中发生温度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运输人员必须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
8、冷链药品运输温湿度自动监测应符合GSP认证规范及其相关附录的规定。冷藏车应具有自动调控温度、显示温度、存储和读取温度监测数据的功能。冷藏箱和保温箱应具有外部显示和采集箱体内温度数据的功能。应按规定对温度记录设备、监控及报警装置等进行校验,保持准确完好。
9、使用药品冷藏车运送冷藏、冷冻药品的,启运前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操作:提前打开制冷机组和温度监测设备,预热或预冷车厢内温度至规定的温度;开始装车时关闭制冷机组,并尽快完成药品装车;药品装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并上锁。药品装箱后,药品与厢内前板距离不小于10厘米的通风距离,与后板、侧板、底板间应当保持不小于5厘米的导流距离,药品码放高度不得超过制冷机组出风口下沿,并在车厢内画出装载限制线,以免影响气流正常循环和温度均匀分布。冷藏箱要启动冷藏动力电源和温度监测设备,保温箱内启动温度记录设备,对箱内温度开始实时监测和记录后,将箱体密闭。冷藏车制冷达不到规定温度的,不得发运。冷链药品应有冷藏、冷冻药品发运记录,内容包括运输工具、启运时间、启运温度等。
10、冷链运输车应有药品运输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对运输过程中的药品质量与安全产生影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发运冷链药品。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11、确运输过程中药品质量与安全的责任,明确质量责任、遵守运输操作规程和在途时限等内容。对承运方运输药品的质量保障能力进行审计,索取运输车辆相关资料,符合GSP运输设施设备条件和要求的方可委托。公司委托其他单位运输冷藏、冷冻药品时,应实地考察承运方质量保障能力,加强对委托运输的管理,保证委托运输过程符合新版GSP规范及其相关附录的规定,并在委托协议中明确药品时限超期的罚则和责任。冷链药品运输时限应经过验证来确定,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影响药品质量。
(1)索取承运单位的运输资质文件、运输设施设备和监测系统证明及验证文件、承运人员资质证明、运输过程温度控制及监测等相关资料。
(2)对承运方的运输设施设备、人员资质、质量保障能力、安全运输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进行委托前和定期审计,审计报告存档备查。
(3)对承运方审计的内容应有相关资质证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管理制度、应急机制、运输设施设备(车辆数量、类型、车况、保险)、运输人员(身份证、驾驶证、健康证明)等。必要时应实地考察承运方质量保障能力,有对承运方质量保障能力审计的记录和档案资料。
(4)承运单位冷藏、冷冻运输设施设备及自动监测系统不符合规定或未经验证的,不得委托运输。
(5)与承运方签订委托运输协议,内容包括承运方制定并执行符合要求的运输标准操作规程,对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和实时监测的要求,明确在途时限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责任。
(6)根据承运方的资质和条件,必要时对承运方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11运输药品记录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可追溯,至少应包括:发货时间、发货地址、送达时间、收货单位、收货地址、随货同行单(票)单号、药品件数、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车牌号、驾驶人员委托经办人、承运单位等,采用车辆运输的,还、应当载明车牌号,并留存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复印件。记录至少保留5年。
12、应急预案应对设备故障、异常天气影响、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尽量预测周全,制订的应对措施切实可行,能有效保证冷链完整和药品质量安全,保证安全、及时、准确的将药品送到客户。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13、公司应当采取运输安全管理措施,药品运输应采用封闭式运输工具,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药品盗抢、遗失、调换、损毁等事故。
14、已装车的药品应当及时发运并尽快送达。委托运输的,公司应当对药品运输时限提出明确要求,并监督承运方严格履行委托运输协议,防止因在途时间过长影响药品质量。
15、车辆到收货地点后,运输员与客户当面清点所交药品,冷链药品的移交应保证冷链不断链,并导出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给对方保存,要求收货人在回执单上签字并将登记表带回。交接时药品如有异样,运输员应及时与仓库联系,查清事实,写清经过,双方签字作证。
16、返回交接:
①对客户拒收或当天未及时送到的药品,运输员必须在返回当天与出库复核员交接,并请质量验收员对退库药品进行质量验收。
②对销售部通知要求退货的药品,运输员从客户处收到货后应在当天返回后与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
③运输员应当天将客户签收的送货回执联交财务部作收款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