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说课稿【实用6篇】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一

标题:《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其形象特点和社会意义;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审美和批判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探究《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2.分析女性形象的内在特点和外在形象,理解其社会意义;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和批判能力。

三、教学内容

1.通过阅读《红楼梦》中与女性形象相关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和社会背景;

2.讨论女性形象的内在特点,如贞短、痴傻、聪慧等,分析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影响;

3.分析女性形象的外在形象,如容貌、举止、衣饰等,理解其对社会地位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4.探究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如展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反映女性地位的低下等。

四、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学生自行分组,阅读相关片段后进行讨论,讨论女性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2.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和社会意义;

3.课堂演示:选择一个女性形象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感受角色的特点和意义。

五、教学评估

1.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讨论的深度和准确性;

2.角色扮演的表演:评估学生对女性形象的理解和塑造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文章分析自己所喜欢的女性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审美和批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升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二

标题:《茶花女》中的爱情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茶花女》中的爱情故事和社会背景,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爱情与社会的审美和批判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探究《茶花女》中的爱情故事;

2.分析爱情和社会的关系,理解二者相互影响的机制;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爱情与社会的审美和批判能力。

三、教学内容

1.通过阅读《茶花女》中与爱情故事相关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爱情的本质和社会对爱情的影响;

2.讨论爱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分析社会环境对爱情产生的影响;

3.分析爱情与社会的关系,如爱情的力量如何改变社会观念、社会对爱情的限制等;

4.探究爱情与社会的相互反映,如社会如何塑造爱情观念、爱情如何反映社会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学生自行分组,阅读相关片段后进行讨论,讨论爱情故事的特点和社会背景;

2.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情和社会的关系;

3.课堂演示:选择一个爱情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感受爱情和社会的相互影响。

五、教学评估

1.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讨论的深度和准确性;

2.角色扮演的表演:评估学生对爱情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和塑造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文章分析自己所喜欢的爱情故事中的社会背景和影响。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茶花女》中的爱情故事和社会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对文学作品中爱情与社会的审美和批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爱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思考和探究,提升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位置和地位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必修五本书,共有2个单元中外小说单元。一个必修3的第一单元,一个是必修5的第一单元,共六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祝福》是属于前者。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所以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也是有助于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的小说阅读打下基础。

  鲁迅的《祝福》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精品,当中的人物祥林嫂也是鲁迅小说中与阿Q、孔乙己三个最为出名的人物之一。研读好这篇文章,对将来小说的阅读,小说中人物的理解,甚至小说的写作都有深广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

  2、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3、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并研究形成的原因。

  4、总结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5、体会小说中所描写的中国妇女悲剧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深入认识到造成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所造任务的方法。

  2、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社会根源的认识。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老师要适时采取情况,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学法及确定的依据

  A、预习

  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强调预习,培养阅读的自觉性。

  B、对比阅读法

  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但是,学生接触鲁迅小说并非第一次,因此。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进行对比。教师注意突出不同点。在思想内容方面,本文与《孔乙己》、《故乡》、《药》相比,

  其一,虽然它们的题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侧面,有的反映的是读书人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压在底层的一般农民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城市贫民的生活,而《祝福》反映的则是压在底层的被雇佣的乡村劳动妇女的生活;

  其二,虽然都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但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否定,有的侧重于对封建等级观念和私有制观念的批判,有的侧重于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剖析,而《祝福》则是对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全面而猛烈的抨击,作者对祥林嫂的同情也甚于其他三者;

  其三,虽然主要人物都有共性,但是他们还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就生活环境而言,祥林嫂比其他三者要恶劣得多,她没有孔乙己好吃懒做、自视清高的恶习,却也同样遭到周围人们的冷遇,她有闰土、华老栓一样的勤劳,但是最后却落得一无所有,可见其命运更悲惨,更令人同情。

  在表现形式上,本文与《一件小事》、《孔乙己》、《故乡》等相比,虽然都是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但是,由于各自表现的主题思想存在着差异,各自采取了仅适合自身的故事顺序。《一件小事》以顺叙为主,以此表现"我"的思想认识的进步。

  《孔乙己》顺叙中有补叙,使历史和现实连为一线,以此来揭示主人公性格发展的必然性。《故乡》顺叙中有插叙,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封建制度给人造成的影响之大。而《祝福》则采用了倒叙,把祥林嫂的被沦为乞丐和悲渗的死提在篇首,与地主阶级"祝福"的欢乐声形成鲜明的对照,然后再追叙祥林嫂的生前事迹,揭示两个阶级严重对立的社会根源,表达作者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切齿痛恨和愤怒鞭笞。

  经过这样的比较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捕捉课文的新意向和灵魂,而且也提高了质疑、析疑、释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势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掘进,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C、比较法

  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如"决计"、"肯依"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D、讨论法主要运用在第三课时中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上。

  三、说教法

  编者希望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体会不同作者不同的创作风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二)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讲述人物遭遇

  学生读小说最关注的是情节,所以就从情节入手。让学生讲你知道了祥林嫂的哪些故事。

  挑选几位同学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

  要求:

  (1)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议论分析。

  (2)叙述时要突出与悲惨命运有关的细节

  (3)要有感情地复述,尽可能进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

  (二)理清情节

  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介绍小说的情节大致有几部分,让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线索提纲:

  序幕: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三)探讨环境描写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祝福礼的社会环境的描写

  祝福之夜的自然环境的描写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

  1、列表比较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前的三次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2、列表对比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当时不同的内心变化。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瞪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4、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总结人物描写的几个方面。(还暗含了心理描写)

  (五)问题探究

  1、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从小说情节分析、总结入手,祥林嫂为什么做工?为什么改嫁?为什么捐门槛?为什么行乞?

  得出结论: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

  2、电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门槛不被承认后砍门槛的情节,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总结人物的形象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三)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

  (3)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4)分析小说的社会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七)作业布置

  把祥林嫂丧子之后回到鲁镇的那部分,改写成剧本,并进行排练。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氓》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诗经》,是一首著名的弃妇诗。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古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的悲惨命运。我想借助这一文本让学生了解女性的处境和心声,通过对这首诗的诠释,完成对女性命运的初步关注。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是:“重视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学习和文化传统的继承”依据此要求,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 :

  (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2)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

  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思考古今爱情观的不同,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

  三、说教法

  1、运用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运用问题法、讨论法

  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讨论明确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及诗歌的比兴手法。

  3.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容量,加强直观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四.说学法

  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教学要继续提高学生的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让课文的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求未知领域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在语文的诗歌学习中,应注重诵、读、记、析、探等具体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约2分钟)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人书写爱情。《上邪》中写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怎样感天动地的痴情的绝唱啊!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痴情之人未必能真正得到痴情的回报。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诗经》中的《氓》,看看诗歌中痴情的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什么。

  (二) 预习内容的设计及反馈(约5分钟)

  1.基于对文本的分析,我预设了如下的预习内容:

  (1) 易读错和需要重点掌握的字音的落实,扫清诵读障碍

  (2) 掌握《诗经》的地位、起止年代、文学传统、内容及表现手法

  (3) 结合课下注释,掌握重点的实词及“之”、“其”、“以”的用法,理解全诗的内容。

  (4) 理清文章的结构

  2.通过批阅学生上交的预习学案,在预习反馈中需订正的问题是:

  (1)字音

  愆(qiān)期 自我徂(cú)尔 渐(jiān)车帷裳(cháng)

  靡(mǐ)室劳矣

  (2)言既遂矣/静言思之中的“言”都是助词,没有实义。

  以尔车来的“以”是介词,用

  总角之宴的“之”是助词,的

  (3)课文结构 :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三)课中改进(约28分钟)

  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我在课中改进环节设计了三个问题。

  1. 第三章和第四章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2. 这首诗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故事。在这场重大的人生变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 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设计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出运用比兴手法的相关诗句,进而能深刻体会比兴手法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使形象更鲜明的作用。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设计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分析把握诗歌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生活的强烈对比,及其面对生活中被抛弃这一重大的人生变故所表现出来的处变不惊,坚强面对的探究,挖掘出女主人公身上存在的“正能量”,更全面透彻的理解这一典型人物。

  设计第三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真正对学生有所触动,明白女性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重要意义。

  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小组内合作探究。具体实施方案是:第一小组讨论比兴手法;第二小组探讨文本中还有其他地方采用比兴手法吗?联系以前学过的文章,举出其他比兴手法的例子。第三四小组讨论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第五小组讨论氓的形象,第六小组讨论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展示组内的讨论成果,教师对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不足之处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完善。

  1. 第三章和第四章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桑未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②比喻恋爱及新婚的甜美

  桑之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

  ②比喻男子的始乱终弃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借斑鸠贪食桑葚比喻女子沉溺于爱情

  2.这首诗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故事。在这场重大的人生变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1)痴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不见复关,泣涕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温柔体贴,迁就男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补充提示:迁就男子,子无良媒,男子易怒,都为后来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

  (3)朴实,纯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善于反思——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感情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却只是男子生活的调剂品,所以“寄言世间小儿女,莫将心事轻许人”。

  (5)勤劳坚忍——三岁为妇,靡事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6)吃苦耐劳——女子吃了哪些苦?男子变心,兄弟不理解,家境贫寒,男子施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7)清醒的认识,断然的决绝,刚烈的性格。

  3.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1)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2)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四)拓展:女主人公对这一悲剧有无责任?对我们有什么警示意义?

  初恋时:过于主动、过于热情;

  热恋时:过于投入、过于痴情,忘记自我、放弃自我;

  钱钟书《管锥编》云:“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

  我相信于情于爱女子都是付出最多的,爱,是要用真心、赤诚。但是,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一旦你围绕着另一个人全心全意地画圆时也就意味着你重心的失去。“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是一句箴言,一句所有女子都应铭记的箴言。

  正如《简爱》中说“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女子自尊才可以换来尊重!

  (五)限时作业(约10分钟)

  1.默写

  ①氓之蚩蚩, 。 ,来即我谋。

  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③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

  ④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阅读鉴赏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板书设计:

  恋爱--------------------婚变--------------决绝

  (1、2章) ( 3、4、5章) ( 6章)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哉

  《氓》说课稿《氓》说课稿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课后作业:

  1.完成《非常学案》相关内容

  2.背诵《氓》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谢谢!

  现在开始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米洛斯的维纳斯》,作者:清冈卓行。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剖析本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美的真谛,本文是一篇艺术随笔,蕴含作者的美学主张,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但审美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接受美的熏陶;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句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艺术的残缺与完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古人云:“未见兴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播放一段卢浮宫的视频最后定格在维纳斯雕像之上,激发学生兴趣,顺势导入新课: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卢浮宫的“首席珍宝”,被公认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欣赏她的美吧。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2步展开

  1.学生结合导学案,了解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和有关传说,把握维纳斯雕像的形体美。

  2.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将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师生讨论,共同明确: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其余段落则分别从正面、反面和侧面对这一中心进行论述,分别阐述了必须失去双臂、不能复原双臂以及只能失去双臂,层层递进,全面支持了主旨句。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2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出问题: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他是怎样具体阐述这种感受的?小组自由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我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补充:“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残缺反而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无数秀美的双臂,种种虚像绝妙地烘托着这尊雕像,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艺术欣赏的一条规律,即残缺美。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所有的残缺都是美吗?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读通到读懂,进而读中设疑。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课堂小结,用时约5分钟

  艺术创作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舍弃一些东西,反而能让欣赏者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艺术品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怎样的体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预留3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堂所学。我将进行课堂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整堂课,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完成课前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残缺和完美的认识,发布到班级博客中。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擦黑板,道别)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六

  1说教材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教学目的: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

  ②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③教学难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说教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3说学法

  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②探究法。

  4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

  ③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三。以此突破教学重点。

  ④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了解行刺的缘由,认识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了解行刺的准备特别是易水诀别的场面,感受慷慨悲歌的氛围,认识荆轲刚烈勇武的性格。了解廷刺秦王的高潮,抓住“顾”“笑”“前”,认识荆轲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了解荆轲被斩,认识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人物的形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⑤朗读并背诵易水诀别一段,结合课后练习二,引导学生探讨景物描写与音乐描写的渲染悲壮气氛的作用。

  ⑥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体会人物的性格。

  ⑦课堂小结。多角度的描写,有利于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本文通过环境描写、音乐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荆轲这一勇武、侠义、果敢、忠义的人物形象。

  ⑧作业,搜集课文中的省略句并补足省略成分,根据课后练习四,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正确评价荆轲的行刺。

  5板书设计

  行刺的缘由:“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行刺的准备:白衣冠——荆轲刚烈勇武

  行刺的过程: “顾”“笑”“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行刺的结果: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实用3篇】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
稿件2016-03-08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实用3篇】

辩论赛新闻稿(精简6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新闻稿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新闻稿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最能体现出来的便是新闻稿是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台、杂志、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播。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
稿件2016-07-08
辩论赛新闻稿(精简6篇)

五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精选3篇】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冰天雪地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忠心的感谢!一、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各位家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在渐渐地长大,一转眼,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是学生...
稿件2016-06-05
五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精选3篇】

语文老师退休感谢稿范文共38篇【优选3篇】

语文老师退休感谢稿范文 第一篇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请允许我最后一次称呼大家“亲爱的同事们”,我非常珍惜这样的称呼。20xx年2月1日我正式退休了,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惆怅的,和同事们朝夕相处的4...
稿件2011-04-08
语文老师退休感谢稿范文共38篇【优选3篇】

新学期开学报到新闻稿(精简6篇)

现今社会公众的追求意识不断提升,新闻稿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你写新闻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稿件2019-02-02
新学期开学报到新闻稿(精简6篇)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通用4篇】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篇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稿件2011-05-01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