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手抄报图片
学雷锋手抄报大全图片
三月春风处处留,雷锋精神心中留。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学雷锋手抄报大全图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学雷锋手抄报篇一
雷锋刻苦学习的故事
一天夜里11点多钟,焦化厂党总支书记李钦荣带着两个干事查看职工独身宿舍。
那时,焦化厂刚刚筹建,职工们住的还是前些时日,弓长岭矿从老乡手里统一收买来的土民房。一排宿舍全是土砌的墙体,草搭的房顶。职工吃住都在那里,安全成了细心的李书记时常挂记的心头事。
当墙上的老挂钟按照习惯的节拍咣、咣、咣地敲响11下的时候,还没有睡熟的李书记翻身坐起来,披起大衣下了地。
这几日,他为改善艰苦的住宿条件,让新调来的职工们晚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已经做了很多细致周到的安排,这会儿决定晚上去巡察还是第一次。
他叫醒了身边那两个早已睡熟的小干事,一行三人,提着手电筒,走出门外。
初秋的深夜,月朗星稀,清爽宜人。职工们临时居住的宿舍周围格外静寂,连吵闹不停的秋虫也知趣地收起了翅膀,放下恬噪。走在这样的月夜里,两个小干事顿觉身心舒朗,精神十足地跟在李书记身后。
此时,劳累了一天的工人们正睡得香甜。走近宿舍的李书记听到健壮的小伙子们不时地发出“韵律有致”的酣声,脸上溢满着安慰的笑容。
为了不打扰职工们休息,李书记带着两个小干事,轻手轻脚地,沿着熟悉的路径,一个跟着一个地往前走,细细地查看着每一个房间,每一铺炕。
走着走着,走在最前面的'李书记忽然停下身来,两个干事也跟着收住了脚。因为他们也看到了刚拐进的这个房间的墙角那儿,一忽一忽地闪着光亮。
他们立即警觉起来。这临时的宿舍都是草垛的房顶,最怕火了,外一不注意,引发了火情,那一排的职工宿舍可要成了“火烧连营”。
事出紧急,一个干事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跨向前去,在黑暗里伏下身子细看。发现竟然是被窝里透出的光,并不是什么火星之类的东西。转过头来借着月色看着跟上来的李书记,小声地嘀咕一句:“这是谁捣的什么鬼?”
李书记也觉得事有蹊跷,向干事使个眼色。小干事精明强干的,立即明白了领导的用意,是想抓个现行,作为反面教材,等明天早会上拿出来教育大家,引起警惕。于是,回头一扬手揭开了被子。
眼前的情景让李书记一行觉得震惊。哪是什么“鬼”,竟然是有人猫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在看书。借着手电筒的光亮,李书记定睛细看,原来是那个刚一进厂就事事积极主动,表现突出的雷锋。他拿着笔的手正按在翻开的书里《为人民服务》那篇文章上,上面还划着红杠杠,写着写到一半的学习心得。
雷锋由于刚才看书太认真,又蒙着被,连他们走近的声音都没有听到,还被吓了一大跳。此刻,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冲着大伙一个劲呆笑呢。
李书记看到眼前的一幕,想到自己的队伍里有这样自觉学习、刻苦学习的好青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似乎看到了一种更大的光亮,眼睛里充满着喜悦,指着雷锋不无爱惜地说:“小雷啊,深夜了还不睡觉,要爱惜身体呀!”
……
巡察回来的李书记躺在床上一直回味着刚才的情景,久久不能入睡。他被雷锋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直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他思来想去得出了一个结论:“雷锋这种感人的学习精神是高尚的,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要让雷锋刻苦学习的精神化作一道璀璨的光,照亮全厂。”
于是,第二天早上,他就对党总支副书记讲了雷锋学习的事迹,并要求他说:“你准备一下,在礼拜六党、团活动日,要号召大家,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雷锋手抄报篇二
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一九六一年五月的一天,雷锋因公事到丹东出差,清早五点钟从连部出发,在去抚顺火车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着小孩,手还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去赶车。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他们母子三人都没有穿雨衣。那个小女孩因掉进泥坑里,弄了一身泥,一边走还一边哭。看到这种情况,雷锋立即想道:我军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雷锋急忙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马上又背起那个小女孩,一同来到火车站。雷锋替她买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车。在车上,雷锋看到那个小女孩,全身衣服没有一点干处,头发还在往下滴水,冻得她直打颤。雷锋自己一身衣服也湿了,他急忙解开外衣,摸摸贴身的那件绒衣还是干的,立即脱了下来,给那个小女孩穿上。听说他们母子三人早晨没吃饭就出来了,雷锋又把自己带的三个馒头送给了他们。上午九点钟,列车到了沈阳,雷锋领着小女孩,把他们母子三人一直送出车站。
在沈阳车站换车时,雷锋看到一个老大嫂在那里为难。他走上前去轻声问:“大嫂,你有什么困难?”
老大嫂说:“我从山东老家来,到吉林去探亲。在这换车吃饭,把车票丢了。想补票又没钱,心里着急……”
雷锋忙安慰说:“大嫂,别着急,跟我来吧。”雷锋把她领到售票处,给她补了一张车票。
临别时老大嫂感激地问:“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部队的?”
雷锋笑了笑,心想这老大嫂真有意思,大概还想还钱呢,就说:“别问了,快上车吧,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老大嫂走上车厢,还眼泪汪汪地向雷锋招手……
雷锋从丹东回来,又在沈阳换车回抚顺。早晨五点多钟,雷锋背着背包,剪了票,便走向月台。通过下道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还背着很大的包袱。雷锋赶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里老家来,到抚顺去看儿子。”
雷锋一听跟自己是同路,立刻接过大包袱,用手扶着老人。说:“大娘,我送你老到抚顺。”
雷锋扶大娘上了车,但车厢里已经挤满了人。雷锋正想给老人找个座位,身边一个大学生站起来,让老人坐下了。雷锋站在老人身边,等车开动了,就从挎包里掏出在站台上买的两个面包,分一个给老人。老大娘望着他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气,大娘,吃吧,垫垫饥。”他硬把面包塞到老人手里。老拿着面包,不知该说什么好,将身子往里边靠了靠,空出一点座位说:“孩子,你也坐下吧!”
孩子,孩子……这个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就象母亲叫着他的小名一样亲切。
雷锋挨着老人坐下了。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同老人唠家常,问老人的儿子在抚顺做什么工作的,住在哪里。
“俺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我没来过,还不知住在哪呢!”老人掏出一封信,递给雷锋,“你看看,可知道这里?”
雷锋看过信上写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是他看出老人多么希望有人帮她找到儿子呀。
“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你老找到儿子。”
“那敢情好。”老人特别高兴地说。
火车驶进了抚顺郊区,一座座高大的厂房,一个个高大的烟囱,使老人十分惊奇,不住地往车窗外了望。
“大娘,这是咱们的煤都,这里出的煤又多又好。见到你儿子,让他领着你老好好逛逛。”
“老了老了,还要开开眼界哪!”老人兴奋地说。
火车进了站,雷锋扶着老人下了车,然后把自己的背包暂存在车站里,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东打听西打听,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费了许多周折,走了不少弯路,才找到老人的儿子。进得门来,老人免不了叙母子之情,第一句话就说:“不是这孩子送我,娘怕还找不到你呢。”
雷锋临走时,母子俩拉着他的手恋恋不舍,送出了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