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80周年手抄报古诗
长征胜利80周年手抄报古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长征胜利80周年手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长征胜利80周年手抄报篇一:长征的诗词
【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景】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此时的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他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不朽之作。《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在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总领全诗,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颔联、颈联四句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强调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金沙浪”“大渡桥”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万水千山”,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长征胜利80周年手抄报篇二:长征诗词
1、《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长征胜利80周年手抄报篇三:长征中的诗词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