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手抄报
长征手抄报大全
长征手抄报图片大全 简单篇2:【关于长征的故事:长征中的外国人】
李德:来自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
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中,李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
他是共产国际派给中国共产党的顾问,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工作、生活了长达七年之久。
他是德国人。1929年,李德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后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应博古等人的邀请,1933年9月底,李德来到江西瑞金,担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
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刚起步,他的到来从理论和经验上占足了优势,中共临时中央的负责人博古,对他十分信任,把军事指挥大权完全交给了他。
但李德的指挥是完全脱离中国红军的实际的,长征初期,他的错误指挥使红军作战接连失利,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引起许多红军将领的不满。
但他没有接受意见,看清形势,而是一意孤行地按照错误的方向前进。所以在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上,李德受到批评,并被取消了指挥权。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曾经企图分裂红军。此时,已经调到新组建的红军大学当教员的李德,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坚决反对红军内部的分裂,保护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地位。
从这一点上看,李德是吸取了教训的。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李德随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成为走完长征全程的西方人之一。
李德对中国红军的作用很大,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曾经参与了长征,是长征中不容忽视的外国人。
毕士悌:来自东方国家的战友
毕士悌,原名金勋,朝鲜人。他是在一九一九年,参与了汉城反日起义后来到中国。一九二五年,他考上了黄埔军校,并在同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叶挺独立团三营营长,参加过南昌起义。
一九三四年十月,毕士悌随中央红军军委干部团出发,开始长征,次年二月,他担任军委干部团的参谋长。同年四月底,在红军准备抢渡金沙江时,毕士悌带军委干部团,奇袭并占领了金沙江上的皎平渡,保护整个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
一九三五年九月,毕士悌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的参谋长,之后便率领部队参与了直罗镇大捷。但这位战士在立下多次功勋(xūn)之后,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在红军离开陕北进行东征的战斗中,指挥强渡黄河时壮烈牺牲,年仅三十八岁。
武亭:响当当的炮兵团长
武亭也是朝鲜人,他作为的炮兵指挥官权威,人所共知。
一九二三年三月,武亭从朝鲜来到中国,并于一九二四年考入保定讲武堂炮兵科学习。次年,武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三四年十月,武亭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任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由于部队整编,武亭调任为红三军团炮兵营营长。
在长征中,武亭率领的中央军委直属的炮兵部队,不论是在进攻还是在断后时,都担负起了火力支援的重要任务。
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武亭先是担任红十五军团七十四师参谋,后调到红军大学任特科营营长兼炮兵科教官。一九三七年一月,红军第一支炮兵团成立,武亭担任团长。
他对红军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的工农红军革命的重要功臣。
勃沙特:长征中的传教士
勃沙特在十岁的时候,听了一位从中国返回的英国传教士的'介绍后,开始向往中国。为了适应到中国传教的需要,勃沙特接受了各种训练,包括学习中文。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薄复礼,以示信奉中国“克己复礼”的传统准则。
一九二二年,勃沙特受所在教会的派遣,前往中国,来到贵州的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
1934年10月初,时任贵州镇远教堂牧师的勃沙特与妻子露茜在安顺参加完祈祷后返回镇远。在经过城外一个小山坡时,正好与从江西西征进入贵州的红六军团相遇,无意之中闯进了中国的工农红军长征的行列。
当时,被国民层层包围的红六军团,在山中迷了路,几个红军战士正好“抓”到了勃沙特夫妇。勃沙特帮助迷路的红军找到了出路。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红军对勃沙特夫妇在中国的活动抱有怀疑的态度,但即便如此,红军对他们也是礼遇有加的。听说这位英国传教士要求随红军长征的队伍走,战士们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接受了。
一天,勃沙特被红六军团团长萧克请去,要求他帮助翻译一张红军缴获的法文版贵州地图。
勃沙特既会法文也懂中文,就欣然接受了。
两人一边讲,一边比划,当他们把地图上许多重要地名,而且是红六军团预定行动地区的详细地名,全都翻译完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三更了。
萧克将军后来回忆说:红六军团在转战贵州东部和进军湘西时,勃沙特翻译的法文地图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四月,勃沙特随红军长征时间达五百六十天,行程达一万多里。他随红六军团转战了贵州、四川、湖北、湖南、云南等五个省,成为红军长征途中一名奇特的参加者。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当红二、六军团还在长征途中时,勃沙特的回忆录——《神灵之手》(中文名是《红军长征秘闻录》),由伦敦哈德尔·斯托顿公司出版发行,从而成为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