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说课稿【精选3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爬山虎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适应环境和生存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对植物的热爱之情。本课时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外貌特征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爬山虎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认识植物的生存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热爱之情。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对植物的热爱。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爬山虎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猜想,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
2. 学习新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能力。
3.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家附近的公园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自感受植物的美丽和生命力。
4. 归纳总结: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爬山虎的特点和适应环境,激发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植物的观察能力。
6. 课堂反思:通过讨论和交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受,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五、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1. 外貌特征:长长的茎,带着红色的卷须。
2. 生长环境: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长,可以爬满墙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爬山虎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热爱之情。但是在实地观察环节,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植物,这是一个值得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安排实地观察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设计更多的观察题和思考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篇三
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
2、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练习3(投影片出示)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出示学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五、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六、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质疑
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外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