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沉与浮》说课稿(通用6篇)
大班科学《沉与浮》说课稿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物体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和实验器材:水槽、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水杯、小石子等。
2. 学生实验材料: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沉到水底呢?
2. 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如放一个铁钉和一个塑料球到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3. 学习新知:通过课件的展示,向学生介绍浮力和重力的概念,并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
4. 进行实验: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并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5.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物体的形状、密度和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浮沉现象,如船只在水上浮起、气球在空中飘浮等,并探究其原因。
7. 小结:通过复习和总结,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所掌握。
大班科学《沉与浮》说课稿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物体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和实验器材:水槽、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水杯、小石子等。
2. 学生实验材料: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沉到水底呢?
2. 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如放一个铁钉和一个塑料球到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3. 学习新知:通过课件的展示,向学生介绍浮力和重力的概念,并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
4. 进行实验: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并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5.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物体的形状、密度和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浮沉现象,如船只在水上浮起、气球在空中飘浮等,并探究其原因。
7. 小结:通过复习和总结,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所掌握。
大班科学《沉与浮》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
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
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
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猜测活动
(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操作活动
(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
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3、认识活动
(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记录活动
(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
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5、分类活动
(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
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6、交流总结活动
(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7、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大班科学《沉与浮》说课稿 篇四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沉与浮》,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幼儿情况、说活动方法、 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沉与浮》是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常见的材料,有趣的实验,让幼儿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行感知,萌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符合《纲要》指出:“科学教育是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这一要求。结合《纲要》要求以及中班幼儿特点,我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感知各类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
能力目标:可以将物体按沉浮特征进行分类,并可以利用“”和“”来进行记录。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沉与浮实验,感受实验带来的快乐。
结合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以上确定的三维目标,本次活动我设立了如下教学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各类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并可以将物体按沉浮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可以利用“”和“”进行记录。
二、说幼儿情况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应该对幼儿进行分析,这样才保证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幼儿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中班幼儿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活泼好动,好模仿,求知欲强,喜欢与同伴进行交往,而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因此我设计的《沉与浮》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如何利用简单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科学游戏,并可以对它们的现象进行记录表达。从而可以丰富幼儿经验与认识,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作用中得到发展。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采用实验游戏法为主,谈话法和观察法为辅来进行活动的开展,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形式,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取知识,得到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作为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因此,本次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
物质准备:沉浮材料(小石块、小铁块、玻璃球、钥匙、硬币、铁罐、纸船、塑料空瓶、木块)记录表、脸盆每组一份。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一个活动最核心的环节,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法来组织本次活动,基本流程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本环节我会通过设计“小伙伴迷路”的情境,用生动有趣的话语,导出沉浮材料,让幼儿初步认识沉浮材料,可以说出沉浮材料的名称,通过有趣的谈话方式,让幼儿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
(二)大胆猜测,初步感知
在本环节,我会通过以“钥匙实验”为例,先让幼儿对钥匙放入水中后的现象进行大胆猜测,并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猜测理由,并通过幼儿观察真正钥匙进入水中的现象,验证幼儿猜测是否正确,从而对物体在水中的现象,有初步感知。
(三)认识沉浮,进行记录
在本环节,我会在幼儿观察并认识“钥匙实验”的基础上,出示记录表,并引导幼儿认识理解“”和“”符号的含义,并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并示范,在此过程中,我会提出如下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朋友们,这个符号是什么呢“”?钥匙沉在水底,是在下面还是上面?可以用哪个符号表示?”使幼儿可以利用这两个符号,让对钥匙的沉浮现象进行记录,从而加深幼儿对实验的理解。
(四)分组实验,深度感知
本环节我会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让每组幼儿对剩下的材料,如:铁块、木块、塑料水瓶、纸船等材料,逐一进行实验,并采用记录表方式进行记录,从而使幼儿可以感知更多沉浮材料,并可以使幼儿对使用“”和“”两个符号,进行相应练习,从而可以更深的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铺垫,
(五)进行游戏,迁移内化
本环节,我会通过“帮小材料找家”游戏,由幼儿根据记录表上的记录内容,帮助沉浮材料,找到相应的“家”,从而对今天的活动得到更深刻的迁移内化,并在活动过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幼儿的记录表以及游戏结果进行确认,并帮助幼儿再次回忆,从而使幼儿得到正确完整的知识。
六、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不是止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我将采用家园共育的方式进行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发现更多可以用来做沉浮实验的材料,寓学习与生活之中,并与父母一起完成记录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进亲子感情,并达到家园一致,使幼儿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考官耐心聆听。
大班科学《沉与浮》说课稿 篇五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教材分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教学内容。它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本课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马铃薯的沉浮。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观察比较两个水槽的液体。通过实验验证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第三部分,推测与验证。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让学生理解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知道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
教学难点:推测及验证清水、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验证实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物体沉浮的因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物体的沉浮有一定的联想。在以往的实验中,他们还积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但学生不能自己盲目地过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踏脚石。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1、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水槽里的马铃薯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以及进一步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综合运用发现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2、学法: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物体的沉浮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知道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
2、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教学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因次我为本课准备了如下教学具:马铃薯若干,烧杯7个,食盐若干,白糖若干,酒精灯一盏,火柴一盒,试管架一个,玻片2片,玻棒7根,药匙7个,滴管一支,镊子7个,量杯1个
六、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就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准备两个水槽,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问:“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学生讨论、猜测,教师动手演示实验。
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老师把两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马铃薯在盐水中浮而在清水中沉;把两只马铃薯同时放在清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沉在水里;把马铃薯同时放在盐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浮起来。根据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马铃薯的沉浮与水槽里的液体有关。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实验的现象与学生的预测结果出现了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获取结论。
水槽里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
1、观察比较两个水槽的液体。
(1)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同的液体。
(2)引导学生用火烤的方法来检验。
(3)预测:在水中加盐是否可以使沉在水里的马铃薯浮起来。
(4)实验验证:在清水中慢慢加盐。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马铃薯可以上浮是因为在水中溶入了一些能溶解于水的物质。
设计意图:此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两个水槽里的液体有哪些不同?怎样比较两种液体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尝、闻等方法来鉴别。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于陌生的物质,不能用尝和闻的方法来观察。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水里是不是溶解有一些其他的物质呢?教师引导学生研讨,如果水中溶解有一些其他物质,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蒸发,然后看有没有一些物质出现。通过加热,学生发现了一些白色的颗粒,有的学生说是盐。到底是不是盐呢?学生说可以尝一下,能不能尝?答案是否定的。水中确实溶解有一些物质,至于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反过来,如果水中加盐,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科学讲求实证,但是仅凭加热后出现的白色颗粒就认定是溶解有盐,显然是不够的。
2、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
盐水的确能使马铃薯浮起来,为什么呢?盐水和清水有什么区别?引出第二个问题: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
(1)研讨:盐水和清水有什么区别?怎样知道?
(2)实验:用量筒分别从两个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体,放在天平上比较,结果发现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认识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
(3)推断:如果有比同体积盐水更重的液体,放入马铃薯会怎么样?如果比同体积的.盐水更轻的呢?如果是一个铁块,怎样能使它浮起来?
设计意图:《科学》是一门强调“做”的学科,实践出真知。在这一探究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做”去获得要掌握的知识,从中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动手“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三)扩展活动。
1、演示:分层漂浮实验、铜法码在水银中漂浮的实验。
2、师生共同研讨死海的有关奇特现象。
3、利用“加盐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做有趣的实验,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死海的奇特现象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看到这一奇观之后,萌发“用科学”的热情。接着让学生课后思考,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六、板书设计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用以下的板书,简洁明了地概况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相同体积时:盐水重浮力大
清水轻浮力小
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浮力越大,越轻浮力越小。
大班科学《沉与浮》说课稿 篇六
一 说教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中的第三课。它是在研究盐的溶解特征后,进一步探究“其他的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由此引导学生发现,放到水中的物体除了溶解外还有其他情况,从而引出沉与浮的内容。教材先设计了“感知浮力”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浮力的存在。接着又通过实验探究“沉到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和拓展,让他们设法“改变鸡蛋与橡皮泥的浮沉”,由此见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入生活实际,去关注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人类对浮力的作用。
二、说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接触实验探究比较少,但对于“沉与浮”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沉与浮”现象有着似是而非的解释,从对生活中熟知的许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猜测和事实对比,到判断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和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经历一个个猜测及验证,矛盾与思考、疑问到探究、意识到自己的科学认识在不断更新和提升,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沉浮,并加以描述。
三、说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事物)现象应具备的猜想能力。
2、初步了解和体验物体沉浮应具备一些条件,我们可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
3、继续培养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提出猜想与假设。
(2)、对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提出猜想与假设。
5、教学准备
水槽 泡沫板 钩码 测力计 橡皮泥 鸡蛋 乒乓球 水 玻璃杯及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应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同时综合运用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