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优秀说课稿【精简5篇】
《石灰吟》优秀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石灰吟》。这是一篇以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现象为主题的小说,通过对石灰炉工人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统治下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和反抗精神。通过学习这篇小说,我们将了解到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工人阶级的关怀,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说《石灰吟》的主要内容和背景,理解其中蕴含的社会意义和人道关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石灰吟》中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对工人阶级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2.阅读与理解(20分钟)
让学生自主阅读《石灰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3.批判思维训练(15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揭示的社会问题和封建统治下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4.文学鉴赏(15分钟)
通过欣赏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才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多重意义和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5.情感培养(10分钟)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责任和对弱势群体的关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石灰吟》的主题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达到了情感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下节课我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时,我还会引入更多的文学作品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石灰吟》优秀说课稿 篇二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石灰吟》。这是一篇以石灰炉工人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他们的苦难和反抗的故事。通过学习这篇小说,我们将了解到封建统治下工人阶级的艰辛生活和对不公正现象的反抗精神,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说《石灰吟》的主要内容和背景,理解其中蕴含的社会意义和人道关怀。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石灰吟》中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对工人阶级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石灰炉工人的生活照片和介绍,引起学生对封建社会黑暗现象的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2.阅读与理解(20分钟)
让学生自主阅读《石灰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3.批判思维训练(15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揭示的社会问题和封建统治下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4.文学鉴赏(15分钟)
通过欣赏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才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多重意义和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5.情感培养(10分钟)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责任和对弱势群体的关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石灰吟》的主题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达到了情感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下节课我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时,我还会引入更多的文学作品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石灰吟》优秀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本课选了两首古诗,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它们所写的事物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并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在理解古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诗句中重点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理解整个诗句的意思。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诗,激发诵读的情趣。
1、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的吟出一两句吗?
2、在刚才同学们吟颂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的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我们来看……
3、请一位同学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和工具书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出示两首古诗,请学生朗读,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下列词语:焚烧、吾家、乾坤。
〈2〉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正确地停顿,体会古诗的音律美。
3、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和古诗方面的书籍资料自学两首古诗,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注解,标注在书上空白处。
〈2〉同桌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古诗句的意思。
可以把有困难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4、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重点检查对“若等闲“和“乾坤”意思的理解。
5、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学生再朗读古诗。
(三)品析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怀
1、学了这两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梳理学生的质疑。
3、提问:两位诗人分别赞美了石灰和墨梅怎样的品格?他们又借此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呢?
4、出示《石灰吟》,重点学习。
〈1〉这两首古诗,哪些词语描写了石头经历的磨练和苦难?
〈2〉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读读。
〈3〉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4〉石头之所以如此坚贞是为了什么呢?你对“清白”一词有何理解?(由清白的颜色引申到高洁纯真的品行和洁身自好的人格。)
5、出示《墨梅》,重点学习
出示《墨梅图》:画面上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
〈1〉看了图画上的墨梅,你知道了“淡墨痕”与“颜色好”的意思了吗?
〈2〉再读读诗,看看画,你闻到了墨梅的气息了吗?
〈3〉对“清气”一词,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的“清气”有哪些?
〈4〉那么,王冕借墨梅表达了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清气”呢?
6、两首古诗,两种事物,两位诗人,你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了吗?
7、你最为欣赏的是什么?再用诵读的方式来表达表达。
(四)出示古诗,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请同学来背诵。
2、你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出示几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教师诵读。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诗人所言的志向是什么。
六、说板书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鄙视流俗 贞洁自守
《石灰吟》优秀说课稿 篇四
一、教材简析
《石灰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首诗是这明代诗人于谦的代表作及优秀品质的写照。这首诗中脍炙人口的句子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会生字,能结合网页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2、能较为通顺地说出整首古诗的意思。
3、凭借资料,体会作者借吟石灰抒发自己理想、志向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学会探究。了解探究型学习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四、教学准备:
网页形式、自主性强的专题网站。(,分设四个主题篇:石灰生产;于谦生平;于谦故事;于谦诗词。学生自行点击选择浏览:其中“石灰生产”从石灰石的开采、煅烧、到生石灰、熟石灰的产生,图文并茂。“于谦故事”是教师精心选择,能体现于谦特点的故事,以儿童化的语言加以缩写、改编,适合学生阅读的几个故事;“于谦诗词”除《石灰吟》,就只放了《咏煤炭》这一首相近的诗;“于谦生平”属拓展性阅读,是课堂的延伸。)
五、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网络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读中感悟,多渠道接受信息。
六、教学思路:
本课凭借专题网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互动。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一)言简意赅,直接导入
课始,谈话导入:“你见过石灰吗?”
今天,我们就借助我们的专题网站一起去走近石灰,了解石灰。
[这一设计既符合“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条原理:目标控制原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唤起最强的学习欲望。]
(二)读诗
只有在读熟古诗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教学。此时学生是初读古诗,以正确,流利为第一目标。
(三)解诗”、“品诗”
这是本课的重点,通过专题网站的网页,学生从石灰的开采到煅烧,从生石灰到熟石灰,图文结合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重点词句感悟石灰高尚品德。
[此环节中,利用网页的超文本阅读功能,提供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势必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发散创造性思维,进行独特的体验。]本站可协助你在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详情请看网页顶部的联系。
(四)“辨诗”、“延读”
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要从石灰过度到于谦,由物及人,学生对于谦的了解是不多的,在专题网页的基础上,加深对于谦的理解,感悟于谦的品质,抛弃了传统古诗教学中字字求解、句句设问、逐句串讲的.方式,突出重点,整体感悟,使诗意的解读不治理破碎。并进而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学习没有随着下课铃的响起而结束,而是意犹未尽,引导学生探究更多的知识。
《石灰吟》优秀说课稿 篇五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虽然石南小学和我们英雄小学相隔不远,但是我一直未曾有机会走进这座美丽雅致的校园。今天有幸来这里参加“手拉手”教育科研活动,我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热情,也要感谢孩子的积极配合。
今天,我执教的是一首古诗《石灰吟》。现在我来和大家说说我备课的一些想法。
我选择这个教学内容,出于这样几个原因:1、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教学内容的体裁丰富多彩,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适应各种体裁的教学;2、平时,我也观摩过不少执教古诗的课,很是羡慕大师们的挥洒自如。而自己在公开课的教学中,也从未尝试过古诗的教学。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的尝试。
《石灰吟》这首诗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对于文本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了。我主要和大家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对于这堂课,我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理解,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诗人的生平,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要求的反复诵读,让学生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诗人高洁的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具体的文本材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立志、做人的情感熏陶。
基于这样的目标预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整体通读
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是学习古诗的前提。对于本首诗,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学生进行朗读,相机指导学生把生字“焚”读准、读懂。“焚”这个字是前鼻音,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很容易读成后鼻音。在我看来,词语教学在高年级段依然要扎扎实实。同时,对于“粉骨碎身”这个词,和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不大一样,学生感到不明白,这很正常,因为我读这首诗时,对为什么是“粉骨碎身”也很疑惑,我通过查资料整合了其中的原因,所以提出来强调,一是提醒学生读正确这个词。二是通过直接告诉的方法,让学生能消除心中的疑惑,以加深对这个词的了解。
第二步,理解诗意
学习一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含义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司空见惯的石灰,不要说学生,就是我自己,如果不看相关的资料,对于采制石灰的过程也不是很清楚的。如果能了解石灰的采制过程,当然能有助于诗歌的理解。试教时,我用“石灰的自述”介绍了一段文字,让学生自己读了一下。课后,我发现如此的做法不仅是蜻蜓点水,而且冲淡了语文课的味道。那如何让学生用语文的学习方式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了解石灰的采制过程呢?于是,我反复读教材,读着读着,惊喜地发现“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正是石头锻造成石灰的三个步骤。我就紧扣这三个词语,通过指导学生把词语所蕴含的意思给读出来。在进行简单的小结后,指导学生理解并读好“若等闲”和“全不怕”,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采制石灰的过程,同时对诗歌的前三句也就能准确地理解了。让学生交流对石灰是否有新的认识,学生通过反思,就能很自然地对习以为常的石灰有了深入的认识,知道作者吟诵石灰,就是要吟诵石灰高洁的品格。
第三步,了解诗人
生活在当代的孩子,要真正读懂时隔甚远的古代诗歌,当然必须结合诗人的生平来理解。对于于谦,学生有所了解,但了解得不是很全面,于是,我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名一生把于谦的相关事迹进行介绍。对于这份介绍材料,我是自己根据教参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了重新组合和加工,使于谦的生平介绍变得充实,同时,介绍的语言直白、生动,使学生易于接受。介绍之后,让学生交流对于谦的认识,在相互的交流中,同学们对于谦这个人就有了深入、全面地了解。
第四步,指导朗读
朗读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我看来,对于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处理不该是老师直接的告诉,不能仅停留在技巧的层面,而应让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深入到情感的内核,这样,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才能情动而辞发。在学生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结合先前于谦的生平介绍,按照于谦年少时——步入仕途——走上刑场这样的经历让学生想象于谦的感受,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看得出来,因为走入了于谦的内心,学生的朗读深情并茂,我想: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点立志和做人的情感熏陶。
第五步,课堂总结
体会、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堂中,我两次让学生反思是否有新的认识,其实就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与表达学习所得,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此时,出示托物言志这个写作方法,学生可以自然地接受。这时,再把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时,学生的朗读完全是一种自然、真切情感的.流露。因为背诵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课上,让学生互相背,指名背,齐背,就给了每一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从效果看,还是比较好的。
第六步,书写古诗
在平时的公开课教学中,老师很少让学生在课上书写诗。因为对于一首诗,让学生会读会背这是我们老师很注重的,对于书写一般放在课后。今天,我之所以要放在课上,出于这样几个原因:1、写字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学生的书法要考级;考试时,试卷上有卷面分。2、从我平时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堂上书写一定会比课后认真得多,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习惯成自然。而且在课上书写,也便于老师进行指导。3、平时,让学生抄写古诗,学生都把它看作是一种作业,兴致不是很高。现在,我提供了这两种书法样式,让他们完成一幅作品,学生感觉很新鲜,同时配上舒缓的音乐,更让他们觉得这样的书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4、我提供的范字就是我们班的学生写的,因为我觉得写得字要比电脑直接打印的更有一种书法的味道,虽然学生写得还比较幼稚。
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传承,才意味着真正的立人,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非常神圣而又十分艰巨的使命。今天,我就尝试着让孩子们在读读写写中受到文化的浸润,期待能将文化的种子自然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的想法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今天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