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说课稿(实用5篇)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宋代社会的繁荣与变迁
一、导入
大家好,我是XX,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社会风貌丰富多样,繁荣兴盛。本篇文章将从经济、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宋代社会的风貌。
二、主体
1. 经济繁荣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首先,农业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农田水利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农作物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提升,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其次,宋代商业也十分兴盛,京城汴京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汴京的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大量商贾。此外,宋代还发展了海上贸易,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为宋代的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
2. 文化繁荣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时期。宋代文人墨客众多,文化艺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达到了新的高峰。在文学方面,南宋的文人有着丰富的创作,诗人陆游、苏轼等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在绘画方面,北宋的梁楷、南宋的马远等名家都有出色的作品。此外,宋代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朱熹、程颢等,他们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社会变迁
宋代社会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迁。首先,宋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有所松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士人、商人等,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其次,宋代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风尚,如闺房文化的兴盛、女性地位的提升等。同时,宋代的科举制度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官员选拔逐渐以文才为主,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才学兼备的士人。
三、总结
通过对宋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是一个繁荣兴盛的时期。宋代的经济繁荣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富裕,文化的繁荣则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同时,宋代社会的变迁也为后世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感兴趣的同学不妨深入了解宋代的历史,探索更多有关这个时期的精彩故事。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宋代社会的宗教与信仰
一、导入
大家好,我是XX,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社会风貌丰富多样,其中宗教与信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篇文章将从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宋代社会的宗教与信仰。
二、主体
1. 佛教的兴盛
宋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宋代,佛教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保护,寺庙修建规模宏大,僧尼众多。佛教的兴盛也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宋的王安石,他曾经出家为僧,后来又还俗。佛教的兴盛不仅影响了文化艺术,也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道教的传承
宋代是中国道教传承的一个重要时期。道教在宋代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重视,许多道教寺庙得到了修缮和兴建,道教的教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宋代的文人墨客也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文人都参与到道教的修炼和研究中。道教对宋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教的哲学思想和修炼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3.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
除了佛教和道教,宋代社会的民间信仰也是丰富多样的。在宋代,人们对于自然、祖先和神灵都抱有敬畏和崇拜之情。许多民间信仰的活动在宋代得到了发展,如庙会、祭祀等。这些民间信仰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多元化。
三、总结
通过对宋代社会的宗教与信仰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社会的宗教信仰丰富多样,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兴盛和发展。宗教与信仰不仅是人们寻求心灵安慰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宋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了解宋代的宗教与信仰,深入探索这个时期的文化与思想。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说课稿 篇三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西苏中学的乔艳芬,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社会生活史,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属于全新的教学内容。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宋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有了提高,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因而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通过想象,切实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亲和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分析宋代社会各阶层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了解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提高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具体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观察、对比的学习过程,在感受历史知识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宋代社会各阶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体会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并对自己生活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宋代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瓦子
难点:如何理解瓦子的含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紧密结合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历史名词的理解能力。
二、说教法
采用以“尝试教学法”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组织学生参与“自学--讨论--交流--归纳”的对比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形成“自学--讨论--归纳”的学习方法。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1、出示教师寄语,展示教师殷切期望。
2、情景假设: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宋代。想一想,我们要怎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人的生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点名重点。(2分钟)
宋代社会生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化精神生活: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知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三)合作讨论,展现提升(30分钟)
问题一:宋代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宋朝时南北方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
问题三:宋代的居民有哪几类?各类的民居有什么特点?
问题四:宋朝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
教学设想:学生自读课本,小组讨论,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各组推选代表发言,学生互相补充答案,教师给予小组加分鼓励。对于胆小的同学用双倍加分进行鼓励,调动其积极性。教师点拨归纳,得出结论。
1、出示几组宋代服饰图片,学生观察,对于妇女缠足的陋习,教师穿插奶奶小时候的缠足经历。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宋代服饰的变化,明白缠足是封建礼法制度对女性的残酷束缚,激发学生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热爱。(达成目标)
2、出示几组图片,学生直观感知宋代的饮食。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师展示几组各类住房的图片,便于学生认识和比较,穿插杜甫草堂。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宋代民居住房,进行比较,体会封建社会的剥削和等级制度的森严。(达成目标)
4、展示几组牛车、驴车、轿子的图片,学生观察,与现代发达的交通工具相比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时生产力总体水平依然低下,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而激动,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达成目标)
目标2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问题五:什么是瓦子?什么是勾栏?这些场所出现的原因?
问题六:宋代有哪些传统节日?宋代的元旦有哪些风俗习惯?
教学设想: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代表发言,鼓励学生的出色表现。教师点拨,得出结论。
5、学生齐读“瓦子”“勾栏”的名词概念。结合现实生活的商业区和电视节目,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对比,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名词的能力(达成目标)
6、分析王安石《元日》这首诗,对宋代春节习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宋代元旦和今天春节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达成目标)
(四)反思领悟,归纳小结(5分钟)
学生:从学习知识和情感体验等方面谈体会和收获
教师: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在本课中的表现,根据小组得分,评出优胜小组,及时鼓励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发言,概括出本节所学习的内容。
五、说板书
设计意图:概括本课知识要点,加深学生记忆。
六、说效果
1、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
2、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
3、以基本教学原则为指导
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努力打造快乐、高效的尝试课堂!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说课稿 篇四
各位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行,您是否已经久违了初中时代?今天,让我邀请您一同走进妙趣横生的初中历史课堂。大家好!我是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赵姗姗,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我将从理念、教材教法、学情、流程和反思五个方面为您展示这一课。
一、转变理念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却不是暮气沉沉的。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渐行渐远,全新的教学理念因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尊重而诞生,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成为每位教师的理想。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力避“教”和“学”的简单相加,努力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尝试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引导者、促进者与欣赏者的角色。
二、解读教材
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会随之改变。我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将教材的定位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载体转变为有效学习的辅助工具,教材的功能须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方能体现。
从地位与作用看:本课居于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第三课,既对两宋社会风貌进行了总体描述,又从中体现了民族融合的重要主题。
从内容与目标看:(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并通过辨别宋代社会衣食住行各方面变化,尝试从图片、诗词等资料中捕捉有效信息,领略宋代的社会风貌,从而使自己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的到锻炼,并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认识到文化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原因的讨论中,学生将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结果,同时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过程与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尽可能拉近历史与他们的距离;创设情境、让全班同学带领卡通人物“游览”东京,体验宋代的社会生活,力争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融入愉快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都将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每个关键环节留下自主学习的痕迹,为课后小结做准备。
从侧重点看:宋朝的服饰变化与瓦子的出现可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我将之视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解决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适量课外材料,为他们通过观察、比对,主动归纳宋朝服饰的时代特点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紧扣课本,尝试从中为瓦子的种种特征找出依据,帮助学生及时、科学地使用教材这一学习工具。
三、分析学情
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已经不能封闭自为。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早已经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接触历史,他们更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资料,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进行本课教学时,他们学习过了宋朝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及民族间交往的相关知识,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还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比较史料的学科能力,为参加本课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做好了准备。由此,我得出结论: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准备已经充分。.
四、展示流程
停留于设计层面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令我兴奋,也令我成长。接下来,我将逐步展示我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知识铺垫
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背景,我和学生一同简单的回顾过往所学的知识,包括两宋时期汉族及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民族间交往等,其间,我使用白板的遮屏功能,暂时遮挡课题,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知识回顾更高效。
第二步:轻松导入
展示本课主题之后,我为学生播放新近上映的动画片《麦兜响当当》的片段,主要内容是基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3D动画,初步展现宋代市井生活的画卷,课堂气氛立刻轻松、愉快起来,学生兴趣盎然。
第三步:自主选择
看完短片,我向学生请教卡通人物“麦兜”与短片中的主角“麦子”是什么关系,并询问:同学们是否愿意带着麦兜一同见识其祖先生活的真实世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显示今天的学习游历任务: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问大家想最先了解两宋时社会生活的哪一方面。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
民以食为天,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和我都首选了解两宋的饮食文化,随后我们将进入对宋代饮食的学习。这个自主选择环节的设置消除了学生与我的距离感,他们发觉:在生活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将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民主的氛围,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
第四步:互动学习
由此开始,学生进入了本节课学习的主体部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将分版块,通过各种预设的活动、使用电子白板,逐步完成对两宋社会风貌的认识与总结。我的教学预设是随机的,下面我依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选择顺序逐步讲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1.两宋的“食”:
【教师使用白板资料库】将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图片和名称拖放到屏幕为学生活动做准备
【学生活动1:】【学生使用白板】游戏“猜猜猜!”——请学生使用电子白板将图片拖拽至相应的名称。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标是通过一人上台操作,全班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大胆尝试、积极交流。
【学生活动2:】说说饮食——自主归纳两宋饮食特点
完成前一个活动后,我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结合课文内容与我提供的课外素材,结合政权更迭、社会性质等知识讨论、归纳宋代的饮食特点,得出随着政权南迁,主要的食材发生了变化、华丽美味的食物仅属于统治阶层等结论。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在白板上将饮食的特点填写完整。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将使用电子白板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我预设的板书相结合,同时,学生板书的页面将留存在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成为最后我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素材。
2.两宋的“衣”
服饰是一个时代主流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两宋服饰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这个版块里,学生将通过三个活动发现宋代服饰深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封建思潮的影响。
【学生活动1:】以“衣”取人——依据服饰为图中人物的身份高低排序
学生们都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我以一反常规的表达,引起学生的好奇,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图中人物的身份贵*。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运用了本课所述的有关宋代服饰的知识,还运用了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生活境遇的差距等知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进而得出剥削阶级被消灭后,服饰也不再体现着阶级的差异。
【学生活动2:】各抒己见——评价缠足、说说你最欣赏的美
缠足陋习的真实图片和大文豪苏轼对小脚之美的咏叹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是最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素材,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明确的判断缠足是否美,还能将初中政治课中关于培养正确审美观的内容与历史学习相渗透。
【学生活动3:】看图识变——观察图片,发觉宋代服饰的变化特点
观察图片、获取信息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和交流中发现宋代服饰的动态发展及主要特征。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服饰的变化及特点填写完整。
3.宋代的“娱”
日常的娱乐与节庆活动是宋朝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既属于统治阶层又属于广大市民与农民,它基于宋代物质文明水平的上升,且包含深邃的传统文化。该板块我组织了以下活动:
【学生活动1:】【学生使用白板】我说《元日》——播放节日图片及《元日》诗文,请学生自己上台为同学们解读诗中展示宋朝节日风俗的词句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主动学习,还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大家分享,当了一回小老师,学习的自信和主人翁意识自然得以增强;讲述过程中,学生还结合自己的发言使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标明要点,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均得到了综合训练;讲述完毕,我给予学生即时的、热情的赞扬,激励大家更积极地投入后面的活动。
【学生活动2:】认识“瓦子”——回归课本,探究瓦子的秘密
认识“瓦子”、理解“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特性又是一个难点,教材上精炼、明确的表达为学生学好这一环节提供了支持。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阅读与分析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填写完整。
4.宋代的“住”与“行”
住房的变迁,出行方式的增加充分反映了两宋物质文明的进步,
【学生活动:】【学生使用白板】图说“住”与“行”——学生使用白板的绘图功能将两宋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房屋在《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上标出,并使用截图的功能将之分类排列。
第五步:温故知新
1.温故
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很多,《清明上河图》便是一幅形象的宋代风俗画卷,我设计的图说“住”与“行”活动,把课堂教学这个舞台再度还给学生,让他们再度体会到积极参与教学的乐趣与成就感。此外,我还使用聚光灯和放大镜功能根据学生的自由发言,协助台上学生辨别和寻找,真正做到师生共同探究,并从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大家的学习成果。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自己的发现与归纳将“住”与“行”的主要内容填写完整。
第五步:温故知新
1.温故
【教师使用白板目录】——使用白板目录回顾本课所学
传统教学中对全课的回顾多为教师讲述,在这课中,我借助白板自动生成的页面,把学习活动成果——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板书一幕幕呈现,此举令学生很是兴奋,在此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感受到了收获的乐趣,进而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培养兴趣。
【学生活动:】【学生使用白板】大家来找茬——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完成为短文改错的任务
改错是近年来在各地中考中普遍出现的一种新题型,我设计了为某位同学的短文改错的活动,仍然由学生操作白板的绘图功能自主完成,使之尝试运用新知,感受自己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2.知新
【学生活动:】趣味探究——问题1:探讨为什么缠足陋习被人们摒弃而传统节日风俗却流传至今?问题2:动画片中麦子在宋代使用信用卡、开超市都失败了,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为了使本课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延伸,我预备了两个课后探究问题让学生选择探讨,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出人类进步过程中历史背景对社会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至此,课堂教学活动全部结束。
五、反思教学
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后,我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和反思。
从教学设计的实施看:我预设的各版块活动多次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配合和电子白板手写文字、彩色绘图、资源图库、白板目录、放大镜及截图、遮屏、聚光灯等各种功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投入教学活动,引导他们步步构建知识,一定程度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基本实现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学生活动的情况看:学生参与意识强烈,对于教学中的游戏、讨论表现得十分积极,此外,他们对使用白板组织教学倍感新鲜与兴奋,并乐于尝试使用白板和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尤其在本课回顾的过程中,白板生成的目录成为让学生最有成就感的教学资源,令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倍增。
从设备使用的角度看:我在教学设计中所用的只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我认为只要以把握教学新理念为前提,经过潜心研究和精心设计,应该可以使电子白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例如:交互功能可以即时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资源库可以成为教材的有力补充,生成性资源可以长久保留以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从而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依据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力争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彻底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说课稿 篇五
一、 说教材
(一)选文的地位和作用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出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这是全新的内容,也是宋代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加强的结果,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宋代的历史;另外,由于历史发展的传承性,现在很多生活习俗都可以在历史中寻得渊源,学习本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生活的关系。所以本课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史还是现在,地位都是很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我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新课程提倡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1、我力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2、通过学生对宋朝社会生活的.体验,感知当时的历史情境,并与现实生活比较,培养他们的想象、迁移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并设想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本课跟生活联系很紧密,根据新课程倡导的“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走进”宋朝,体验宋朝社会生活,形成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品味、判断、讨论、交流、探索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也将观察、比较、探究、迁移等方法的运用贯穿其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通过对宋代妇女“缠足”和现代美容的比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涉及的宋朝衣食住行、娱乐、节庆活动等内容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平行的,用传统的标准很难划分出重、难点,不过从教材叙述展开的程度来看,服饰和瓦子可以视为重点。而服饰问题涉及到国内各民族间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瓦子属城市商业繁荣的问题,可以视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形象思维较好,想象力丰富。知识方面,一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内容,对学生理解宋代社会生活特点有一定帮助;同时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学习兴趣会很高。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和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学中我采取师生一体在上,教材在下的倒三角互动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课件,采取情景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营造历史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非常必要。这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对比、探究的形式,理解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并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性,加强情感上的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呼唤的教学过程是要“依赖主体的不断活动”而构建认知的过程,整个过程要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课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组成,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根据这一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我设计“东京一日游”为线索贯穿全文,具体如下:
(一)图像导入,创设情景
以时下流行的旅游话题和宋朝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全景Flash导入新课,创设旅游情景:以小组为单位,穿越时空来到北宋,参加“东京一日游”,体验《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出的宋代社会生活。并提出旅游要求:你的旅游必须体验北宋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首先决定你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旅游时要尽量吃到你认为北宋最好吃的东西,到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去玩;入城后你将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达不同的目的地?当你玩累了,你要到哪里休息呢?在旅游过程中,还要进行古今对比,多问个为什么哦?
(二)“东京一日游”,体验北宋生活
1、魅力大比拼——体验宋代“衣”。教师出示各式宋代衣服图片,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穿”,并说出其代表的身份、地位,并比比谁挑的衣服穿着最有魅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了解宋代服饰的特点,同时,通过对宋代的陋习——妇女缠足和现代美容的对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过渡:开始旅程,先到北宋东京郊区虹桥,步行进城逛街。
2、“品尝”美味佳肴——体验宋代“食”。通过创设两个情景问题,使学生对宋代的饮食特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一个是“谁最会吃?”——进城后,分组活动,各小组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吃完后,各组进行交流,并比比哪个组吃到宋朝最好吃的东西,引出宋朝著名美食。第二个是“你好客吗?”——“假如你是生活在都城东京的宋代人,有一天,一位来自南方的朋友到访,你会怎样款待他呢?”引出南北饮食差异,并与现代相比,知道南北饮食差异今天仍然存在。
过渡:饭后轻松轻松,玩游戏
3、考考你眼力——体验宋代“住”。展示几类宋代住房图片,学生观察差异,竟猜属哪类民居,各有什么特点?
过渡:吃饱轻松后到城内最热闹的地方玩,但路途较远,且有点累,不想走路,引出——
4、以“车、轿”代步——体验宋代“行”。创设情景:我们将要到东京最热闹的瓦子玩,你认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最舒服、最快到达呢?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宋代交通旅行的条件。
5、最佳小导游——体验宋代娱乐。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当“小导游”,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介绍东京瓦子的热闹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着结合书本P64“练一练”师生共同探讨瓦子盛行原因。
6、知识竟猜——欢乐的节日。学生猜节日来源(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并通过王安石的诗《元日》比较宋代元旦与今天春节的异同。
(三)歌谣小节,加深理解
衣服款式行业异,麻布为主棉布起。
南方米饭猪鱼肉,北方面食多羊肉。
住房差异在贫富,高脚家具成定局。
轿子车驴陆地行,南方水路用船舶。
城市人多商业旺,宋代生活很繁荣。
(四)点题、探究、拓展
1、小讨论:难忘的“东京一日游”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宋代的社会生活吧,想一想宋代社会风貌为什么会如此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呢?
原因:宋代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教师指出:人们的生活在历史中延续着。
2、礼物大派送
创设情景:学生表现好,教师送礼物,学生自行挑选
A、李宁牌服装一套 B、麦当劳、肯德基数顿 C、学生喜欢的明星签名贴画
D、飞机、汽车组装模型 E、香港迪士尼乐园门票数张 F、一盒月饼或一封大利是
问题:请你根据你所选的礼物,把你想象成22世纪的历史课本编写者,给那时候的学生编写“万千气象的中国——21世纪初期的社会风貌”,选A者写“衣”,B写“食”,C写“住”,D写“行”,E写“娱乐活动”,写法可参照课文内容写,1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