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说课稿【通用4篇】
篇一: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说课稿
第一篇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的第三课,属于整数的加法运算内容。通过小兔请客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的加法运算概念。
(2)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解决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小黑板、彩色粘纸、卡片。
2. 教学素材:《小兔请客》故事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故事书《小兔请客》的封面,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出示一张卡片,上面写有“小兔请客,一起加一起”的字样,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
2. 引入新知
(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小兔请客》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在小黑板上写下一个加法算式“3 + 4 = ”,并解释加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3. 讲解加法运算方法
(1)教师通过具体的物品展示,如彩色粘纸,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实际操作,如将3张粘纸加上4张粘纸,然后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张粘纸。
(2)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方法,如将两个数的数量相加。
4. 练习与巩固
(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兔请了3个朋友,一共有几个小兔子?”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运算题目。
5. 拓展应用
(1)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小兔请了3个朋友,每个朋友都带了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拓展问题,并与同伴进行讨论。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整数的加法运算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了加法运算问题。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拓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篇二: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说课稿
第二篇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整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小兔请客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的加法运算概念。
(2)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解决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小黑板、彩色粘纸、卡片。
2. 教学素材:《小兔请客》故事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故事书《小兔请客》的封面,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出示一张卡片,上面写有“小兔请客,一起加一起”的字样,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
2. 引入新知
(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小兔请客》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在小黑板上写下一个加法算式“3 + 4 = ”,并解释加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3. 讲解加法运算方法
(1)教师通过具体的物品展示,如彩色粘纸,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实际操作,如将3张粘纸加上4张粘纸,然后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张粘纸。
(2)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方法,如将两个数的数量相加。
4. 练习与巩固
(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兔请了3个朋友,一共有几个小兔子?”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运算题目。
5. 拓展应用
(1)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小兔请了3个朋友,每个朋友都带了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拓展问题,并与同伴进行讨论。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整数的加法运算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了加法运算问题。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拓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说课稿 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连山区世纪小学的李娜。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题目是:小兔请客。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我将本次说课分为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程序三部分。
第一部分: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
1、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习数学、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的需要。
2、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重。
因此,在现实情境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第二部分:设计思路
1、教材特点
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他们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那么,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丰富多彩的游戏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教材、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通过课件显示情境图: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让学生讲故事来了解图意,然后揭示并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学生感兴趣的连环画,创设了小兔请客情境。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第一幅图并提问: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提出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
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说:
①一共有几盘果子?
②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其中解决较难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视为重点。
(2)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会提出问题,还要学会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3)那么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先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这样的教学安排,是依据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个理念设计的。作为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相互倾听、相互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知道如何吸取和采纳别人的建议。]
反馈计算方法。
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时,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为2+3=5,所以20+30=50;
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
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
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把它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新课标倡导鼓励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算法,教师要特别尊重每个学生的思考,注意保护每个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出新方法,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从众多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自己去体会、理解、选择。这样既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又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指导学生说出图意,重点在于同第一幅图相区别。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有了上面的学习和引导,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应该会很容易的解答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0=40或50—40=10。
[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这时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
[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做完后组织学生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道题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2、过课件演示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在快乐的做游戏,这时又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做起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通过找出得数相同的算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3、几个小动物做完了游戏,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森林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看!它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件显示情境图)指导学生叙述图意,并解答。这时可能出现的算法有:80—30=50(张);30+(50)=80(张)。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4、课件显示小动物们参加完联欢会,都要回家,可是该怎样安排坐车呢?先让学生先思考过程,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把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乘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兔请客》,《小兔请客》选自北师大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个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一节课,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小兔请客这一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掌握计算的方法理解算理。这节课为学生继续学习加减法计算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认识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则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三维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和模仿,而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才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我运用多媒体,采用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直接感触的基础上,体会算理,掌握多样的计算方法,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具体设计了以下环节:
温故、知新、巩固、拓展,体现了我校“一二三四”教学模式中的四个步骤,从复习到作业的布置展示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
五、说教学程序
引入情境、仔细观察、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解答、进行小结这样一个流程完成知新这个环节。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我设计了“想一想”、“数一数”、“拨一拨”三项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采用探究、交流的形式掌握新知,突破重点难点。接着设计了闯关活动进行巩固练习,最后一关进行了拓展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说反思
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拖了几分钟;总结计算方法时语言不够精准,忘了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