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说课稿【最新3篇】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说课稿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世界中的不确定现象

引言: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很多现象是无法预测和确定的。这些不确定现象蕴含着许多神秘和有趣的事物,引发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在本单元中,我们将通过学习和实验,了解并探索一些常见的不确定现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特征(10分钟)

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如天气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引出不确定现象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不确定现象的特征,如无法预测、不一定发生、结果不确定等。

二、探索不确定现象的原因(15分钟)

1. 通过实验展示不确定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释放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疑问,探究不确定现象的原因。

3.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不确定现象的原因。

三、不确定现象的应用和影响(15分钟)

1. 介绍不确定现象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育种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不确定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如人类生活的不确定性、科学研究的挑战等。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15分钟)

1.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不确定现象,并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录。

五、巩固和拓展(15分钟)

1. 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和体会。

2. 带领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他不确定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3.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不确定现象的原因和应用,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欲望。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和探索自然世界中的不确定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希望他们能够对不确定现象保持好奇和探索的态度,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未来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说课稿 篇二

标题:用科学方法解读不确定现象

引言:

不确定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常态,人类对其不断探索和理解,正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本单元中,我们将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解读不确定现象的能力,探索其中的规律和原因,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一、不确定现象的观察和记录(10分钟)

1.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如雨天与晴天的变化、昆虫的生长等。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工具和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二、探索不确定现象的规律和原因(15分钟)

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提出疑问,探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2. 运用科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不确定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提出假设(15分钟)

1.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实验结果,提出解释不确定现象的假设。

2.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提出可以验证假设的实验设计。

四、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15分钟)

1.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不确定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五、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验能力(15分钟)

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不确定现象,并进行相关实验。

2.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实验能力。

六、巩固和评价(10分钟)

1. 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体会。

2. 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用科学方法解读不确定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同时,希望学生能够保持对不确定现象的好奇和探索的态度,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未来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说课稿 篇三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说课稿

  本节课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课时。新《课标》在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本节课学生是在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一、说目标、重点、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会、认识、总结。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本班情况,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重点、难点。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棋子游戏,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

  2、能列举出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

  (二)能力目标:

  能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观察、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

  【教学难点】

  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

  二、说教学方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我校地理位置特殊,一半以上学生是农村外来人员的子女。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差,如果用常规的单一说教形式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我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了几个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新知。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门见山引入、师生互动学习新知、引导学生学习、点拨学生迷惑等。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规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不确定现象》这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判断,自己总结出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突出主题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不过我们做游戏是有目的的,我们要通过做游戏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不确定现象》,不知你有没有信心学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二)例1的教学。

  1、活动一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我往盒子里放的棋子(全是黑色的),猜一猜老师摸出的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

  (师摸)

  师:为什么我每次都能摸到黑棋子呢?

  生:因为你放进去的全是黑棋子,所以每次都能摸到黑棋子。

  师:我可能摸出白棋子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棋子。

  师:可能摸出其他颜色的棋子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其他颜色的棋子。

  师:如果我把盒子里的4个黑棋子换成白棋子,使得白棋子、黑棋子的数量同样多。老师继续再摸,想一想老师摸出的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说话时放慢速度)猜猜看?

  生1:白棋子。

  生2:黑棋子。

  生3:也许是白棋子,也许是黑棋子。

  (师继续多次摸棋子)

  师:为什么老师这次既可能摸到黑棋子又可能摸到白棋子了呢?

  生:因为盒子里有黑棋子,也有白棋子。

  师:也就是说,这次摸棋子出现了两种可能。可能是……(生齐答),也可能是……(生齐答)。

  (设计思路:通过“生猜师摸”的摸棋子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学习新知埋好伏笔。)

  2、活动二

  师:下面老师再改变盒子里黑、白棋子的数量,变为7个黑棋子、1个白棋子,我们看看,是摸中黑棋子的次数多,还是摸中白棋子的次数多?

  (生举手回答,进行猜测)

  师:想不想自己摸棋子来验证猜测?

  生:(几乎异口同声)想。

  师:那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出示“小组合作”的操作步骤)

  (各学习小组摸棋子、统计、讨论。教师巡视学生实验结果。)

  师:请组长汇报小组交流情况?

  师启发学生总结规律: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指名回答)

  (设计思路:对儿童来说,概率知识是很有吸引力的,动手收集数据的过程常常体现为令人愉快的游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与发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3、即时练习。(课件出示)

  箱子里装着10个红球,2个白球。小明从箱子里摸一个球,摸到的球可能是()球、也可能是()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更大。

  想一想:从中摸一个球,

  ⑴要使摸到的球一定是红球,应该怎么办?

  ⑵要使摸到的球一定是白球,应该怎么办?、

  ⑶要想经常摸到红球,也就是红球的可能性大些,应该怎么办?

  ⑷要想偶尔摸到红球,也就是红球的可能性小些,应该怎么办?

  ⑸要使摸到红球、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应该怎么办?

  (指名口答)

  (设计思路:由形象的游戏活动过渡到抽象的语言表述,检测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引入词语:经常、偶尔,渗透语文知识加强学科整合)

  (三)例2的教学。

  1、情景引入

  师设计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猜猜谁中奖的可能性大

  大家先猜然后进行验证。

  老师和一名学生配合摇20次转盘,一名学生记录统计,其他观察、监督,把得出的结果填课本上。

  师启发学生总结规律:老师转到哪儿的可能性大,哪儿的'可能性小?为什么?

  生:转到小羊的可能性大,转到小猪和小狗的可能性小。因为小羊的区域多,小猪和小狗的区域少。(答得好发奖品书签)

  2、知识拓展

  师:“如果让你用这个转盘设计摇奖活动,你想让获奖的人多一些怎么设计?想让获奖的人少一些怎么设计?想让获奖的人数和不获奖的人数差不多怎么设计?

  生1:我把区域大的设为中奖区获奖的就多些。

  生2:我把区域小的设为中奖区获奖的就少些。

  生3:我把两种区域设为一样大,获奖机会一样多。

  (设计思路: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从转盘游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

  3、书面练习(课件出示)在图1、2、3中,

  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A、B两个区域的可能性一样大?

  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区域A的可能性很大?

  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区域A的可能性很小?

  4、转动图4的转盘,指针有可能落在()区,有可能落在()区,还有可能落在()区,落在()区的可能性最大,落在()区的可能性比较大,落在()区的可能性最小。

  (设计思路:学生已有了“可能性大小”的初步认识,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本题也是《标准》小学三年级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的综合练习。)

  五、说规律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规律,说出规律。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不确定现象》

  一定,可能,不可能

  多:可能性大,少:可能性小

  (设计思路:本课的板书,主要围绕教学目标,显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本课重点,虽很简练,但通过板书能看出本课所讲的所有内容。)

相关文章

结婚男方父亲讲话稿【精简6篇】

在生活中,能够利用到讲话稿的场合越来越多,讲话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地表达。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讲话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结婚男方父亲讲话稿,欢迎阅读与收藏。结婚男方父亲讲话稿1尊敬的各位...
稿件2016-02-03
结婚男方父亲讲话稿【精简6篇】

找社团征稿启事范文通用43篇【推荐3篇】

找社团征稿启事范文 第一篇又是一个桐叶飘飞的季节,秋日的晴空泻下高远的蓝衫,驾着野菊的芬漫,夹带了敬畏的心灵从苍山深处取得生命难得的舒怡,校园的'石几不久也便被松软的秋意覆盖。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将彼...
稿件2012-09-04
找社团征稿启事范文通用43篇【推荐3篇】

《升与毫升》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升与毫升》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各位专家、各...
稿件2016-09-09
《升与毫升》说课稿(精选3篇)

初中同学聚会主持稿【精彩6篇】

在现在社会,用到主持稿的地方越来越多,主持稿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主持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同学聚会主持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中同学聚会主持稿1尊敬的...
稿件2014-01-08
初中同学聚会主持稿【精彩6篇】

大班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说课稿【精彩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说课稿范文,仅供...
稿件2018-06-09
大班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说课稿【精彩3篇】

学术论文投稿(经典3篇)

在向科技期刊投稿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首先,确保你有一个清晰的,合乎逻辑的信息 。其次,把你的论文用合乎投稿期刊格式的形式表达。 第一条是最重要的。不管形式是多么的谨慎和优美,如果没有明确的、清晰...
稿件2015-02-09
学术论文投稿(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