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的说课材料稿(实用3篇)
《艾滋病小斗士》的说课材料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是一篇名为《艾滋病小斗士》的文章。该文章以真实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感人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故事。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以及艾滋病患者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通过主人公小斗士的坚强和勇敢,也能够激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同时,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同时,通过小斗士的故事,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同时,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2.教学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引入艾滋病这个话题,让学生了解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展示教学素材
展示《艾滋病小斗士》的文章,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阅读理解
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4.讨论与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并展示讨论结果。
5.知识总结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进行讲解。
6.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小斗士,他们将如何面对艾滋病带来的困境和挑战。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评价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可以评价学生对小斗士故事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
《艾滋病小斗士》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血液传播
- 性传播
- 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 使用安全套
- 避免共用针具
- 母婴阻断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锻炼。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方法掌握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的课堂上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引导。
《艾滋病小斗士》的说课材料稿 篇三
《艾滋病小斗士》的说课材料稿
《艾滋病小斗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无私奉献”,《艾滋病小斗士》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巩固运用的作用。
课文讲述了南非黑人儿童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与他一样患病的艾滋病病人的动人故事。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描写具体,用词准确生动,融科学知识、语言积累、思想启迪于一体,为启迪学生的思想智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并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明确提出:“默读有一定速度”、“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要求。据此,我结合教材编写意图、文本自身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以较快的速度默读、浏览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文章表达顺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恩科西顽强抗争的精神,并懂得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
以上教学目标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大意。第二课时品词析句、精读深思,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促读感悟,理解为什么把恩科西称为“艾滋病小斗士”。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本文所述的艾滋病人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基础尚有一定距离。因此,如何让孩子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阅读实践,让学生理解恩科西被称为“艾滋病小斗士”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依据课标要求和本班学情,本课教学拟采用“情境创设法”、“启发提问法”、“点拨法”、“扣读导悟法”等教学方法。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把金钥匙。
有人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学习。”诚然,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节课我将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勾画圈点批注法,旨在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讨论交流法,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自主探究法,通过多处设疑,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习得读书方法,获得语文能力,如看课题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当然,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既“学会”又“会学”,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下面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本课时教学我采用板块设计、整体推进的方法。即通过读题质疑、走近文本、理清脉络、练写生字四个板块来构建第一课时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促进学生整体感知,从而为第二课时的精读感悟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谈谈第一个板块:读题质疑。
板书课题后,指导读题,询问学生: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昨晚的预习,哪些问题自己已经解决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研究解决的?
通过交流,确定学习起点,相机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形成阅读期待,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第二个板块是:走近文本。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多次强调:“一定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力求读进去,读正确,读流利。课文不读熟不开讲。”为此,我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书实践中习得读书方法,并自创“走近文本五读法”:1、过关读。2、反馈读。3、提高读。4、展示读。5、欣赏读。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文本为主源、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的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观,做到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实效,在老师巧立名目的各种读书活动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课文读了五遍。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学生渐渐感受到字词的冷暖,触摸到语言的温度。
第三个板块:理清脉络
正如打成碎片的维纳斯毫无美感可言一样,支离破碎的问题也往往使阅读教学失去生命的光彩。因此,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统领全篇的探究性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以此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如果说刚才的课堂是书声琅琅,那么此时则是“无声胜有声”,学生在静思默想中潜心会文,边默读边思考边批注,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尝试将意思相关或相近的自然段连起来,概括段意。最后,再把全文连起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潜心会文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段和概括段意,并相机板书:
失去小斗士
与病魔作斗争
与世俗偏见作斗争
人生的榜样
(板书主要以文章的`脉络呈现,以便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清条理,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场,认真听取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利的依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阅读分享、交流讨论中进一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最后,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组织学生练习概括课文大意。如:
1、放学回家跟妈妈说:“……”
2、跟年迈的奶奶说:“……”(提示:奶奶耳朵不好,你说慢一点,说清楚一点。或:奶奶记性不好,你说简单一点。以此提示学生表述力求简洁清晰。)
3、向出差在外的爸爸介绍:“……”(提示:长途电话费很贵,要尽量概括地说。)
……
通过情境创设,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又让学生在无形中锻炼了听和说的能力,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
第四个板块:练写生字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我挤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当堂练写生字,既是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指导,力求将学生的错别字消灭在萌芽阶段,以达到“小学生能写一手正确规范汉字”的培养目标。
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作业超市,让学生在下列菜单中选择其中两项完成:
必选题:
1、摘抄本课精彩片断
2、默写本课好词佳句。
选做题:
3、为课文配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4、向他人讲恩科西的故事。
5、搜集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6、为自己设计其他创意作业。
本设计兼顾了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领域进行学习,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思想,将作业作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