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青蛙和蛇》的说课稿(经典3篇)
第五册《青蛙和蛇》的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用《青蛙和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五册的第十一篇课文,通过讲述青蛙和蛇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本课主要围绕“观察”和“思考”这两个关键词展开,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材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课文,学生能了解青蛙和蛇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学生能够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帮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让学生描述物体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导入新课(10分钟)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图片,讨论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它们生活的环境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阅读课文(15分钟)
让学生跟读课文,了解青蛙和蛇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没有脖子,蛇为什么可以长时间不进食。
4.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上面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5. 情景表演(15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景表演。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形式多样,例如对话、小品等。
6. 总结归纳(5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出关键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7. 课堂练习(10分钟)
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观察和思考中获得了知识,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表演,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发挥和思考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本节课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但是,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以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五册《青蛙和蛇》的说课稿 篇三
第五册《青蛙和蛇》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青蛙和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些基本理念,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抓关键词理解法、直观感受法、引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教学特色。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要求,结合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用观察、归类、比较的方法学习生字,并查字典理解“以防万一、彼此羡慕、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习俗”等词。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一些联系。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体会“青蛙与蛇”的个性体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体会、质疑、讨论相结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一定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新课标》关于识字教学策略要求: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本课的识字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 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学会生字。
2、 交流学习方法并归纳总结。
第一、初步检查生字的读音、部首和结构,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归类、比较来巩固识记字音、字形和结构,哪些是后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翘舌和平舌。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蛇、拥、劲、接”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的时候大多数字要左窄右宽,而“劲、断”却要左宽右窄。
第三、 给生字找朋友,并把生字词写一写,要求写的规范、美观、整洁。
3、将生字带入文中熟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CAI课件,观察第一幅活动插图内容,学生看课件讲述青蛙和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导入课文。
(三)媒体再现,体验感悟。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学习1-3自然段时,要充分信任学生,在理解“羡慕”一词时,让学生找近义词,并用“羡慕”一词说话。通过学生的个性朗读来体会青蛙和蛇在一起的快乐以及他们之间产生的真诚的友谊。
(四)图文结合,以读促讲,角色演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学习重点段落4-5自然段时,结合活动插图二、插图三,放手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
1、质疑:小青蛙和小蛇会成为永远的朋友吗?
2、观图说图,在文中找出青蛙妈妈的话划上“——”;读文说文,体会青蛙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个性体验。
3、紧扣关键词“惊呆、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坏人、远离”,并在这些能体现人物心情的词语下加上着重符号,在反复朗读这些关键词的基础上,揣摩青蛙妈妈谈“蛇”色变的紧张、惧怕、担心和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庆幸的复杂心情。
4、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再说说小青蛙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并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母爱的伟大,以及母亲为孩子担心的焦虑心情。
5、再次提问: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说呢?
先由插图导入朗读此段,对蛇妈妈和小蛇的心情整体感知,再仿效前面一段的学法,找出蛇妈妈和小蛇的话,找出体现蛇妈妈和小蛇表情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感悟、朗读。用换句子意思不变的方法来比较,并理解“习俗”一词,让学生体会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暗示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此教学环节要在学生认真读文,细心体会,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得出蛇妈妈和青蛙妈妈一样,也不同意小蛇和小青蛙在一起玩的结论,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课文的最后部分,有小青蛙和小蛇想的话:“要是我们能一直在一块玩就好了”,学生诵读时,肯定会体会到小青蛙和小蛇内心发出的真诚的愿望,学生学到这儿,一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那么,在学习6-7自然段的时候,很自然的会引发出一个问题:他们的这个愿望会不会实现?这时,安排学生开一个现场讨论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研究的愿望,让他们明白本课的学习重点:自然界是残酷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儿童的认知能力,不过多使用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力求自然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在读中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拓展。
1、自然界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查阅资料的方法来寻找相关资料。
2、学生叙说青蛙和蛇以后在一起玩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表演出来。
3、全班交流“天敌”的资料,老师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18.青蛙和蛇
(不能)成为朋友
青蛙————————————蛇
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