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面包说课稿(经典3篇)

做面包说课稿 篇一

标题:从原料到成品,一起探索面包的制作过程

导语:

面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之一,而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课程将带领学生们从原料准备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面包的制作乐趣。

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一下自己最喜欢的面包口味,以及对面包制作的了解。

2. 导入问题:提问学生们,面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他们有没有亲自动手制作过面包?

二、原料准备(10分钟)

1. 原料介绍: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介绍面包的主要原料,如面粉、酵母、糖、盐、水等。

2. 学生动手:组织学生们分组,让每组学生亲自动手将原料量取好,准备制作面包所需的原料。

三、面团制作(15分钟)

1. 示范操作:老师现场示范面团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2. 学生操作:让学生们按照示范操作的步骤,亲自动手制作面团,老师巡回指导和帮助。

四、发酵与整形(15分钟)

1. 发酵条件:讲解发酵的原理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及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2. 学生操作:让学生们将制作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酵,同时指导学生们进行面团的整形。

五、烘焙与成品(15分钟)

1. 烘焙介绍:讲解烘焙的原理和步骤,如温度、时间等,以及烤箱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操作: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入烤箱中烘焙,等待面包变成金黄色,发出诱人的香味。

六、品尝与总结(10分钟)

1. 酥脆的外皮、松软的内部,学生们尝一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包,品味制作的成果。

2.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们回顾制作过程,分享制作中的困难和收获,总结面包制作的关键步骤。

七、课堂延伸(5分钟)

1. 探究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面包在烘焙过程中会膨胀变大?

2.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们多尝试不同口味和形状的面包制作,拓展他们的烘焙技能。

做面包说课稿 篇二

标题:做面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

导语:

面包制作过程中需要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本次课程将通过学生们分组制作面包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共同努力和创造力,他们将亲手制作出独特的面包成品。

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们谈论一下自己喜欢的面包口味以及对面包制作的想法。

2. 导入问题:提问学生们,面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他们觉得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在制作面包中有何作用?

二、分组准备(10分钟)

1. 分组方式:将学生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鼓励他们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

2. 预备工作:每个小组分配面包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一起商讨制定面包制作的方案。

三、团队合作制作(20分钟)

1. 分工合作: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例如有的负责搅拌面团,有的负责发酵和整形等。

2. 创新发挥:鼓励小组成员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尝试加入自己喜欢的食材或调料,创造出独特口味的面包。

四、面包品尝与评价(15分钟)

1. 成品展示:每个小组将制作好的面包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品尝并评价不同小组制作的面包。

2. 评价讨论:引导学生们讨论,哪个小组的面包口感更好?哪个小组的面包创意更独特?

五、总结与分享(10分钟)

1. 回顾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们回顾制作面包的全过程,分享团队合作中的困难和收获。

2.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们总结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以及他们个人的体会和感悟。

六、课堂延伸(5分钟)

1. 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如何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制作出更加独特的面包?

2.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们在家继续面包制作的实践,尝试更多不同口味和形状的面包。

做面包说课稿 篇三

做面包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在孩子的眼里,成人是多么的了不起。每个孩子都希望快快长大,尽快进入成人世界:他们是谁?在做些什么?我能像他们那样做一做吗?模仿成人劳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所以顺应孩子的需要,让他们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显示自己的潜能,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创造了良机。

  打击乐《做面包》是从中班"小鬼显身手"这个主题中生成的一节音乐课。在这个主题中,孩子们已有了解制作面包主要工序的经验,加之《做面包》这首节奏儿歌简单、明快,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又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所以打击乐就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拍打,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自由选择节奏乐器,产生不同节奏的声音,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如下:

  1、认知目标:幼儿自编相应节奏动作,自选乐器伴奏,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

  2、情感目标:能够注意并努力追求集体合奏活动中的声音和谐与情感默契。

  3、能力目标:学习创编节奏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的重难点,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这是相辅相成的。此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分别如下:

  活动重点:

  1、幼儿自编相应节奏动作,自选乐器伴奏,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

  2、能够注意并努力追求集体合奏活动中的声音和谐与情感默契。

  活动难点:学习创编节奏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谈我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前,幼儿已了解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

  2、教具、学具的准备:

  (1)打击乐器若干: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充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

  (2)《做面包》多媒体课件:为了让幼儿更专注地理解儿歌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儿歌的韵律之美。

  3、心理的准备:幼儿希望走进成人的世界,模仿他们的劳动过程,在"小鬼显身手"这个主题中,幼儿模仿的愿望已得以实现。

  四、说学情:

  中班幼儿年龄在4-5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幼儿有意行为开始发展,注意力较以前更集中了,规则意识萌芽,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喜欢唱歌、念儿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因此,针对这一学情,我会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教学。

  五、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操作尝试法、感受体验法、启发联想法和直观演示法。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节活动主要是奥尔夫音乐活动里的节奏教学,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中班幼儿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而《做面包》让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和自由创编节奏词,充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

  2、操作尝试法:这是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是在自由观察、积极探索中进行学习的" 而采用的。运用在引导幼儿学习掌握节奏型的环节。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自编相应节奏动作进行节奏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突出了新纲要的精神,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自主的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之间保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

  3、感受体验法: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观,不断地感受乐曲及其节奏。幼儿通过亲身地去感受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儿歌的节奏与性质。首先我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听觉,激发幼儿展开想象去感受体验节奏儿歌的性质。其次,引导幼儿运用运动觉、视觉和听觉进行节奏的感知。

  4、启发联想法:幼儿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完成打击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幼儿学习用打击乐器来表达对某种情绪的`尝试"。

  5、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首儿歌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儿歌的韵律之美。

  这五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做到了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节奏儿歌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六、说学法:本次活动,我将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主要采用的学法有:

  1、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

  2、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幼儿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操作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自编相应节奏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4、欣赏法:通过欣赏《做面包》多媒体课件,使幼儿更专注地理解儿歌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儿歌的韵律之美。

  七、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理解--感受--体验"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想象到理解,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学流程:激发兴趣--念儿歌自编相应动作--自选乐器为儿歌伴奏--创编儿歌节奏词。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音乐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让我们一起来玩《小手伸伸》的游戏吧!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鹤琴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不能为了教而教,而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的特点。此环节需要3分钟。

  第二环节:念儿歌,幼儿配上自编的动作。

  1、你们见过面包师傅做面包吗?面包是怎样做出来的?(和面团、做面包、烤面包、吃面包)。

  2、老师把做面包的过程编成了一首儿歌,想听听吗?

  和 面团|和 面团|和 和|和 -|

  做 面包|做 面包|做 做|做 -|

  烤 面包|烤 面包|烤 烤|烤 -|

  吃 面包|吃 面包|吃 吃|吃 -|

  3、欣赏课件,直观感受做面包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儿歌的韵律之美。

  4、请幼儿自编相应的节奏动作,然后大家一起念儿歌。

  5、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是"和面团、做面包、烤面包"最后大家一起说"吃面包",边说边做相应动作。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奥尔夫音乐活动里的节奏教学,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中班幼儿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而《做面包》让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和自由创编节奏词,充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

  此环节中,我还运用了感受体验法: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观,不断地感受乐曲及其节奏。幼儿通过亲身地去感受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儿歌的节奏与性质。比如说把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是"和面团、做面包、烤面包"最后大家一起说"吃面包",边说边做相应动作。在学法中,我运用了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幼儿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个环节中我还运用了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首儿歌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儿歌的韵律之美。在学法中运用了欣赏法:通过欣赏《做面包》多媒体课件,使幼儿更专注地理解儿歌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儿歌的韵律之美。此环节是重点,需8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自选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分成三组,看指挥,边说儿歌,边按节奏齐奏。

  2、幼儿互换乐器进行演奏。

  此环节中,我运用了操作尝试法:这是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是在自由观察、积极探索中进行学习的""而采用的。运用在引导幼儿学习掌握节奏型的环节。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自编相应节奏动作进行节奏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突出了新纲要的精神,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自主的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之间保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比如说: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分成三组,看指挥,边说儿歌,边按节奏齐奏。在学法中我运用了操作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自编相应节奏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还运用了感受体验法: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观,不断地感受乐曲及其节奏。学法中,我运用了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此环节是重点,需8分钟左右。

  3、幼儿创编儿歌节奏词,并配上乐器伴奏。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儿歌?

  (2)幼儿自编节奏词如:

  坐 火车|坐 火车|坐 坐|坐 -|

  玩 沙子|玩 沙子|玩 玩|玩 -|

  3、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

  此环节中,我运用了启发联想法:幼儿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完成打击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幼儿学习用打击乐器来表达对某种情绪的尝试。"在学法中,我运用了操作法:通过想想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创编儿歌节奏词进行节奏练习。此环节是难点,需6分钟左右。

  说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放置一些打击乐器,供幼儿平时念节奏儿歌用,鼓励幼儿创编出更多更有趣的儿歌。

  2、提供给幼儿一个新节奏,请幼儿自己创编节奏词。

相关文章

班务会班长发言稿【优秀6篇】

在现在社会,发言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发言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那么发言稿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务会班长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班务会班长发言稿 篇1尊敬的老...
稿件2014-06-06
班务会班长发言稿【优秀6篇】

明星现场报道稿件范文优选15篇(优秀3篇)

明星现场报道稿件范文 第一篇根据《木棉湾小学元旦文艺汇演活动方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向20xx年快乐出发”木棉湾小学元旦文艺汇演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在这次汇演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文艺才...
稿件2016-05-02
明星现场报道稿件范文优选15篇(优秀3篇)

松鼠的尾巴说课稿【最新3篇】

《松鼠的尾巴》是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第2册的一篇老教材了,老师们都很熟悉。这是一篇常识性的科学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叙述了小白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小松鼠的对话,明白了松树...
稿件2018-02-02
松鼠的尾巴说课稿【最新3篇】

小学国旗下讲话稿(最新3篇)

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老师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国爱校,先从唱响国歌开始)。 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新闻,最近有一位上海姑娘,她成为了街头巷尾关注的焦点,被人们誉为“爱国的天使”。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她就...
稿件2019-01-07
小学国旗下讲话稿(最新3篇)

文艺晚会主持稿【优质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上主持稿的情况与日俱增,主持稿大体上可分为会议主持稿、文艺演出晚会主持稿、赛事活动主持稿、节庆活动主持稿、婚庆礼仪主持稿等。你知道主持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稿件2016-05-02
文艺晚会主持稿【优质6篇】

新闻与传播论文征稿范文(精彩6篇)

新闻与传播论文征稿范文 第一篇一、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由于上述师资偏重理论性、硬件配套不完善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该专业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课外实训课程、试验室操作课程难以开展。课程结...
稿件2014-06-09
新闻与传播论文征稿范文(精彩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