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手抄报
导语:小编为您整理环境保护的手抄报,欢迎阅读。
为什么要保护地下水?
地下水,特别是干旱不雨地区的地下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在地下不声不响地流动,不直接受大气降水的影响。
由于受地下周围环境的限制,它流量较小,流速较慢,水温较低。地下水的这个特点使它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和稀释,也不利于污染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因此,地下水的自净能力差,不像地表水那样可以向周围环境迅速扩散。二是地下水潜藏在地下,不接触外界环境,不接触阳光,曝气净化和生物净化的过程难以进行。因此,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清洁状态。
全国地下水质监测,过半监测点为差
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达57.3%。而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仅为23.9%。
公报显示,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0%。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2.7%。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只有23.9%
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后,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能达标的城市数量仅为23.9%,而如果按老标准考核,这一数字为88.5%。这一组数字出现在环保部今天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我国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与老标准相比,新标准最大的变化是加入了对PM2.5的监测和信息发布。这一指标的加入直接导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情况下降。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也多次解释说,达标率下降并不意味着环境质量恶化,只是更加完整地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
环境状况公报称,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四项约束性指标的排放总量都有所下降,但全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除了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下降外,全国的水环境质量也不容乐观:在198个
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2.7%,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等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9个重要海湾中,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保护环境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