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经典3篇)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篇一
南普陀寺是厦门市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寺庙始建于明朝,历史悠久,是厦门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南普陀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宁静祥和的氛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参拜。
南普陀寺坐落在山腰上,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以明代的寺庙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传统风味。寺庙的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是寺庙的核心。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色彩鲜艳,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殿内的佛像造型精美,金碧辉煌,散发着神圣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除了大雄宝殿,南普陀寺还有其他许多建筑值得游客参观。比如钟楼、鼓楼、藏经楼等。这些建筑均有着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了解南普陀寺历史的重要窗口。此外,南普陀寺还有一座美丽的荷花池,池水清澈见底,荷花盛开,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南普陀寺不仅是一座寺庙,也是一座重要的文化景点。寺庙内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感受佛教的智慧和美好。此外,寺庙还举办一些佛教文化活动,如法会、经文讲解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体验机会。
作为厦门市的一颗明珠,南普陀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文化底蕴,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无论你是信徒还是游客,南普陀寺都值得一游。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篇二
南普陀寺是厦门市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寺庙始建于明朝,历史悠久,是厦门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南普陀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宁静祥和的氛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参拜。
南普陀寺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寺庙,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独特。寺庙的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是南普陀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大雄宝殿的外观气势宏伟,内部则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是信徒们虔诚朝拜的地方。殿内的佛像造型精美,金碧辉煌,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除了大雄宝殿,南普陀寺还有其他许多建筑值得游客参观。比如钟楼、鼓楼、藏经楼等。这些建筑均有着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了解南普陀寺历史的重要窗口。此外,南普陀寺还有一座美丽的荷花池,池水清澈见底,荷花盛开,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南普陀寺不仅是一座寺庙,也是一座重要的文化景点。寺庙内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感受佛教的智慧和美好。此外,寺庙还举办一些佛教文化活动,如法会、经文讲解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体验机会。
作为厦门市的一颗明珠,南普陀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文化底蕴,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无论你是信徒还是游客,南普陀寺都值得一游。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篇三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
,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