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地震基本概念
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地震基本概念
地震基本概念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地下的岩层受力时会发生变形。开始,这个变形很缓慢;但当受到的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破裂所产生的振动传到地表,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震 源:就是地壳内部岩层直接破裂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 中:震源垂直对应在地面上的地点。仪器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一般用经纬度来表示时,也叫震中位置。人们感觉最强烈、地面破坏最严重的地方称为宏观震中。
◆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一般震源深度越小,地震对地面的破坏性越大。
◆震中距:地面上从震中到任意一点的距离。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至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
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
◆震 级: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度称为震级。它反映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震级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震级小于3.0级的地震称为弱震。
震级在3.0—4.5级之间、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
震级在4.5—6.0级之间的地震称为中强地震。
震级大于5级,或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在6.0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震级大于8.0级的地震称之为巨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