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优选13篇【精简3篇】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优选13篇
篇一:探索时尚与环保的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服装设计初稿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时尚界的热门话题。如何在服装设计中实现环保与时尚的完美结合,成为了许多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初稿范文,探索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服装设计方案。
首先,在设计初稿中,我选择了使用环保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有机棉、竹纤维、再生纤维等。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在穿着舒适度和质感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在设计灵感方面,我以大自然为主题,运用自然元素的图案和色彩,使服装更加贴近自然,给人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其次,我注重了服装的多功能性设计。在初稿中,我将一件服装的功能进行了多元化的思考和设计。比如,一件外套可以通过拆卸和组合的方式,变成两件不同的上衣;一条裙子可以通过拉链的设计,变成一条短裙或者裤子,增加了服装的可塑性和使用寿命。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减少了服装的浪费和消耗。
另外,我还注重了服装的可维修性。在初稿中,我设计了一些易于维修的细节,比如使用可替换的纽扣和拉链,以及容易修补的缝线。这样一来,当服装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通过简单的修复来延长服装的寿命,减少了因损坏而被抛弃的服装数量。
最后,在初稿中,我还体现了服装的可循环利用性。我设计了一套服装,它的每个部分都可以重新组合,形成不同的款式和风格。当服装被淘汰时,可以将其拆开,进行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这样的设计不仅减少了服装的浪费,也降低了对新材料的需求。
综上所述,通过初稿的设计,我致力于探索时尚与环保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服装设计。选择环保材料、注重多功能性设计、强调可维修性和可循环利用性,这些都是我在初稿中尝试的方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为时尚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篇二:传承与创新的结合——经典与现代的服装设计初稿
服装设计作为一门艺术,需要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创新。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初稿范文展示一种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服装设计方案。
在初稿中,我注重了经典元素的运用。经典元素是指那些具有历史背景和独特风格的服装元素,比如古典的剪裁、传统的花纹等。我通过对经典元素的研究和挖掘,将其运用到初稿的设计中。比如,在剪裁上,我选择了传统的西装剪裁,强调了服装的线条和结构感;在花纹上,我运用了传统的中国风图案,给服装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气息。
同时,我也注重了现代元素的融入。现代元素是指那些具有时代特征和前卫风格的服装元素,比如简约的剪裁、流行的色彩等。在初稿的设计中,我通过对现代元素的研究和运用,使服装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时尚潮流。比如,在剪裁上,我采用了简约的设计,强调了服装的轻盈和舒适感;在色彩上,我运用了流行的明亮色彩,增加了服装的时尚感和活力。
此外,我还注重了经典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在初稿的设计中,我将经典元素和现代元素进行了巧妙地组合,使其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比如,在剪裁上,我运用了传统的西装剪裁,但加入了一些现代的细节,如对比色的拼接和异形纽扣的运用,使服装既有传统的庄重感,又有现代的时尚感。
综上所述,通过初稿的设计,我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传承了经典的同时也追求了创新。注重经典元素的运用、融入现代元素以及经典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这些都是我在初稿中尝试的方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为服装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一份贡献。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优选13篇 篇三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一篇
一、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设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
1.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业一个专家。”一方面服装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综合反映。曾有位学者调侃地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如果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分割开,而仅仅就事论事地讲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等,抛弃了服装发展的灵魂、动力与背景,就会使服装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服装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结果;如果忽视了对服装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的关注,就会导致设计中出现盲目的模仿与抄袭,断章取义、玩弄形式,追逐所谓新潮流和表面的浮华;而割断服装发展的文化脉搏、割断服装的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正如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
因此,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3.跨文化素养 在跨国际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的状况,经常发生,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相反,如果产品能同当地人们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则称为“文化沟通”。因此,我们的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等。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济将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正在成为现实。国与国间的经济交往的增加,必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未来的服装,可能很难说清它是源于何种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心胸开阔,具有一代新风,能设计与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华服装。
4.市场经济素养 服装是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
从产品到穿在消费者身上,才是设计的真正完成。我们的很多服装设计师在T型台上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在市场上却大都是失败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济,不懂产品的真正涵义,没有真正深入分析和了解消费
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懂得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审美化,这在给我们设计师带来施展其才能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消费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件完整的产品有三层涵义:实质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比如对于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丰厚的人来说,在购买一件服装时,往往把精神上的满足看做是产品的实质,即他她从产品中追求的利益所在。而面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他她可能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把产品的实用功能看做是产品的实质所在。所以,作为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是一位市场整体的策划者,充分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了解你的消费者真正需要所在。正如一位世界著名高级化妆品生产企业家说的那样:“我们在工厂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出售的则是信心和希望。”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二篇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意义:
国外的汤姆?邓肯的“关系利益人”理论、特伦希希姆普的“营销-传播等同”理论、凯勒的“品牌化”理论等等,对本论文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作用。我国李世丁的《整合致胜,打造强势品牌的锐利武器》、周运景,黄桂红的《营销传播法眼,顾客关系管理》、向华的《整合营销传播:科龙的实践》等著作;以及国外特伦斯?A.辛普的《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舒尔茨的《全球整合营销传播》、乔治?贝尔奇的《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等著作,则为本论文提供了实证分析的参考资料。
本文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机制进行研究,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整合营销传播的优势所在,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更好地协调企业内外营销机制,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形成理论应用和完善机制的良性互动,按照和谐的发展观促进企业营销机制及规模的协调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首先建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框架,对整合营销传播应用机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其次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的应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验证结论提出本人对于如何在公司更好的利用整合营销传播及完善相关机制,促进企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协调发展的建议。
本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框架,将理论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动公司规模发展、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实践性建议,本意上是为青岛圣元乳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价值,更好地推动青岛圣元乳业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研究方法:本论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公司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探索。理论方面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广告及促销、品牌效应出发,建立了整合营销传播应用机制,综合分析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果,辅以在实证上青岛圣元乳业营销传播的理论验证。既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也使用了丰富详实的资料给予说明,并结合数据分析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步骤及措施:
1、针对客户关系管理方向进行相关的资料文献积累,收集汽车美容相关资料和数据,深入分析总结,以期探索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应用的一般性规律;
2、结合本人在本科阶段的学科知识,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进行深化和系统化的基础上,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
3、整理关于汽车美容的相关资料,从实证上对客户关系管理在汽车美容行业的应用机制理论进行验证;
4、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提出推动汽车美容行业发展的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美】特伦斯?A.辛普:整合营销传播 广告促销与拓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美】舒尔茨:全球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3]【美】乔治?贝尔奇: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向华:整合营销传播:科龙的实践[J],销售与市场.2000(12)
[5] 竺培芬,胡运筹:整合营销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6] 李世丁:整合致胜 打造强势品牌的锐利武器[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
[7]【韩】申光龙:整合营销传播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年
[8] 周运景,黄桂红:营销传播法眼 顾客关系管理[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三篇
【摘要】现有的服装设计培养人才比较传统,以学院教育为主,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与时展。高校需要以项目制教学、专业大赛、工作室教学、合作办学等创新的培养模式,通过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来培养和塑造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服装教育;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所制定的培养模式,与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有本质的区别。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专业,其培养模式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创新。近年来,服装类高校一直强调服装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服装人才。随着服装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服装教育不能只注重理论教育,而是应该加大对服装设计教学课程的改革,强调以实践与社会需求为主的新型培养模式,以培养服装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一、知己知彼——当前服装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
我国现行的服装艺术设计教育在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质和文化底蕴、掌握扎实的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的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弱、综合素质低。但是,通过对服装设计公司、品牌策划公司、生产第一线的服装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我们会发现市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实际上,企业与市场还急需大量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设计能力;既有实践能力又懂得团队合作及管理的应用型、创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实践证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二、他山之石——国外服装艺术设计教育管窥
世界各国的服装艺术设计教育都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也涌现出了许多特色鲜明的新模式。在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有许多国家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法国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代表——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该学院是上世纪 80 年代,由巴黎时装界的几位著名人士发起成立的。学院的宗旨是将学生培养成既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时装设计师和制作师。因此,学院聘请了在法国时装界各方面都非常著名的人才作为教师,他们既拥有名牌时装企业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时装教学的实践经验,他们以其自身非凡的能力给予了学生最好的专业培养。同时,学校与巴黎的各大名牌时装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它们每年按约定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这种校企紧密合作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平台。
三、探索实践——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笔者所在的时尚设计学院,主要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先进的设计理念、丰富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以及相当的服装制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从事服装设计、设计管理及相关专业工作的服装专门人才。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根据国家需要为前提、社会需求为导向、学院定位为关键的原则,制定了服装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强调知识教育是基础,创新能力是目的,高素质是保证,突出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优秀作用,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环节要素,为完成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我院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结合国内外服装艺术类高校的教学经验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项目制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利用项目制教学强化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即将一个真实的项目融合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具体的项目去理解设计要求,确定设计应从哪个角度入手,运用哪些知识,通过哪些的技巧完成设计。通过这样的实例教学,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服装设计的原理,认识到服装设计的过程里,除了构思服装本身,还要依据穿着的对象、穿着的目的,面料性质、市场条件、人们的消费心理及流行趋势的分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思考。
例如:我院与某童装品牌合作,确定了一个具体的童装开发项目,然后专业教师将该项目融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针对童装的特点进行了研究、设计、打样,与企业不断沟通,最终设计出了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童装新款。通过项目制教学我们发现,它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有促进作用。
2.专业大赛,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参加专业比赛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是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潜能、激发创新精神的过程。每一个完整的参赛过程,都是对参赛学生的一次真正考验和能力的提升。学生一旦参加比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的过程中,主动收集一切相关信息,来完成作品的创意,也会更与老师、同学等进行交流探讨,充分调动设计思维、完善设计理念。因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专业类的设计比赛,不仅能将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融合与运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更能在参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目标和动力,为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类的设计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教育模式。
例如:我院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非常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几年时间里,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创意星空服装设计大赛”,根据竞赛命题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构造出突出个性的服装设计作品,经过师生的集体努力,不断突破创新,最终获得了6名同学进入全国30强、3名同学进入全国20强、1名同学进入全国5强的好成绩。
3.工作室教学,订单式培养
现代服装市场面临着瞬息万变的流行趋势和越来越高的品质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能力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大对服装设计教学课程的改革,强调以实践与市场运作为主的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服装人才。我院出于对学生今后就业问题的考虑,创立了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一边学习理论基础,一边在服装企业中把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让学生能够慢慢地了解服装企业的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调整好学习重点,让自己成为既能把握市场动向,又能运用专业知识处理相关技术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例如:我院与某上海老牌的西服公司合作,建立了以企业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与市场紧密结合,进行真实的项目开发与学研产的转化。企业派出资深的设计师、项目经理等专业人士,与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起,对学生开展专题培养,带领学生进行某一具体项目的研发设计甚至投产,而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可以参与工作室的项目,随着能力的提升,参与项目的深度与广度也随之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这种基于学校导师与学生和社会相结合的新型高效培养模式,能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的服装设计和生产,更早地明确市场需求,以兴趣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通过在工作室学习和实践,学生更好地培养和锻炼了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认同,企业争相竞聘。
4.合作办学,培养国际型人才
引入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高质量人才。合作办学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成功就业,更为重要的是对传统办学理念形成了冲击,使办学模式得到创新,从而带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与“上海装苑文化服装学院”及“东华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学院”的请进来的合作模式不同,我院开展的是走出去的合作办学模式。我院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寻求国际合作办学的新方向,与美国FIT、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积极合作,通过学分互认的模式,派学生出国研修;与韩国灵山大学互派留学生,并每年进行交流访问。国际合作办学让学生在国际设计思维的冲击下,接受多元设计教育理念的熏陶。学生在国外不仅能接收最新的服装设计教育,还能提升语言能力和视野,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更为今后学生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纺织与服装行业是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服装业正在由简单的加工仿制向开发创新型转变,数以万计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公司所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对人才的设计能力和国际化程度有更高的要求。合格的毕业生必须能充分适应未来国内外服装行业的需求,才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因此,服装设计的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时刻以最新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最新最优的人才。
刘 侃(1971—),女,陕西西安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简介:本论文为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题目为《基于多元化就业方式下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四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设计日益成为美化人们服饰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生活技术。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服装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利用开拓性的设计思维能力以及娴熟的服装工艺表现力,在服装企业、服装研究管理单位从事成衣设计、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改革
一、引言
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实现持续良性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历史高位。
未来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两类人才,即开发类、营销类人才,具体来说是三种岗位:设计、制板、销售。且在人才需求的数量上有增无减。
服装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行业环境对我国的服装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强调本土化、品牌化的大格局下,进一步更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强化专项服装设计,重应用、重实训、让学生在创作及表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设计的内涵,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
全国服装专业高校200多所,每年服装专业毕业生大约2万多人;专业办学水平较好的高职院校有邢台职院、常州纺服职院、南通纺织职院、浙江轻纺职院、武汉职院、广东纺织职院、嘉兴职院、温州职院等十几所;对20多家企业及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历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基层从业人员学历偏低,服装企业对熟悉生产设备、工艺设计与实施、产品设计、服装营销、连锁店经营与管理、服装生产管理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中层管理和技术岗位、终端营销岗位,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制板与CAD操作、连锁店管理与营销等工作。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环境差
学校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的生产、制度环境差距大,学生希望增强实训、实习环节。教学基本实训基地应包括有服装展示厅、服装表演厅、设计工作室、服装工艺工作室、服装陈列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服装CAM实验室、服装制板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立体裁剪实验室等,大多数院校因为经费的问题,教学环境以及条件与企业相差甚远。
(二)专业设置内容不合理
课程的设置、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脱节,理论过多,应多开实践课程,掌握工作经验。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在多年的教学中越来越感受到本专业的设计课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设计是准理念型的,思维无法拓展,市场应变能力差,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学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磨合。
(三)实验教学设备不先进
学校的实验设备在先进性方面与市场有差距。目前市场上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主要有香港、日本、欧美等先进国家专业教材和最先进的电脑CAD辅助设计、打板放码,以及最新流行咨讯。
三、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内容
1、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每门专业课都是实训课
2、引入企业内容,课程项目化(虚做和实做)
3、虚做项目在校内进行多方评价,实做项目企业评价,使学生在校即可积累工作经验
由此看来,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是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结合的目的所在。与具体课题结合以后,市场的瞬息万变会迫使教师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可以防止空对空地教学理念。
(二)项目团队的教学方式
1、一门项目课程由2~3位专业教师组成团队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相互交叉衔接;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在做中教、做中学;3、淡化考核,注重过程管理。 转
综上所述,“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创新设计等多种形式,把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为主线。
(三)加强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法
1、教学改革研究:教研项目、教学研讨会、专指委会议;2、管理制度:说课常态化(集体备课、议课),公开课制度,听课制度,师徒结对帮扶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找不足、高效化;3、培训:多送教师去国外交流,参加专家讲座以及企业锻炼。
四、结论
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是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
它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的体系。也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应该探索与企业合作,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使教学内容适合于高职教育的需要,符合行业和岗位需求特点,融技术性、艺术性、综合性为一体,强调三者的完美结合。通过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五篇
在校期间学习服装设计已经快4年时间,回想当初学习服装设计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服装设计师,希望自己设计的服装能够有人喜欢,看到别人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就会很高兴。但是经过4年的学习,慢慢发现真正走上这条道路是比较艰难的,要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在学校的学习中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的内容比较少,对于服装设计这个需要锻炼动手能力较多的专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学习弊端,理论得不到很好的实践,很多服装的版型需要一遍一遍的尝试,面料需要去市场仔细寻找符合设计款式的要求,要是纯靠理论去设计,就会相当于是纸上谈兵。这样理论为主的学习后去企业工作,大部分学校学习的知识无处可用,或者基本学过就会忘记,不如实践后自我总结经验来的让人记忆深刻,这种理论通过实践转变的经验才是自我学习进步的关键之处。
学习设计专业,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审美能力强的人,能迅速地发现美、捕捉住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东西,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去创造美和设计美。若想学好服装设计,就必须要多接触各种艺术门类,不单一是美术,也可以是音乐,摄影,造型艺术等等。让各种艺术的美不断地感染、熏陶,使自我不断加深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品位得到新的提升。同时要记住,不要在意别人说你眼高手低,相反地,我认为这种评价是值得高兴的,因为,只有“眼高”的人才能促使“手高”,眼不高的人,手永远也不会高起来。在生活中,也要善于能从看似平凡的事物、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有意思的、有趣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对于从事设计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六篇
姓名:XXX(宋体小三号,加粗)
课题组:XXXXXX
日期:20xx年XXX月XXX日
商河文昌实验学校制
目录(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一、课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六、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顶左,段前自动,多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
1.xxxxxx(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顶左,段前自动,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
(1)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同上)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同上)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同上)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同上)
六、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同上)
七、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格式如下)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七篇
1、毕业生范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一次展示,所谓观千剑而成器,毕业论文写作时通过阅读范文,模仿出色范文的结构和论证思路以及论证方法,对写作经验并不是很丰富的毕业生来说可以通过范文的阅读潜移默化地把前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体会的,继而在写作中产生有价值的作用
2.论文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来论述知识的一种方式,所以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毕业前大学学习成果的考验.毕业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考毕业论文范文更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储存和整理,因此可以这么说,毕业生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离不开参考大量的出色范文.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桥梁.
3.要有自己设计的服装(服装设计样,设计图纸、制作工艺等),阐明你设计的服装的创意。(这里面要有你的构思、观点、并对当下服装流行的分析),说明你对自己设计的服装的前景预测和市场调查的综合分析(做到有理有据,有数据说话,最好还有市场的问卷调查数据)综上所述,得出你的服装设计所按照的创意理念是正确的。
4.毕业论文是一个对你所学习的总鉴定,总评价。也是对你的综合素质的总考评,你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认真做好资料的搜集和论文的撰写。很多东西只能靠自己了。同时这也是你展示自己才华的最佳时机。往往你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靠自己的毕业论文一炮打响后,许多的服装公司都想把他挖走。最后就是要看你自己的实力了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八篇
一ATC与服装出口配额取消时间表
许多人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名正言顺地享有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关于开放纺织品服装贸易协定的好处,并一劳永逸地解决美国每年审查给予我国的服装进口配额问题。另外,作为世贸成员国,我国还可以通过WTO争端处理机制来解决服装出口中的贸易摩擦,减少服装出口的麻烦。其实,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1.短期内服装出口配额不会完全取消。在世界服装贸易中一直有一个《多种纤维协定(MFA)》。该协定使服装成为除农产品外在国际贸易中受限制最大的产品之一。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同时作为让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业市场的对等交换,各国达成了逐渐取消MFA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世贸组织正式运行后,乌拉圭回合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将彻底取代原先管辖该类贸易达数十年之久的《多种纤维协定》,服装配额将逐步取消。如果我国加入WTO,则将按照新协定的规定,享受好处与承担义务。
新的协定跨越10年时间,分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即从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31日,取消现有包括服装在内纺织品贸易配额的51%,剩余49%配额到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另外,发达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每个阶段的入选服装类别。比如,以美国和欧洲第一期入选的服装为例,那些入选第一批开放的品种,要么本来就不在MFA限制之内,要么就是那些市场需求不足,利用配额不能形成有效限制的服装品种,那些紧俏的配额品种却没有进入第一期的开放名单。
如此看来,服装贸易在10年转型期内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开放。如果发达国家到2005年才真正开放服装市场,那么,由于我国服装配额都是通过双边贸易谈判得到的,即使成为WTO成员国,短期内也不会大量增加服装出口。
2.服装出口配额取消不等于天上掉下了金元宝。虽然中国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但同中国其它产品的出口贸易一样,我国的服装出口贸易并未因此而受到太大的障碍。服装出口一直是我国的创汇大户,我国服装出口额一直高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事实上,除欧美外,我国在所有国家都享有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服装出口的配额障碍主要来自美国、欧盟,对服装进口的国别配额一直是欧美,特别是美国要求我国开放服务业、金融业等市场时计价还价的主要砝码。即使在美国,我国也享有最惠国待遇,只是美国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进行年度审查。而且,欧美等国给予我国的服装进口配额基本上是我国服装大类产品中的出口强项,比如中低档服装。配额完全取消后,一些完全开放的高档服装,并不是我国的强项。
二、非关税壁垒:我国加入世贸后扩大服装出口的主要障碍
加入WTO后,主要考虑配额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是很不全面的。配额只是2000多种非关税壁垒中数量限制的一种。如果我国加入WTO,美欧就不得不按照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取消所有服装进口配额。但是,美欧仍旧可以保留大量符合WTO规定的、限制我国服装进入欧美市场的其它非关税壁垒。
乌拉圭回合后,随着《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实施,迫于国内服装企业的压力,各国政府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本国服装产业实施保护。美国主要利用原产地规则,或实行歧视性服装贸易政策保护本国服装市场;欧盟则主要从技术指标上对进口加以限制,同时推行环保标准,包括生态标签、废物管理与利用等,保护本地区服装生产企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区域贸易集团趋势的加剧,也使得WTO体制下的服装自由贸易大打折扣。
1.非关税壁垒之一:关于服装的国际生态标准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直不断发展服装的健康、安全和环保规定,要求越来越高,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服装产品质量不仅要求外观、质地和功能,而且更多地要求安全、卫生、无害、无污染,并且限制生产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欧共体在1992年10月颁布实施的法律规定,产品从生产到生命周期终结都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服装出口形成“绿色技术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环保落后,服装的环保质量达不到发达国家规定的标准,由此发达国家可减轻来自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服装进口带来的市场压力,达到保护国内服装市场的目的。关于生态服装的内容,国际生态学研究测试协会发布的纺织品和服装生态标准作了如下规定:
(1)服装原料的生产过程必须符合生态学标准。生产服装用纺织纤维的生态标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求植物纤维的栽培、施肥、植被保护、生长助剂的使用,以及提供动物纤维的动物饲养、保健、防病和生长剂的使用要尽量减少或消除纤维上的农药毒性残留,避免大剂量使用农药与化肥造成的生态失衡和破坏土地肥力。另一方面要求尽量使用生态良好的化学纤维。
(2)服装的生产、加工和包装必须符合生态学标准。一方面做到清洁生产,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保证最终产品PH值达到最佳值,不含解吸的染料及有害化学物质,不含杀菌剂,以避免服装使用过程中对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
(3)服装使用后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依据尽量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恰当选择诸如回收作用、回收再循环使用、降解化学原料与焚烧等方式。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数服装一次性使用后即处理掉,因此服装使用后的处理方法十分重要。
2.非关税壁垒之二: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护国内服装市场非常有效的非关税壁垒之一。美国1996年7月宣布实施的以缝合地取代裁剪地作为服装原产地判定标准的《服装原产地规则》,主要是针对中国和亚洲服装出口加工国设置的,具有明显的排他性。该规则使得我国、泰国、印尼等劳动力低廉地区的服装出口配额大幅度缩减。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则是此规则的主要受惠者,现在墨西哥已经取代我国成为美国服装的第一大供应国,因为墨西哥出口美国的成衣中,极少使用北美以外的面料。
除了上述非关税壁垒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同样使我国对欧美传统服装市场的出口处于不利地位。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1998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出现下降,而墨西哥、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岸出现超过或接近10%的增长。1999年欧元启动,欧盟取消对东欧六国的服装设限,我国对欧盟出口面临严峻的贸易转移考验。
三、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分析“入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影响,必须考虑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1.出口总量第一,但盈利微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服装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服装出口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注: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出口略有下降。)但是,我国服装出口企业主要是出口加工型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服装出口企业只是外国服装经销商的加工车间,仅能从中赚取一些微薄的加工费。目前我国最好的服装出口企业利润不到2%,服装单件创汇不到4美元,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2.贸易方式多元化,低层次竞争为主。我国服装对外贸易,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和直接出口,同时进口棉花、羊毛原料,以及棉纱线、纯棉坯布等中间投入品,也进口一些成衣。1998年服装进料加工贸易大幅度下降,来料加工贸易出口与1997年持平,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略有提高,主要因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周边国家货币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使服装出口竞争力下降,这说明了我国服装的出口仍旧停留在较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层面上,易于受政策因素影响。
周边一些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带来的价格比较优势,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对我国服装出口形成双重压力。由于部分国家工资成本的变化,国际服装贸易的竞争格局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以对美国出口为例,1998年泰国、韩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口增长在10%以上,而按照新产地原则,我国下降了%。另外,我国出口服装附加值较低,仅相当于法国、意大利的1/4,德国的1/2。
当代服装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已从劳动成本的比较,转向服装品牌的较量。精美设计、技术含量、优质名牌和文化价值在当今国际服装市场的竞争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目前的服装设计水平较低,高级设计师人才更是奇缺。而且,我国约有70%的出口服装以定牌生产为主,没有自己的品牌,短期内以自己的品牌出口尚有一定困难。名牌和具有名牌带动效应的出口龙头企业少,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更少。缺少国际知名品牌,是我国中高档服装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服装难以产生世界级名牌的主要原因,是各国文化环境的不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文化差异十分明显。比如西服,国外叫做“绅士套装”(gentlemensuit),西服则是西方出口到中国的洋名词。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广为发达国家消费者接受的服装名牌或品牌是多么的困难。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风险大。我国服装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五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仅香港和日本就占了近50%的份额,五个大市场加起来就占我国服装出口的2/3[1-P29]。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不利于服装出口的进一步增长,也会增加国际市场动荡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增加服装出口的风险。服装出口企业为争夺货源与客户常常形成多头对外、高价争购、低价竞销,极不利于我国服装出口。
4.我国服装出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服装市场具有进入壁垒小、竞争性强、消费需求弹性大等特点。
我国服装出口的国际市场面临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我国的服装出口产品结构与东南亚国家类似,同时,发达国家出于某种目的,给予某些发展中国家更优惠的待遇促进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出口。如美国和欧盟均宣布大幅度提高自印度进口服装的配额水平,占印度出口的2/3;多米尼加获得免费输欧的优待;加勒比海诸国更是占尽先机,对美国服装出口剧增。如前所述,墨西哥已经取代我国成为对美国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国。但是,丝绸服装是我国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在欧美市场尚无可以匹敌的竞争对手。
5.内需衰退,出口供给乏力。由于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国内服装需求不旺。据对全国15个大型交易市场的调查,1998年有一半左右的服装市场交易额与上年持平或下降,进场摊主较往年有所减少,农村集市贸易也出现需求不足现象。据国家xxx的抽样调查,1998年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支出470元,比1997年下降%左右。农村居民扣除物价因素服装支出同比下降10%[2-P26]。根据国际贸易领域的需求偏好理论,一国在本国具有需求偏好的产品出口中具有比较优势,包括价格优势、技术开发优势等等。因此,我国服装增强出口竞争力,直接取决于国内服装市场的发展水平。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周期理论表明,一国出口的产品首先在国内开发、生产,当其进入成长期后逐渐打入国际市场。因此,如果国内市场不能够获得大力发展,发展国外市场就缺乏后劲与基础。
目前我国服装生产相对过剩,结构失衡,原料供不应求。由于我国棉花价格居高不下,超过国际市场价格,不得不大量进口原棉、棉丝和棉布。这表明,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快于其上游部门的发展,存在严重的“瓶颈”现象。这是因为我国纺织工业设备陈旧,技术更新缓慢,导致面料、辅料生产与服装生产脱节,缺少适合高档服装的面料,导致每年约有60%的高档面料不得不依靠进口,而这又不利于降低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加大了我国服装业角逐国际市场的难度。
四、发展我国服装行业的对策思路
1.机遇
(1)全球服装需求稳中有升。服装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相对稳定;中高档服装需求量随收入提高而增加,价格需求弹性较大,有较大发展空间。全球服装贸易自90年代以来年平均增长率为7%,以后几年更会出现小幅恢复性增长。
(2)我国服装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已经处于1990年以来的较低水平,全球棉花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国内外棉花价格水平的基本持平,有利于提高我国服装的出口竞争力。加入WTO后,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服装生产企业进口低成本服装面料和低成本服装加工机械设备,从而降低服装生产成本。此外,我国近期实现的纺织突破口配套政策的完善,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等政策倾斜措施,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服装国际竞争力。
(3)不同服装企业机遇不同。第一,从事服装出口企业。主要以面向国际市场为主的服装生产企业,特别是面向欧美市场的中低档服装出口企业,比如生产针织内衣、夹克衫的服装企业,因为配额的取消,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因为欧盟、美国已经存在的包括原产地规则在内的其它非关税壁垒,仍旧有效地阻碍我国服装进入欧美市场,而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墨西哥在美国市场上有更大的出口优势,欧洲国家在欧盟也有更大比较优势,所以不宜过分乐观。从另一角度考虑,一些原先出口欧美市场的服装生产企业,由于不再有获得配额的优势,将面临其它国内企业的竞争,极有可能出口下降。而一些主要面向欧美以外市场的服装生产企业,可能通过增加对美国出口,提高获利空间。
第二,面向国内市场的服装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服装加工企业,在国内市场将面临国外服装生产厂家的竞争。我国在出口服装的同时,也进口服装,比如大家看到的牛仔裤、高档西服等。1998年我国进口的亿美元的纺织品中,面料占60亿美元,成衣进口约占50%。我国中低档成衣始终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说不用担心国外服装的竞争。
高档服装则是我国服装业的一个弱项,特别是我国许多面向国内市场的服装企业,比如雅戈尔、杉杉股份,尚未全面完成产业的升级,在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国外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加入WTO后,在国内市场上,国外高档服装对国内服装企业不会产生很大威胁。比如,一套意大利产西服售价4000多元人民币,远高于国产名牌杉杉西服售价。除非国外服装厂通过在我国设立合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否则,国外中高档服装难以借我国加入WTO之机进占我国服装市场,构成对我国中高档服装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后,为国内市场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立足国内市场的服装企业发展。
第三,出口市场并非欧美的服装企业及其它服装企业。我国加入世贸后,以服装加工贸易为主,主要面向非欧美市场的服装生产企业受影响不大。比如美尔雅、多佳股份、苏常远东和茉织华等企业,出口市场主要在日本、香港,这些企业主要应该考虑增加对欧美市场出口。大量利用进口面料作为投入品的企业,由于中间投入品成本相对降低,这些企业将增强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加入世贸后我国服装行业的对策
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机遇和挑战,我国服装界必须积极思考对策,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政策支持和有序管理服装出口。国家应该规范服装出口企业行为,减少不必要的低层次削价竞争。同时,对重点服装出口企业减少规费,争取更多的出口配额。可以成立服装出口行业协会,开展市场调查研究,维护出口企业利益,加强对外联络和宣传,提高国际市场服装需求的信息服务,组织展览和展销等促销活动,维持出口秩序和对外诉讼等工作,向出口企业提供进口国对服装的一些技术标准和法律规定。服装行业协会要配合服装出口企业对我国服装出口薄弱环节的拉美、澳新、中东欧等地区的调研,积极开辟新兴的和潜在的国际市场,积极帮助服装企业出口的多元化战略。
(2)组建日本式的服装出口航母级巨头。日本式的大企业组织,比如松下电器,以生产最终产品的大型企业为龙头,作为整个企业集团的核心,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生产原材料的企业唯龙头企业马首是瞻,以最终产品的需求为出发点组织生产和科研开发。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服装出口的整体优势,必须积极寻找切入点,加速促成以具有名牌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为龙头,联合相关服装原料、服装面料、金融、广告、外贸等多领域企业,组建大型服装企业集团。
(3)创建国际服装名牌。名牌对企业来说代表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国服装要真正进占国际市场,就必须创造出自己的国际名牌。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批国内名牌,比如雅戈尔、杉杉等,但在国际市场声誉还有待提高。我国服装进入国际市场时,要做好商标在国内外的注册工作,依法保护商标不被抢注。
(4)逐步变革现有服装生产布局,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服装行业是古老的产业,早已是不落的西山太阳。目前,全世界服装生产能力已经绝对过剩。在供给能力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成本竞争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为此,我国服装企业必须努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以低成本优势与国外同行竞争,确保我国加入世贸后服装市场城池不失,同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斩获。
我国中西部地区,生产服装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在生产服装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劳动力成本较高,但具有生产服装的技术优势,以及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的信息优势,因此,加入WTO后,我国服装界应该调整服装企业布局,逐渐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乡村和中西部地区,把出口及产品开发部门设在东南沿海地区,实现技术、出口市场和低生产成本的有机集合,保持和增强我国服装生产的比较优势。
(5)增加服装款式和花色品种。服装行业是关于国际民生的行业,是基础行业但不能成为支柱行业。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服装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几乎所有国家、所有企业都具备服装生产能力。因此,增加服装花色品种和款式,就成为服装企业的一个必然选择。中国有服装生产的悠久历史,中国人特有的心灵手巧为我国生产服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条件。不过,我国仍旧要开办国际一流的服装大学,培养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为我国服装行业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九篇
围绕专业设置
针对专业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笔者根据各专业不同的岗位需求,改革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专题总结、文献阅读体会、小论文、课程设计、调查报告等形式的作业,同时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引导学生有目的阅读,完成由知识学习到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转变。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本门课程实用性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实现了专业课与公共课相融合的目标。总之,笔者认为,非专业课程的应用写作课应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模式,围绕不同专业的特色进行创新教学设计,这样,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发就会有广阔的前景。创作毕业论文是学生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的体现,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毕业论文、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是必须的教学环节,教师应结合专业和就业岗位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专业特色不断创新内容,并根据专业需要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写作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真正实现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十篇
【摘要】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群体,不同于普通高校,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情感丰富,思想活跃,专业技能突出。这类群体重形象而忽略抽象,有感性而缺乏理性,擅长创意而逻辑薄弱,反映在毕业论文阶段则是重视毕业设计而忽视毕业论文。作为高等院校专业教学重要环节的毕业论文撰写,始终是艺术类院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上,如何既有针对性又保留艺术类院校教育的鲜明特色,本文尝试从服装设计专业分析入手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艺术类论文教学 艺术类论文指导 艺术类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作为高等院校专业教学重要环节的毕业论文撰写,始终是艺术类院校教学的薄弱环节。主要反映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类高校毕业论文现存的问题
1.论文偏记事型,缺乏理论深度。艺术类毕业论文缺乏理论上的深度是艺术类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存在的较为普遍和问题。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学生的论文是基于服装设计和制作基础上的进一步创作,所以论文很容易成为服装设计和制作过程的说明文,平铺直叙,缺乏对一个问题的观察、思考和挖掘,很难达到论文在理论深度上的要求。
2.论文选题盲目,缺乏论见。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经常出现或未经深思熟虑与论文内容不符的情况,或者题目趋同没有鲜明论点的情况。以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为例,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服饰接近尾声的阶段才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常常受自身服装制成品的限制,加之时间局促,于是匆匆命题,草草了事,凑字数交差的现象常有发生。
3.论文文理薄弱,缺乏规范性。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薄弱的情况。尤其反映在论文上,语言不通顺、上下文不连贯、书面文字口语化,甚至于“的、地、得”不分,标点符号使用也不规范等。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学生经常在论文中出现第一人称“我”,在服装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多出现“我的困难”,“我的解决办法”、“我的指导老师”等口语化用词。
4.论文准备匆忙,缺乏重视度。大学本科的最后一年是学生最为忙乱和疲于应对的一年。以服装专业的学生为例,一方面是工作量巨大的毕业作品设计与制作的压力,一方面也面临着就业求职的压力,还有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众多门类考试的压力,使得毕业生将完成论文作为众多任务之一,并在优先权重的排名靠后,从而没有预留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和酝酿,这也是毕业论文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5.教师“专业”限制。论文的选题分为教师指定命题和学生自由选题两种。目前毕业生的论文撰写大多可以自由选题,根据自己的兴趣从实践出发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一篇论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通常需要覆盖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而指导教师往往在某一方面有所造诣,而非全才,教师“专业”的限制,也是论文水平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比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论文的方向如果是色彩、纹理、或艺术流派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服装营销方向的导师就很难在论文的深度挖掘上给出建议。
二、艺术类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进的若干策略
1.论文选题早做准备,融入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一方面,引导学生提早进入论文选题的思考。一些论文选题的思考,甚至可以提早到大二、大三的专业课上,结合专业课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以服装专业的学生为例,服装面料课的专业老师可以引导对面料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创意面料、面料创新等方向的思考;服装史的专业老师可以引导对史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中外服装史的比较、及其对于现代服装设计的投射和影响方面的探讨。
2.论文导师早做介入、严格把控。另一方面,整个论文的创作过程导师早做介入、严格把控。对于论文撰写:既要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快要接近尾声时才开始思考论文的写作,也要避免边设计边写论文,将毕业论文简单等同于毕业设计说明;对于论文选题:既要避免选题过大难以完成,也要规避选题过窄无法展开,同时注意选题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研究价值并重,实现论文对相关基础理论、生产工艺、或者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价值。
3.开设论文辅导系列专题讲座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十一篇
服装设计论文范文:服装设计的比例美
【摘要】
服装设计的整体美感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和谐的比例关系,比例是决定构成艺术作品的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它的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调整服装造型中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已达到人与服装形成最佳的比例关系做了阐述和分析,论证了服装设计中的比例美。
【关键词】
服装;设计;比例
一、比例
“比例”是形式美法则(多样统一、平衡、对称、对比、比例、节奏、宾主、参差、和谐等之一)。“在任何一种艺术和审美活动中,比例实质上是指对象形式与人有关的心里经验形成的一定对应关系。当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内部的某种数理关系与人在长期实践中接触这些数理关系而形成的快适心理经验相契合时,这种形式就可被称为符合比例的形式”(美学辞典P48)比例是指造型物的全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长度或面积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通过大与小、长与短,轻与重等质、量的差所产生的平衡关系。这个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产生美的效果。
二、比例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比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通常会以比例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色彩、图案、面料、质感、装饰配件、体型等)进行设计,使服装的比例更加符合人体视觉比例的变化。
将黄金分割率应用于衣服的比例,即:背长平均等于37cm,假设背长为1,裙长等于背长的倍,即得出以下公式≈60。以背长等于37cm、裙长等于60cm为基准。如果衣服的肩宽为40cm,上衣的长度为60cm,那么,这件衣服的长宽比例为60:40或3:2。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比例实质上是指形式对象内部各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一套服装的上衣长与裙长、袖长与背长、袖长与外套长等等。采用这种比例尺寸,将得出比例美的特征。但在服装设计时要考虑到着装人不一定都是标准体形。要设法用服装来弥补或校正着装人体型的不足和缺憾,就必须利用比例美的造型规律来重新考虑服装的比例,注意服装是人体的穿着物,要符合人体美,又要找出其规律的比例美感来,这是比例设计的关键所在。
服装设计需要有好的比例。比例是决定构成艺术作品的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它的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服装的长短、宽窄以及各部位裁片,各部分装饰分割等都有比例。服装在造型上存在着面积的大小、长短和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要求取得最美的比例,如领子与全身大小的比例,裤长与身长、肩宽与上衣长之比,口袋、袖笼、肩斜度、领型、衣袋和扣子等的比例,一切形状在大小上的比例,都反映在统一与变化的规律之中。
一件合体的服装,其各部分之间必须存在着给人美感的,和谐的比例关系。服装的比例分割是为修正人体的比例失调而服务的。如服装的长短与人的身长(头长、躯干长、腿长等)的比例关系,服装块面与块面间的比例分割关系。事实告诉我们,不管是人体还是服装,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内衣还是外套,和谐的、合乎美学标准的比例一般均符合黄金分割法。人们对失去比例关系的服装设计往往感觉不顺眼,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人的下半身长些,就显得比例匀称。因此,女青年上身穿得紧身瘦小的衣服,下身穿长的裙裤,再加上高跟鞋,增加腿部的长度,能充分显示出自己优美的体形,道理就在于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衣服的比例要配合人体的比例,但并不意味着需要通过服装去再现真实的人体比例绝大多数人的体形都不完美,所以对于腰节和臀围较低的女性,制做收腰裙时,其腰节线就应该比实际的人体腰节位置适当的提高,以补正下身的比例。高跟鞋也有补正上下身比例作用。其一,服装本身的造型也有比例是否得当的问题。例如,服装长度与围度之间的比例,也就是长短与胖瘦的比例,会体现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艺术风格。领面的宽窄比例,贴袋的长宽比例,腰节线的高低比例,分割线的位置比例,都事关一件服装的造型是否协调美观。套装的上长下短或上短下长或长度对等都是常见的穿着比例,它们也表现着不同的穿着效果。还有波浪裙下摆的大小,领口的深浅,西装驳头的宽窄,等等。其二,装饰物与人体以及衣服都存在比例问题。例如,耳坠和项链的大小,伞、帽、包的大小及服饰图案的大小,都应与人体和衣服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总之,在人体上、衣服上、装饰品上,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上,比例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比例是服装设计、服装穿着和服装鉴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是,比例在服装上的应用紧依照“黄金分割法”是不够的,因为服装造型包含着多种因素,涉及到色彩、图案、原料,装饰附件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要照顾到穿衣者的体形。人体有着不同形状的线,如,直线、曲线、弧线等。人体的健美是由这些线来表现的。服装美学,就是运用这些最有表现力和装饰性的线去刻画人体的健美和穿着的适宜性。所以,在设计服装时。对比例问题也要有整体观念。
在服装造型中,如果能巧妙利用面积、长度和数量的比例关系,就会使服装产生和谐,对形体起到衬托装饰的作用,例如,正常体形的外衣长度如运用5:8=肩宽:衣长的比例方法的话,那么就会收回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是一个矮胖的女性,最好不要穿肥短、方格、横条或大花的衣服,应选择简洁的、衣肩窄些的、领口开的低些的服装,上下身的复杂颜色要基本一致;比如是高而瘦的女性,选择服装的原则恰恰相反。采用方格、横条大花的设计可以扩大你的体形的横面感,缩短你的身高,从而弥补体形比例上的不匀称。比如是胸部较平的女性,要使它显的丰满些,可以选择上部紧的款式和质地柔软的面料,外衣在肩部和胸部两侧加些褶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是腿短的女性,穿裙子比裤子显得美。
服装的比例,还表现在面块的分割和色彩分量的设置上。所以,在设计上可参考“黄金定律”的比例形式。如设计前后过肩,过肩的高矮不当,就会破坏了上下两块协调的比例关系。又如色彩在感觉上也有分量,做色块的设计,就要在面块的比例和色彩的比例中注意考虑均衡的效果,否则分量的比例就会失去协调感。
在实践应用中,比例是指长与宽,整体与局部的尺度关系。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的不同,形成一定的比例。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比例关系也不相同,或三与二之比,或四与二之比等等。整体与局部是服装外形长与宽和领、袋、袖等部件的比例关系。
比例的作用是解决形式美的一个方面,服装的美包括造型、面料、色彩三者的比例关系。两种面料拼缀 ,甲、乙面料各占多少,是比例关系;两种色彩配合,甲色和乙色各占多少分量,也是比例关系。
服装造型之间的比例,服装的长与宽,是以人的体形为依据的。
(一)袖的长度以手臂的长度而定,但长袖、中袖、短袖的运用则以款式而定。有的比例关系比较固定,有的则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最长和最短不能超过手臂。
(二)领的高度与宽度是以颈部围柱和倾斜的特点为依据的。男装衣领一般在喉结偏下;女装部分衣领略高一点;而时装衣领的宽长和深度,一般则是依据颈部长短、肩部宽窄和体长而定。
(三)口袋的宽与窄,一般取决于手的大小和厚度,并稍大于手若干公分。目前,有的时装的口袋向特大、特小或特多的方向发展;有的基本上作为一种装饰,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如袖上的微型口袋。
综上所述,服饰的比例,首先要与穿衣人的身体相吻合。穿衣人不一定都有标准的体形,为了修饰人体的缺陷,就必须考虑到服装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吴卫刚编著. 服装美学.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年6月
[2]徐青青编著. 服装设计构成.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年1月
[3]吴永 .服饰美学.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5年3月
[4]包昌法 .服装设计理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xx年10月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十二篇
毕业设计选题的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围绕着中国晚礼服的发展变化趋势来设计选题的。
晚礼服的不断发展变化,到现在为止已经演变成一种奢华的服装,晚礼服装的配饰,晚礼的变化与胸部的轮廓变化都出现了闪亮的配饰,腰部收紧更衬托出了东方女性美。领口的变化更是不断改进突出,类型变化出现非常大以及裙摆的变化趋势也出现了不断的形式变化,诠释了东方女性热爱浪漫,大方得体,文雅的内涵。蓝色出现在晚礼中更是一种新的变化,新的思想,新的感受,蓝色象征纯洁,忠贞的意义,更符合东方人对爱情,友情的坚定信念,同时也不失浪漫。
蓝色的色彩,浪漫的设计风格带给人们一种开阔的心境,感受一种辽阔的视野,蓝色可以想到大海,感受大海般的神韵。晚礼服的不断变化风格更加具有现代感,多样化,为设计者带来丰富的设计灵感,使得更多元素出现在服装中,更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当前国内外设计研究发展动态
晚礼的不断变化风格与配饰的融入以及多元素的出现应用在其中,使它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和自由。
晚礼服朝着新方向不断更新变革。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使得许多色彩图案,文字,配饰等新元素都出现在其中,以蓝色为主要色彩,在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的变化,配饰的应用会带给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视觉冲击,带给人们一种简约时尚的热爱。
伴随着国内现代艺术的发展而繁荣起来,慢慢融入了国际舞台,成为了现代流行的时尚艺术之一。近来,服装设计大赛的频频出现,晚礼服的变化也更是变化不一。
时至今天,现代化、信息化和新观念、新思想以及西方文化艺术的撞击,晚礼服却以她独具的绚烂与情感抒写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和艺术精神,引领着中国现代服装创作的进步,在现代艺术发展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历史上女性的穿着以裙子为主,东方女性不紧如此,西方社会的皇室女性更是以裙子为主穿着,在不断的社会演变发展中,裙子的发展更是出现不同的类别和款式。
在中国唐代,女性基本以裙子为主,因为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昌盛,人们需求增加,对美的追求更是如此,现在许多晚礼设计中更是有许多以前设计精华的成分令人耳目一新的“异域”感也正符合了当代时装把各种元素“混搭”的潮流。近几年我们就会在各种时尚杂志、国际时装发布会上看到晚礼的影子。
在我的设计中,我去掉了以前繁杂的设计,以简约时尚的设计为主要设计思想,设计属于接近现代社会被人们所热爱接受的风格去设计,裙摆以轻盈的收放为主。还要保留晚礼服装固有的不能改变的风格,使我的设计更加接近人们喜好,使我的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应用立体裁减的方法去认真制作,使我的设计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晚礼服朝着新方向不断更新变革。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使得许多色彩图案,文字,配饰等新元素都出现在其中,以蓝色为主要色彩,在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的变化,配饰的应用会带给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视觉冲击,带给人们一种简约时尚的热爱。
服装毕业设计初稿范文 第十三篇
惠州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
自考专业《毕业论文》(本科)实践考核指南
毕业论文撰写、印制和答辩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的题目可根据规定的课题大纲自选或由指导老师指定。
2.考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应通过审阅、评审、答辩三个环节进行考核,以评定成绩。凡未提交毕业论文的,不得通过考核。
4.毕业论文要求精练、准确、要能够全面、真实反映本人的研究工作,达到相应本科水平。除正常引用文献外(需注明出处,引用不宜过多),不允许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或理论。论文一般要求字数:5000-10000字。
5.毕业论文必须采用中文撰写。
(二)毕业论文内容及编排顺序
1.封面
2.目录
3.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4.论文题目
5.前言(引言)
6.正文(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7.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8.附录、缩略语
9.致谢
10.任务书
(三)论文各部分内容写作及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概括论文核心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不宜超过25个字(50个字节)
2.封面:要求使用统一格式的封面。(参照模板)
3.论文摘要:以精炼的语言,概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果,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性。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书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