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调查报告【优选3篇】
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篇一
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篇二
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篇一
题目: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压力调查
摘要:
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教育体制下学生所面临的压力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对200名学生的回答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学业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是学生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缓解学生压力的建议。
引言:
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压力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压力问题以及其影响,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通过了解学生的压力来源和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匿名的问卷形式,共有200名学生参与。问卷涵盖了学业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学生被要求回答一系列关于压力来源和应对方式的问题。调查时间为两周,调查结果以百分比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学业压力是学生们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超过80%的学生表示他们感到学业压力非常大。其次是家庭压力,约有6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家庭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社会压力也不容忽视,有近4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社会中感到压力很大。
对于学业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加强学习和提高成绩。然而,这种方式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对于家庭压力,一些学生选择了与家人沟通,而另一些学生则选择了逃避。社会压力方面,一些学生选择了参加社交活动以分散注意力,而另一些学生则选择了忽视这种压力。
讨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可以通过改变教育方式和减少学业负担来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家庭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需求,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此外,社会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压力问题,并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
结论:
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压力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篇二
题目: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调查
摘要:
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对200名学生的回答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引言: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日益严重。为了了解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以及其影响,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通过了解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评价和他们对教育公平的看法,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匿名的问卷形式,共有200名学生参与。问卷涵盖了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评价和他们对教育公平的看法。学生被要求回答一系列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问题。调查时间为两周,调查结果以百分比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资源差距。超过70%的学生表示他们认为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更丰富,质量更高。而只有不到30%的学生认为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可以与城市学校媲美。
对于教育公平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教育资源应该公平分配,不应该因为地域差异而导致不公平。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可能完全均衡。
讨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政府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条件。同时,学校也应该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城乡教育差距。
结论: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通过公平的资源分配,我们才能够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篇三
教育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一、 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 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当局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当局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 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当局、电力、交通等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当局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当局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当局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分析目前国内高校教育与就业问题
在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走访,普遍可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真的是大学生人才饱和,市场消化不良吗? 不是,而是当前的高校教育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意识在动态环境下,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高校教育结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技能。
材料一:据教育部统计,20xx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20xx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20xx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xx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比20xx年又增长67万人,增幅达46。2%,到6月20日为止,大学生毕业生中签约率只有50%,20xx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 ,xx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20xx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20。71%。况且,和他们一起求职的还有70万去年毕业的大学生。
材料二: XX市“xx年院校毕业生春季双向选择暨专业人才交流大会”,用人单位提供6000职位,共吸引了超过8万人次的大学毕业生进场角逐。80000∶6000的比例,出现人才饱和吗?与此截然相反,深圳技能人才3年后缺口将高达38万。两相对比,耐人寻味。
从上述两材料可反映:一方面,毕业群体大幅度增加,但近五年学生就业率基本上低于70%,就业率低下;另一方面,人才消费市场技能人才紧缺,市场供应不足,那么为何会出现市场供需不对称,人才假饱和现象呢?我们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产业结构快速转变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整体发生快速转变,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加速而日益发展和不断完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加速,第一产业发展在持续减弱,第二产业依然增强,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增长,产业的升级与教育体制及结构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需要针对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动态环境变化中,进行持续的教育改革,培养切合实际需求的人才。
其次高校教育市场观念,体制及结构有待改善
一方面,市场意识薄弱目前的高校教育依然是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公办教育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出资,高校依然是传统教育方式,它只管生产,只管计划式大量招生, 对学生的教育是填鸭式的理论培养,理论脱离实践,至于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符合市场客户的需求,产品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则是置身其外比如:学计算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方面对计算机硬件结构非常清楚,倒背如流,可是到毕业时,尚不知道内存条的实际模样这样的产品能得到客户的满意吗?
另一方面,教育结构需与市场同步在学生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同的科目,相同的老师讲的还是以前的东西,甚至讲义一字不变,只是听的学生不同罢了,这样的静态教育,学校如果卖个录音机岂不是更省成本吗?市场在不断变化, 产业在持续升级,相应的学生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甚至超越发展!
还有:人才市场消费环境日趋理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模式发生改变,由原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人才的消费由市场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企业的用人方式讲成本,求实效,讲投资与回报,人才的需求是希望帮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拿来主义”,不仅仅是期望人才的综合素质,还需具备实践技能,拿来就可上岗实用比如:人才交流市场的应届毕业生常听到的词语是”有工作经验吗” ,其实质内涵是学生是否具备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上述分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具体调整呢?
首先:高校定位要清晰。
高校也是企业方式的一种,不同的是其生产的产品特殊是企业就要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根据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以市场为中心,选择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
其一:产品策略根据行业的需求,针对性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其二:品牌策略:打造市场知名品牌,拥有高技术,高素质,高质量的产品;其三:差异化策略:比如同中求异,避免同质化现象过于严重,打造局部优势,建立区域性强势品牌院校,突出个性化塑造,建立专长突出院校,树立成本优势,为市场提供低成本,又实用人才等。
其次:建立市场调研,跟踪,反馈机制。
一方面,把握市场消费需求与用人单位互动,了解消费需求,培养适合市场消费的人才;一方面提升教育质量从素质,理论,实践等多方面入手培养;还要以市场为中心引导教育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建立就业营销中心,营造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需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以有利于改善学生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