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调研【实用6篇】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 篇一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

引言: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因为工作、学习、照顾子女等原因,不得不暂时或长期留守在农村家庭中的妇女。在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妇女的数量不断增加,这给农村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通过调研分析农村留守妇女所面临的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

问题一:社会孤立和心理压力

农村留守妇女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离,容易产生社会孤立感。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留守妇女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同时,她们还承受着照顾家庭和子女的重压,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

解决路径:

首先,农村社区应该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关爱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服务,帮助她们建立社会网络和缓解心理压力。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社区活动和交流。

问题二:经济困境和就业难题

农村留守妇女多数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依赖于丈夫或其他家庭成员的经济支持。然而,由于男性成员外出打工或上学,家庭的经济状况往往较为困难。同时,由于缺乏教育和工作经验,留守妇女在就业方面也面临着困难。

解决路径:

首先,应该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她们的就业竞争力。可以通过开设职业培训班和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她们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其次,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鼓励留守妇女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增加家庭收入。

问题三:子女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留守妇女由于长期不在家,无法全面关注和照顾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许多留守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导致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解决路径:

首先,农村留守妇女应该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子女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结论: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农村社区、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关爱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就业培训和教育资源等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境遇,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 篇二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引言:

农村留守妇女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她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通过调研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并探讨如何关注她们的需求,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现状分析:

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社会孤立、心理压力、经济困境、就业难题和子女教育缺失等。这些问题既是留守妇女个体的问题,也是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关注家庭发展:

留守妇女是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和子女的主要照顾者,她们的生活状况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妇女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农村金融支持和创业培训等措施,帮助留守妇女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农村社区应该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关爱和支持,提供社交活动和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幸福感。

促进社会发展:

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也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解决留守妇女问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社区活动和交流。同时,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和扶贫项目等方式,关注留守妇女的需求,为她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结论: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社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妇女的需求,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既是对留守妇女个体的关怀,也是对农村社会的发展的重要贡献。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 篇三

  xx县是一个山区大县,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妇女逐渐增多,她们成为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主力军,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破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留守”之痛,最近,xx县妇联联合各乡镇妇联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全县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座谈、走访、慰问,深深地体会到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们柔弱的双肩既担负着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生活重担,又承担着家庭农业生产的艰辛,还要隐忍夫妻长期分居情感的寂寞。

  调研情况如下:

  农村人口情况:截止20xx年,全县农村总人口59.4万人,劳动力人口35.4万人。其中:外出务工总人口35.4万人,女劳动力人口16.8万人,外出务工女性14.25万人,常年留守妇女2.55万人,占全县女劳动力的15%之多。农村留守妇女主要特征:农村留守妇女年龄大多以40至50岁左右的这个阶段为主。40岁以下的女劳动力因年轻,大多将小孩交给老人照顾,与丈夫双双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较少。55岁以上的妇女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也较少,留守比例较低。而40至50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村妇女,上有日益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学的孩子都需要照顾,所以留守在家的较多。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5.5%。留守原因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因受年龄偏高限制,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

  一是发挥组织活动功能,活跃留守妇女群众思想文化生活。县乡妇联要着眼于留守妇女的实际需求、利益关切、兴趣爱好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妇女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力活跃留守妇女的思想文化生活。今年,县妇联在每个村妇委会建立了1支巾帼文体健身队,以“家”为阵地,积极组织广大留守妇女学跳“摆手舞”,举办全县土家族摆手舞、广场舞培训班及百团大赛,发挥巾帼文体健身队的作用。开展“清洁庭院;巾帼示范”活动,在村级妇女之家均建立一支清洁志愿者服务队伍,每月开展一次清洁“集中行动日”。

  二是发挥上门服务功能,为留守妇女办实事好事。县级妇联要经常性地组织女党员、女模范、女先进工作者等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助老、助残、助困服务活动。在子女教育上要依托家长学校,深入实施母亲教育工程,传播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广大农村留守妇女科学教子水平,不断优化留守妇女的家庭环境。

  三是发挥示范带动功能,引领留守妇女学先进、赶先进。县乡妇联组织广大留守妇女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五好文明家庭”、“五星家庭”、“平安家庭”、“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举办妇女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对涌现出的优秀妇女典型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妇女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一是精神上的帮扶。把“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成立县妇联便民服务队,发动各级基层妇联组织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台帐,全面掌握全县留守妇女的情况。对农村留守妇女特困家庭及农村留守妇女集中区域,组织法律志愿者队伍,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矛盾调处、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和家庭暴力投诉等工作,帮助留守妇女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村妇代会主任、妇女代表和女致富能手妇女骨干的作用,通过村妇代会的倡导,以就近就便、自愿互助为原则,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帮助留守妇女儿童和家庭之间建立紧密型的互助机制,努力做到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使邻里互助在农村蔚然成风。今年,县妇联聘请全国生殖健康讲师举办了《关爱女性健康享受生命阳光》知识讲座,使广大留守妇女普遍受到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灵教育。

  二是政策上的帮扶。县、乡两级妇联深入调查摸底,制订规划,走村串户,宣传动员,督导指导,落实贷款,为留守妇女送政策、送科技、送项目、送资金,扶持一批留守妇女的创业项目。组织动员女党员、女干部、女企业家、女致富能手与农村留守妇女开展“一对一”帮扶,推出了“小额贷款、全程跟踪”的服务机制,为农村妇女创业“插翅、引水”。每年元月,联合县人社局举办了“迎新春、解两难、促就业”劳务洽谈现场招聘会。今年,xx县38家用人单位共提供了20xx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劳务输出留守妇女589人。

  三是物质上的帮扶。联合县妇幼保院开展“送关爱、送健康”免费体检活动,启动了“母亲健康快车”免费接送孕产妇,联合县卫生局组建了“卫生轻骑队”,开展了“女性生殖健康村村行”活动,深入社区、村组进行免费“两癌”普查和“贫困母亲”走访慰问活动。今年,

  县妇联联合县卫生局、县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院组织医务人员组成便民服务队,深入社区、村组为留守妇女进行免费“两癌”普查活动,并给22位贫困两癌母亲每人送去1万元救助金。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 篇四

  一、农村留守妇女现状

  经调查,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9.77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1.67万人的62.4%,妇女劳动力88075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7.8%,其中已婚妇女59339人,共有留守妇女6656人,其中5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4568人。留守妇女愿意接受技能培训的4452人,愿意外出务工的3968人,愿意与丈夫同城务工的3762人。在我们调查过程中,90%的妇女因照顾家庭老人、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是妇女留在家的主要原因。在留守妇女中,几乎一半的人有过外出打工的经历,她们也很想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但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不得不放弃打工,回家务农。另外女性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工资待遇也低,所以多数妇女选择了回归家庭,这一现象在40岁左右的留守妇女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

  二、农村留守妇女的主要特点

  我们调查时了解到,90%的留守妇女希望丈夫外出打工,提高家庭收入,这些妇女大多数是青壮年;10%的留守妇女不希望丈夫外出打工,这些妇女大多年龄偏大,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太好。约有70%留守妇女表示希望丈夫打工的地点离家越近越好,哪怕收入少一点,30%的表示只要挣钱多,远些也无所谓,同样的待遇,希望离家近些。调查显示,95%以上的留守妇女对家庭和丈夫的满意度比较高。留守妇女虽然独自在家承担着照顾老人、小孩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责任,但是她们对当前家里的状况是比较满意的。70%以上的留守妇女跟老人相处融洽,98%对丈夫的家庭责任心满意。

  三、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1、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中,多为老年人,基本上都是维持家庭正常的运转,看护孩子的多,围着灶台转的多,多以种粮为主,只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对发展果品、养殖等产业的热情不高,投入太少,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发展上。同时,繁重的家务,超长的劳动时间,让她们没有条件去学习或掌握一技之长,特别是在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上,没有精力去管,有疲于奔命的感觉,留守女性也反映出劳动之余的休闲娱乐活动内容单调无味,常常因为空虚而从事赌博、迷信等活动

  2、农村留守妇女生理和心理负担沉重。一是长期忍受孤寂的折磨。留守妇女在辛勤劳作之余,还要长期忍受丈夫不在身边的孤独。二是怕出现婚姻危机。部分留守村妇担心与丈夫长期分居导致交流减少与感情疏远,对婚姻的永久性缺乏信心。尤其是与丈夫感情基础不牢的,怕丈夫在外打工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气,抛妻弃子。但在调查中很多留守妇女表示,虽然劳累、孤单,但丈夫能挣钱就可以了,在她们心里,为了家里的生活过得好,丈夫外出打工已是不得已的选择了。三是法律意识弱。农村留守妇女是一个弱势群体,她们的合法权益相对来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农村都是独门独院,相对闭塞,遇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且受害妇女由于怕丢面子,怕影响不好,很少去报案;农村闲话多,女性处于被动地位,常常受了欺负却不敢或不能声张;由于双方长期分居容易对感情产生影响,一些男方在外有第三者,女方却毫不知情。农村没有太多财产,女方又很难了解男方在城里的收入、财产状况,一旦离婚,女方可能什么都得不到,财产权容易受到损害。

  3、留守妇女劳动力调配难度大。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家庭为主的劳动单元模式影响,现阶段留守妇女劳动力仍然为单家独户作战,合作意识不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愿意与人合作,或者出钱找人帮忙,从思想意识上还没有完全树立劳动力调配协作的理念。同时,受家族、邻里关系、个人喜好等因素影响,互帮互助也只是小范围内的,没有建立起灵活机动的服务队和互助组,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留守劳动力合理调配还需要进一步组织和引导。

  4、留守妇女劳动力季节性短缺。近年来,我县果品、蔬菜、畜牧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果园面积达到29.98万亩,户均4.2亩,人均0.9亩,拱棚蔬菜累计达到6400座,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2万亩,牛、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7万头、30万口和177万只。随着果、菜、草、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的数量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在苹果蔬花、套袋、采摘和蔬菜拱棚搭建、全膜玉米覆盖等农忙时期,农村妇女劳动力需求剧增,劳力短缺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5、留守妇女劳动力缺乏系统性培训。目前,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仍然是急需破解的难题。现在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还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培训次数少,方法不灵活,方式比较单一,培训效果差,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仍然以举办培训班为主要形式,干部包园包户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挂牌指导和田间示范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这些因素导致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提高速度慢、效果差,妇女在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尚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

  四、做好留守妇女工作的几点建议

  留守妇女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稳定。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充分调动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把激活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的创业热情作为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积极引导她们主动地参与到产业开发和农村发展中来,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各级妇联干部要把为妇女群众做事、助农村妇女增收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争取农村妇女的理解和支持;要把学技术、搞服务、比贡献作为推进妇女干部作风转变的有效途径,提高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赢得妇女群众的信赖。特别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果园标准化管理等工作中,要善于和妇女群众沟通协商,利用算账对比、效益分析、示范引导、典型带动等方法做群众工作,多做说服教育、宣传引导、传授技术的工作,手把手地示范、面对面地讲解,做给妇女群众看、带着妇女群众干、帮着妇女群众办,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用经济手段调动农村留守妇女的创业积极性。

  2、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整体素质。培训是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必须立全县产业发展需要和劳务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技能培训。一方面,对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要创新培训方式,按照年龄、接受能力和个人特长爱好,分批次开展培训,尽可能地把一整套技术分解开来进行培训传授,让农村妇女循序渐进地掌握劳务技术和产业技能。对中青年妇女劳动力要侧重于机械化耕作、果树修剪、拉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农产品营销、苹果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拱棚蔬菜种植等精细技巧的技能培训;对老年妇女要侧重于畜禽饲养、果品包装等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低、容易掌握的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妇女做好自己的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妇女劳动力效益。要创新培训方式,注意培训的实用性,以田间培训、技术示范为主,尽量把科学原理和技术要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妇女群众听得懂、看得清、学得会;要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和技能型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定点帮扶,手把手地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田间示范、技术人员包户包人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村妇女留守劳动力的培训,使其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输出妇女劳动力的培训。

  3、优化劳动力配置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留守妇女劳动力作用。要在果、菜、草、畜等特色产业分布规划中,充分考虑区域劳动力资源特点和分布状况,争取在果园拉枝、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饲料购销、疫病防治、拱棚搭建、蔬菜栽培、农产品购销等各个环节为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中各个年龄阶段、各种技能水平的妇女提供就业岗位,使留守弱势劳动力就业不出乡。推行劳动互助活动,组建农村妇女劳务服务队。

  4、整合社会资源,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实际困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涉农部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减轻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举办留守妇女技术培训班,提高留守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文化等部门在留守妇女比较集中的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司法部门为留守妇女提供各种法律服务,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对留守妇女的健康支持系统,关爱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减轻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等。

  5、充分发挥妇联作用,为留守妇女提供服务。在现有条件下,妇联组织要力所能及地为留守妇女更多地提供服务。一是在留守妇女较集中的镇、村建立妇女维权工作站,为留守妇女提供法律服务,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二是在民主、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组建留守妇女互助小组,为留守妇女搭建倾诉、交流、互助的平台,使她们共同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共同发展建立相互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络。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三是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加强与留守妇女的交流与沟通,争取社会对留守妇女的同情、理解、支持和爱护,千方百计减轻她们的体力负担和精神负担,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为留守妇女提供服务和帮助。为农村广大留守妇女撑起爱的天空。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 篇五

  冷清清,嗅不到一丝男人味,夜晚只有孤独寂寞和虫鸣蛙声相伴;白天不敢和村里的男人多说话,怕遭人闲言碎语;城里是个花花世界,老公在外干活能不能经受诱惑,万一抛妻弃子,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提心吊胆也是常态。三、缺乏安全感由于丈夫不在,农村治安状况又不好,“留守妇女”们普遍没有安全感。

  生理需求

  从女人生理方面来看,正常的、有规律生理需求可以调和女性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促进激素的正常分泌。压抑则使女性的身体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影响生理健康。生理上的不适,还影响了女性的心理健康。长期的压抑容易使人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怀疑等心理病变,使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事情不负责任,容易冲动。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调查中发现,留守妇女隐讳地表达了她们的性压抑问题,“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妇女经常感到压抑。

  丈夫外出打工,与丈夫一同去打工,孩子没人看管,怕荒废了孩子未来和前程,在家管教孩子,伺俸公婆,又不能和丈夫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长期的性压抑,让她们烦躁而焦虑。她们就是这样艰难地选择着这种痛苦的生活,忍受着与分居的孤寂。繁重的体力劳动似乎还不难承受,让她们更加难以忍受的是长期的性压抑。

  社会贡献

  留守妇女家庭顶梁柱

  当前,农村传统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壮年男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挑起了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孝敬老人、抚养小孩等家庭重担,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累活几乎都压在她们肩上。留守妇女已经由传统家庭中的“半边天”,一变成为现在家庭中的“顶梁柱”。

  留守妇女塑造乡风文明

  树立进步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和睦友善的家庭伦理关系和乡村邻里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大量男劳动力的外流,使留守妇女在角色定位上由原来的“主内”转变为现在的既“主内”又“主外”,成为乡村良好风气的主要塑造者。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她们对内要营造家庭的和谐,对外要处理好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上,绝大多数留守妇女对赌博等损家败业的恶习有着本能的抵制,很多地方的留守妇女自发地组织禁赌协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破除旧习俗,倡导新风尚,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上,她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奉献出更多的爱心,使那些留守儿童得到家庭的温暖并受到教育。可以说,留守妇女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对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留守妇女带头经济建设

  原来由男劳动力承担的农活,现在基本上要依靠留守妇女去完成。男劳动力有的仅在粮食收种的时候才回来帮忙,有的甚至一年都难得回一次家。从土地的翻耕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各个环节以及饲养牲畜、种植蔬菜等,都靠留守妇女操劳。有的留守妇女有了一定资本后,开始建住房、买店铺、办工厂、做生意。目前,不少留守妇女已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留守妇女村务管理生力军

  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男劳动力离家远、工作忙,平时很少回村,对村里的事务了解得越来越少,很难直接参与村务管理。村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两委”班子民主选举等事务,一般都由家里的留守妇女代为表决或投票。这样,留守妇女就成了参与农村民主管理事务的实际主体。同时,随着留守妇女逐渐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她们的视野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管理小家的层面上,而把目光投向了对村务的参与和管理,对落实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目前,农村妇女入党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农村“两委”选举中妇女当选为班子成员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农村留守妇女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全国妇联:xx年全国新增3.3万多个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

  xx年,中国新增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3.3万多个,全国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总数已超30万个。

  随着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地区出现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为帮助留守妇女更好应对生产、生活、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妇联的积极推动下,各地妇联组织通过村妇代会进行宣传倡导,以就近就便、自愿互助为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

  在各地实践中,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有的以村(组)为单位,8至0名留守妇女为一组,由妇代会牵头推选一名有文化、热心肠、能干事的妇女骨干为组长,主动联系开展留守妇女日常生活关爱活动;有的以妇代会主任和妇女小组长为骨干,依托妇女之家、妇女维权服务站,联系本村留守妇女建立互助组;有的则依托各种种植养殖专业生产协会或合作社,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带动和扶持留守妇女发展专项生产创业致富。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在2日在京举行的全国妇联十一届二次执委会上表示,深化妇女议事会、留守妇女互助组等工作,有力促进了基层妇女群众在社会治理创新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为改善困难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全国妇联和省一级妇联的公益慈善机构xx年募集款物0亿多元,进一步推动“春蕾计划”“母亲健康快车”“母亲邮包”等公益项目的开展,包括新资助“春蕾”学生近.8万人次,新投放“母亲健康快车”90多辆,新发放“母亲邮包”2.3万个。

  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的对策与建议

  (一)制定政策措施,重视“留守妇女”的现实需求。

  (二)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留守妇女”的致富能力

  (三)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留守妇女”的实际困难

  (四)维护家庭稳定,加大“留守妇女”保护力度

  (五)丰富文化生活,体现“留守妇女”人文关怀。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 篇六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最近,丹东市振安区妇联对我区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留守妇女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们柔弱的双肩既担负着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生活重担,又承担着家庭农业生产以及在企业上班工作的艰辛。可以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希望,她们默默地支撑着家庭的负荷。

  振安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区总人口1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3.6万人,农村留守妇女1.3万人。从文化程度方面看,大部分留守妇女文化偏低。85%以上的留守妇女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从年龄结构上来看,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28岁以上。大部分集中在30-45岁年龄段,这一阶段年龄的妇女上有日益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学的孩子。从留守妇女的留守的原因来看,大部分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需要她们留守家中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则是她们留守的客观原因,双重原因使得她们处于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

  1、生活压力超负。由于家庭中男性劳力的长期缺失,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着超负荷的生活重担,要承担着照顾孩子、老人和田间劳动的重任。有的留守妇女想同丈夫一同外出打工,但赡养老人、照顾孩子的责任绊住了她们前行的脚步,她们的生活永远都是干不完的家务和农活,烦不完的孩子的教育与困惑。

  2、精神世界空虚。有的留守妇女上班累了一天,有的干完农活,回家还要干家务,晚上只有与电视为伴,与麻将为友,这就是大多数留守妇女的业余生活。由于农村娱乐设施的缺乏,文化活动的不足,导致她们生活的压力无处缓解,不良的情绪无处排解,精神世界比较空虚。

  3、婚姻状况堪忧。留守妇女的丈夫外出打工,长期不在身边,这导致许多家庭出现了婚姻危机。从婚姻问题上访的妇女看,有三分之一是农村留守妇女。常年的两地分居,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一旦双方相互猜疑,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虚,自我控制力不强,极易受到不良现象的诱惑,导致感情危机。近年来,我们发现“打工婚姻”离婚案呈上升趋势,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许多牺牲,但是对于丈夫出门打工常年不归、移情别恋的情况,她们是无可奈何。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丈夫,还害怕流言蜚语。如楼房镇孤山村留守妇女李某,女儿患姊妹病,丈夫在外打工,有了外遇,最终抛弃了李某和女儿,离家出走。经过区妇联多方协调,最后得以起诉离婚,争取到了女儿的抚养费。

  4、家庭教育缺失。调查显示,繁重的农活、家庭的重担和生活的压力让农村留守妇女们消耗了全部的精力、心力。加之,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意识不强,留守妇女们普遍反应在子女的教育培养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留守妇女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根本不能给孩子讲出什么道理,造成一些留守家庭的子女上初中后因为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辅导和监管,最终使孩子在初中时期成绩出现一落千丈,甚至染上恶习的现象,这些留守妇女却对子女们的教育和辅导却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留守妇女是目前我国农村最大的劳动力资源,也是新农村建设主力军,她们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针对留守妇女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需要我们党和政府还有各级妇联组织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及时对口的帮扶活动,这样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营造一个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1、高度重视,创造关爱留守妇女的良好环境,引导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关爱农村留守人群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需要社会发挥各方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关心的局面。二要出台相应的硬性帮扶政策和措施。如要深入基层传授技术、以村为单位建立“农家书屋”、建立“妇女儿童之家”、帮助有条件的农村妇女给予小额贷款扶持和项目扶持等。三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农闲时节或“三八”妇女节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以“平安家庭“为载体,以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邻里”、“五好文明家庭”等为抓手,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四要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打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组织她们学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懂得及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捍卫自己的婚姻。

  2、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满足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白天忙上班、忙家务,晚上看电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她们的辛劳、压力和空虚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妇女更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来缓解压力、排解情绪。调查中发现,靠近集镇的`一些农村留守妇女由于地域的优势,经常能够参加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让她们从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这些活动能够让她们容光焕发,精神饱满。而偏远一些的农村留守妇女由于农村公共娱乐硬件设施不足,文艺活动不多,她们只能徘徊在麻将与电视之间,娱乐方式单一,精神生活贫乏。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有利于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政府加大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投入,文化部门、村、社区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农村经济。90%的留守妇女希望自己的丈夫就地就业创业,前提是要有稳定不错的收入。因此,农村致富渠道的拓宽,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男性的减少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关键。一要要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二要拓宽农村致富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青年积累经验,更新观念,帮扶他们回乡创业,完成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让农民工能够兼顾致富增收、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从根本上改善留守妇女的困境。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积极组建留守妇女的互助组织。调查中,留守妇女们

  表示生活清苦一点无所谓,关键是在困难、困惑、无助、无奈的时候需要有人关心、帮助。希望能够建立各种互助组织,使她们生产有人帮、生活有人问、心灵有人暖。目前我区农村已自发产生一些互助组织,如巾帼维权服务队,巾帼爱心帮扶服务队、巾帼文体志愿服务队等等。这些组织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们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如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家庭教育、情感关怀等。因此,建议社会各界合力组建留守妇女互助组织。在就业创业上,帮助留守妇女解决政策、项目、资金难题,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领办各类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与留守妇女结对帮扶;在家庭教育上,利用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开展家教培训;在生活安居上,通过12338妇女维权热线、基层维权站点、邻里互助等措施,营造安全安居的社会环境;在心理疏导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建立专业心理咨询室,组织志愿者对需要心灵安慰的妇女,提供精神慰藉帮扶。对留守妇女真正做到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困、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让她们生活上舒心,情感上暖心,活动上开心,工作上顺心。

相关文章

怎么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实用3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
工作报告2016-08-05
怎么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实用3篇】

消防基层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实用6篇】

消防基层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动车行业迅速崛起。电动车企业紧紧抓住城市禁摩、石油涨价、政策放开、百姓消费升级等市场商机,不断增产扩能,产销一路上扬。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
工作报告2013-03-06
消防基层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实用6篇】

暑假补习班老师社会实践报告【经典3篇】

欢迎浏览,unjs小编为你提供的一篇关于暑假补习班老师社会实践报告! 班级:英语本科二班姓名:unjs 学号:10236438 实践报告:这个暑假,可以说过的太快...
工作报告2011-06-06
暑假补习班老师社会实践报告【经典3篇】

会议简报格式(优选3篇)

会议简报格式 1 先描述下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会议主题、会议内容 2 再把领导的发言重点整上 3 说下会议的意义(或提几点要求) 4 标题 应该不是 XX公司关于XX事件的XX会议的简报,而应该...
工作报告2011-07-01
会议简报格式(优选3篇)

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经典3篇】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
工作报告2011-04-06
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经典3篇】

自然的警钟调查报告【推荐3篇】

九八年那场洪水过后,(洪灾,只是长江地区而言,而宁阳地区只能是称之为降雨量比往年稍多而已),宁阳地区这几年来一直比较干旱,尤其是夏季。夏季,对以长江沿岸地区的人们来说,要时刻做好防汛准备,而对于山东大...
工作报告2015-07-05
自然的警钟调查报告【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