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质量分析报告【精简6篇】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一
近年来,数学质量一直是全国教育系统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数学教学的效果,我们对某市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
首先,我们对该市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整体分析。根据数据统计,该市初中学生的平均数学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这表明学生整体数学水平相对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分数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少数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偏低,而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在80分左右。
接下来,我们对不同年级的数学成绩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初一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相对较低,平均分为75分;而初三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相对较高,平均分为85分。这说明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数学水平有所提高。初一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相对较低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刚刚接触到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时间进行适应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对学生在不同数学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代数和几何方面的成绩相对较高,平均分分别为85分和82分;而在概率和统计方面的成绩相对较低,平均分分别为78分和76分。这表明学生在代数和几何方面的学习效果较好,但在概率和统计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最后,我们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基础题型上的解题能力相对较强,平均分为88分;而在应用题型上的解题能力相对较弱,平均分为80分。这说明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该市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数学知识点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二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教学的效果,我们对某市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
首先,我们对该市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整体分析。根据数据统计,该市高中学生的平均数学成绩为85分,标准差为8分。这表明学生整体数学水平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分数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少数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偏低,而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在85分左右。
接下来,我们对不同年级的数学成绩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高一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相对较低,平均分为80分;而高三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相对较高,平均分为90分。这说明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数学水平有所提高。高一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相对较低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刚刚接触到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的内容,需要时间进行适应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对学生在不同数学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微积分和数学分析方面的成绩相对较高,平均分分别为90分和88分;而在概率论和线性代数方面的成绩相对较低,平均分分别为82分和80分。这表明学生在微积分和数学分析方面的学习效果较好,但在概率论和线性代数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最后,我们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基础题型上的解题能力相对较强,平均分为92分;而在综合应用题型上的解题能力相对较弱,平均分为85分。这说明学生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该市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数学知识点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三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初中教育改革的工作进程,确保数学考试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现对这学期期中考试进行客观真实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选择有效措施,争取在20xx年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九年级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题的评价
1.命题类型
全卷由23道题组成,严格控制基本技能题的难度,适当增加体现过程方法的题目,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的问题;试题按“新课标”中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命题,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注重目标层次和内容结构,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由三个大题组成,其中,第一大题:选择题,共8题,24分;第二大题:填空题,共7题,21分;第三大题:解答题,共8题,75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命题范围:
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前四章及第五章前四节的主要内容,各领域分值分配合理,具体如下:
3.试题难度
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7:2:1,这样的比例符合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要求。
4.试卷特点
(1)试卷贴近教材,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过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自主研发试题,既体现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总体难度不大,非常灵活。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三个台阶,分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3)强化对数学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考核.试卷通过新的试题情景和呈现方式,给学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解释、比较、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考试过程考查学生的数感、算理、几何语言转换、说理、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等。
(4)反映新的评价要求和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重视合情推理,注意联系实际,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试题贴近新的课标要求和新的理念,适当降低了有关技能的难度。
二、试题解析
1.立足教材,体现双基.试题基本上源于课本,能在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中找到原型。如第1、3、4、5、6、8、9、11、12、13、14、16、18、19、21、22、题,与以往比有所增加。
2.适当控制了运算量,避免繁琐运算.在考查计算时,减少运算的难度,重点考查算理.即对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理解.如第1、2、3、12、题。
3.突出考查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7、11、17、18、20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说理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3、8、9、14、16、题通过图形与变换的结合,强化数与图形的联系,使基本作图、问题转换、推理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4.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如第8、9、14、16题,渗透了的数形结合思想,第2、6、13、25题中的方程思想,第3、7、10、19题的变换和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5.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全卷带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第5、6、15、20、23、题,占总分的30%.这些试题中所设臵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重在用数学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情推理、操作探究能力。如第22题,需要读懂题目的要求和图形中的信息,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对今后教学及中考复习的启示: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不能熟练、准确的掌握和应用。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答出现偏差较大。
3、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弱,导致因书写乱、不规范失分。
4、缺乏实际应用问题的背景经验,在解答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际的问题时,出现理解困难,导致解答失误。
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忽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训练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落的不实。
2、复习过程中存在过偏超难现象,导致学生在解答基础题目时反而失分。
3、对学生的书面表述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学生表述能力不高、书写较乱。(可能有些老师认为那是语文老师的“管辖”范围,与自己无关)
4、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到位。
四、教学建议:
1.重视“双基”训练
①把好计算的准确关:平时计算时要强调稳,分步计算,注意检查。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③把好表达规范关: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力求严谨;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教学中不必将“演绎推理”提早于教材的要求,但呈现形式可以提前出现,让学生在经常接触中不断熟悉。
2.重视回归课本、回归课堂
中考试题多来源于课本或从课本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而不是加深,这样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逐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当前课改的新理念,给学生以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应摒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阅读、理解、分析、探求的能力。
3、重视问题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在问题变式教学中,教师或通过对命题结论的改变,引出新命题;或通过对命题条件的改变,引出新命题;或通过特殊到一般联想,引出新命题;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一问题有哪些特例,还能否推广,它的反面情形如何,逆向思考结果怎样,与其相关问题结合起来情形如何。这样的变式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解决开放探究性问题的能力。
4、重视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
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是新课程、新教材的特点和亮点之一,但在实际使用时,走过场,流于形式,甚至不加处理的现象非常普遍。事实上,开展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能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这些都是解决开放探究性问题所必备的。
本次考试已经结束,但它的导向性将作用于今后的教学全过程。我们应全面总结本次考试的成功与不足及发现的新问题,坚持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坚持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改革,更好地引导课堂教学,为提高我县的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四
从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次试卷难度不大,但知识面涵盖广泛,容易忽略的细节多,如果学生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以下是我的试卷质量分析情况:
考试情况分析:
二(1)班共40人,实考40人。二(2)班共41人,实考41人。卷面为满分100分,其中:二(1)班100分4人,90—99分11人,80—90分15人,60—80分7人,不及格3人。二(2)班100分2人,90—99分18人,80—90分16人,60—80分4人,不及格1人。
试卷及错题分析:
这份试卷选择了填空、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几大类型。分值分布如下:填空28分,口算10分,列竖式计算26分,动手操作9分,解决问题27分。
一、填空
每空1分,小朋友们多数对近期学习的厘米和米的知识掌握较牢固,失分较少。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中一块三角板中,有()个角,有近30%的同学不会填。这个知识点给学生讲过两遍,可能遍数还不够多,部分学生没掌握好。在以后复习时应该给予关注。在填写角的各部分名称这道题,我发现部分学生不会写“顶”这个字,这可能与我的平时教学有关,忽略了学生生字的掌握,认为这是语文课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注意这方面。
二、计算
计算包括口算和笔算。口算学生们做得很细心,无掉题、漏题的情况发生,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因马虎出错。而笔算问题很大,几乎50%的同学在计算题出现错误扣了分。扣分主要是因为(1)计算不细心导致计算错误。(2)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尤其是第一题61+39=100这道题。因为讲课时没有重视答案是100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所以出现了计算正确而数位没有对齐的现象。(3)没有标上进位1和退位点。在平时的练习过程,反复强调要标上,部分学生还是会忘记。
三、动手操作
1、画一个直角,再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出现错误大部分因为(1)没有标上直角符号。(2)尖尖的角由于三角板磨损画得有些圆滑。
2、画一条4厘米长得线段。
同学们对于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的知识点基本掌握,但在画完后需标出长度的要求极易漏掉。要做着重强调。还有部分学生因看错题目化成5厘米线段。
四、解决问题。
1、2、3、4、5小题考察的都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混合的应用,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出现错误的同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算式正确,答案确没有计算正确。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平时对解决问题没有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在今后会重新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综合以上出现的问题,结合今后的教学,特作出如下的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做题前先看清题意的习惯。
无论什么题目,是多么的繁杂或是多么的简单,弄清题意才有可能做对,否则前功尽弃。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多做一些趣味性的心算与口算练习,既提高了计算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持之以恒的坚持必定能出结果。
两个月的辛劳,两个月的收获,发现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五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科学业评价已落下了帷幕。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现将本学期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业评价质量分析如下:
一、综合评价
我校一年级仅有1个教学班,这个学期,一年级仍然实行数学学科学业评价方案,方案还有待成熟,但是基本有效的对全班64人,从过程性、活动性及终结性三方面评价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全班95%的学生都能达到优秀。下面就从这几方面结合我们班级的评价结果做出以下分析报告。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包含课前课堂表现、成长记录袋内容、日常作业情况以及单元检测,我们采用平时记录的形式积分,共40颗星,占总成绩40%。
过程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考察学生每一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及时纠错的学习习惯,考察学生是否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是否认真,差错少,能否及时订正错题,并主动请老师再次批改,考察学生本学期都参与了哪些活动以及学生特色作业的完成情况。
从评价结果来看,课前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互作互动能力主要是靠老师平时观察来评价,缺乏很详细的评价标准,所以各个学生之间只存在细微的差别,学生的互作互动能力比较欠缺,主要还是平时训练的少,小组合作意识还不够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好,只有少数学生经常出现做完作业不检查导致漏题的现象;日常作业情况主要参考《小学数学》的书写情况,由于作业一般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都写的不错。单元测试后教师都会及时对当次考试成绩进行记录,对学生的纠错情况进行检查与统计。由于每单元的学习内容不一样,所以每次单元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都不统一,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每次测试总有少数学生出现漏题的现象。至于成长记录袋,每次学生都能很认真的完成特色作业,并将成果保存进成长记录袋中,这一项学生的成绩都差不多,基本都能得到满分。
2、活动性评价
活动性评价主要包含数学好玩分扣子、填数游戏以及口算比赛三项活动,共20颗星,占总成绩20%。
活动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分类方法,是否能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是否能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意识与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学生的计算能力这几方面,依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进行打分。
从评价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找到合适的分类方法,也能主动参与分类活动以及填数游戏,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只是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与小组合作能力较弱;由于口算测试学生若对自己作答情况不满意,可申请更换题卡或者申请重新测验,直至自己满意为止,所以大部分学生考试都比较好,只有极个别学生口算能力较弱,一次考试不太好又不愿意二次测试,答对题数低于50道。
3、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采用纸笔测试、我们认识的数以及数学与生活分项测试的形式进行评价,共40颗星,占总成绩的40%。其中纸笔测试30颗星,另外两项各5颗星。
终结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操作能力、数学思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考察是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交流,能否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能否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测查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从评价结果来看,全班95%的学生终结性评价能达到35分以上。我们认识的数这一项学生都能用生活中的事物描述100以内的数,也能简单的交流,少部分学生在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这方面能力较弱。数学与生活这一项测试中,学生能很轻松的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并提出5个以上数学问题,也能够解决。纸笔测试中,80%的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但是学生观察物体的方位这方面能力较弱。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评价方案还不够成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学生的互作互动能力比较欠缺,小组合作意识还不够高,缺乏对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好,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每次测试总有学生出现漏题的现象。学生的口算能力、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的能力以及观察物体的方位的能力较弱。
三、原因的分析
学生的互作互动能力比较欠缺,小组合作意识还不够高,缺乏对自我评价的客观性主要原因还是平时训练的少,小组合作的机会少,小组合作中组长的选定很重要,需要老师严格的筛选与培养,这点我作为老师来说,我不合格。少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每次测试总有学生出现漏题的现象,学生马虎不认真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在这方面的训练不够,没有做到领着学生检查,帮助学生学会检查,以致学生没有做完题检查的意识。学生的口算能力、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的能力以及观察物体的方位的能力较弱,主要在于平时训练少。由于这学期时间短,只有三个多月,但学习任务没有变,于是这个学期一直呈现一种赶课的状态,对学生这些方面的训练就搁置了,这是我的责任。另外观察物体的方位印刷的不够清晰,学生看不清楚导致孩子作答时有困难。
四、教育决策
在下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教育,增加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并乐于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积极讨论,并着重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加强培养孩子的检查能力以及纠错能力。重视每一次的单元检测,及时分析总结孩子对本单元的学习掌握情况,有重点的对孩子进行辅导。在下学期的教学中会继续抓好基础知识,特别是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练习,运用多种形式,才能让学生真正灵活做到又快又准确的计算。估算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重点,下学期会加强孩子的估算意识以及估算能力。
五、行动落实
1、争取每堂课都给学生空出来几分钟时间让孩子合作讨论,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讨论,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
2、固定小组成员,统计小组长的姓名,并安排空余时间对这些小组长进行培训。
3、每次做完作业或做完试卷后,教师要做到带领孩子认真检查,教会孩子自我检查的方法,直到学生能做到自我检查以及自我纠错。
4、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利用开火车、抢答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5、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孩子的估算能力。
6、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着重辅导后进生,关注后进生,提高中等生,提升优秀生,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优秀。
综合以上来看,学生各方面表现层次比较分明,各项能力都有需要加强的学生,同时使我看到了并了解了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够完满的一些事物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补足,在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生的学习品质),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尝试与研究。加强学生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方位感,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课堂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争取在以后的测试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使一年级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找数学,发现数学,学会运用数学,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六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结构
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同时注意结合具体问题背景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满分100分。
2、试卷特点
(1)全卷试题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重视考查“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课堂上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较广,试题形式多样灵活,一年级学生想得100分不容易,能较好的反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优势与不足,体现一定的坡度,能较好的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
(3)试卷具有人文特点。试卷注意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具有人文的特点。试卷改变了过去“冷、硬”的面孔,卷首给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调节心理的`语言,还提供了生活中图片,图文并茂。
(4)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
(5)考查学生对数据、图表的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正确地获取、理解信息,并通过处理数据、图表所表达的信息去表达解决问题。
(6)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
二、效果
全班31人经过统计,此次考试的及格率达100%,优秀率都在75%以上,平均分是84分。
三、体会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四、学生感想
经调查,大部分学生走出考场时,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很好考,可是有少数平时读题认真的学生认为很难,在检查时发现很多错误,如果不仔细很容易犯错。还有学生说题目的字太小,太密集,很难认。大部分字平时都已经认识了,也没必要写拼音了。
五、教学建议
(1)从统计的数据和学生解题时暴露出问题可以发现教师用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是有效的,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更新旧的教学观,领悟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学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注意联系学生的社会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低年级教学中计算是重点,今后应坚持抓好学生的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5)新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合理有效的开发教材资源,有助于把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对学生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6)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必须到位,使每位学生能学到最基本的数学,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如:陈佳莹、金佳瑶、叶海康等。教师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与思维空间,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