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观课报告【实用6篇】
小学观课报告 篇一
观察课程:数学课
观察时间:2022年3月10日上午9点-10点
观察班级:三年级一班
观察老师:李老师
观察课程内容:
本次观察的数学课程主题为“加法和减法运算”。李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观察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入:李老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加法算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2. 概念讲解:李老师用图示和生活实例来解释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发现规律。
3. 计算练习:李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她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4. 游戏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李老师组织了一个小组游戏。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5. 总结复习:李老师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用简单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观察学生反应:
在整个课堂观察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在计算练习和游戏活动中展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之间的合作氛围良好,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观察老师评价:
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她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而愉快,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观察总结:
通过观察这堂数学课,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他们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他们还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堂数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在李老师的引领下,这些学生一定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观课报告 篇二
观察课程:语文课
观察时间:2022年3月15日上午10点-11点
观察班级:四年级二班
观察老师:王老师
观察课程内容:
本次观察的语文课程主题为“写作”。王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观察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王老师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引起学生的兴趣。她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从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写作指导:王老师通过讲解写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的基本规则。她提供了一些写作模板和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 个别辅导: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写作需求,王老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与学生一对一交流和指导。她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互批讨论: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互批讨论,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互动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 作品展示:王老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通过朗读和展示的方式,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观察学生反应:
学生们在整个课堂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他们认真倾听王老师的讲解和指导,积极思考和创作。在互批讨论环节,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在作品展示中展示了自己的成果,获得了全班同学的认可和赞赏。
观察老师评价: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而愉快,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观察总结:
通过观察这堂语文课,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他们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他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个别辅导和互动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堂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在王老师的引领下,这些学生一定能够在写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观课报告 篇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实现,需要其自身发展具备一定条件。其中一个主要条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发展水平。
聆听殷老师的课,我们重点观察了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根据课堂观察,我对学生的参与数量进行了统计:教师课堂提问叫答人次共26次。课堂中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学习4次。参与回答问题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76%。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38%。通过数字统计,我们了解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主动参与为主,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活动。
从学生参与的情况来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以从中看出,全班有77%左右的学生独立回答过问题,即使没有单独回答问题的学生,也通过自主探究、同桌交流读等形式,参与了课堂活动,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自主探究、同桌交流等集体活动,做到了全班参与,这样的集体活动,整堂课一共有4次,说明课堂上教师能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并尽力照顾到全班学生。
2、课堂上有很多孩子还是特别活跃的,有四个孩子回答了3次问题,有三名孩子回答了2次问题,说明孩子对老师的提问积极性很高。总的来说,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班级中只有四位同学没有独立回答问题,若再多照顾一下这几位边缘生就更好了。
总之,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在祁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学得轻松,课堂效果非常好。通过统计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面也较广,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小学观课报告 篇四
今天听了xx老师执教的《称赞》一课,收获颇多。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童趣盎然,故事性强,童话所独有的优势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我们教研组成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观摩:
一、教学流程:
张老师这节课环环相扣,实效性强,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
教学流程观察记录表:
本教学流程脉络清晰,设计合理,科学实用,创设多处情境指导朗读的教学方法,无不体现着语文的美丽转身。
建议:当然,课堂永远是一种有遗憾的艺术,这节课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生字教学在扎实一些,可抓几个重点字写一写,这样更能体现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
2、创设情境感情朗读上,上一些分割,多一些整合。
二、课堂提问: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张老师的这节课,正是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温馨。
在《称赞》这节课上,对学生参与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这节课的学生参与情况是比较好的,有37名同学主动参与了课堂,占全体同学的88%,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较广。从学生回答问题次数来看,大部分同学只回答了一次或者两次,有14个同学回答了三次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有5名同学没有发言,从课堂表现来看,举手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很少见这几位同学主动举手。
建议:1、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这些孩子积极大胆的举手发言,以此来提高这些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2、充分关注这几个孩子上课的学习状态,如他们的听课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
3、多给这些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判断这几个孩子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张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共设计了四个:
1、在阅读中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刺、猬、板、凳、糙、但、傍、椅、瞧、留”10个生字,重点识记“背”“糙”的字音,会写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背、傍”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称赞的句子。
3、结合图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新词称赞、粗糙。
4、体会称赞所带来的快乐,学会称赞别人。
这样设计做到了:
一、教学目标设计准确,得到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准确清晰,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紧紧围绕着这四个目标展开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反复引导学生,使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地落实。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课文通过故事创设情境引入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接着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反复读,再把生字词放到课文中让学生读,这样学生不仅认读了生字词同时也读熟了课文。理解字词除了反复读,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摸一摸理解“粗糙”,方法新颖,学生印象深刻。
建议:
“会写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背、傍’2个字。”这一目标没有落实。低年级语文教学,生字教学应作为重点来处理。
小学观课报告 篇五
本班共50人,回答了3次的学生有2人,所占总人数比例的百分之6;回答了三次的学生有6人,所占总人数的百分之12;回答了两次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40;回答了一次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24;没有回答问题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20。从统计的数字来看,参与度很高,老师充分关注了绝大多数学生,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目标。
一、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课上老师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发言中来,而不是一节课下来只有少数学生在反复发言。老师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尽量让学生表述与众不同的见解,没有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同时存在。老师重视调动性格内向的孩子发言,及时捕捉他们想表现的瞬间,让他们表现,即使答得不完整,或答错了,也鼓励他们的勇敢。
二、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兴趣与成功是有机的统一体,兴趣可以促进成功,成功可以激发兴趣,使学生因感到能学会而愿意学,因愿意学而学得更好。在教学中,对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问题的设计,优等生可以增加难度,提高力度,以促使其只有起跳,才能摘到果实;中下等生可以降低难度,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饱尝成功的喜悦,建立更多的自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掌握知识,增强技能,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进步。
三、老师的提问很有实效性和层次性很强,以学定教。
老师的每次提问使多数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引发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所以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很浓,课堂气氛很活跃,扎实有效的进行了教学。
建议: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不发言的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肯定他们的闪光之处。
小学观课报告 篇六
“这真是精心设计的流程,扎实推进的课堂”在认真地观摩了董老师执教的《两只鸟蛋》一课之后,我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这节课,董老师真正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从“文本解读”转向了“能力培养”,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从董老师本课时教学流程的设计这一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出示图片,渲染气氛:“同学们,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季节,你喜欢春天吗?你还能用哪些词来描绘春天?是啊,春天这么美好,你们愿不愿意到大自然中玩一玩呀?小动物也和你们一样,来到了美丽的大自然中。听!谁来了?哦!是小鸟飞来了,它们你一句我一句,唧唧喳喳的唱的可高兴了”接着提问“那鸟妈妈是怎么把小鸟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加声音,点课件)”从而引出课题。
这一步的设计,以声音和图片为媒介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效果很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小朋友们,关于这两只鸟蛋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谁想知道?故事就藏在咱们的课本里,快去读读吧!”然后让四位小朋友来接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流利,正确,有感情。
这一步的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而且目标明确,但我觉得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有感情,要求有点高,可以在精读时再让学生达到有感情朗读这个目标。
三、闯关游戏,快乐识字
教师带领大家去鸟的王国里看一看,让学生通过四关拿到四把智慧金钥匙,才能顺利到达鸟的王国。
第一关,读带拼音的词语,自由读,请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拿到金钥匙,见到蜂鸟
第二关:去掉拼音读词语,变向开火车读,拿到金钥匙,见到鸵鸟
第三关:单个字,男生女生对抗赛读,做猜字游戏认识“捧、抬、投”拿到金钥匙,见到啄木鸟
第四关:用“蛋”组词
这个环节,把整个识字过程设计成一个闯关游戏,设置四个关卡,一个比一个增加难度,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用做动作猜字的游戏让学生认识新字,学生记忆深刻,也学会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到最后教师还做了铺垫“其实,鸟的王国里还有很多鸟,它们要等你们学好课文才和你们见面呢?想见见它们吗?那就认真学习课文吧!”,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四、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教师想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逐段学习。
第一小节,教师版画大树,并让学生摸鸟蛋说感觉,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凉凉的鸟蛋”可以说成“鸟蛋凉凉的”,引导学生体会鸟蛋,真好玩,在指导朗读。
第二小节,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并表演鸟妈妈焦急不安的样子,并联系实际谈感受,从而理解了重点词语“焦急不安”。
第三小节,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送蛋,并上台表演,指导朗读。
第四小节,教师创设了小鸟慢慢出壳慢慢长大的情境,指导朗读。
这个环节,教师利用多种方式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词句,并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表演读,考察了学生对词句的把握和理解,从而教会学生多种学习课文和词句的方法。
总之,董老师的目标具体明确,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课堂扎实高效,既关注了课程内容,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真正地验证了xx老师说的“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