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经典3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随着学期的过半,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在接下来的学期,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数学能力,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整数和小数
1.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整数进行计算。
2. 引入小数的概念,并与整数进行比较。教授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分数
1. 复习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分数进行计算。
2. 引入分数的比较和排序。教授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化分数的方法。
三、面积和周长
1. 复习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这些概念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 引入三角形和圆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与矩形进行比较。
四、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1. 复习平面图形的名称和性质。引导学生描述和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
2. 引入图形的位置和方向的概念。教授图形在平面上的平移、旋转和翻转。
五、数据统计
1. 复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2. 引入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方法,如条形图和折线图。
六、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将帮助四年级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教科书、练习册、互动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我们也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以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合作能力。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将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在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们的教学计划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整数和小数
我们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游戏,引导学生在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我们也将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和扩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分数
我们将通过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我们还将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分数进行计算,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面积和周长
我们将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我们还将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形状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我们将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和方向的概念。我们还将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数据统计
我们将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并使用条形图和折线图进行表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我们还将引导学生解读和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解决问题
我们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将提供各种问题和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将帮助四年级学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教科书、练习册、互动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我们也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以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合作能力。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将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晨光小学 张霞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们四年级共有学生410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们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一帮一对对红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情况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教学进程
周次
日期
内
容
必备课时
机动课时
1
2.8~2.10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4
1
2
2.13~2.17
四则运算
5
1
3
2.20~2.24
位置与方向
6
2
4
2.27~3.2
加法运算定律
3
1
5
3.5~3.9
乘法运算定律
3
2
6
3.12~3.16
简便计算
4
2
7
3.19~3.23
营养午餐
单元复习
2
1
8
3.26~3.30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
1
9
4.2~4.6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
2
10
4.9~4.13
生活中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
2
11
4.16~4.20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
2
12
4.23~4.27
整理和复习
测试及分析
2
1
2
13
(五.一放假)
14
5.7~5.11
三角形
4
1
15
5.14~5.18
图形的拼组
测评及分析
2
2
1
16
5.21~5.25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
2
17
5.28~5.3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
2
18
6.4~6.8
统计
测评及分析
2
2
1
19
6.11~6.15
数学广角
2
2
1
20
6.18~6.22
小管家
测评及分析
总复习
4
1
21
6.25~考试
总复习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