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彩3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四个方面,提出一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目标
1. 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积极的方式维护心理健康。
2. 培养中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合理地面对挫折和压力,并学会寻求帮助。
3. 培养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二、内容
1.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堂教育和校园宣传活动,使中小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2. 情绪管理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培养:通过开展心理调适训练、情绪管理技巧培训和应对困难的案例学习,帮助中小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3.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人际交往技巧培训和互助活动,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与他人良好地沟通、合作和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的培养:通过开展自我认知训练、自我价值感的探索和个人成长计划制定,帮助中小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知。
三、方法
1. 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包括讲座、课堂教育、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由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共同参与,以确保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评估
1. 定期的学生心理健康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2. 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估:通过观察、访谈、测量等方式,评估教育活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实施是为了保障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本文将从目标、策略、资源和监测四个方面,提出一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目标
1. 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2. 培养中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3. 培养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二、策略
1. 整合资源,建立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增强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意识。
3. 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平台,定期开展家长会议和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三、资源
1. 人力资源: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师和心理辅导员等。
2. 物质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材料,提供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3. 教育资源:采购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工具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四、监测
1. 定期的学生心理健康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2. 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估:通过观察、访谈、测量等方式,评估教育活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工作计划,我们将能够有效地保障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三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篇一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班级保健的培训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重视心理辅导试点班的实践研究工作,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6.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的课程活动。
7.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8.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重视试点研究,增强科研意识
1.试点班老师要善学、勤学,阶段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在班主任例会中进行交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开拓思路、更新方法。
2.试点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展示。
3.试点班要重视调查分析、研究,并进行个案分析,不断地积累资料,逐步在校内进行推广。
(三)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2)班主任老师推荐(3)辅导老师访谈
2.开通“心语热线”,进行电话咨询辅导。
3.在学校宣传窗设立“心灵广播”栏目。
4.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5.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心理咨询室开始开放(每周三中午12:00-12:45)。
4.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六年级学生)
5.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6.开展心里健康辅导示范课活动
7.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8.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9.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
篇二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育心为先的原则,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的全程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帮助七年级学生尽快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习;
帮助八年级学生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改善成绩“两极分化”现象;
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九年级学生的对挫折的耐受能力,消除压力源,缓解中考压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活动计划
(一)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通过国培—省市培训—自主研修等方式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逐步形成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干部负责,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
(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1、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1)开展学习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主题班会、学法指导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
在课堂中,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兴趣引导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3)利用教材与课堂,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教材的编写和制定都蕴含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作用,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本期根据不同年级反映出的突出心理问题举办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促进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3、开放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的辅导。由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定期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学生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但是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单纯地重视孩子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今年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开展亲子活动等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宽松的心理环境。学校注重校容校貌的建设,使学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通过校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时时刻刻接受着健康的熏陶,学校心理环境谐和、真诚、奋进,孕育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
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安排
九月:
1、制定学年心理键康教育学年计划及心理咨询计划;
2、结合入学教育,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心理辅导,以改善新生的“三大心理困惑”;
3、让新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十月:
1、重新选拔,合理配置、培养一批心理信息员;
2、分发《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单》;
3、根据个性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辅导。
十一月:
1、班级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
2、依托国培,结合学校工会工作,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十二月:
1、利用校园网站,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2、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班主任心理教育的研讨和交流;
元月:
1、期末考试前学生心理辅导;
2、档案归类、整理;工作总结、反思;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