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 计划【优质3篇】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 计划 篇一:探索太阳系
引言:
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将引导学生进入神奇的太阳系世界,通过探索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观察能力。本篇将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概念、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的运动规律。
一、太阳系的基本概念
1. 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庞大系统。
2.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天体围绕着太阳运动。
二、行星的特点
1. 八大行星根据离太阳的距离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a. 内行星:水金火木,即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b. 外行星:木土天海,即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离太阳较远,气体组成较多。
2. 行星的特点:
a. 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
b. 行星的大小和质量各不相同。
c. 行星的表面特征各异,有的有山有水,有的表面呈现环状结构。
三、太阳系的运动规律
1. 行星的公转:行星围绕着太阳按照椭圆轨道运动,公转周期不同。
2. 行星的自转:行星围绕自己的轴旋转,自转速度不同。
3. 行星的运动轨道:行星的运动轨道呈现椭圆形,离太阳越近,轨道越圆;离太阳越远,轨道越扁。
结语:
通过本篇的教学计划,学生将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概念、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参与实际观察和实验,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同时,教师还将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太阳系奥秘,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 计划 篇二:探索动物世界
引言:
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将引导学生进入神奇的动物世界,通过探索不同动物的特点、栖息地和食物链,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观察能力。本篇将介绍动物的分类、栖息地和食物链的概念。
一、动物的分类
1. 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2. 哺乳动物:具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喂养幼崽,如狗、猫等。
3. 鸟类:有羽毛和喙,能够飞行,如鸽子、鹦鹉等。
4. 爬行动物:有鳞片和爪子,以及冷血特征,如蛇、乌龟等。
5. 昆虫:有六条腿和外骨骼,如蝴蝶、蚂蚁等。
二、动物的栖息地
1. 动物根据不同的生活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栖息地。
2. 水生动物:生活在水中,如鱼、海豚等。
3. 陆生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如猫、狗等。
4. 空中动物:生活在空中,如鸟类、蝙蝠等。
三、食物链
1. 食物链是用来描述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的。
2. 食物链由食物网组成,包括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食物链中的动物可以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结语:
通过本篇的教学计划,学生将了解动物的分类、栖息地和食物链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参与实际观察和实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同时,教师还将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动物奥秘,激发他们对自然世界的热爱。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 计划 篇三
四年级
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
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
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
、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
(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
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
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
特征奠定基矗
3、植物
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
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
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
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
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
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
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
4、力求做到知识和能力并进,不可偏废。
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
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
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
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
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10、评价要中肯,不可无限制的夸张,适当的批评不可少。
五、教学进度安排:
按县小学
教研室进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