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优质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数字0-10的读写和认知;
2.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目比较和排序;
3. 能够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计算;
4. 能够认识和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
教学内容:
1. 数字的认识和读写:通过课堂游戏和练习,让学生熟悉数字0-10的读写和认知,能够正确地念出数字,写出数字的符号,并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对应。
2. 数目的比较和排序:通过游戏和实物比较的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数目的比较,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加法和减法的简单计算:通过实物和图片的示范,让学生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使用:通过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认识和熟悉圆、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常见几何图形,并能够辨认和使用这些图形。
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如数字游戏、形状拼图和数目比较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亲自操作,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教学评估:
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测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读写能力;
2. 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观察学生在数目比较和排序中的表现;
3. 通过口头问答和实际计算题,评估学生在加法和减法计算上的掌握程度;
4. 通过展示几何图形和要求学生辨认和使用,测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 掌握数字0-20的读写和认知;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能够认识和使用常见的几何图形;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字的认识和读写: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熟悉数字0-20的读写和认知,能够正确地念出数字,写出数字的符号,并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对应。
2. 加法和减法的简单计算:通过实物和图片的示范,让学生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使用:通过展示圆、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常见几何图形,让学生认识和熟悉这些图形,并能够辨认和使用它们。
4. 观察力和思维逻辑的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图形和数量的关系,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如数字游戏、形状拼图和数目比较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亲自操作,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教学评估:
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测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读写能力;
2. 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观察学生在加法和减法计算中的表现;
3. 通过展示几何图形和要求学生辨认和使用,测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维逻辑的发展,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情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根据我所教学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积极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学情分析:
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和课堂状况,进一步了解到班上学生的基本情况,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理解能力不够,与优等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培优补差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情况分析,充分掌握他们的综合素质、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再根据这些分析制订培优补差目标,重点放在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方面
二、培优补差目标: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数学思维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数学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三、培优补差措施: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4、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6、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一年级教材、教师用书、教辅资料等为指导思想,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原则,确实把本班教育教学工作搞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3)数学和本班《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一(3)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3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
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