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最新6篇】

农村水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农村水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本报告主要调研了农村水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发现农村水源建设存在着水质不达标、供水不稳定、设施老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质、加大投入和加强组织管理等。

一、引言

农村水源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居民的生活、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农村水源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水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农村水源建设的发展。

二、农村水源建设的现状

1. 水质不达标

农村水源的水质普遍较差,存在着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农村污水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导致水源受到污染。

2. 供水不稳定

农村供水设施相对薄弱,供水管网老化严重,导致供水不稳定。尤其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供水紧张的情况更为严重。

3. 设施老化

农村水源建设设施存在着老化的问题,许多水井、水泵等设施使用年限已久,需要进行更新和维修。

三、问题分析

1. 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主要源于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民水质意识较弱等原因。

2. 供水不稳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供水设施的老化和管网不完善所致。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3. 设施老化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水源建设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不及时所致。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导致设施老化严重。

四、解决方案

1. 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对水质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2. 改善水质

加强农村水质监测和检测工作,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农村水源的治理和修复。

3. 加大投入

增加对农村水源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水源建设的资金保障,确保供水设施的更新和维护。

4. 加强组织管理

加强对农村水源建设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农村水源供应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五、结论

农村水源建设的现状存在着水质不达标、供水不稳定和设施老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质、加大投入和加强组织管理等。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推动农村水源建设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农村水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农村水源建设的推动因素与发展前景展望

摘要:本报告主要探讨了农村水源建设的推动因素和发展前景,发现政府的政策扶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技术的创新是推动农村水源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水源建设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引言

农村水源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水源建设的推动因素和发展前景,为农村水源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推动因素

1. 政府的政策扶持

政府在农村水源建设中给予了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推动了农村水源建设的发展。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水源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农村水源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社会力量的参与

社会力量在农村水源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企业通过社会责任项目和社会捐赠等方式,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参与农村水源建设。社会组织通过宣传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水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个人通过自愿参与和积极行动,推动农村水源建设的发展。

3. 技术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农村水源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如新型水质检测仪器、智能供水设备等,为农村水源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发展前景展望

1. 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改善生活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农村水源建设将成为满足农民需求的重要任务,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农村水源建设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水源建设将不仅仅是解决供水问题,还将更加注重水质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

3. 农村水源建设的创新与合作

农村水源建设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农村水源建设将出现更多的创新模式和合作方式,如PPP模式、社区自愿服务等,为农村水源建设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结论

政府的政策扶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技术的创新是推动农村水源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水源建设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创新与合作也将成为农村水源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村水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篇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近年来,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度综合统筹推进,重心从新农村建设点整治转向统筹城乡、扩张城镇、联乡成线、镇村联动建设,为解决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从20xx年开始,我县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一批中心村,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整合社会资源,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广泛参与、稳步推进的基础上,通过村庄合并、集约发展的方式,促进农村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民就地居民化。

1、城镇开发建设模式。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以小城镇开发建设为龙头,结合中心小城镇建设,通过移民搬迁方式,站在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把小城镇开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一体规划、一并推进,围绕“怎么迁得出、怎么住得稳、怎么能致富”核心问题,着力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就业结构。如xx县江口镇在小城镇建设中的,把处于深山区的原樟木村整体700多人搬迁到集镇,规划建设了樟木新区社区,辅以蜡芯产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完善相关自治组织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了新型社区。

2、农业产业联动模式。按照以社区建设为方向、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建设方向,通过对土地整合集中,实现了人口向农业园区社区集中,农民在产业集聚区内找到了工作,提高了收入,自发向环境优美的社区聚集。土地向农业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大户集中,人口集中以后加速了土地流转、土地向大户集中,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又促进了村庄整合。如南塘镇黄屋村结合xx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清溪园的开发建设,对黄屋开展整村整治建设,利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农村住房建设,形成产业联动的良好局面,从而使农民实现了“从一辈子盖几次房到三辈子盖一次房”的梦想。

3、中心村建设模式。以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在完善居住环境,改善房舍、设施、环境等方面的基础上,实现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同质的、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并通过产业支撑,把农业劳动力变成了一产、二产或三产工人,实现了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理念的根本转变,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转变,群众文化素质修养的根本提高。如xx县江口镇旱塘新村、南塘镇船埠新村、吉埠镇枧田新村,通过开展整村推进整治方式,建设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中心村,形成了人口20xx多人的宜居新型农村社区。

4、整体搬迁集中居住模式。结合扶贫开发,通过深山区移民搬迁,让分散在各个自然村的居民统一在规划地集中按新户型建房,整体重新建设具备生活、娱乐、服务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辅以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让农民从以前的小农经济中脱离出来,逐步转为一产、二产工人。如南塘镇大都新村,分三年集中建设了120余栋房屋,发展了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种植。江口镇美丽家园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引导农民向圩镇集中居住,转变就业方式。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就近享受周到的公共服务,让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尽快适度集中,住进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房屋,找到稳定的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1、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民看病难和上学难等问题,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医疗、教育、公共娱乐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入难题。

2、农村违章建房难控制,村庄合并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起,引发了村庄合并, 形成了村庄合并的新投入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扩大升级,虽然编制了建设规范,开展了“违法、违规’建设综合整治工作,但因农民观念影响,违法违规建设仍有发生。

3、对社区建设认识不足,安置就业难。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简单,面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对究竟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它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创造这些条件等诸多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社区的建设也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农民的安置就业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既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又是深刻的社会变革;既是发展当务之急,又是长期历史任务,必须遵循规律,科学决策,依法办事。

1、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往往在经济基础比较好、基层组织有号召力的农村率先突破。对暂不具备合并条件的农村,也应作出整体规划,逐步向这方面引导。

2、尊重意愿,强化协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然打破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利益格局,必然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比如,土地置换问题、资金筹措问题、建设标准问题,在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统筹利用资金、项目来综合推进。

3、加强服务,搞好管理。新型农村社区要健全管理组织,完善管理队伍,社区建成后,随着人员的增加,公共服务难度也在加大,公共卫生等往往成为反复反弹的问题,要搞好社区党组织、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和各类社区组织建设,科学制定社区管理工作职责,逐步形成一套运行顺畅、行之有效的社区管理新机制。

4、产业支撑,夯实基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在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同时,应该考虑和筹划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培植新兴产业问题,有目的地培植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促进加工业、运输业、仓储业的兴旺,从各个方面扩大农民就业渠道,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5、多元投资,调动力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巨额资金,县乡两级财力有限,上级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村民学校、图书室等公益性服务场所建设的以奖代补。

6、土地置换、综合利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充许利用节约出来的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解决主要建设资金。把这个指标转移到产业集聚区和城区用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原地复耕后还给农民,用于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建设用地指标飘移到工业集聚区后,用于哪个企业发展,必须吸纳当地群众到企业打工。

农村水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篇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推进农村小城镇化新型社区建设,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基于此,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宁陵县阳驿乡后陈新型小城镇化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后陈社区位于宁陵县城西,社区中心距县城2公里,s325省道南侧,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社区共辖后陈、潘集、前陈、张瑞寒、解洼、张三庄、东张楼、苏庄、訾庄、西张楼、张白、十里铺、严庄、姚庄十四个自然村。社区总人口8663人,总户数2288户,总耕地面积7894亩,党员总数110人。

后陈社区综合建设用地面积共计1350亩,原14个自然村居住占地总面积4073亩,社区整合后新增耕地面积2723亩。后陈社区建设分为“一心一带两片区”。一心:社区管理中心、文化大院、党员教育基地、社区超市等组成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一带:沿村北后陈水库和张解沟形成了一条自然景观绿化带;两片区:以景观带分割的南北两个居住片区,南片区安排789户老龄人员居住,为2层连体楼,面积165平方米,不超过2分半,北片区为5层和高层住宅楼,安排1499户中青年居住。

20xx年以来,社区“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高效发展强实力,提升品位显魅力,惠民富民增动力,文明和谐添活力”的工作目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于博个人无偿出资500多万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800多万元用于办企业和帮助村民建房。县委、县政府又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社区建设,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社区20xx年工农业生产总产值完成24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20xx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20xx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7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50元。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使后陈社区从一个脏、乱、差的落后村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典型新农村社区。

五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拆除旧房43345平方米,新建楼房51360平方米,改造废旧坑塘4处;在老水库取土19万多立方,填平了村内外坑洼地,消除了空心村,使社区新增耕地366亩;建造了村民文化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多功能大礼堂等公共设施;社区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兴建了村预制厂、水电暖安装公司和3个建筑队,创办了博远粮油、永胜木业、宏运木制品、鼎盛农业科技和中天混凝土5个股份制企业;成立了久赢种植、华裔农场品开发等4个专业合作社,转移安排劳动力500多人。先后修通了七纵五横道路共计公里;街内外安装了路灯、红外线可视电子监控,确保了社区群众生活财产的安全;同时狠抓乡风文明建设,凡婚丧嫁娶一律不准大操大办,定期开展“三好”、“四户”等评比活动;对社区内外486座坟墓全部迁移至公墓,社区1200亩耕地实行了群众较满意的合理流转,发展高效大棚有机果蔬1000亩;实施了井井通电工程,新打机井18眼,埋地埋管6300米,地埋线6700米,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后陈社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先后召开3次社区“两委”会、社区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走访群众35人次,倾听其呼声,了解其所想所盼。经过分类归纳,目前,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沉思:

(一)集中搬迁不便操作。随着农村民主法制进程的推进,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种思潮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意识不尽一致,一些潜藏在农村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表露出来,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极个别人对党的政策及政府的引导怀有本能的不理解,譬如在一个自然村内绝大多数人同意并支持搬迁,但仅有几户因计生超生或其他原因被政府处罚而不理解,故不同意搬迁,这就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二)新建房户成为不愿搬迁的“最大一族”。有的农户倾全部家产,盖了一座新房,在无扶持资金的情况下,仅靠做思想工作,效果不甚理想。

(三)困难户想搬迁而无能为力。由于社区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没有强大的公共积累作支撑,对一些困难户的帮助局限于社区党组织的义务劳动支持,扶持效果甚微,使这些困难户想搬迁而无能为力。

(四)农户搬迁融资渠道单一。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融资渠道过于狭窄,贷款环节多,手续繁琐,一些农户“望贷止步、谈贷色变”。

根据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着力解决:

一是社区建设应尊重群众意愿,不强迫命令,不强制拆迁,注重宣传引导。在启动建设农村新型小城镇化社区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开始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鼓励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建,条件较差或暂可不需要建房的可以后建,对于社区住宅,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避免农户建房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

二是引导农民入住农村新型小城镇化社区,坚持建得起,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将培育产业支撑,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首要前提。一是将已入住社区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全部纳入职业教育培训范围优先免费培训。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应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二是依托经济园区,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入住社区劳动力,促进农民就地转移。三是推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促进土地向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田大户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使群众从有限的土地中解脱出来,增加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发展新型农民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克服过去“家家点火、处处冒烟”的小、散、乱状况,实现千家万户的大生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机衔接,增加同类产品上下游的关联性,该区久赢种植专业合作社,争取入社成员突破95%。

三是加大对群众尤其是困难户扶持力度。诚然,近两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收,农民逐步摆脱贫困,但因灾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依然存在。根据调查:目前建房每平米造价600元左右,户均建房投资需10多万元,该区30%农户年均收入在4万元左右,自筹资金10万左右,甚至可以满足建房投资需求,而50%农户年均收入在2—3万左右,自有资金在7—8万元,建房资金缺口在2—3万元,还有20%农户年均收入在2万元以下,需要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支持。对这些困难户,可通过提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或利用危房改造资金解决。

四是科学安排部署,周密设计步骤。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让群众对农村新型小城镇化社区有正确的认识,并将经群众代表大会或群众大会同意或确定的户型向群众公示,让群众选择,并申请报名。之后群众代表按照集中连片优先,急于盖房优先的原则,确定入住农户,签定搬迁协议等,使整个建设过程有条不紊,有章有序。

五是典型引路,分步实施。选择村情好,群众觉悟高的村做为试点村先启动,政府积极搞好各种服务,创新实践,培植典型树样板,典型引路促启步,将政府的引导变为群众的自愿行动,形成强大合力,为农村新型小城镇化社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的动力,使这项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发展的战略工程有力、顺利、健康推进。

一、建议上级政府选个试点县进行社区建设体制改革,撤掉乡(镇)级编制,把乡(镇)干部分流到各个社区工作,既减少了办事程序,又提高了办事效率,既不增加财政支出,又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干部老龄化。有效提高基层干部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如不能进行体制改革,也可先把乡(镇)主要领导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城乡发展管理中心”,抽调一名副县级干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各乡(镇)领导可继续服务各自区域内的社区。

二、建议上级政府出台支持农村新型小城镇化社区建设的政策,简化社区建设所需办理的各项手续,加快组织完善社区班子建设,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一)完善基础设施。抓住中央、省在发展政策上向农村基础施设建设倾斜的机遇,搞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选项立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村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入手,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后陈社区集中投放。积极开展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生活的总体质量和水平。

(二)大力发展经济。立足现有情况,引导经济强人、致富能人积极投资,选上项目带动村域经济发展。引导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进行聚零为整,规模化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三)加强民主建设。按照“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有一个好的创业氛围,有一个好的扶持政策”的要求,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提高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农村新型小城镇化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强的组织基础。要特别注意发现一批思想作风正派、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农村优秀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进行多方面培养,改善农村党员干部的年龄结构和能力结构。

(四)促进社区和谐。通过多渠道、多层次、不间断的培训,使9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1—2项劳动技能,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懂法、守法、用法水平。大力推进“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使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议,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办,搞好基层民主建设。倡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积极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五)提升社区品位,后陈社区所要建设的不但是一个村的旧貌换新颜,一个村的生活改变,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一种深化。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民生活,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完成社会主义农民的根本转变,实现农民生活与城市接轨,缩小乃至等化城乡差距。

农村水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篇五

小学校

2013—2014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整改措施

在2013—2014学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中,我校考核得分在同类学校中排名靠后,下滑了5个名次,因此被列为重点视导学校。2013年11月21日,县资源中心一行领导专程到我校进行了教育教学视导工作,帮助我校分析了学校现状,查找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许多中肯实用的措施。结合视导工作精神,我校行政班子认真分析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原因,确定了2011—2012学年度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

师资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断层,专业混杂,是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基础性原因。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在县境内算偏远类,代课教师待遇低,请不到优秀的代课教师。现有代课教师学历、专业参差不齐,从源头上就无法有力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灵活,应变能力差,缺乏课改、创新精神。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教师组织教学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更有教师抓的力度不够,细致程度不够,教师辅导程度不够等原因。

首先从严格要求备课开始,备课要求书写工整,具备基本环节,内容充实,富有特色,有教师个性化的设计。在作业批改中,要求作业量要大,作业批改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作文批改要更加重视详改。如有:尾批、旁批、错别字修改、句子的理顺等。在考试检测环节中,要求教师认真对待每单元的检测工作,做到认真监考、认真批阅、认真评讲,让试卷在单元检测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另外,认真贯彻“向四十分钟要课堂教学质量”的精神,重视教师上课的检查考核。在教师上课检查考核环节,由教导处牵头,合同行政一班人实行每周每教师至少一次的不定时课堂检查。内容包括:教师是否使用普通话、是否坐着上课、是否认真严谨组织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检查考核。

进一步规范教研制度以及教研激励机制,让教研活动大众化、常态化、制度化。真正让教研工作起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以教导处牵头,多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校本培训,特别是对年轻教师和

农村水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篇六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老龄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

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市区的社区建设现状,探索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路子,市政府研究室组成调研组对市区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1986年,民政部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标示着“社区”概念首次进入政府工作的视野。年12月,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关于推进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工作任务。随后,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对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测评体系进行责任分解的通知》、《六盘水市创建平安六盘水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帮社区创建工作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双拥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提升市民素质活动的通知》、《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方案》、《关于在全市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指导社区建设工作。

在对社区的人口、地域、面积、单位、资源、社区办公用房等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年以来,全市共整合成立86个城市社区,在社区建立了党支部,依照《xxx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了社区居委会。各级各部门相继重心下移,结合社区建设开展各项工作,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街道主管、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社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三)社区服务逐步开展。

相关文章

校园市场调查报告(精简3篇)

1996年中国正式实行大学生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现在已经激增至20xx万。20xx万,等于四分之一个德国总人口、三分之一个英国总人口,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的抽样调查...
工作报告2019-06-01
校园市场调查报告(精简3篇)

个人总结述职报告(精选6篇)

光阴如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述职报告吧。那么述职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个人总结述职报告,仅供参考,欢...
工作报告2016-06-02
个人总结述职报告(精选6篇)

教学副校长述职述廉报告【经典6篇】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是时候认真地写一份述职报告了。那么什么样的述职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副校长述职述...
工作报告2013-08-06
教学副校长述职述廉报告【经典6篇】

园艺调研报告怎么写范文【精选6篇】

园艺调研报告怎么写范文 第一篇关于岭南园林绿化特点的调查报告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4班园林专业姓名:包川形式:公司实习时间:2013年8月19日——2013年9月12日实践单位:广州中茂园林建设...
工作报告2015-02-08
园艺调研报告怎么写范文【精选6篇】

实习实践报告【精选3篇】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系同学各自...
工作报告2015-04-02
实习实践报告【精选3篇】

销售述职报告(经典5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销售述职报告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销售述职报告 篇1在公司已经工...
工作报告2015-09-06
销售述职报告(经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