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三农调研报告范文(优选6篇)
县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农村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某县农村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调研结果表明,该县农村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好地了解某县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了解他们对农村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走访主要走访了几所代表性的农村学校,了解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等情况。
三、调研结果
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在基础设施方面,调研结果显示,某县农村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相对较为简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调研结果表明,某县农村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引进优秀教师。
3. 教育质量方面
调研显示,某县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
4. 学生学习环境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某县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恶劣,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资源缺乏,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4. 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论
某县农村教育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不高和学生学习环境恶劣等问题。只有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才能推动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提高。
县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农村农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某县农村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农村农业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调研结果表明,该县农村农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持和产业转型,以推动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农村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资源约束、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好地了解某县农村农业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农村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和农业专家,了解他们对农村农业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走访主要走访了几个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基地,了解农业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民收入等情况。
三、调研结果
1. 产业结构方面
在产业结构方面,调研结果显示,某县农村农业的主导产业仍以传统农作物为主,缺乏多元化和高效益的产业支撑。
2. 生产方式方面
调研结果表明,某县农村农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传统农耕方式为主,缺乏科技支持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
3. 农业机械化水平方面
调研显示,某县农村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仍以人工劳动为主,生产效率低下。
4. 农民收入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某县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农业的发展没有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科技支持,推动农村农业的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发展。
2.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农业向多元化和高效益的方向转型。
3. 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4.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
五、结论
某县农村农业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机械化水平低下和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只有加强科技支持和产业转型,才能推动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县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篇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青春九十年,喜迎十八大”值此中国xxx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为了进一步提高对《xxx思想、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理解,提高运用其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以小见大、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立即问题的思维。在暑假期间,我们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对所在城镇的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后写下了此次社会实践的收获,主要是关于新民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新民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实现机制以及新民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启示等三方面的内容。 新民市是沈阳市所辖县级市。位于辽宁省中部,辽河下游平原地区。东连沈阳市沈北新区、于洪区;南邻辽中县;西与黑山县接壤;北靠彰武县、法库县;西北一角与阜新县毗连。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万亩。全市设11个镇、14个乡和5个街道,338个行政村。是一座集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于一体的新兴城市。辽河以东地区种植水稻,其余地区种植玉米 、高粱、大豆3。是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
接待我们这次实践调查的是同学的一位亲戚,通过与他的攀谈和大家的亲身体验,我们由衷地得出结论,在广大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努力和农民积极参与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以前,我眼中的农村充斥着城市人固有的偏见,可是来到了新民才发现,这里农村的发展已超越了我狭隘的偏
执。通过与交流和与以前对农村的了解,我们都深切体会到了新农村建设以来,新农村取得的巨大变化:曾几何时,我一直把贫穷落后等同于农村,现在看来,虽然农村仍然与城市有着差距,但是这些差距不代表不能缩小。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在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个人特地随机地对新民市的8户居民进行了调查了解,在此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做具体介绍:
第一:居住条件
1、家用电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生活有进一步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家用电器上。30年前,最普遍的就是收音机,一个村子顶多有一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就更不用提了。现在收音机已经逐渐被淘汰了,电视、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逐渐普及了,电脑也逐渐走进农村人民的视线。在我调查的8户村民中,都有电视机,6户有洗衣机,5户有电风扇,3户有电冰箱,1户有电脑。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农民富了,另外现在农民购买部分家用电器可以享受政府补贴百分之十三。
2、房子结构
我调查所在村的房子主要分为泥草结构的房子、泥砖结构的房子、砖瓦结构的房子、新式砖瓦结构的房子以及商品楼。
而在我调查的8户村民中,只有1户住房是泥草结构的,
1户是泥砖结构的,2户是砖瓦结构的,3户是新式砖瓦结构的,1户是商品房,其中还有2户在二三年之内要重盖新式砖瓦结构的房子。这也反映了现在农村村民的住房水平,现在主要是以砖瓦结构和新式砖瓦结构为主。据了解,30年前主要是以泥草结构和砖瓦结构为主,由此可见,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3、农机和车
要致富先修路,在交通更加便利的同时,各种农机设备和车辆也逐渐走进了农村,农机设备主要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绞茬机,车辆主要包括牛车马车、四轮车、面包车、大货车、出租车、轿车。在我调查的8户村民中,1户有牛车,1户有货车。以前几乎每家都有牛车马车,但随着生产发展,几乎都被淘汰了,逐渐引进先进生产生活设备。由于调查户数有限,不能体现出农村拥有农机和车辆的状况。
第二:饮食
说完了居住条件,再看一下饮食问题,署假期间正赶上各种农产品、蔬菜等处于低价时期,农村家庭一般在这时候便可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饮食在这个时候也非常能够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我调查的8户村民里,过年在饮食方面花销在500元以下的有2户,在500至1000元之间的有3户,在1000至2000元的有2户,2000元以上的有1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夏季平均每户消费水平在10至20元左右。由此可见,农民负担减轻了,都过了一个踏踏实实,开开心心的夏天。而且平时油盐酱醋、米
面家里也是十分富足,鸡鸭鱼肉、烟酒、水果、蔬菜也是四季不断。
第三:年收入
最能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最能反映农村发展情况的,最能体现农村工作成绩的,就是年收入。农村人民收入来源主要有政府补贴所得、种地所得、农闲外出打工所得、圈养牲畜家禽卖出所得、个体经营所得以及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职工工资所得。在我调查的8户村民中,年收入在5000至10000的有1户,年收入在10000至25000 元的有3户,年收入在25000至50000元的有 3户,年收入在50000 元以上的有1户。现今农村有存款的大约占总村民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银行信用社还提供各项贷款业务,方便农民发财致富。
第四:日常消费
1、教育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中国xxx积极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九年义务教育在我所调查的的区域基本普及。在我调查的8户村民中,父母老人的文化程度主要是小学初中水平,而青少年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正读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村人民文化程度的提高,一般读高中每年学费生活费大约有9000左右,读大学每年学费生活费大约14000左右。随着教育机制的改革,我想教育经费还会逐渐降低。
2、医疗
医疗一直是困扰广大人民的问题,现在有合作医疗,农民人均保费只有30元,但是生病到指定医院看病买药可以享受优惠。但是并没有达到完全改善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在我调查的8户村民中,平均每年每户1500元左右(在没有大病的情况下)。相对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不是很大了。
同时,新民市的一位发展带头人的一番话也让我触动很深。他说:“现在新民市不能单纯地模仿以往的模式,因为那个模式是二十年前开始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对资源无节制的利用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新民应走新的模式,这样才能打破规则,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是的,未来的农村的发展模式不一定要走城市的发展道路。难道我们一定要将农田变成工厂,将高山变成矿山吗?对于未来农村的发展模式我想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完全可行适用的具体方案,但是我想农村的真正的发展之路一定不是简单的城市化。 而同时,这番话也显示出了他的远见,也令我对新农村的发展建设充满了信心:作为发展的带头人能有如此远见,新农村的建设怎能不成功呢?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要通过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
结构,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探索求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值此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必将取得一个新的胜利!
当大家穿行于新农村现代化的农舍间享受天伦,品味生活,我们真切的感到,环境优美,谐调自然,绿意长青,方能与天地同合。漫步于乡间林荫大道下亲吻芬芳,笑论春秋,我们看到,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化新农村特色正在初步彰显。
是的,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程,新农村的华彩篇章从这里掀开,农民的新生活从这里起航。从这里我们读懂了新民在创建更高水平小康的决心和全部内涵,记住了幸福新民人民的恒久魅力!
县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篇四
三农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解决各地区的三农问题需要各地部门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当地的金融机构,应该发挥本身的经济职能,以更好的开展服务三农的工作。
一、三农问题阻碍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其包含了很多复杂的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要对它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下面具体分析我国所面临的三农的含义。
(1)农村问题。农村问题主要指的是农村户口、农村经济和农村土地问题。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农村人口统计不清楚,户籍制度的实施工作效果不理想,使得很多农民的户口定位不准确。而农村经济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存在差异,交通的不发达,以及市场的狭窄等原因造成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缓慢,造成城乡经济差距逐渐增大,最终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土地使用权则关系到农民的正常生活情况,一些偏僻地区缺乏管理分配意识,对我国的土地分配制度不熟悉,使得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削弱了农民建设农村的积极性。
(2)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经济负担过重两大个方面。我国多数农民存在着文盲的现象,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带来的问题是农民活动的不科学性,农民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不能很好的利用农业知识来进行农作物的培养,这就影响了正常的收获产量。其次,文化素质的缺乏使得农民的劳动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近年来农民工热潮不断出现,大多数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向城市打工,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外流,这将会影响到各地区的农业发展。而农民打工所挣到的钱一般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是繁重的经济负担。
(3)农业问题。农业问题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经济问题,反映农业问题的主要对象是农业设备、农业投资、农业产品等等。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给农业生产过程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很多地区的农民尽管有着较多的土地,但是因为劳动力有限,无法实现具体的播种生产。而政府对地区农业的经济投入较少,使得农民对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变多,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当农民们结束了播种种植后还要面临农产品的处理问题,目前农副产品再市场上的价格处于低价位阶段,很多农产品的实际价值被贬低,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所投入的成本(如:肥料、种子、收割等费用)不能够完全收回来。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三大问题能否顺利的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经济情况。这就需要各地政府积极配合农业部门从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给予农民们足够的支持,充分调动农民们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优点多
农村信用合作社属于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审核批准后建立的,它是由部分社员入股组成且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因为经过国家金融部门的审核,因而具有合法性,在经济活动中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其业务包括了存款、取款、贷款和转账等主要业务。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业务对象是一些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其经济业务额一般都是零散、小数额、小规模进行。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集资成立,农村合作信用社是由农民和农村的或其他人员共同集资成立的,其主要宗旨是为了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以及解决农业上的资金需要,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2)管理民主,农村合作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多数是由农民们进行民主选举,然后决定管理人员的分配,且以对社员负责为首要原则,这就保证了社内的资金使用能够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避免资金流失。
(3)来源广泛,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合作社成员所缴纳的股金、社内积累的资金以及从外面吸收到的存款等等。广阔的资金来源能够确保这一金融机构顺利运行,避免出现资金周转不畅而导致机构亏损。(4)手续便捷,由于使用合作社资金或者办理相关业务的成员都是合作社成员,因此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手续就比较简单快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注册登记就可以进行存款或者取款,使用起来相当方便。
农村合作信用社在近年来再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与重要的作用,根据一组农村民意调查显示,农民们对信用社的运营情况、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调查后的数据显示,农民满意程度达到了,只有极少数的农民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建议。信用社的成立最大的意义在于支持了我国三农政策的推广和实施,通过合理地调动资金能够改善农业的生产设备;引进高产量的农作物品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这对于解决国家和地区落后的农村生产力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合作社的领导人员在运营过程中积极开展体制改革和管理改革,实现机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办事效率。
三、服务三农的具体途径
为了促进我国的农村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国家开始大力推广实施三农政策,如: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农机备提供、稳定农业品价格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如果这些措施能够长期持续下去,相信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产量将会大大地提高。作为国家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发挥其经济职能,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具体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
(1)加强金融管理。确保资金的正常运转以及合理利用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首要任务,只有储备足够的资金才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在投资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需要注意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信用社领导应该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还需要时刻关注市场情况,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配合国家农业政策,这样可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作用。
(2)吸引商业投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服务于三农问题这一方面时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增加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但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充分利用好农村廉价的劳动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农村信用社可以于企业签订合同,共同投入资金在农村开办工厂,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一来就可以吸收到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的发展。
(3)扩展贷款业务。给予农民相对额定的资金贷款可以推动农村个体户经济的发展,先帮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再引导另一部分农民致富。对于一些有发展思想的农民,信用合作社应尽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再通过技术指导鼓励农民创业致富。如:创办鱼塘、大棚蔬菜、水果种植、花卉栽培等等,这些都是新型的农业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对于农民生产致富有着很大的帮助。
(4)调整存款利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的利率来调整资金的积累。利率高,存款的人增多,市场消费少;利率低,存款的人减少,市场消费多。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运用这一模式来刺激或者抑制消费,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情况,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作物,这样就可以确保农产品的顺利销售,稳定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积极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好服务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各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县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篇五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由我委农村经济发展司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于xx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xx省xx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x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一)xx市概况xx市位于xx省南部,现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总人口 845万,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80%;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3475个行政村,49139 个村民小组。20xx年,全市GDP达到398亿元,人均4710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农业增加值1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
(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xx市委、市政府从20xx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xx市于20xx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赣南的脐橙、会昌的米粉、大余的金边瑞香、兴国的灰鹅、石城的白莲五个xx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全市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组织专家遵循“规范、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各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协议培训;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对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发展本地主导产业、经营管理等所需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一是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全方面覆盖产业体系。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
5、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留守孩关心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创建精神文明。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紧密的以一个或几个聚集的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落,创建村组理事会,促进民主管理。逐步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6、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夯实乡镇基层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3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四)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一是村庄面貌有了大大的改变,“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共完成了6674个村庄的改水,受益人口达万人;改厕 67273座,受益人口达万人;完成通村公路公里,其中宽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米以下公路 公里。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后,农民跟城里人一样在家里上厕,而且无臭无味。农民说,用上这种厕所真好,又干净卫生,又能保证种田的肥料供应。
二是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政府干部下来层层做工作,农民认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当农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给自己带来实惠的时候,观念逐渐开始改变。农民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建设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以前乡镇干部下农村时,是“要钱要命”,而现在是“送钱送物”。xx市农工部部长曾新方说:“现在去农村,农民会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节约了耕地。近一年来,全市共拆除破旧猪牛栏、厕所57648间,面积75万平方米。清理农民无序建房2925宗,共计平方米;其中占用耕地510宗,计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复耕平方米。
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20xx年xx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388元和255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034元和 383元,属于欠发达地区。辖区内又属低山丘陵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人均耕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却率先发起新农村建设行动,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低成本推进型的赣南模式,其具体做法在广大中西部低山丘岭地区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便于在全国同类地区推广。
(一)用人得当,领导先行新农村建设,是xx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后发起的。其中,主要发起人xx省委、xx市委书记潘逸阳,是来自广东省的外调干部,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为《农民主体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这表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地方党政主要决策者的开放意识、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具有密切联系。不论发起还是推广新农村建设行动,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尤其是首要领导的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当地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公开扶持标准,创新补助办法,实行“以物代扶”、“以奖代补”。调研数据表明,公共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6:4,家庭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3:7。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由定点制改为群众申报制。村民自愿申报,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申报率达到80%以上的就定点,实行动态管理,择优选择定点,越积极、越先申请实施的农户就先实施,并给予较优惠的奖励政策,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注意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吸引村民代表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认定,通过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切实执行。通过群众推荐、选举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等有威望的人产生理事会,由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四)因地制宜,科学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规范操作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证。
(六)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赣南市把发展新产业和“三清”工作全面启动,改水、改厕、改路量力而行。
(七)典型示范,以点带面xx市各地在铁路、国道、省道以及公路沿线率先展开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是在323国道、赣粤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八)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一是整合部门力量。xx市31个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承担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健全了考核措施,并发挥部门的优势,围绕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制定了详细的支持参与工作方案,部门整合有力地牵引了农村各块工作的整合。如规划xxx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在今明两年内对全市的县乡规划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岗位培训;国土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等。二是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依据各级政府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将各方资金统筹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高了各部门资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行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与村庄结对,建设新农村的“1+1”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我国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大都刚起步,经验不足,区域性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在全国推广尚待验证。
(二)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现实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重大调整。虽然将新农村的发展规划通过地方人大表决方式加以稳定,但因没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同样面临法制化制度保障问题。由于各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因领导人的轮换而使新农村建设行动出现多次反复,势必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威。新农村建设行动如何通过法制化途径,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全市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5亿元,其中财政安排6300万元,捆绑专项资金亿元,吸引社会资金 亿元,资金投入中政府只占30-40%,农民占到60-70%,而目前新农村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只是在点的层次上进行,覆盖村庄的数量比较少。根据对xx18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农村要完成“六通”、“五改”、“两建”十三类待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政府和农户在内的各村人均总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补助48%。从目前政府给示范村的投入看,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例如,兴国县1年来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兴国县4000多个村落,有能力搞示范的目前只有200多个,约占全部村落的5%;另外,道路资金缺口大,兴国县的交通经费只够建58公里,但已安排 190公里的建设任务,政府补贴资金难以保证到位。
6、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夯实乡镇基层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3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四)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一是村庄面貌有了大大的改变,“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共完成了6674个村庄的改水,受益人口达万人;改厕 67273座,受益人口达万人;完成通村公路公里,其中宽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米以下公路 公里。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后,农民跟城里人一样在家里上厕,而且无臭无味。农民说,用上这种厕所真好,又干净卫生,又能保证种田的肥料供应。
二是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政府干部下来层层做工作,农民认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当农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给自己带来实惠的时候,观念逐渐开始改变。农民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建设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以前乡镇干部下农村时,是“要钱要命”,而现在是“送钱送物”。xx市农工部部长曾新方说:“现在去农村,农民会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节约了耕地。近一年来,全市共拆除破旧猪牛栏、厕所57648间,面积75万平方米。清理农民无序建房2925宗,共计平方米;其中占用耕地510宗,计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复耕平方米。
(五)农村土地管理法规不完备土地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规定,却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使得在村庄整治改造当中,一户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据不够完善,在清理一户多宅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难以处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时候,农民会以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不能拆等种种借口拒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强行拆除会引发干群矛盾;如果不拆,又会影响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
(六)“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易突破省政府规定的上限xx市通过“以物代扶”、“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农民投身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例如修路,农民只有在铺好路基的时候,政府才会去修建路面。xx省规定的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农民为铺好路基所花的费用往往超过此限额标准。农民自愿的行为与省内现行政策规定相冲突,以致许多时候农民自愿筹资筹劳被视为加重农民负担。以兴国县长迳村为例,该村通硬化路待建费用需 77万元,政府资助42%,农户分摊58%,村人口4211人,人均建路负担为106元,远远超过省里规定的标准。
四、政策建议(一)选择不同地区先行示范,再逐步向全国推广根据近郊、平原和山区等经济特征,在东、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区先行试点。可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地方作为试点,如在x市。在总结各地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再向全国其它地区推广。
(二)以法制化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制定并出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三)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投入应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阶段性投资的需要,并明确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近两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为9:11,配套资金比例可参照此执行。
(四)整合各项支农资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所有支农资金由该机构统筹使用。各地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向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申请资金,各省、市、县设立分部,负责项目的审批、资金的拔放和监督。若部门资金由于利益整合困难,可考虑部门资金下到基层的弹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在现行体制下,对不太符合部门规定但合理的地方资金整合行为,给予灵活宽容对待。或者由涉农资金相关部门联合统筹资金的使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五)完善和制定宅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相关法规针对《土地法》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对“一户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征收较高金额的宅基地占用费;或者修订法规,允许集体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径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并出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扫除法律的障碍。同时给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实体减免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
(六)进一步完善并尽快实施农民筹资筹劳管理新办法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村道路等公共设施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收益期长的特征。我国的财政实力目前尚不能完全负担农村公共设施的提供,需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来参与新农村建设。xx年7月农业部发布了《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赋予省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农村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筹资限额的权力。根据今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省级政府要适当提高筹资限额标准,为村民自愿筹资留出更大的灵活空间。
限额虽然高,只要农民真正享有民主权利,政府不强行摊派,并严格按“一事一议”表决,农民会自我约束资金筹措负担;另一方面要根据基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长期维护费用低的特点,改年度限额为 3年或 5年总限额,允许农民跨年度使用筹资限额。建议农业部尽快完善“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并颁布实施,为各地根据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提供新的依据.
县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篇六
为全面了解我县金融与xxx三农xxx资金供需矛盾,剖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探索金融支持xxx三农xxx发展的有效途径,近期,县金融办牵头,组织人民银行、各农业主管部门和县辖涉农金融机构,深入乡镇、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户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金融支持xxx三农xxx发展的潜力巨大,但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金融支持的方式方法、额度力度、效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一、我县xxx三农xxx融资需求分析
我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常年农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30%以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为发展方向,按照xxx县级抓龙头、乡镇抓专合、村级抓大户xxx的思路,在稳定传统粮棉油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效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异军突起,农产品购销和深加工发展迅速,有效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xxx三农xxx资金瓶颈也日益突出,据各农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县xxx三农xxx发展的融资需求量较大,在支农项目上,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科技应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在支持主体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即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粮棉油购销深加工企业,短期需资较大,按每个龙头企业平均融资500万元左右计算,共需融资近2亿元;二是农村专合组织,目前大批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基础设施、农田改造、设备(农机)购置、流动资金等方面急需投入,按每个合作社每年融资30万元计算,共需资金近2亿元;三是水产养殖业,全县10亩以上水面的养殖户约2800户,按户平最低需资4万元计算,共需资金亿元,另还有近1200户主养黄颡鱼、黄鳝等名特品种的农户需要贷款亿元,两项合计需亿元;四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土地租赁、改造、农机购置等需资金亿元。以上四项合计就需资金亿元,而实际上,除涉农企业和水产养殖户贷款满足率较高(达70%)外,种养大户满足率仅为30%,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贷款几近空白。
二、金融支持xxx三农xxx现状
近年来,我县县辖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机构,如农行、农合行、邮储行、农发行、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等,都把支持xxx三农xxx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和经营重点,积极克服体制机制和客观环境的负面影响,稳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总体呈现五个特点:
(二)金融服务方式多样,但应用偏低。我县金融机构除对xxx三农xxx发展给予贷款支持外,还提供金融基础知识宣传普及、支付结算、银行卡助农取款、人民币反假和残损币兑换等服务。在支付结算上,目前在各乡镇共设转账电话2678部、ATM机106台、POS机693部;在银行卡助农取款上,农行采取整村推进策略,共发行惠农卡100多万张,农合行福卡也达到了全覆盖,各种惠农补贴、农村养老保险和外出农民工资金汇划已实现了一卡通;在人民币管理上,加强了反假币知识宣传,开展了残损币鉴定,推行了属地兑换,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朋友。20xx年,按照xxx政府主导、人行推动,一家商业银行主办、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参与、职能部门协调支持、乡镇村组配合xxx的工作模式,共建设村级惠农服务联系点327个,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基本做到有牌子、有专人、有宣传资料、有验钞机、有转账电话,并依托惠农服务点开展小额取现、转账汇款、小额零辅币调剂、人民币反假、金融知识宣传等银行基础金融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惠农服务点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三)涉农贷款逐年递增,但比例失衡。据统计,县辖农行、农合行、邮储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4家机构近3年来涉农贷款呈逐年增长态势(见图一),涉农贷款占比也逐年提高。20xx年涉农贷款余额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0xx年占比为;20xx年涉农贷款余额上升到亿元,占比达,全年涉农贷款累放额达到33亿元,占全部累放额的60%。
从贷款投向分布来看,主要侧重于农业企业,传统小额信用农贷份额明显减少。涉农企业的贷款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例逐年增加,20xx年为73%,20xx年为77%,20xx年为。与此相反,对农业生产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小额农贷)的支持额度及占比则逐年减少,其中,对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贷款占比几近于零,对普通农户的小额贷款由20xx年的下降到了20xx年的,两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四)贷款期限日趋灵活,但利率偏高。从贷款期限上看,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均能根据xxx三农xxx主体的生产、经营周期,灵活确定贷款期限,主要有三个月、半年、九个月、一年和一年以上,最长期限达十年,一年期贷款居主导地位,占60%左右。近三年来,贷款期限逐步延长,20xx年一年期贷款占比(占涉农贷款总量)为65%,一年以上的占13%,20xx年一年期贷款占比下降到58%,而一年以上的贷款占比则增加到21%,一年以下的贷款基本没有变化。
在贷款利率上,各行均遵循风险定价原则,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水平、综合回报率等因素后确定利率的浮动范围,与央行基准利率相比,银行机构最高上浮比例控制在2倍以内,小额贷款公司在4倍以内。目前一年期银行机构涉农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在8%左右,农村种养大户和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在9%-10%之间,实际贷款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