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导师工作计划(通用6篇)
班导师工作计划 篇一
作为一名班导师,我的工作计划是确保班级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的工作计划:
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作为班导师,我将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包括学生的行为准则、纪律要求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班级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2. 组织班级活动:我将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班会、集体活动等,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活动既可以是学业相关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互相交流和学习。
3. 学生学习辅导:作为班导师,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求。我会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4. 班级管理和协调:我将负责班级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班级人员的调整、课程的安排等。我将与其他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紧密合作,确保班级的正常运转和学生的发展。
5. 建立家校联系:我将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他们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我将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表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共同帮助学生成长。
以上是我的班导师工作计划,我将尽我所能为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导师工作计划 篇二
作为一名班导师,我将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级的良好氛围: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将尽力与每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我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2. 个别辅导和关注:我将重点关注那些学习较差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我将为他们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能力。
3.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我将与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我将介绍各种职业选择,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
4. 促进班级合作和交流:我将定期组织班级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我将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建立团队精神和友谊。
5.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学术方面的教育,我还将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6. 与家长保持联系:我将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他们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我将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表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共同帮助学生成长。
以上是我的班导师工作计划,我将尽我所能为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班级将会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好的学习集体。
班导师工作计划 篇三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拓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机制和实施途径,关注学生个性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和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根据区教育局要求,我校将继续开展德育导师工作,现将本学期计划制订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全校各年级、各班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积极掀起学校推行的德育导师制热潮,要充分明确德育导师制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年级组和班级要配合学校搞好德育导师制的实施。
2、各年级和各班组织导师、学生填写好“德育导师制”双向选择表,原则上是班级的任课老师与本班级的同学结对。
3、各年级由年级长协调可与本年级的问题学生结对,并填写好“德育导师制”双向选择表。学生应如实填写双向选择表,应定期、主动向德育导师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与德育导师保持紧密联系,尊重并接受德育导师的指导,遇有问题也应先与德育导师取得联系,逐级反映问题。
4、德育导师在接收学生后,应主动与学生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落实谈心制度。导师应时刻关注带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师生间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创造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同学生交心谈心,并作记录和分析。有效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学生成长和交际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5、健全学生跟踪档案。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每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个人档案应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状况,包括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的教育方法、父母双方的工作状况以及学生的表现记录在案,制定出符合学生的发展目标,并指导他们完成。
6、德育导师要认真记好导师制手册,做好考核记录,每两周至少要安排一次与结对学生的交流或辅导,每月至少要有一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每一学期至少家访一次。
7、以德育导师为主,会同相关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共同诊断学生的缺陷,提出问题,找准方法,落实措施。对学生学科上的不平衡、思想上的不稳定、交往上的不恰当等问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德育导师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二、保障措施
1、落实导师指导时间,确保双方的交流。
2、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工作检查、督导、评估制度,对开展“导师制”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
三、考核与奖励
1、导师应向学校提交德育导师工作记录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教导处结合导师工作记录,听取受导学生及其他同学的评价、听取有关教师和班主任以及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导师的工作评价。
2、通过导师指导,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将对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3、年级组根据学校德育导师制方案实施的考核细则,每年期末要进行重点考核,德育导师制工作考核结果记入教职工个人业务档案,并与年度考核、奖励、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
班导师工作计划 篇四
一、“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
“德育导师制”是“班级德育工作导师制”的简称。是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以心沟通、以诚交流、以德树德、以情动情、以志励志、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从思想、生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从而得到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实施“德育导师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载体,使德育工作由“面”到“点”,做得更细致、深入,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导师制”的操作方法
推行“德育导师制”,我们提出如下相关的管理摸式和操作方式,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
(一)工作流程
德育导师一学期一聘,一学期的工作基本程序如下:
(二)导师的选择确定
学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党员教师必须担任德育导师,其余教师自愿报名。之所以选择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作为导师,一方面是青年教师积极热情、精力充沛,因为年轻,更容易与学生平等、朋友式的沟通;另一方面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
(三)导师职责
我们把导师职责归纳为“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具体导师职责有: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4、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益友。
5、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作。
(四)导师和受导学生双向选择
导师与受导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1、向学生提供担任德育导师的教师名单。
2、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
3、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困难学生)。
4、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适当进行调配,最后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其中导师和受导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比3左右。
(五)常规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德育导师实行动态管理,一般一学年一聘,每学年初学校向导师发放聘书。
2.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表现、考试成绩等逐一记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变化曲线。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制度和不定期的家访联络制度,导师经常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
4.谈心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周与学生进行一次个别谈心,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生活学习情况汇报。
5.会诊制度。有学生处、年级组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年级德育会议,本年级的所有导师一起交流、讨论,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对策。
(六)评估方法
学校成立“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由领导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量化考核包括:导师自评(10%)+受导学生评分(30%)+导师领导小组(20%)+年级组长(20%)+家长(20%)。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教师本人的评优和职称晋升挂钩。
班导师工作计划 篇五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的中学生。
班导师工作计划 篇六
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深化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法制教育、志愿服务、成人仪式等活动,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技创新创造活动。开展创造发明、科技竞赛、科技夏令营、科技周等活动,帮助中学生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
技能训练实践活动。开展生产实习、公益劳动、勤工助学、技能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关注中学生个体差异,科学引导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健康审美活动。开展各种体育和艺术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种培训,帮助中学生培养健康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
尚的情操。
诚信教育活动。开展各种诚信教育的培训和讲座,了解诚信社会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从小树立诚信观念,培养团队精神,提倡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