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
农村实用人才现状调查
——关于石宝山村农村人才的调查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起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结合本人所住的枝江市姚家港镇石宝山村,近期对本村的走访调查,对本村实用人才总体规模、层次、结构和分布情况有了一些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村农村实用人才整体概况分析
据调查,全村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1人,占全村农村总人口的6%,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农业科技型、技能劳动型、文体艺术类和其它类10个方面。从区域分布,人才类别、内部结构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较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涌现,且逐年呈上升趋势。由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向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经营、农村专业合作带头人等行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了较大贡献。
(二)各行业农村实用人才层出不穷,涵盖方方面面。调查结果显示:全村农村实用人才21人中,生产能手有5人,其中种植能手有4人,养殖能手有4人;经营能手3人,其中企业经营人才1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头人1人;能工巧匠有3人。种植业、养殖业、企业经营人才比重较大,能工巧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少,科技型人才缺乏。
(三)农村实用人才年龄结构趋于中年化。在年龄结构上,全村30-40岁9人,占全村实用人才的%;41-50岁的10人,占%;51岁以上的占2人,占9%。
(四)农村实用人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文化程度上,初中以下的14人,占全村实用人才的%;高中(中专)的3人,占%;大专以上的4人,占%,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约占七成,比重大。
(五)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能情况:从调查看,农民技师2人,其余未申报专业职称。
二、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作用及典型介绍
(一)农村实用人才成了开发性农业的引路人。开发性农业人才主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全村有8人,其中种植业4人,养殖业4人。他们在水稻产
业提升行动、优质稻生产、棉花优质高效栽培、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养殖上,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他们当中有开发数千亩荒滩种粮做法,有土地向大户流转典型的经验,有回乡创业发展规模养殖的模式,有农技农机结合的成功事例,有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我村丁士根自1991年开始承包江心洲500亩荒滩试种小麦,当年获得较好的收益。逐步发展到2007年400余亩,添置了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抽水机,机动喷雾器,实行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李松林、施结木被授予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在生产能手的带动下,仅江心村综合开发利用荒滩2万亩,全镇土地向大户集中流转8000亩。
(二)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生产效率低,市场信息不灵,农产品卖价低,销路不畅,影响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东至县辰鑫植物油有限公司自1992年起走“公司十农户十基地”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建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5万亩,订单生产3万亩,带动1万余户增产增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至县昌泰工贸责任公司,依托当地优质棉花,从事棉花收购、加工、销售,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农村实用人才盘活了农产品市场流通。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在流通领域,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将农民的稻谷、小麦、棉花、芝麻、花生、生猪、蔬菜等产品集中起来,销售出去,以销促产,带活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村村余卫兵年营销粮食1000吨,刘玉学年营销棉花500吨,辰鑫公司程根生营销菜籽4000吨,阮双林年营销芝麻、花生等农产品3000吨,产品销往浙江、江西、上海等12个省、市,不仅自己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还带动当地老百姓增产增收。
(四)农村实用人才创新了农业经济体制。章茂林创办了同福水产合作社,陈立旺创办了新华棉花专业合作社。运用产业化经营,通过示范,引导农民走集约化、标准化、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之路。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外面的大市场对接,实行订单生产,以销定产,带领农民闯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卖点,使农民从中收益。
(五)农村实用人才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掌握一技之后,到大城市创业找市场,组织本地农民有序流动。主要行业有建筑业、装璜业、缝纫业、修理业等,我村向外输送技能劳动型人才百余人,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同时他们在外学习了技术、管理经验,积累资本,回乡创业,在农村大显身手。
(六)技能劳动型人才助推农民致富。我村朱成洲是一名瓦工,拥有一技之长,从事装璜业,带着村里人组成一个施工队与金利来总公司达成装饰协议,营业额逐年上升,2012年达到500万元,安置20余人就业。
(七)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人才是关键。刘明华自学农村土建工程,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专业,掌握各种知识后,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承包窑厂,生产优质红砖,从事农村公路、水利兴修等工程建设,质量达标,深受老百姓欢迎。
三、存在主要问题
1、人才匮乏。我镇是农业大镇,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据调查,全镇农村实用人才仅人,占农村人口比重低,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发达地区相比,显得农村实用人才匮乏。
2、结构不合理。从行业上分析,农村人才发展不*衡,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能手多于其它行业,科技型人才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带头人刚起步,能工巧匠人才少;从性别上看,农村实用人才男性多于女性,;直接从事生产的多,从事社会化服务的少。
3、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人数占总数比重大,没有经正规化训练和学习,基本上都是靠自学或师传,专业化水*不高。
4、经济实力不强。他们创业时间不长,从事行业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处在创业之初期,资本积累少,经济实力明显不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还很弱。
5、带动能力弱。我镇有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自围绕自身产业优势,仅带动小部份农户增产增收,大部份农户还是靠自已发展,整体带动能力不强。
6、年龄中年以上。人才调查中,中年以上年龄偏多,年轻人极少,基本上到外地创业、发展。人才大量流失。
7、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对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投入经费很少,工
作环境不优,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条件差,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四、主要对策与建议
1、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培养造就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各级*要把农村实用上摆上议事日程,确定主要领导亲自抓,抓出成效。一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本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制定发展规划。二是认真组织实施。明确实施主体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三是要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展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畅通信息、开阔视野、加强互动、优化服务,不断增强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五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能认证评定工作,颁发“绿色证书、”技能证书,专业技能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2、加强培训,提高素材,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步伐。要定期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季节性,如产业技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技术;工程技术:建安工程、食品工程、质量安全工程等;服务技术:营销、物流、信息、维修、保健等。确定相关部门具体落实。与此同时,通过输送人才到大中学校进修,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可通过阳光工程培训,提高技能,加速人才培养进程。
3、加大投入,财力支持,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资金保障。财政要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进修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尤其是要对农村实用人才在创业、发展生产上重点扶持,引导他们规模种植、规模养殖、规模加工,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一村一品,有明显的特色优势。逐步建立起*、企业、农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4、创新机制,政策扶持,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台。要从多方面,宽领域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想事业、干事业、成就事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要出台有关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解决信用融资、农业保险、技术支撑、税收优惠等重点难题,真正发挥*扶持农民、扶持农业、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5、加强领导,组织引导,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步伐。要从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大局出发,从农民增收的长远着眼,立足当前,着眼长年,把农村实用的培养和发挥作用摆上*议事日程,确定主要领导亲自抓,抓出成效。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奖励和表彰。要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步伐,建设一批农村最急需,用得上的人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3篇(扩展2)
——农村人才调研报告3篇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篇
靖江实施柔性引才,推进创新发展
靖江实施柔性引才,推进创新发展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靖江的第二个“五年大跨越”迫切需要人才支撑,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从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综合环境出发,通过柔性的方式引才引智,是实现二次跨越发展目标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最近,我们围绕“实施柔性引才、推进创新发展”这一主题,采取问卷调查、会议座谈和个别走访等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作了一些初步思考:
一、我市柔性引才的现状与分析
回顾近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市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也是各类人才加速集聚、引才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柔性引才由于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等方面的优势,已日益成为我市招才引智、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
1、从公共管理服务领域来看,柔性引才既是优化我市公务员队伍结构的现实选择,也是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服务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以港兴市,港城相依”发展战略,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同步”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第一个“五年大跨越”的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期,也是人才需求的旺盛期。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城市迫切需要城市规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产业、新领域不断涌现,如物流、港口、金融、粮食购销与深加工等,迫切需要相关专业性人才;随着新农村和生态农业园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新农村发展亟需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型农业、高效农业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而从我市公务员队伍文化结构和专业能力的现状来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市现有公务员233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4人,占;中高级职称的81人,占;熟悉港口建设、现代物流、企业上市、融资融券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更是寥寥无几。近年来,我们虽然通过举办领导干部学习论坛、专题培训班、选派干部外出挂职深造等多种举措,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同时,公务员招录由于受成本高、风险大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招录到具有专业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通过柔性引才,实行高位嫁接,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不断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和决策水平。
2、从企业需求来看,柔性引才既是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渠道,也是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从调查情况来看,我们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柔性引才是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手段。受调查企业中,78%认为自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不足:从事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较少,占职工总数的%,其中研究生21人;企业的研发机构主要承担为企业提供基本生产工艺、检测等技术支持,仅有22%的企业认为相对具有独立自主开发能力。企业刚性引进人才难度较大,留住人才也不易。以30强企业为例,近5年共引进研究生24人,流失12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县域综合环境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②外来高层次人才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及沟通交流与本地不相适应;③一些企业家族化管理,外来人才难以融入。目前有在研新产品的企业,主要是与高校院所、合资合作单位联合进行开发。其次,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诉求迫切,但困难较多。受调查企业中,98%近期有引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愿望,70%希望与高校、院所合作。分析其原因,重点骨干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做大做强而开发;中小企业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被上游层层压价,产品无利可图,为生存而开发。但是企业在引进人才和新产品、新技术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制约因素,主要是:有引进渠道,但比较单一狭窄;对高层次人才、新技术等方面的情况了解途径较少,信息不畅;高校院所的层次较高,依靠企业自身对接比较困难。第三,企业对政府搭建柔性引才、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的希望比较强烈。受调查企业中,90%的希望政府搭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新产品、新技术的信息服务平台;对政府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项目推介会,62%愿意参加并认真洽谈,31%愿意参加了解信息;86%的希望政府牵头搭建引才引智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平台;54%的需要政府牵头组织高校、院所的学者驻企指导生产、管理,并愿承担相关费用;79%的希望政府牵头征集企业的关键技术难题,搭建引才引智平台,帮助解决;73%的希望政府围绕某一产业邀请国内知名院所在靖建立分支机构,并愿与其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3、从长远目标来看,柔性引才既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态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我市发展后劲,实现“二次跨越”目标的战略选择。第一个“五年大跨越”,围绕“打基础、树形象”实现了“量”的扩张,这也为招引人才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事业舞台。要实现第二个“五年大跨越”,就必须在扩大经济总量中,不断寻找提升发展质量的契机,在做大做强产业中,不断寻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契机,在开发建设园区中,不断寻找园区转型升级的契机,努力实现发展模式更优、发展质态更好、发展速度更快的“后来居上”,这就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我市实际来看,在培养和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通过柔性的方式引才引智,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最现实选择,这有利于进一步形成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集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柔性引才的内涵及目标定位
柔性引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也是带动、培养本土人才,提高全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举措。柔性引才主要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以智力服务为目的,通过不改变原有户籍、身份和人事关系,突破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工作方式等限制,引进人才智力的一种方式。其具有使用时段灵活、方式多样、双向选择自由等经济、灵活、高级的独特优势。做好我市柔性引才工作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理性地定位和认识。一是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做好我市人才工作,稳定和用好市内现有人才是基础,引进人才是补充,实施柔性引才是关键。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采取“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柔性引进方式,解决发展过程中人才瓶颈制约问题;牢固树立“引进智力是引进人才,引进项目是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同样也是引进人才”的观念,逐步建立健全人才与项目、科技与智力相结合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真正做到才为我所用,智为我所谋,业为我所兴。
二是明晰主体,政企联动。坚持谁使用谁引进,公共管理服务领域所需人才引进主体是政府,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引进主体是企业。同时,政府要积极为企业柔性引才搭建平台,畅通渠道,真正将政府的公共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资源。三是按需引进,适度超前。要紧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围绕公共服务领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对人才、智力的需求,分行业、分领域进行人才需求分析研究,超前谋划思考,有计划、有步骤引导用人单位柔性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通过引智力、借外脑,为实现我市第二个“五年大跨越”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优化环境,营造磁场。良好的人才环境是柔性引才引智的重要基础。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制订出台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靖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为柔性引才提供制度保障;要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要注重舆论引导,努力营造适合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氛围。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松的人文环境,开创政策招才,环境引智,事业留人的柔性引才新局面。
三、实施柔性引才、推进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实施柔性引才、推进科技创新方面,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和尝试。
1、推行“双聘”制度,缓解政府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矛盾,提升公共管理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一是聘请专家成立咨询委员会。根据目前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现状,可以先从以下两个领域建立政府“智库”。①建立城市建设咨询委员会。聘请省内外国土、规划、建设、交通、环保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决策咨询委员会,定期汇报情况,邀请他们来靖实地考察调研,对政府重大决策进行评审论证,使政府决策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②建立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目前我市船舶制造、汽车配件、微特电机、核电装备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可以围绕以上产业分别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及行业协会领导,组成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对全市相关产业发展方向、布局以及提升产业层次进行指导,帮助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同时也可以为重点骨干企业上争项目和资金,提供咨询和帮助。这方面我市有着深刻的教训,上世纪80年代的孤山空调、新桥泵阀都曾经辉煌一时,但由于对产业指导研究不够,导致企业产品雷同、科技含量极低,整个产业逐步走向衰败。
二是实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根据《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对专业性较强的公务员职位,可以聘任,实行协议性工资。这项工作在全省来说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借鉴,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周密谋划,前期主要做好“三试”:试点—选择开发区及港口局的5个亟需职位,先行试点,探索经验;试行—从拟定公告、信息发布、人才初选、面试、能力测试、领导面谈、组织考察等环节,研究聘任制公务员的整套运行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试探—委托苏州人力资源公司,采取猎头方式,摸清供方市场,确保这项工作圆满成功。近期,我们就此项工作向省委组织部进行了专题汇报,省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并把我市作为聘任制公务员的试点单位。目前,我们正组织用人单位制定聘任岗位职责、任期目标及考核办法,拟在近期全面启动这项工作。
2、建立健全“一个联盟、三个中心”,搭建柔性引才的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建立与高校院所和大企业大项目研发机构的产学研区域战略联盟。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建立以重点骨干企业及高新技术创业园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大项目研发机构为依托的产学研联盟,开展广泛的实质性技术合作和交流。紧紧抓住“保增长、扩内需”的契机,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重点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与核电、大飞机、高速铁路等大企业大项目研发机构的合作,为企业引进人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这种借脑借智、借梯登高的战略联盟平台,进一步提升靖江形象,增强区域竞争力。
二是建立靖江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桥梁,通过项目引进与人才引进的紧密结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一是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和企业院校行活动。根据我市企业发展要求,结合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分行业定期邀请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来我市举办专业明确、对象明确的各类科技成果及专家推介会,同时带领我市相关企业定期走访与自身行业关联度大的高校院所,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人才为支撑的产学研联合。二是举办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一方面邀请参与起草国家战略和经济政策的知名专家学者,解读国家发展战略和十大振兴规划、各类科技项目指南,明晰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向,更好的获得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及大型企业高管与我市企业家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合作,为企业创造商机。三是发布企业需求信息。搜集整理企业所需的各类信息,如科技成果信息、技术需求信息、专家信息等,与高校院所开展对接,满足企业创新服务需求。四是邀请高校院所选派人员来我市重点骨干企业对口挂职。进而带动其周边团队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五是建立人才和项目信息员体系。本着运作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原则,建立相应的技术需求库、科技成果库、柔性人才专家库。三是强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一是整合资源,提升科技创业园承载能力。由我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的靖江市科技创业园已初具雏形,亟待实现从粗放型项目孵化,向高端人才和高科技项目承接的转变。城北园区已完成初期企业集聚,园区转型升级内在需求日益迫切。要通过整合两园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集约发展,更好地发挥创业园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能力,促进城北园区向高、新、精、专方向发展。二是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衡量创业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其服务能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一步完善创业园服务体系。(1)探索建立与我市产业关联度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我市科教资源缺乏的现状,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提供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校院所的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建设面向全市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考虑在核电装备、汽车配件和微特电机等领域先行探索;同时支持重点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检测中心和实验室,为全市企业科技创新集聚人才。(2)探索建立创投基金。通过市财政拨一点,科技三项经费挤一点,创业园自身拿一点,尽快建立我市创新创业风险基金。提供免费办公场所等优惠条件,引进国内风投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通过邀请各类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来我市参加项目推介会、投融资洽谈会,畅通资本与人才和项目的渠道,帮助企业跨越“融资缺口”。(3)积极帮助企业包装项目上争资金。在市财政尚不充裕的情况下,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包装好人才和项目,上争资金,推动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4)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项目策划、评估、咨询及融资融券等方面的人才,着力提高创新创业服务的综合能力。
四是建立国外智力引进中心。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具有花钱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它比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引智工作可以说是“借脑生财,借鸡生蛋”,通过引智可以直接借鉴和吸收世界成熟的科技成果和生产管理经验,直接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跨越式进步。要紧紧抓住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智力成本下降的契机,以市人事局引智办为依托,建立国外智力引进中心,加大引进国外智力的力度,充分放大这一平台的职能和效应。根据我市实际需求,通过项目征集、项目申报、项目立项等,重点为企业引进国外人才,解决关键技术和管理难题,并争取列为国家和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获得支持和资助。同时组织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到国外学习实用技术、生产技能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经验,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协调服务作用,营造柔性引才的良好环境。
一是完善柔性引才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柔性引才相关政策指导性文件,对全市柔性引才工作进行规范引导,对柔性引进的各类人才,在政治待遇、薪酬福利、成果分享、住房安置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要求正真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市领导重大引人引智项目挂钩联系制度。相关部门每年排出10个重大引才引智项目,由市领导挂钩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引才引智、创新创业的情况,实行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是加大柔性引才氛围营造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大力推介宣传靖江,提升靖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积极宣传柔性引进人才在我市建功立业的典型,表彰和奖励他们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发广大人才创业成才、成就事业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舆论环境。
上一条新闻:靖江市引进和用好优秀人才暂行办法
下一条新闻:危险!开空调在车内午睡
柔性引才【这是一篇谈柔性引才比较系统的文章,建议学习】 柔性引才引智是青海立足省情、开创性做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我省的人才工作,稳定和用好省内现有人才是基......
xxx柔性引才引智,最大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化近年来,xxx不断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突出以用为本、人才优先的新理念,积极开展“柔性”引才引智工作,努力拓宽人......
第1篇:贵德引才汇报材料关于我县引进和用好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以服务我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人才工作......
校地合作柔性引才调研报告X县县委办为深入总结我县“校地合作”柔性引才借智工作,积极探索柔性引才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改进柔性引才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
靖江实施柔性引才,推进创新发展靖江实施柔性引才,推进创新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靖江的第二个“五年大跨越”迫切需要人才支撑,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支......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三篇
一、城中区人才队伍现状
从调研情况看,我区人才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多年来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人才的作用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工作非常重视,坚持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人才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为各项建设事业服务的中心工作来抓,真心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按照全区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大培养、管理、选拔和使用力度,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中区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了人才保证。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全区各级各类人才在工作、生活、学习条件都比较艰苦的情况下,以事业为重,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为中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重点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干部,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xxx党员干部。坚持领导干部的德才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严格按《条例》规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改革创新精神,领导能力、勤政廉洁、民主作风等6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及应当具备的工作经历、任职年限、文化程度、培训情况、身体状况等7项资格要求办事,完善用人机制,改进选人办法,大胆启用德才素质好,开拓创新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自2002年1月以来,共选拔优秀干部53名,其中:男23名,女30名;少数民族13名;党外干部5名,大专以上学历44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9名。
二是加大干部考察力度,夯实选人用人管人的基础。不断改进干部考察方式方法,建立考察工作责任制,规范干部考察程序,明确考察责任,严明考察纪律。坚持“谁考察、谁负责”,考察结果签名、记录在案。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特别重视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在考察方法上,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坚持和扩大干部任用中的民主,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自2002年1月以来,共完成干部任前考察78人(次),试用期满考察41人(次);对拟提任的55名干部进行了民主推荐,结合年度考核,每年对143名科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
三是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队伍是选用干部的“蓄水池”。中区严格按规定程序,用民主推荐的方式来公开选拔,调整补充后备干部,不断完善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坚持备用结合,动态管理,滚动发展,始终保持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政后备干部队伍。4月份,充实了县级后备干部29名。目前正在进行科级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工作。注重抓好后备干部的培训教育,实践锻炼,监督管理,选拔任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选派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农村挂职和下乡驻村锻炼,压担子,增长他们的才干,为领导班子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
四是适应新形势要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完善竞争上岗办法,努力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大交流力度,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充分利用干部实绩考察、年度考核、试用期考核、结合民主测评结果,正确评价和任用干部。制定了《年度目标考核办法》、《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具体考核标准,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干部考核任用工作体系。完善干部试用期制度,对新提任的干部(含非领导职务)一律实行一年试用期制,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扩大了群众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程度。自2002年1月以来,区委共拿出6个科级职位进行竞争上岗,报名参加人数达30人,经过竞争,有6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对提拔的53名干部实行了一年试用期制和任前公示制;对58名干部进行了交流。
五是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谈话、诫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电话举报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处理意见》,进一步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对反映问题严重,内容具体的举报,认真调查核实,确有问题的严肃处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贯穿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坚持组织部门与执法执纪部门联系通报制度,就联系工作的部门、工作的形式、工作的内容等做出了具体要求。由组织部门牵头,会同纪检、监察,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及时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和干部违法违纪及其它有关情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纯洁性。自2002年1月以来,对新提任的53名干部进行了任前谈话和廉政谈话;对20名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六是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促进党政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转变公务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增强党政机关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二)努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区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加强对事业单位干部的培养教育,重点抓好提拔使用工作。一是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有发展潜力的人才确定培养方向,加大选拔力度。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搞好工作。二是抓好事业单位的年度考核工作。根据省、市事业单位考核的有关规定,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考核办法,在考核的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上下功夫,加大了平时考核力度,每年坚持两次定时抽查各单位的平时考核情况,并及时进行通报。把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使考核工作更加公正、科学。
(三)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拔政治上强、能够维护集体利益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企业负责人。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提高他们的素质。
(四)完善机制,促使人才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一是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工作,掌握工作动态,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每年举办2至3次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座谈会,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听取建议。二是深化职称改革,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在职称评聘工作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行量化测评标准,形成优胜劣汰的氛围,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三是加强实践锻炼,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一线锻炼,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尽快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增长才干。
(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补充更新人才的知识。“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城中区始终把培训作为吸引、培养、鼓励、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组织人事部门为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健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广开渠道,拓宽领域,改进方法,完善内容,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一是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实际选择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党政人才注重突出政治理论、民主作风、公仆意识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对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进行党的方针,政策、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如:采取短期培训、在职教育,外出考察、挂职锻炼、交流轮岗等方式,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自2002年1月以来,共举办短期理论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330人(次);专业知识培训班7期,培训人数达450余人(次);拓宽外培渠道,在发达地区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人数达29人;有114人赴内地参观学习考察,有51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班;参加省、市委党校各类班次培训达89人(次);参加在职学历培训157人(其中:省委党校96人,成人自学考试33人,专业进修28人);有4人赴外地挂职锻炼,有2人在市有关部门挂职锻炼。区委选派31人到4个村挂职锻炼。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四篇
我市是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入研究和解决“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才服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对于提高“十四五”区域竞争能力和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一、“十三五”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多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为抓手,大力实施xx等重点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全市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提升。(一)加强宏观指导,健全人才工作格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先后颁布x个中长期人才规划、x个人才队伍专项规划、x个重点领域人才规划,形成了配套协调、科学规范的全市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建立了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才工作联系点,加强对重点领域人才工作的指导。(二)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先后出台《xx人才资源开发条例》、《xx人才市场条例》、《xx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关于进一步促进xx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xx人才发展“小环境”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若干规定》等x多项政策法规文件,推动了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努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三)推动内引外联,为科学发展聚集英才。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服务一线,支持用人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促进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和重点项目健康快速发展。市党委政府借助xx等重大项目和产业发展需要,柔性引进院士xx名、国内外知名专家xx名,全职引进博士xx名。加强同国内著名高校人才交流合作,与xx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xx大学签署人才合作框架协议,推动xx与x签署了“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xx试点基地协议”、“共建研究生骨干地方短期挂职锻炼xx基地协议”等,开辟了引才的新路子。各县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各类企业赴国内高校引才聚才、建立合作关系,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打造创业创新载体,增强人才工作实效。市党委政府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启动建设了xx产业“人才高地”。创建了xx“人才特区”,进一步增强对高层次优秀人才的聚集效应。大力实施面向x国家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科技xxx创业行动、市专家服务团等,不断增强人才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市科技创新团队x个,已承担国家及市科技项目x项,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十三五”以来,市党委政府共表彰“xx”xx名,累计投入奖励专项经费xx万元,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重才爱才氛围。(五)加大育才力度,提升各类人才素质。“十三五”以来,市组织xx万人次参加了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组织xx个职业工种、xx人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选拔高级工xx人、技师xx人、高级技师xx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xx万人、农业职业技能人才xx万人、农业专项技术人才xx万人。实施xx、xx等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到市、发达地区或国外科研机构、医院、高校进行中长期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总结近些年来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各级党委在人才工作上只有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才能形成推动人才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树立先进理念、开阔用人视野,才能解决体制机制性障碍,克服人才工作中重财轻人、重使用轻开发、重资历轻业绩、急用现引等问题,才能打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三是必须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只有把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着力点,不断深化人才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畅通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之间流动的渠道,才能有效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四是必须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创新人才政策,增强对人才的服务功能,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才能形成吸引、聚集各类优秀人才的洼地。五是必须注重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市场主体重才、引才、用才、育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才工作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才能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二、“十三五”人才工作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宏观上看,一是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我市人才占总人口比例为x,比全国平均水平低x个百分点。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x万人,高层次科技人才x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仅有x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在职中青年专家x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x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在职人选x人,与全国各市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我市高层次人才的比例很低。二是人才结构、分布不够合理。从全市人才队伍结构来看,传统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普通型人才多,产业化人才少;基础研究人才多,实用型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从区域分布来讲,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山区、农村的人才相对较少;从行业分布来讲,人才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农牧等领域,而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非常短缺。调查统计显示,到“十三五”末,我市能源、化工等x个重点领域现有人才x万人、缺少x万多人,其中能源化工缺x万人、装备制造缺x万人、xx产业缺x多人、新材料缺xx多人、现代农业缺xx多人。三是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不健全,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人才评价不够科学,特别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还没有建立起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简单、粗放。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受表彰的人往往“老面孔”较多,对那些正在埋头苦干、破茧欲出的中青年人才缺乏激励;薪酬激励机制尚未普遍形成,人才价值难以有效体现。人才使用机制缺乏活力,导致人才流向党政机关的多,出现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现象,带来人才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用人唯亲不唯才、放手不放心,没有成熟的用人机制,缺乏人才吸引力。四是人才观念落后,人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些地方领导和企业存在“引人不如引资”、“引智不如引项目”、“重硬件投入、轻人才投入”等思想观念,有的还存在重引进轻培养、重所有轻所用的现象,导致人才“引进来、用不好、留不住”。有的崇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对引进区外人才比较重视,对本地本单位人才关注不够。五是人才工作经费普遍投入不足。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xxx万元,其中大部分用于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津贴等专项经费,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经费较少。从具体问题上看,一是人才市场化配置不畅,人才流通困难。受编制、身份的限制,一些单位急需紧缺的人才引不进来;一些地方对引进人才在户籍、社保等方面存在政策“壁垒”,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职称评聘受限,影响人才稳定。特别是基层科研、文化、医疗、学校等单位,符合职称评聘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多,但由于受职称名额限制,许多人难以评定职称或职称晋级,成为当前影响人才队伍稳定的焦点问题。三是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以业绩考评为核心,以考评定津贴、定优劣、定奖惩的激励制度尚未建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平均主义现象,分配不能向优秀人才倾斜,不能向关键岗位倾斜,导致有事无人干,有人不干事。四是人才资源缺乏与浪费、流失并存。由于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不平衡和基层待遇差、发展空间小等,导致人才结构、分布失衡,产生人才资源缺乏与浪费、流失并存现象。三、加强我市“十四五”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当前我市人才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要加强顶层设计,综合分析、整体谋划,重点突破、统筹推进。(一)健全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形成党管人才合力。一是健全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以贯彻落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全市人才工作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协调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和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调动各行业做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人才工作合力。二是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整合市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机构,组建新的人才工作机构。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三是健全人才发展规划落实的长效机制。按照市人才规划部署,细化工作内容,分年度、有步骤地深入实施,重点围绕急需紧缺人才的引、留、用等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人才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完善的人才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估和考核体系。(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建立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提高投资效益。研究制定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渠道进行人才投入。二是健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疏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才相互流动机制,盘活人力资源,激发人才活力。健全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生产一线流动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人才的津贴标准,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提供保障。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机制,整合我市各类人才资源市场,积极培育、扶持新型专业人才市场、中介组织,健全人才市场服务标准,形成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三是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注重依据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既突出用人单位评价人才的主体作用,也要注重发挥业内专家在标准制定及评审工作中的作用,增强评价结果的公信力。研究制定科学、规范、公平的评价规则,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四是健全人才待遇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本地人才,要给予与引进人才同等待遇;企事业单位选聘的急需紧缺或关键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制定高端人才、优秀人才休假疗养制度。大力开展“xx”评选活动,对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表彰奖励。(三)推进人才政策创新,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一是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政策。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学校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和项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实施一批人才培养中长期项目。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学术交流活动,举办高层次的全国性、国际性专业论坛,为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探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行动”,通过保留身份、项目支持、奖励等方式,鼓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逐步向企业集聚。二是完善稳定与用好人才的关爱政策。大力实施市“xx”工程。完善在xx工作的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选的津贴发放办法。适应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依托xx经济区建设、xx扶贫攻坚和“xx”园区建设等工程,重点打造一批人才平台,盘活人才资源,发挥人才作用。重视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技术中心和高端人才工作站,完善配套设施和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三是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入实施市“xx引才百人计划”,大力吸引海外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等方面的人才来xx创新创业,并完善我市长期居留、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特殊政策措施。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力度,支持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推动我市大型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加强人才开发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建立产学研联盟等,加强我市与国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和跨国企业的交流合作。四是实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专项政策。研究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非公经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力度,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经济组织创新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中就业。(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一是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大高技能人才开发投入,重点扶持高中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速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每年遴选一批企业班子成员及企业监管部门的管理人员,采取合作培训、外派、委托培养等形式,到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商务基地或国内发达地区研修或挂职锻炼。继续实施“xx”名校长名医培养计划,选拔中小学校长、骨干医生到沿海发达省市挂职锻炼或研修。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xx”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经济开发区等优势特色功能区、产业项目和重点学科,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强化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团队资助、激励和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团队凝聚、培养、使用人才的引领作用。推进市能源化工、葡萄产业、设施农业、枸杞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多领域、多专业、多层次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强人才高地建设规划和落实工作,着力打造xx四大“xx”品牌。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五篇
一、调研的背景、对象和方法
(一)调研背景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大学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今天,会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明显的比其他专业的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经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同时会计专业是职业类院校中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一,由于各行各业、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随着我国大专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多和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学历要求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中职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会计岗位开始变化。与此同时,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也在逐步下降,中职生对原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很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还束缚在上世纪90年代的框架体系中。本次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调研厦门对中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会计专业设置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厦门市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包括课程标准),据此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的会计专业人才。
(二)调查对象
调查的对象:以企业为主,其次为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企业选取我校毕业生为XX、XX届30名学生所在的企业。
(三)调研方法和形式
本次调研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形式采用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调研,目的是希望能够对今后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能够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在实务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会计行业发展的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会计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关专家说,目前会计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出纳、普通会计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手中拿着国际认可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滚打”过几年的人才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那么,怎样的会计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算高级会计人才?真正合市场“胃口”的会计人才大都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凭,有3—5年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本科文凭并不是必需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中职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企业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企业认为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有:
1。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
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三、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六篇
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与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经甲、乙双方协商,就甲方聘用乙方来甲方工作事宜签订如下协议:_____
一、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乙方来甲方工作,乙方自愿接受甲方聘用。
二、甲方聘用乙方服务期限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三、在协议期内乙方应履行如下义务:_____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服从甲方工作安排,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
接受甲方的领导、聘任、考核与管理。
服从甲方其他应当履行的义务。
四、在协议期内乙方享有如下权利:_____
依据国家及甲方规定享受相应的国家工资及有关补贴。
根据贡献,经甲方评定,享受相应的校内津贴和奖励。
依照甲方有关规定享受医疗及其他公益待遇。
依照《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中有关规定参加职务晋升。
享受《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待遇。
对甲方工作有权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批评意见。
享有其他应享受的合法权益。
五、在协议期间的前两年内,乙方不能调动工作或辞职、对满两年不满五年,因特殊情况提出调动或辞职,经学校批准,可办理调动、辞职手续。同时,退还学校提供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及所分配的住房或学校提供的住房补贴,并取消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六、在协议期内,甲方本着鼓励所引进的人才扩大海外学术交流的精神,支持乙方短期出国(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进行学术访问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乙方连续在海外时间不得超过半年(经批准者除外),否则甲方有权取消乙方的职务、职称、工资及其他相关待遇。
七、甲、乙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此协议,任何一方自行违约,甲、乙双方均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必要时可向甲方上级主管部门申述。
八、在协议期内,如遇到本协议未列事项,双方应本着工作第一的原则协商解决。
九、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对甲、乙双方具有约束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3篇(扩展9)
——引进人才协议书新 (菁华1篇)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七篇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带动了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但是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改进。
一、目前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据对武陵区20家重点民营企业的调查,民营企业近年来迅速做大做强,对人才特别是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与需求十分强烈。但企业内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市场配置供给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也反映十分集中。截至20xx年底,20家民营企业拥有职工1991人,从职称结构看,拥有各种职称的270人,其中高级职称为37人,中级职称121人,初级职称为112人,高级人才比例明显偏少。
二是民营企业吸纳、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不够健全。用人理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相当多的企业家在观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只重产出,不求投入,表现在人才的使用上″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人才教育培训投人不足,使人才的自我发展、提升空间受到限制。人才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在人才选拔任用上存在不重业绩,而看与企业主的亲缘关系的现象。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方面还存在不足。在薪酬方面,据调查,我区民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年均薪酬2—4万元。在保障方面,与外地相比差距较大,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区的民营企业人才普遍存在″打工″的思想,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
三是党委*在推动民营企业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近年来,虽然区委、区*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政策措施、引导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民营企业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加快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1、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党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区委、区*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制定目标明确的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宏观管理与指导。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2、创新人才政策,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人才成长环境。出台更加灵活优惠的人才政策。在经济收入、技术入股、物质精神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形*才″洼地效应″。要健全民营企业人才保障体系。要关心民营企业人才家属就业等问题,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要加强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要完善民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指导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实践,积极推进和规范股权制、期权制、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激励政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考评机制,保证企业内部公*。
4、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构筑民营企业教育培训新体系。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要通过各部门,邀请国内外专家,定期组织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形成*、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负担的教育培训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与国内外名校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学院。要面向市场,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鼓励企业创办重点行业实验室,解决我区重点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吸引培养一批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中高级人才。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八篇
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重要的要素市场,是人事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人才市场的发展水*直接影响到人事人才服务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的作用将日益凸现,人才配置的市场化趋势也将日益突出,加快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一、xxx人才市场发展现状
二、人才市场建设的总体设想
按照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使人才市场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基本思路是:通过完善政策法规,营造公*透明、竞争有序、规范运作、恪守诚信的市场环境;通过建立行业分市场和乡镇人才服务站,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带动市场功能的提升;通过强化硬件建设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市场服务能力和经营管理水*。
三、加快人才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
1、完善人才市场政策法规。制定完善人才流动、人才招聘、人才派遣、档案管理、人事考试等政策规定,在完善原有政策基础上,制定《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指导意见》、《xxx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意见》、《xxx县人才市场分市场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两个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竞争的市场环境。
3、加强地区、行业间的市场合作。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贯通,形成信息互通、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人才大市场。
4、推进人才市场职能的转变。积极发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流动党员管理、人才公共信息发布、公益性人才交流等项公共服务,满足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
6、创新人才服务内容和手段。在做好现有服务项目的同时,大力拓展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型服务,完善人才招聘、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才培训等传统业务,开拓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人事考试等新兴业务;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法,完善原有的“人才服务月”、“与企业结对联络”等项特色服务,积极探索更为贴近用人单位的新的服务方式。
7、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市场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导向作用,引导毕业生选择正确的就业期望值,鼓励毕业生到民营经济组织、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认真组织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改进考试办法,提高考务水*;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为其提供档案管理、合同鉴证、工资核定、转正定级等全方位服务。
8、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人才服务中的作用。联合xxx门成立全县人才劳务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加强监督指导,发挥其在行业自律、沟通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人才市场与其他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在行业人才技能培训、技术交流、信息收集以及消除行业无序竞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实和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9、加快人才市场硬件建设。目前xxx人才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与县劳动力市场差距很大,制约了人才交流活动的开展,必须加快建设,迎头赶上,以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
10、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按照建立高标准人才]市场的要求,努力培养一支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具备现代管理理念、掌握市场运行规则的从业人员队伍;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倡导诚实守信、服务至上、爱岗敬业、廉洁高效的经营管理理念,塑造积极向上的行业文化;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创新服务、诚信服务,打造市场品牌,赢得市场信誉。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3篇(扩展6)
——会计专业人才的调研报告3篇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九篇
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与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经甲、乙双方协商,就甲方聘用乙方来甲方工作事宜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乙方来甲方工作,乙方自愿接受甲方聘用。
二、甲方聘用乙方服务期限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三、在协议期内乙方应履行如下义务: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2.服从甲方工作安排,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
3.接受甲方的领导、聘任、考核与管理。
4.服从甲方其他应当履行的义务。
四、在协议期内乙方享有如下权利:
1.依据国家及甲方规定享受相应的国家工资及有关补贴。
2.根据贡献,经甲方评定,享受相应的校内津贴和奖励。
3.依照甲方有关规定享受医疗及其他公益待遇。
4.依照《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中有关规定参加职务晋升。
5.享受《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待遇。
6.对甲方工作有权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批评意见。
7.享有其他应享受的合法权益。
五、在协议期间的前两年内,乙方不能调动工作或辞职、对满两年不满五年,因特殊情况提出调动或辞职,经学校批准,可办理调动、辞职手续。同时,退还学校提供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及所分配的住房或学校提供的住房补贴,并取消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六、在协议期内,甲方本着鼓励所引进的人才扩大海外学术交流的精神,支持乙方短期出国(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进行学术访问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乙方连续在海外时间不得超过半年(经批准者除外),否则甲方有权取消乙方的职务、职称、工资及其他相关待遇。
七、甲、乙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此协议,任何一方自行违约,甲、乙双方均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必要时可向甲方上级主管部门申述。
八、在协议期内,如遇到本协议未列事项,双方应本着工作第一的原则协商解决。
九、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对甲、乙双方具有约束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3篇(扩展10)
——引进人才年度工作总结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篇
工信局按照《全县人才工作综合调研等两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由副书记、副局长负责的调研课题小组。制定了调研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调研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从8月中旬到9月末,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开展了调研工作。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一)调研的范围及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以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在被调查的23户规模以上企业中。其中林产品加工业3户,能源业3户,矿产业4户,绿色食品业7户,医药加工业1户,建材业1户,其他产业4户。
调研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现有经营管理人员统计调查表和在同行业中抽选1—2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的。共发放调查问卷23份,在各行业抽选的召开座谈会的企业情况是:林产品加工业:x有限公司;能源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产业:x有限公司;绿色食品业:x有限公司;医药加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材业:x有限公司;其他产业:x有限公司,共7户。
(二)调研的主要内容
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基本状况(数量、结构、特点、分布等)和总体评价。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问题及成因。
4、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战略任务、主要目标、工作举措和工作建议。
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先进典型案例。
6、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部分优秀人才的简明情况(主要业绩、代表性成果)。
根据以上确定的范围和方法,通过近一个月的摸底调查,基本掌握了目前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意见及建议。
二、企业目前的人才状况
通过对23户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调查,基本摸清了经营管理人才的现状。
目前,23户县属规模以上企业共有经营管理、技术人员342人(包括车间技术人员)。
在学历方面:其中中专以下81人,占;大专116人,占;大学本科132人,占;大学以上13人,占。
在职称方面:具有职称的人数只有191人,占经营管理人员的。其中初级职称87人,占;中级职称69人,占;高级职称35人,占。
在专业对口方面:学历和所从事行业相符合的只有41人,占。其他人员都是通过担任现任职务后,经过后期学习和实践积累逐渐从事现任岗位,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提高。
三、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前企业的资源性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点依然存在,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目前对高技术人才需求量不大。
其次,由于企业管理团队应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制度认识程度不高,对接收高级管理人才,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由于企业财力及相关环境的先天不足,也因为接收高技术、高能力人才需要在薪金待遇、生活条件、发展空间上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有意愿接收,也满足不了高新人才的条件。
第四,部分企业是总公司的下属企业,人力调动权在总部,企业还存在“等、靠、要”的消极心态。
四、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
大部分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有需求渴望的。由于企业在高技人才不多、不精,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欠缺,凝聚力不足,导致职工队伍的不稳定。不少企业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吃了不少的苦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高级技术人才,特别是产品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主要是能为企业研发新的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能改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像x有限公司就急需这样的人才。
2、需要高级管理人才,特别是精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人才,在指导企业上市、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能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能够进一步理顺目前的企业管理状态,积极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靠拢,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3、需要建设企业团队的高级人才,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精神树立等方面,能为企业打造出一支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积极向上的新型的、稳定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五、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建设方面的建议
根据我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提如下建议:
1、应争取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通过长期的政策支持,在资金、待遇、收入上,采取以企业为主支付、政府相应补贴的方式,吸引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到企业工作,并通过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一篇
虽然我区的高层次人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年有所增长,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区现有的高层次人才总量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显然是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根据调查表明,我区部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确实存在着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问题。造成我区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和引进难的因素,从本次调研情况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观念不新。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在当前人才市场化的配置形式下,部分领导干部认为高层次人才的引留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对人才工作认同的是“筑巢引凤”的思路,认为只要经济工作上去了,人才自然会来,而对“引凤筑巢”缺乏信心。过去,在党政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观念: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是行政工作,非科技工作,无需太高学历或太多知识的人员来从事。在今年全区招商机构招考招商人员以前,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没有进行过任何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的工作,这是导致我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部分企业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着轻学历,重经验的.思想观念,认为,学历高的人才不如具有实际相关工作经验的一般人员发挥作用快,所以在引进人才上主要关注的是否有工作经验,能否马上为企业服务,而不是注重人才的学历。部分企业虽然认识到,从长远来看肯定是高学历的人才比一般人员潜力大,自主创新能力强,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往往存有戒心,怕留不住。对技术人才而言,企业的顾虑表现为:一怕投入了没有产出。好的科研项目,引进了人才,投入了经费,但不一定就能出成果。二怕技术骨干半途出走。技术骨干往往是外界“挖墙角”的对象,一旦被“撬”走,企业损失惨重。三怕业务骨干泄露商业秘密。特别是怕人才流失后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和用户信息, “另起炉灶”,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对管理人才而言,企业的顾虑主要表现为:一怕水*难界定。由于目前对职业经理人普遍缺乏衡量标准,加上前几年引进的高级管理人才鲜有成功者,企业资产难以实现保值增值,一般不敢轻易引进。二怕职业道德没把握。近几年,国内时常出现职业经理千方百计侵吞资产所有者资产的问题,使部分企业对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心存忌惮。这些顾虑直接导致企业不愿下气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2、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不强。
客观方面:XX区是个新建区,社会事业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商贸服务、医疗保健、文化生活设施、教育质量、信息交流渠道等与周边地区相比都处于弱势地位,一时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对子女就学、家属就业、信息获取、社会保障等方面高品质的需要。主观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引留人才的优惠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是已有的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强。如现有的人才政策对我区缺乏咐附力的院士、专家级的人才补贴额度较高,而对我区能够承载而且实际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补贴额度明显力度不够。如文教和卫生行业是区域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作为新建区,这两个行业都是在原有的镇级水*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相当大,通过近两年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表明,文教卫生行业人才比较关注编制待遇,而我区在引进这类高层次人才时基本上没有解决他们的事业编制,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区文教卫生行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制约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已经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在我区安心地工作。二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现有政策侧重于引进人才的经济补贴,缺乏对人才引进后的子女就学、家属就业、购房优惠、服务保证等人才较为关注的生活保障方面的配套措施。三是人才激励机制不尽完善。现有的人才激励仅局限于党政人才、文教卫生等体制内人才,而缺乏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体制外人才表彰奖励的政策和形式。
3、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承载力不强。
建区以来,尽管我区吸引了不少外资,也兴建了不少民营企业,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少,企业自有研发中心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偏低,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附和承载。另外,我区虽然先后挂牌成立了潘阳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相城科技创业园、脱颖科技创业园、高科技创业园等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但由于缺乏相配套的科技招商、宣传、优惠入住政策等措施,至今入住这些创业园的研发室、研发中心寥寥无几,创业园作为引进高层人才的载体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落实不够。
各职能部门尚未形成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的整体性人才开发体制;日常信息的沟通、传递机制还有待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各类高层次人才学习、交流的活动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制度化、经常化。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3篇(扩展4)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