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当地经济调研报告范文【通用6篇】

发展当地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探索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以某地区为例

摘要:

本报告对某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当前该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为此,报告提出了一种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某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本次调研旨在分析该地区的经济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经济现状分析

通过对某地区的经济数据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 传统产业占比过大,缺乏创新和竞争力。

2. 人才流失严重,创新人才缺乏。

3. 产业结构不均衡,缺乏多元化发展。

三、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种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2. 鼓励创新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创业支持。

3. 建设创新平台,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4.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实施策略和建议

在实施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和建议:

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项目。

3. 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4.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五、结论

本报告提出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将有助于某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

发展当地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加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某地区为例

摘要:

本报告对某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该地区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旨在加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引言

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某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分析该地区的经济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经济现状分析

通过对某地区的经济数据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 传统产业占比过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 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3. 产业结构不均衡,缺乏多元化发展。

三、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新兴产业。

2.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

3. 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四、实施策略和建议

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和建议:

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2.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

3. 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4. 加强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结论

本报告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将有助于某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该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发展当地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篇三

按照年初市委部署包村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所包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了解掌握河南村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

问题,为了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计生局抽调两名包村干部与乡农业助理及计生助理,深入到河南村同村委会共同深入280户农户进行调查问卷,对所涉及的人口、劳动力、经济发展、村屯建设等10类2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南村地处牡丹江市和海林市之间,西距海林6公里,北距海南乡政府以南公里,海浪河从村北缓缓流过,河水清澈,环乡公路从村边经过,交通便利,为河南村富民产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发展环境。

1、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2、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

河南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大力实施村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壮大绿稻、西香瓜、食用菌产业,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

产业发展。

根据河南村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挖掘潜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主要发展绿色水稻、食用菌、西香瓜三个主导产业。

一是发展绿稻产业。由于河南村种植水稻具有多年的历史,种植水稻栽培技术经验丰富,对发展绿稻产业有一定优势,创意包装绿稻品牌,广开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采取大中棚育秧技术,提高绿稻品质,实现绿稻种植1500亩。同时还将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大力发展有机稻产业。

二是壮大食用菌产业。利用河南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规模计划发展到15万袋,到20xx年发展到100万袋。

三是推进西香瓜产业。根据河南村素有西香瓜一品村美誉,种植经验娴熟,村两委班子规划三处西香瓜种植园区,集中推进发展西香瓜产业。到20xx年西香瓜种植面积稳步发展到1000亩。

、环境卫生。①村屯“四旁”(村旁、河旁、路旁、宅旁)全部达到“六清”(清垃圾、清淤泥、清柴草、清边沟、清路障、清粪便)的标准,实现村内环境整洁美观。②对于村内产生的垃圾,实行各家各户园内堆放,由每户自行将垃圾运送到村外平方米的垃圾处理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③畜禽实行户户圈养,牲畜群路过散落的粪便及时清理。④人畜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到达到100%。⑤村民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清洁,无三堆存放,花草树木成簇,生机盎然。⑥环境保洁,落实专人,负责村内垃圾清运,保证道路及公共场所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提高群众生活环境。

道路建设。①硬质路建设。河南村共有道路6条,3000延长米。已修水泥道路2条,1000延长米,还剩4条延长米没修。河南村采取村民自筹,集体出资、向上争取的方式,总投资30万元,在基础上,新修水泥硬质路4条,延长米,计生局包扶河南村,并积极出面与交通局协调,修建水泥路1000延长米,计生局协调相关领导无偿给付河南村水泥100吨,用于硬质路改造建设,基本实现村屯道路硬质化,硬质化率96%。②边沟。全长公里,已修公里,还剩4公里没修边沟。计划投入8万元,修建u型槽水泥边沟2公里,计划投入8万元,修建u型槽水泥边沟2公里,两年内实现边沟硬质化达到100%,保证边沟排水畅通。

、绿化美化。①环境绿化美化。本着不留死角,不留裸露土地的原则,科学规划,实现路旁、村旁、沟旁及房前屋后全部栽种绿化树。投入2万元,村内主次干道栽植垂榆600株,实现街道绿化100%。边沟外侧进行彻底平整,栽植花草,达到美化绿化。计划再投入2万元,在每两棵垂榆中间 栽植云杉树种600棵,做到绿化树种高低错落有致。②庭院净化美化。庭院内栽种花草,设置盆景,有条件农户沿房屋和杖墙壁栽种攀岩藤条式花果或花木。③公共场所绿化美化。河南村现有村办公室,村供销商店公共场所两处,对这两处场所分别设置花坛,栽植花期长的花草,美化香化公共环境。

杖墙和房屋外饰。①杖墙。河南村主次干道两侧的杖墙投资1万元,用白灰粉刷一新,达到整齐划一。②房屋外饰。对主干道路两侧房屋外墙采用帖面、粉刷或彩绘等形式进行装饰,形成统一格式,效果鲜明,特点突出。

公益事业。①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活跃乡村文化娱乐生活,河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计划在投资20万元,修建一处占地面积1000—1500平方米的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广场,并安装体育健身器材,供人们享受新农村带来的喜悦成果。②以村办公室为中心,修建完善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的农民服务中心,建成集办公室、党员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图书阅览、村民培训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活动场所,并在村委会广场安装上了计生局为河南村协调解决体育配套健身器材10件,供村民健身之用。

二、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入户调查问卷和村班子及村民代表座谈中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个别问题及认识上的误区。

(一)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中央、省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对不同的少数民族、不同类型的村民组、不同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二)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一是存在着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调研发现,基层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却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

(三)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分散、小规模的粗放经营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四)农民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发展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财政“缺口”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很难开展,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六)农村稳定工作亟待加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现,件增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七)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四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河南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还需进一步探究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为促进河南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快速跨越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新形势。要利用明白纸、标语横幅、群众会议等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标准、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组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要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要以示范村建设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村建设的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设、环境美化、设施配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这一主体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要高起点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坚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对于各项配套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切实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四)要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手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转移。要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加快村级经济开发,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五)要打造农村新经济。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经济。要着眼于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六)要建立农民新保障。做好学校危房改造和减免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工作,推广农村改厕、改水,继续抓好规范化卫生所、农村文化大院、农村敬老院建设。特别按市政府关于建设“和谐新农村幸福新农家”项目文本,建立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发展当地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篇四

我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现有39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2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其中回族人口万余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8%,主要分布在阳信、无棣两县的26个民族村。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_、省民委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工作重点县及乡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认真实施民族工作的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发挥自身内力,埋头苦干,勤劳致富,生产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高。

(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各民族村立足村情,发挥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变单一粮食生产为多种经营,改良种植品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无棣县郭辛店、新立村已形成总计600余亩的冬枣园,段家村、范家村的经济林达1000余亩,五营后村的旱地养藕示范点已取得成功,亩产可达4000公斤,成为民族村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 传统养殖产业优势明显。阳信县河流镇刘庙街等10个民族村与邻近的50多个汉民村形成“放小收大、订单养殖”的养牛联合体。1万多户汉民家庭在刘庙赊养肉牛2万多头,户年均增加收入3000元。无棣县民族村3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户40余户,5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户20余户。五营中村建起了占地20余亩的牛羊交易市场,吸引了秦皇岛、唐山、济南等地客商汇集,日交易量200头只。同时,在国家扶持政策的积极鼓励下,我市少数民族肉牛养殖合作社逐步兴起,目前,全市民族村有12家肉牛养殖合作社,吸引4000余名回汉群众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达1亿多元,少数民族合作社日益成为推动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四)民族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阳信县民族村少数民族群众把肉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肉牛养殖、屠宰和深加工产业,积极打造鲁北乃至全国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流通基地、深加工基地。目前,该县少数民族群众投资兴建的肉牛加工企业已达70余家,牛羊肉产品占到天津清真市场份额的50%、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30%以上。同时,注重实施品牌战略,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鸿安肥牛、立辉肥牛、亿利源肥牛、华阳肥牛、广营肥牛等5个品牌肥牛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华胜、福安2个品牌获得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亿利源、广富、鑫源、华胜源等4个牛肉品牌获得全国优秀牛肉品牌称号。无棣县民族村现已发展民族企业30多家。德宝皮革有限公司、鑫合皮业有限公司集皮革加工、购销为一体,年产值分别达3亿元、亿元。华兴畜牧有限公司现已发展为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龙头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

(五)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我市民族村少数民族群众不断拓宽致富门路,从事多种经营,餐饮、客运等第三产业的业户数不断增加。仅阳信、无棣两县少数民族群众经营的餐馆、店铺等就已发展到100余家,以肥牛、手抓羊肉、特色烧烤等为代表的民族特色食品成为当地的知名餐饮品牌。同时,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发展以客运为主的交通服务业。目前,全市民族村拥有客车100余辆,年均收入达4万元。阳信县流坡坞镇南街村充分利用其便利的交通枢纽优势,少数民族群众拥有客运车辆50余辆,成为全县最大的公路客运专业村。

(六)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市民族村大部分少数民族家庭实现了电器化,大部分住房为砖瓦结构,部分群众盖起了楼房。无棣县五营中村建成了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村社区---“伊安小区”,成为全市民族村居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各民族村拥有运营车和家用轿车近2500辆,仅阳信县刘庙10个村就拥有宝马等各型家用轿车近300辆,并且刘庙村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3500元提高到现在的11000元,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速度三项指标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发展当地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篇五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民族村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多渠道多方式地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不断强化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和宣传,使其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做到自觉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关心、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的民生事业,大力支持和帮助发展民族经济。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也要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实现“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观念转变,深刻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各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毕竟是外因,民族村干部群众的自力更生、自我发展和艰辛努力才是内因,“输血”只能解决燃眉之急,“造血”才是长远发展之本,干事创业、发展经济的重任责无旁贷。

(二)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村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加快民族村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民族工作,定期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加快民族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数量,以“生态文明村”建设、“第一书记”驻村任职、对口定点帮扶等为抓手,帮助民族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民族经济加快发展。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民族村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经济发展情况,以便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帮助民族村逐步缩小彼此之间的经济差距,力求做到平衡发展、协调发展。

(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不断加大对民族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资金时,重点向民族村倾斜;在项目立项、开发、推广等方面优先考虑民族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尽量放宽对民族企业贷款的门槛限制,为民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推动其不断做大做强。工商部门在民族企业、少数民族合作社、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生产经营时,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土地部门和各有关乡镇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帮助民族企业和少数民族合作社解决生产经营项目用地、减免税费等问题。民族、民政部门可借鉴烟台市的经验做法,引导民族企业、少数民族合作社成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会,凝聚力量,团结一致,抵御市场风险。农业、畜牧、人保等部门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时,优先安排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及时为少数民族劳动力提供当地就业和外出务工信息,并采取各种措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此外,对愿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当地就业人员,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甚至资金技术支持,以此提高富余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四)民族村自立自强,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本领。民族村要切实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党性观念强、群众威信高、致富门路多、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及时调整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两委班子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立足实际,借助外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少数民族群众共同致富。民族企业、少数民族合作社要树立正确、宽广的“人才观”、“用人观”,学会现代经营理念,聘用高级专业人才抓好经生产营管理,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代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同时,不断增强自我创新能力,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拓展民族企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要立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掌握更多实用的技能和本领,不断搜集就业信息,积极探索致富门路,从而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机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中,对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以下调查。

一、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第32位。,全县生产总值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为亿元,二产增加值为亿元,三产增加值为亿元。今年初,海盐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临港产业基地、文化休闲胜地、开放和谐福地,全力打造滨海新城的“一城三地”发展战略以后,县境内沉睡千年的53..5公里自然海岸线开始苏醒,临港地区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临港产业的兴起驱动了三次产业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至10月,海盐县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比去年增长10%左右。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

(一)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海盐县原是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兼营蚕桑、畜牧的农业县。农业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趋向合理。传统的产业经过品种改良和技术改造,形成了“膳博士”猪肉、“尼松野鸭”“海盐大头菜”、“一口香茄子”等一些品牌,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密梨、柑桔、葡萄、青蟹、河蟹、黄鳝、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特种种养业蓬勃兴起,并逐渐形成规模。至今年10月,全县已有25家农业龙头企业,3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第一产业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至今年10月底,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二)工业兴县,二产快速发展

近年来,海盐县深入开展“合力兴工”活动,坚持引内与引外并举的方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振兴工业。今年,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实施,临港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海盐更受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今年1至10月,累计新批外资项目23个,增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美元,完成年计划的,实到外资,同比增长75%,完成年计划的;新批县外内资项目103个,实际引进内资93000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年计划的。国内外企业的入驻及内外资金的引进,使海盐县的工业生产走上了快速道,在全县生产总值中成为“大哥大”。

随着改革开放步子的加快,海盐县对外贸易也不断发展。至10月底,海盐县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增长,其中出口总额达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其中紧固件、玩具等特色产品出口增长60%、,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分别达到和。

至今年10月底,全县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亿元,增加。

(三)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

海盐县海海岸线绵长,海涂平缓、辽阔,是一块兴建外海码头、从事现代物流业的风水宝地。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县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外海码头、港口物流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今年8月,秦山港务1个5000吨级的外海码头建成投入运行。至10月底,浙江林龙集团公司的1个3000吨级的外海码头主体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5%。两个2万吨级的公用码头项目已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的初步编制,并完成了这两个码头沿线初步的地质勘察和水深、水下地形的测量工作。

海盐县又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白塔山、绮园等旅游资源。南北湖风景区通过核心区整治、景点建设,风景更加优美,游客量迅速增加,今年1至10月,已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旅游收入达亿元。

商贸业随着海盐县经济的发展也日益繁荣。目前海盐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5家,其中可称为专业市场的有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木材市场、泰发车城、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海安汽贸汽配城和二手车交易市场5家。

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海盐县三产也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不断加大。今年1至10月底,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到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二、海盐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宏观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可谓不错,但微观一、三、三产业的发展方式,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海盐县办县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还没有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次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第一产业。由于小城镇建设滞缓,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要素的集聚。因此,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传统农业在农业总收入中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优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还不高。

2、第二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企业比例较高,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再加上节能排污指标趋紧,企业发展的形势日趋严竣。海盐县的外贸产品集中于紧固件、玩具、服装等几类传统优势出口商品,面临着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及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产业升级迫在眉捷。

3、第三产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海盐县是临港地区,有着丰富的岸线资源,还有海河联运的优势。利用岸线及海河联运的资源,兴建码头、发展物流可以说是实现海盐县经济新增长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步子还迈得不快。海盐县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站、白塔山、杭州湾跨海大桥、绮园、天宁寺等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近年来,旅游资源虽然在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成效也比较明显,但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整合,设施还不够完善。按照市场发展阶段标准划分,海盐县部分专业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多数还处于低级市场形态,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市场还未形成。

三、转变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设想

面对海盐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我县经济新的增长。在中国_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领先第二产业推动向领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领先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报告,结合海盐县的实际,对转变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以下设想:

(一)优化第一产业

新农村建设是优化第一产业的有效载体。要以贯彻党的xx大精神,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致力农村经济转达型。一是要全力推进中心镇建设。根据“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合理错位发展”的原则,建设新型城镇,打造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逐步形成与新型城镇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行业齐全、业态先进的商贸服务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二是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在海盐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生猪、水果蔬菜、淡水养殖、花卉苗木等已显示出比较优势。要继续做大、做优这些产业。三是要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各类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四是要实施农民自主创业“领头雁”工程,培育一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五是要规划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农副产品销售的渠道。

(二)做强第二产业

工业是强县之本。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县的道路,根据海盐县工业发展的实际,要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优化结构,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按照《海盐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空间布局、发展重点,选择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符合临港元产业发展规划有好、大、优落户临港地区。通过好、大、优项目建设的带动,推进工业结构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壮大支柱产业集群,形成以临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实施“名牌工程”,走品牌经济之路。针对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制订品牌建设规划,打造海盐产品、行业品牌,做强我县现有企业。三是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独特功能和作用,是解决就业、开发资源的有效载体。要进一步拓展全民创业领域,畅通创业通道,支持各类民营创业主体进入垄断性行业和领域,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进入社会事业领域,进入金融服务业。

(三)做大第三产业

我县三产的潜力还相当大,挖掘潜力,做大三产,是转变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明智选择。一是按照《海盐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浙北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转换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筑外海码头、物流基地的建设平台。引进外海码头、物流企业等重大项目。二是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先进、开放、绿色、休闲”的发展目标,整合南北湖风景区、秦山核电、大桥观光、白塔山海岛等旅游资源,形成海盐旅游的大格局,并以旅游业带动宾馆、饭店、商贸等消费需求。三是壮大城市经济。按照“整治、提升老城,规划、建设新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加快老城区整治步伐,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有序推进滨海新区建设,构筑一个集商务、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自然生态良好、文化品位高尚、滨海特色鲜明的城市新区。四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乘杭州湾跨海大桥、杭浦高速的建成通车,我县成为浙北乃至长三角区域性的交通节点的机会,采取整合提升、培育扶持、引进建设等各种措施,加快发展专业市场。以大市场、促进我县三产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互间是由内在联系的,在发展中,要努力寻找互相之间的联系点和结合点,积极探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新路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转变。

四、加快海盐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xx大的号召,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新增长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党的xx大号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省委号召“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建议在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中,一定要树立起创新的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获取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审一核”和职能归并,简化审批程序,强化后续监管。推行“下沉式”的管理体制,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下放权限,扩权强镇,增强镇(区)基层发展活力。二是创新考核机制。建议建立以亩均投入、亩均销售、亩均税收论英雄,以单位减排、单位节能、单位降耗论英雄的考核机制,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三是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研究制定土地股权的界定、设置、分配、管理等方面的操作细则,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建立倒逼机制。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制订淘汰劣势产业的相关标准。从产业能效、土地集约、环境保护、投入产出、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界定有关淘汰劣势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同时制定鼓励劣势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加快淘汰劣势行业和企业,促使产业主体提升层次。五是创新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做好银企抵押融资、项目包装融资。引进县外商业银行,搭建融资新平台,探索政府直接融资新途径。同时,搭建外资、内资、民资融资的新平台,尽可能让项目建设的资金从多渠道涌入,突破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乏的瓶颈。

(二)开展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动力

发展当地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篇六

根据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和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我于5月22日到联系点乡村,走访部分群众,对联系帮扶人刘占国进行了深入座谈,就群众关心的就业创业等民生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隶属县乡,位于县域东南部,南与南和县相邻,现有人口4500人,共1200户。村民们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部分家庭开设有家庭式小企业,多数村民没有固定职业,靠外出打工为生。是村有名的致富能手,两口子经营化肥、农药生意,芒种时节还利用大型拖拉机帮村民们耕地,日子过着红红火火,在当地小有名气。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查看村容村貌,参观家庭企业,同村民进行座谈、拉家常等形式详细调研,了解村民生活状况,对创业需求,以及对人社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我发现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时期农村,农民们有着渴求学习的愿望和渴望求职的心情,创业前景非常广阔。村里像刘占国这样的许多同志,虽然创造了部分财富,被村里誉为致富能手,但其家庭式企业规模的扩张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企业发展的后续工作,即专业技能、资金、社会保险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支持,严重阻碍着创业道路。如何促使刘占国以及其他群众家庭式企业规模得到有效地扩张,求职者实现就业,结合人社工作实际,为其提供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

三、我们的思考

(一)进行普法教育,营造和谐社会。通过介绍实实在在的案例,让刘占国感受到树立维权意识的重要性,学习人社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印制宣传页和悬挂条幅以及上门赠送、沿街散发、当街悬挂等宣传形式,向农村劳动力灌输依法劳动、依法维权的法制观念,并树立起刘占国带领大家学习法律法规的浓厚氛围,让大家都学法、懂法、守法,共同构建和谐的法制社会。

(三)实施政策倾斜,做好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基层服务平台对辖区内各类劳动者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其求职意向和学习要求,分别开设相应的技能培训班,开展就业指导。在政策上要灵活运用,大胆施用,实施政策性倾斜,有针对性地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免费技能鉴定,以及对其子女上技校、毕业后创业予以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

(四)规范从业行为,提供社会保障。积极引导他们规范从业,派出相关科室人员到这里送上政策法规,按照个体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让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保障用工双方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险方面,先让他们及员工参加工伤保险,以减轻他们用工风险压力,有效地保障劳动者因工受伤的赔偿待遇,从而避免劳动纠纷。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养老保险,保障他们将来的老年生活待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压力。

农村劳动力是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打造美丽生活的重要力量,人社部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利用自身特点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对于他们脱贫致富,维护家庭和睦,构建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医院实习报告(经典6篇)

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又接近尾声,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收获颇丰,请好好写一份实习报告将它总结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实习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实习报告(通用20篇),欢迎大家分享。...
工作报告2013-07-07
医院实习报告(经典6篇)

全区医改进展情况报告【优质3篇】

一、政府重视,部门配合 为加强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医改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区政府成立了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区直各相...
工作报告2012-04-02
全区医改进展情况报告【优质3篇】

森林采伐作业报告范文(经典6篇)

森林采伐作业报告范文 第一篇区教育局房管所:我校幼儿园食堂是由原来的学生宿舍改造而成。虽然去年经过简单的`维修,但整栋楼的铝合金封闭阳台年久失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布局不合理、房间的有效利用不充...
工作报告2015-01-04
森林采伐作业报告范文(经典6篇)

中国成人吸烟情况调查报告【通用3篇】

每年,中国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烟草导致的相关疾...
工作报告2014-02-06
中国成人吸烟情况调查报告【通用3篇】

主任述职报告(优选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主任述职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主任述职报告 篇...
工作报告2014-03-03
主任述职报告(优选6篇)

浅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优秀3篇】

在最近的职业卫生执法检查中,笔者发现很多用人单位未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甚至搞不懂什么是《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误以为给员工体检了,有了体检报告就算是建档了,浅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还有用人单位虽...
工作报告2019-06-08
浅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