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评估报告范文(精彩6篇)
民营企业评估报告范文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民营企业评估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某民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通过对企业的评估,我们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一、企业概况
该企业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家具制造和销售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线也逐渐丰富。目前,企业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销售团队,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二、经营状况评估
1.销售额和利润率
通过对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企业的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面临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问题。建议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利润率。
2.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尽管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但通过对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的分析,我们发现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设计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建议企业加强市场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三、财务状况评估
1.资产负债状况
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建议企业合理管理资金,降低财务风险。
2.现金流量状况
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良好,但存在现金周转速度较慢的问题。建议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四、风险和问题分析
1.市场竞争风险
尽管企业在产品质量和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面临着来自行业内外的激烈竞争。建议企业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提高竞争力。
2.经营管理风险
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人员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建议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能力。
五、建议
基于对企业的评估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利润率;
2.加强市场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
3.合理管理资金,降低财务风险;
4.加强现金流管理,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5.加强市场调研,提高竞争力;
6.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能力。
通过采取以上建议,相信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民营企业评估报告范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民营企业评估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某民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通过对企业的评估,我们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一、企业概况
该企业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线也逐渐丰富。目前,企业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销售团队,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二、经营状况评估
1.销售额和利润率
通过对企业近五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企业的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利润率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加强了成本管理。建议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提高利润率。
2.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通过对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的分析,我们发现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建议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财务状况评估
1.资产负债状况
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建议企业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2.现金流量状况
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良好,但存在现金周转速度较慢的问题。建议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四、风险和问题分析
1.市场竞争风险
尽管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建议企业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提高竞争力。
2.经营管理风险
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人员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建议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能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
基于对企业的评估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继续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提高利润率;
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份额;
3.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4.加强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加强市场调研,提高竞争力;
6.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能力。
通过采取以上建议,相信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民营企业评估报告范文 篇三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我们接受XXXXXXX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按照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对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所作的XXXXXXX部分经营性资产及相关负债的资产评估报告及评估结果进行复核并发表意见。我们本着独立、客观、科学、公正、谨慎原则,认真审核了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出具的苏国咨〖1998〗281号《XXXXXXX资产评估报告书》,并对上述经济行为所涉及的资产及相关负债进行了市场调查与询证、验证,由于我们无法调阅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的相应评估底稿,在实施了替代程序的基础上,现就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1998年6月10日出具的苏国咨[1998]281号资产评估报告书评估结论的公允性,发表如下复核意见:
一、委托方简介
㈠委托方
公司名称:XXXXXXX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XXXXXXX
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伍仟陆佰壹拾贰万元。 营业执照注册号:XXXXXXX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地址:XXXXXXX 邮政编码:214244 ㈡企业概况:
XXXXXXX是根据《_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1998]160号文批准于1999年11月8日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生物柴油的生产、销售;一般经营项目:
石油制品、化工产品、日用化学品的生产、销售产,自营和化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公司现生产绝缘用油、特种润滑油、特种油剂等精细化工产品20多个系列,达200多个品种,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现占地200余亩,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酯化、蒸馏、精馏、全自动调合、全自动罐装、磺化、脱蜡等多套生产装置,库存容量达5万多吨。公司主导产品为绝缘用油(低粘度变压器油),产销量达总产品的65%以上。
二、评估报告的合规性
1、XXXXXXX与XXXXXXX的进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行为分别得到了宜兴市《关于设立XXXXXXX的请示》宜政发【1998】147号、《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XXXXXXX的请示》 锡政发【1998】157号及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1998]160号文的批准确认;
2、XXXXXXX按照江苏省人民政府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苏农集[1997]16号文件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办理了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登记;
3、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授予非证券业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具有合法的资产评估资格证书,资格证书编号11002,批准文号:农乡企资96第02号,发证机关:农业部乡镇集体资产评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签署报告的人员:严伟新、潘荣祥、郭秀惠,符合报告基准日的规定。具备国家认可的资格,出具报告合规。
4、XXXXXXX已按有关规定出具了承诺函;并按有关规定提供了资产产权证明等法律性文件、证书。
三、评估报告的有效性
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根据XXXXXXX的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对XXXXXXX股份制改造涉及的整体资产进行了评估,并与XXXXXXX签署了资产评估委托协议书。本次评估的基准日根据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程确定为1998年4月30日,并于1998年6月10日出具了苏国咨[1998]281号资产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已按规定到有关部门进行了备案登记,评估报告有效。
四、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根据委托评估资产类型,选择了与之相匹配的资产评估方法。因签字资产评估人员已离开该公司,并且该公司已于20xx年进行了工商注销,因此我们无法调阅该公司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经过我们实施替代程序———审阅企业财务资料及对现时仍存在的实物资产原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原值进行追溯性评估,我们认为资产评估人员,根据资产评估目的,恰当的选择了评估方法和与之相匹配的评估价格标准,评估方法的选择符合评估基准日的相关规定。
五、评估程序的适当性
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在资产评估过程中,根据委托资产评估类型和特点,履行了不同的评估程序。经我们重新审阅审计报告及评估报告中所表达的《资产评估说明》,其所揭示的评估程序,我们认为执业资产评估人员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履行了必要的、适当的评估程序,从而保证了评估结论的客观与公允。
六、评估结论的公允性
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所做的XXXXXXX企业股份制改革评估项目,资产评估范围为XXXXXXX整体资产。经评估,截至1998年4月30日止,纳入评估范围的总资产账面值为40,290,元,调整后账面价值40,290,元,评估价值为44,727,164元,减值率为;总负债账面价值为36,347,元,调整后账面价值为36,347,元,评估值35,556,571元;净资产账面值为3,943,元,调整后账面值为3,943,元,评估值为9,170,593元,增值5,227,295元,增值率为。
1、评估基准日的确定
确定基准日为1998年4月30日,主要基于企业本次评估目的需要,同时年中数据准确。
2、评估依据和参数选取
评估依据较为充分,评估参数选取基本合理,各项资产的评估基本符合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要求。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
(1)存货—辅助材料中少部分项目未分明细; (2)部分往来款中对于负数没有进行重分类调整;
(3)固定资产—机器设备中个别小项目缺少规格型号。但不影响总体的评估结论。
3、评估结论分析
1)流动资产减值75。29万元,减值率2。25%,减值原因主要为应收账款中对实际不能收回的往来款作了评估减值处理。
2)固定资产增值51_3万元,增值率82。86%,其中房屋建筑物增值150。73万元,增值率74。83%,增值的主要原因为房屋重置成本高于账面原值所致;机
器设备增值327。72万元,增值率87。21%,增值的主要原因为:主要设备为自制油库,其建造成本除主要材料进行资本化外,辅材、建造劳务费用多在当期费用中列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评估增、减值是合理的,就评估基准日而言,评估结论是公允的。
七、期后事项说明
评估基准日后,企业正常经营,无重大期后说明事项。
八、复核结论
经我们对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所作的XXXXXXX整体资产的资产评估报告及评估结果(苏国咨[1998]281号)进行复核,其评估报告是合规有效的、评估方法是合理的、评估程序是适当的、评估结论是公允的。
九、其他说明
本公司出具的复核意见是基于:
1、委托方提供了资产产权权属文件及文书,产权无争议;本次复核报告涉及的有关法律文件及相关材料由委托方提供,应当对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在复核过程中对其真实性、全面性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核对。 2、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及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所做的XXXXXXX拟股份公司变更资产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及委托方提供的其他资料是真实可靠的,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民营企业评估报告范文 篇四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价值评估报告
一、企业简介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珠海市海利冷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_ 年经珠海市工业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分行批准设立,1994 年经珠海市体改委批准更名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专业化空调企业,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成为中国首家超过千亿的家电上市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纳税超过亿元,是中国首家净利润、纳税双双超过百亿的家电企业,连续12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2014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9年领跑全球,用户超过3亿。
民营企业评估报告范文 篇五
信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是通过福建省房地产价格评估管理委员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从业行为年度检查的评估公司。公司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及理论知识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高级会计师等优秀人才。公司业务范围是房地产评估与土地评估。
在公司我实习岗位是助理评估人员。和专业评估人员到现场勘察房地产结构等进行拍照和勘察,和客户进行交流。搜集相关的比较案例。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地勘察及其结果做房地产评估抵押报告。并帮忙装订报告,报备等工作
在实习中应用的主要技能,如对房地产知识的熟悉,判断其年限,结构,区位等各方面因素。对xx房地产趋势的了解和判断。拍照的技术及与客户如何进行对话。如何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如何与同事相处的技能。实习中,开发了自己的实习能力。如在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还有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操作。新学到了房地产评估的专业知识。还有关于抵押贷款等内容。现场勘察地形的步骤及技术。
在短短的28的实习,我看到了自己求知及好奇的心态。能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并认真及时的完成工作,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在指导教师耐心的指导下掌握有关房地产评估的知识及实习操作的技能,能很好的运用办公软件以较高的工作效率对待工作。但同时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如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够。理论知识的欠缺、不扎实。没有时刻关注身边及其房地产等有关方面的讯息,信息不够全面。经验不足,不善于与客户进行沟通,达到有效的合作意向。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不沉着和果断。
xxxx信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的管理和业务都较为合理、规范化。内部员工办事效率高,做事积极主动。高层管理人员对员工信任和支持。使其取得不错的成绩及经济效益。但我觉得在业务方面如果能做到权责明确,分配得当会更加完善的。
从这次的实习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更清楚认识到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重要性。我决定在下一个月和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丰富自身的业务知识和素养。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做到在实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注意信息的获取方式,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资源。了解市场行情及变化。争取能够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明确工作方向。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民营企业评估报告范文 篇六
核心提示: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近年来,民营企业灵活、高效的用工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准则,使得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基础,又有利益的差别和冲突,因此,在劳动关系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因劳动权利和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纠纷也不可避免。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种劳动争议问题,是摆在企业、政府及法院面前的现实难题。为此,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大数据剖析等多种途径,调查、了解近3年来本市部分民营企业劳动争议纠纷的总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总体状况
自XX年12月21日至XX年12月20日,我院共受理涉及民营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1036件,审结涉及民营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1008件(见图一)。
从图一可见,近年来,我院收结的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在XX年与XX年稳定在300件左右,而XX年则大幅上升。案件大幅上升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为: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国内部分行业、企业业务量下降,成交萎缩,企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而与此同时,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造成企业人力成本节节上升,为降低成本,部分民营企业被迫采取了降薪、裁员、拖欠工资等措施,由此引发了较多的劳动争议纠纷。主观原因则主要是新法施行带来的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因素,如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新法律的颁布或修改施行形成的叠加效应等。据统计,XX年涉及追索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非法辞退、调岗调薪等纠纷的案件为314件,占当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
二、案件基本特点
1.案由众多,劳动报酬类问题系核心纠纷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劳动争议纠纷的案由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人事争议等4大类15小类,其中最为常见的案由主要有确认劳动关系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经济补偿金纠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福利待遇纠纷等,这些关键案由占据了劳动争议纠纷的绝大部分。按照具体案由划分,XX年12月21日至XX年12月20日,我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分布如图(见图二)。
通过分析各种原因所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占总体案件数量的比例,我院发现,履行劳动合同所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占总案件数量的比例均远远高于其他原因,这说明履行劳动合同成为各种类型企业产生劳动争议最集中的方面,而在履行劳动合同争议中,劳动报酬类问题又是最核心的问题。除此之外,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福利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也是民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2.审理难度不断增加,二审发改率较高
主要原因是:劳动争议诉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据统计,近年来我院审理的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纠纷中,诉讼请求基本上都不是单一的,往往都涉及劳动合同解除、劳动报酬追索、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等主张,有的案件当事人的诉讼请求项目多达10项以上,诉讼金额计算精细至分厘。诉求的复杂化、多元化,导致案件审判难度加大、审判周期延长,给案件的正确、及时审结带来一定难度。
从近3年的劳动争议二审发改情况来看,XX年劳动争议案件的发改率为;XX年的发改率为;XX年的发改率为。可以看出,在我院近3年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二审案件中,基本上每10件就有1件被发改,发改率相对较高。在发改原因方面,既有一审法院对案件事实审核不认真、程序不当、适用法律错误、计算错误等“微观”原因,也有某些案件就案办案,没有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没有完全理解“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等宏观因素。
3.调撤难度大,群体性诉讼有增长趋势
这主要是由劳动争议案件本身特点决定的。劳动争议案件大多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发生,在进入诉讼阶段前一般已经经过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及工会调解、地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乃至一审调解等程序,矛盾较为尖锐,因此在审理中再行调解具有一定难度。
另外,据调研,我院审理的劳动争议群体性诉讼有增长趋势。经分析,到法院来起诉的劳动者往往并非单独个体,其常常是某一群体利益的代表(如同事、同行等),这种源于群体性纠纷的利益相关性和利益诉求上的共同性,使得劳动者更愿意提起群体性诉讼,以期引起社会注意或对法院施加一定压力。对这些案件的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导致信访、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发生。据统计,近3年来,我院受理的劳动争议群体诉讼案件分别为18件、27件、55件。
三、问题分析
经过分析,我院在审理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的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内部制度不甚健全,劳动争议组织程度较低
涉案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绝大部分从事加工生产、建筑劳务、一般流通与社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小微企业)一般不设专职人事管理,由财务、会计等人员兼任,契约意识较差,用工比较随意,考勤制度、工资制度混乱,管理人员对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了解较少。这类企业承受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不强,一旦经营状况不佳,容易发生欠缴社会保险,拖欠、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
另外,涉案民营企业中,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少工会存在行政化倾向,工会有名无实,工作形式化较突出,实际作用发挥不够;而对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于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设立,所以实际设立该机构的企业并不多。劳动争议处理的组织程度不高,导致劳动者维权缺乏有效指导,加大了劳动者个人的诉讼成本,不利于劳动者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2.进城务工、外地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劳动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我国劳动者队伍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但总体来看,智能素质仍普遍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开放水平不断地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外地务工人员日益增多。这部分劳动者的一般特点为:年龄较轻,知识水平较低,法律意识不强。这往往导致其合法劳动权益受到损害,进而产生各种劳动纠纷。据统计,在高等教育较为普及的今天,我院审理的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中,仍有部分年轻劳动者的学历水平仅为初中、高中。
3.劳动者工作稳定性差,“跳槽”频繁
劳动者在民营企业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工作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性较大。目前,我院审理的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中:相当部分劳动者在企业中普遍工作年限不长,“跳槽”频繁,工作年限一般不超过1至2年,最多达3至5年。究其原因,既与劳动者自主择业意识增强有关,也与企业的劳动强度、工资收入、福利保障等因素有关。
四、对策建议
1.注重预防:指导奖励广泛完备的企业内部制度,规范民营企业用工行为
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应主动吸收先进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规范企业内部制度,普遍建立起劳动合同、用工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奖惩制度等,使企业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政府则要做好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相应的内部制度。
2.内部协调:强化企业调解委员会、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协调机制作用
企业内部的自我协调机制在稳定劳资关系、缓解劳资纠纷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协调机制的建立依赖于企业调解委员会、工会作用的发挥。要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健全企业调解委员会、工会组织,加强工会与企业的经常性协商工作,发挥工会在集体谈判和问题处理中的作用。在一些劳动者比较集中的行业,可以推动建立行业类工会组织,以维护同行业职工的共同利益。
3.强化调解:推广和强化“四方联动机制”,降低诉讼率,提高调撤率
所谓“四方联动机制”,是指XX年天津市法院系统会同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四部门组成“天津市劳动争议四方联动调解机制领导小组”,形成以纠纷预防预警、联合调解、依法仲裁和审判有机结合的“调、裁、审”机制。实践证明,经过企业内部工会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层层过滤化解,绝大多数劳动争议纠纷均得以妥善解决。因此,应进一步推广、强化“四方联动”机制所形成的“预防功能强、调解层级多、社会效果好、法律权威性明显”的劳动争议大调解工作格局。既加大对民营企业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和监管力度,促进其构建合法的用工制度,也能积极为民营企业搭建劳资纠纷协商解决平台和机制,促使其在初发阶段通过协商机制促使纠纷得以妥善解决,降低民营企业劳动争议纠纷的诉讼率,提高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调撤率。
4.细化规范:出台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规范,统一裁判
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人民法院有关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得到了极大发展和完善,法律适用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审判实践中还存在劳动争议法律事实认定标准不统一、法官事实认定“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这都容易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出现“同案不同判”甚至自相矛盾现象,严重影响法院的司法权威及司法公信力。
为此,我院根据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总结审判经验,出台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工作规范等内部规范性文件,细化规范,统一裁判,以正确认定事实,合理约束自由裁量权,依法保护劳动者、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关于鼓励我省中小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4)|返回目录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与其他发达城市和地区相比,甘肃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根据全国工商联20xx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500强地区分布统计,东部地区企业数量共408家,中部地区63家,西部地区29家,甘肃仅占两家(甘肃建新实业集团
有限公司、兰州天奇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从所占经济总量比例看,甘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接近36%,而浙江为90%,江苏为83%。从对民营科技企业XX年工商注册数量进行分析看,中小企业多,但是总收入却较少。另外,从对甘肃省专利申请量比例看,20xx年全省专利申请量2176件,非职务发明占45%,科研院所占55%,其中企业申请量寥寥无几,反映出我省民营企业在企业规模,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上的欠缺。
一、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困难
1、创新动力不足
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脱颖而出,走在了自主创新的前列,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创新动力依然不足。国家知识_资料表明:截至XX年底,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差,靠机会、靠公关、靠利用低廉的劳动力获得较高利润的认识还普遍存在;二是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完善,与自主创新相比,模仿的成本低、效益好。
2、创新实力有限
第一,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靠灵活经营机制生存的中小企业,实力较弱、资金困难,而创新需要大量投入,产出回报期长,会影响企业的即期利润。问卷调查显示,有的企业没有设立研发基金。第二,技术创新会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而民营企业的防风险能力弱,一旦创新失败,后果较为严重。因而有人认为:“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第三,由于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具有极高的不稳定性,且规模小、工作环境较差、劳动保障不够完善,因此社会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致使其严重缺乏创新人才,即使有了人才也会面临再度流失。
3、融资难影响创新
虽然政府财政的科技投入已经慢慢向企业倾斜,然而资金缺口却依然是影响创新的主要障碍。大部分刚起步的科技型企业没有厂房、土地等可以直接从银行贷款的抵押品,只有专利、著作等知识产权,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目前,我省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很大,其中科技型企业创业中因资金不足而影响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4、新产品开拓市场困难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主要是在新产品的研发初期,通过科技三项费及创新基金等方式进行补助。然而,新产品研制成功,投入批量生产后,市场开拓又成为了企业的一大难题,大多数企业推出的新产品在当年中的销售额微乎其微。
二、关于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1、建立市场环境、激发创新动力
用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利润,是企业的本质特征。没有市场力量的驱动,即使是政府号召、舆论推动,企业也不会甘冒失败的风险,主动投资去创新。因此,企业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市场,创新的价值也只能通过市场得到实现。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国产高科技产品在质量、性能上与进口产品存在差距,培育市场更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199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_宣布实施“百万屋顶太阳能计划”,提出太阳能光电系统电价逐年下降的目标。由于此项计划的实施,美国的太阳能光电系统电价从1997年的每度22美分,下降到XX年的每度美分,已接近天然气和热力发电的价格;同时,根据美国的《能源税收法》,购买太阳能和其他再生能源设备的房屋主人,其购买费用可以从当年需交纳的所得税中予以抵扣。这些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使美国的再生能源科技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
2、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一方面,大力培育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等技术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服务。由于有相当数量的技术中介组织是为民营企业提供公益性、扶植性的技术创新服务,具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在设立之初可考虑政府出资加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然后政府逐步退出,最终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搭建院企自主创新平台,充分整合有利于民营企业及科研院所各方面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改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单打独斗”或“全线出击”的局面,降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难度。
3、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与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
因为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应用研究,所以在考虑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开展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如果离开科研部门的指导与合作,周期长、难度大的高科技项目的创新就会因为失去高新理论和尖端技术的支撑而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如果离开企业的支持,就会形成少数科研人员的孤军奋战,使研究工作失去有力的经济支持和市场检验,难以转化为生产力,达不到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因此,根据目前的情况,最科学、最切实有效的办法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同组成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环环相扣,层层展开。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国家先进技术计划,实现对科研机构的资助,同时对采用科研机构技术的中小企业创新项目提供资助,从而实现科研机构与企业应用研究的联动。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也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和费用,促进了技术的溢出,推动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
4、建立健全市场法制环境
市场竞争的压力是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但其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公平有序的市场法制环境。建议加强市场经济立法,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制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励民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和保护工作教育,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开发自主的专利产品,在专利申请上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关注发明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
5、建议制定鼓励科技人员流向民营企业和帮助民营培养人才的政策
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根本保证,为帮助民营中小企业排除技术创新的人才障碍,应制定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或兼职民营企业技术工作,政府可从再就业专项资金中为其提供一定的工资补助。对于有能力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可以鼓励他们到民营中小企业兼职,并以智力、专利、技术入股与参与收益分配。
6、建立创新金融模式、解决融资问题
建议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将金融资源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解决知识产权质押问题,以此作为解决科技型企业创业融资问题的渠道之一。鼓励银行改变传统的贷款模式,创新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这方面,北京已经有部分银行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创新了一种由银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评估机构、担保公司共同介入的贷款模式,共同分担银行风险。律师事务所和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做前期借款人资质评价和专利价值评估;银行做借款人信用和财务状况的贷前审查;放款后,继续落实贷后跟踪,对企业使用信贷资金进行协议监督管理。此模式在贷前审核和贷后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限度地减轻了银行的决策风险和管理风险,同时也避免担保公司的放大效应造成的潜在危机,达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