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计划书(最新6篇)
学校社会工作计划书 篇一
社会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社会工作计划。
一、目标
1. 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建立健全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二、计划内容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心理健康讲座、沙盘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管理情绪,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2. 促进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组织消防安全演习、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建立学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立学生社工站,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开展家长教育讲座、家长学校等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实施方式
1. 成立学校社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安排工作进度。
2. 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参与社会工作活动的策划和执行。
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社会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4. 建立学校社会工作数据库,记录学生的需求和服务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四、预期效果
1.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压力。
2.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融入社会。
3. 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增强,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5.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得到加强,形成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的社会工作计划,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计划书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学校社会工作计划。
一、目标
1.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建立健全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二、计划内容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管理情绪,增强心理健康能力。
2. 促进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安全知识宣传、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建立学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立学生社工站,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5. 与家长合作:开展家长教育讲座、家长学校等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实施方式
1. 成立学校社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安排工作进度。
2. 招聘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指导。
3. 组织教师参与社会工作活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4. 建立学校社会工作数据库,记录学生的需求和服务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四、预期效果
1.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压力。
2.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融入社会。
3. 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增强,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5.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得到加强,形成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的社会工作计划,我们将努力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计划书 篇三
一、背景资料
组员资料:xxxx
机构名称:xxxxx
小组名称:喜欢自己,表现到底
二、设计理念:
1、问题界定:社会的发展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也决定着个人成功,大学生现在往往应为在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不足而给自己在人际交往,情感,学习,就业面试上面带来很大的问题。
2、需求评估:
现在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沟通,需要交流,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只有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才可以使相互熟识的人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意,爱之更深;使陌生的人产生好感,结成友谊;可以使意见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双方的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人化干戈为玉帛,彼此友好相处。
不管你生性是多么的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的是多么漂亮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你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仍旧会一无是处。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必须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彼此的心灵才能产生碰撞,从而产生共鸣。在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中,会说话的人将会非常地受欢迎,能轻松地与他人融洽相处,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
3、问题的成因:
(1)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的环境,同时父母也是一个孩子的启蒙老师。由于父母在沟通、语言表达方面没有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使得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效仿父母,同样在语言表达方面得不到提升。
(2)学校原因:*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很多学生只注重卷面上的成绩而不注重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这种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模式严重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很多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个人原因: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或者曾经受过打击而导致个人缺乏自信,不善于与人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4、问题导致的后果:语言是一个人生活得必要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目前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等,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个人如果连最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可能导致很多问题,诸如:在寝室受到孤立、不受老师赞赏、总是处理不好感情问题、在同学面前缺乏自信、被就业单位拒之门外等等问题。
5、介入点及介入策略: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我们都会经常听到别人这样说:“我这个人,笨嘴笨舌,讲不好话。”却并不以为这是多大的缺憾。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现在的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一般来说,一项工作需要众多员工的合作、多个信息的综合。语言是比较普遍、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传递方式。语言能力强,双方就能顺利而准确地接受和理解信息,也能顺利地交流;语言能力弱,就不能很好地把信息传递给对方,交流会因此出现中断,甚至中止,进而导致失败。因此,若想在社会上游刃自如,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能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
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常常会给一个人带来美好的人生,也是成就一个人一生的财富。
我们采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当一个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认为个体常在社会中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学习到自己尚未表现的任何行为是学到怎么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参加小组活动可以给小组成员更多的学习机会;镜中自我理论,通过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反映,从而建立我们自己的形象和自我评价;还有人本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
三、小组性质及活动介绍
1、小组名称:喜欢自己,表现到底
2、小组形式:培训小组
3、举行时间:2009年12月4日——2010年4月30日
4、小组时间:每周6晚上18:00—20:00
5、小组地点:黑工程文管楼W202
6、小组对象:在校大学生
7、小组规模:10人—15人
四、小组目标
通过6次的小组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广大大学生从与身边的人开始练习语言表达,练习适应时代生存的谋生技能,为今后的就业面试和发展抢占机会。
五、具体目标及评估指标
(一)具体目标:
1、形成小组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
2、组员之间能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互相帮助;
3、首先使组员学会倾听他人,在倾听他人的观点基础上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4、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加一些身体语言。
(二)评估指标:
1、理解他人意思,口齿清晰、流畅;
2、内容有条理、富逻辑性;
3、他人能理解并具有一定说服力;
4、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
5、说话带有一定的身体语言。
六、组员的招募
此次活动的所有组员都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内招募,具体的招募方式有版报(附录1)形式来进行招募。如果招募的人员过多,我们将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期望,同时进行人员的删选。
七、小组的活动阶段
八、小组日程表
1、准备阶段:2009年12月4日—2010年3月19日
整体策划、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培训小组领导者、宣传招募、筛选组员
2、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日—2010年4月24日
小组实施每周六一次,每次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督导及时督导
3、结束阶段:2010年4月25日—2010年4月30日
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领导者做总结报告
——社会工作培训方案设计
学校社会工作计划书 篇四
一、实施对象
全县所有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二、组织领导
“体育考试”工作在县招委会统一领导下,成立光泽县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领导小组,xx任组长,成员有xx,工作人员有:xx,办公地点设在教育局“三站”。
三、考试项目
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实心球)
四、考试成绩记载及等级设定
1、三个项目考试每项满分100分,总分共300分,学科总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形式记载。
2、原始分值与等级分折算方法:
255分(含255分)以上为A级,225分(含225分)以上—255分以下为B级,180分(含180分)以上—225分以下为C级,180分以下为D级。
3、初中应届毕业生体育学科成绩达到A级给予5分奖励,B级给予2分奖励,C级和D级不加分。
4、考试成绩作为初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
五、
收费标准及报名时间
根据省教育厅会同省物价局商定的收费标准收费,各校要按招办要求统一进行报名,填写准考证号,考生名单于3月25日前交体育组张和睦老师,考试安排和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六、考点设置与要求
1、考点大门口应挂上“xx年xx县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xx考点”的横幅。
2、考场应划好警戒线,实行封闭考试,带队的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以及与考试无关的任何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考场。
3、设置考点学校应于考试前二天准备好场地、器材、桌椅等设备。
4、考点应设立医疗点、茶水供应处、自行车停放处和考生集合休息处。
学校社会工作计划书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发挥考试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多项选择和多次考试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
二、范围与对象
20xx年全市所有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考试。
三、考试内容
20xx年青岛市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考试,采取过程管理考核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办法。过程管理考核和目标效果测试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过程管理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目标效果测试。
㈠过程管理考核
考核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大课间与课外体育活动等。
过程管理考核评定满分为30分,其中,初一、初二、初三每学年为10分。具体量化标准如下:
1.体育与健康课成绩4分。优秀4分、良好3分、合格2分、不合格0分。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4分。优秀4分、良好3分、合格2分、不合格0分(此成绩应与学校上报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数据一致)。
3.积极参加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冬季长跑2分。无故缺勤或因病事假缺勤超过1/3者,该项目不得分。
过程管理考核成绩18分及以上的为合格,以下为不合格。
㈡目标效果测试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规定,确定每个考生必考1项,选考2项,共计3项。3项考试须在半日内完成。
必考项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选考项目:
第一类: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任选一项;
第二类: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任选一项。
场地器材、测试规则和评分标准按照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执行。
考试时间和地点:20xx年4月下旬,考点待定。
目标效果测试每项目10分,总分30分,成绩18分及以上的为合格,以下的为不合格。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方案3篇
学校社会工作计划书 篇六
20xx年是我中心成立的第二年,趁着社会工作大发展的春风,机构将继续秉承“扎根社区,服务社群,助人自助”的宗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继续建设好一个凝聚爱心,服务社群的专业社工组织为目标,致力打造扬帆社工服务品牌,扎根南海,服务南海。20xx年度中心工作计划如下:
一、坚持一个中心:以专业服务为己任
佛山社工事业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南海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我们有义务为社工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开展青少年、老人服务,让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庭,不断推进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但是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仍不高,各级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还缺少认识。
今后的中心工作,我们将以加强南海乃至佛山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社会工作为己任,继续坚守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按照社会工作服务程序,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大胆探索,在社会工作知识的培训、宣传,还是社工岗位的开发、社工专业服务的介入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探索本土化的服务模式,积累可推广的经验。
二、做好两项工作:自身建设和社工宣传
(一)自身建设
20xx年,我们将继续完善中心在管理方面和服务方面的建设。管理方面,继续建立健全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树立中心的品牌意识,打造中心的品牌文化。服务方面,加强项目规范,建立更加丰富的资源库,同时加强与广州等高校社会工作系的联系,挖掘优秀的社工人才,并加强粤港台社工督导的沟通,打造专业的品牌团队。另外,加强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服务技巧,提升服务质量。
(二)社工宣传
社会工作作为中国大陆新兴的一个事业,并不为广大群众所完全认知与接纳,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对于社工的宣传也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1、深入社区:中心将在节假日不定期到社区举办活动,让居民在参与活动中对社工有深刻的认识。过去的一年中心在南桂、桂园社区的成功充分表明了这一途径的可行性,今年我们将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宣传。
2、媒体:争取与《佛山日报》、《珠江时报》《南海电视台》等佛山本地媒体合作,发布中心的活动通讯、宣传社工文化,让居民在日常活动中对社工有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