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下册工作计划(通用6篇)
历史下册工作计划 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历史下册的班主任,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们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历史下册主要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部分,我们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其次,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将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历史文献阅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
另外,我们还将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比如,我们将组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我们还将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调研,让他们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此外,我们还将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历史类的竞赛和活动。比如,我们将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写历史论文等,让他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并通过比赛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
最后,我们将注重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成绩。我们将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历史学科成绩。
以上就是我们历史下册的工作计划,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能够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历史下册工作计划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历史下册的班主任,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们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历史学科的内容较为庞杂,我们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我们将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其次,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将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另外,我们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关怀。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人文关怀。我们将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情怀。
此外,我们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合作和实践能力,我们将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我们将注重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成绩。我们将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历史学科成绩。
以上就是我们历史下册的工作计划,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能够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历史下册工作计划 篇三
一、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_并立与_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_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本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发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三、拟用的教学方法
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8、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五、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进度表
周 日期 教学内容 节
1、—— 1课,2课 2
2、——课,4课 2
3、——、5课,6课 2
4、—— 7课8课 2
5、—— 月考 2
6、—— 9课,10课 2
7、—— 11课,12课 2
8、—— 复习 2
9、—— 期中考试 2
10、—— 13课,14课 2
11、—— 15课,16课 2
12、——. 17课,18课2
13、—— 月考 2
14、—— 19课,20课 2
15、—— 21课,22课 2
16、—— 期末复习 2
17、—— 期末复习 2
18、—— 期末考试 2
历史下册工作计划 篇四
1.提前备好每一课的教案,教师要认真思考,课前精心准备,整合课本构建框架,努力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等的预设。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合作探讨,小组讨论,合作答题等,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6.坚持辅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布置作业。
7.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步,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提前备写课堂辅助教学预习内容。
历史下册工作计划 篇五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四个班历史教学,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79分左右,整体成绩比较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课时。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课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8课时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0课时
总复习
6课时
历史下册工作计划 篇六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表现为顽皮、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我任教的初二(1)---(6)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二、 教材分析 :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共24课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
重点:中国现代史部分,
难点:认清中国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三、 教学任务和目标 :
本期以完成教育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1到21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练习、检测、活动课时可根据学校大型活动机动。
四、指导思想 :
1.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
2.传授基础知识,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五、 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做好读书笔记,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4.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