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不让梨(精选3篇)
孔融不让梨 篇一
《孔融不让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也是许多人童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融的品格高尚,具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孔融不让梨的背后故事,以及这个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据史书记载,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学者和政治家,他以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而闻名于世。故事发生在孔融年幼时,他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耍,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一盘美味的梨子。孔融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自己也感到非常饥饿。正当他伸手去抓一颗梨子时,一个小朋友却说:“孔融,你不能吃,因为你是孔家的孩子,你父亲是孔子的后代,应该要比我们更有品德。”孔融听了后,立刻放下手,笑着说:“你们先吃吧,我不饿了。”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首先,孔融的行为展现了他的谦虚和自控能力。尽管他非常饥饿,但他能够抑制自己的欲望,不争抢梨子,而是主动让给了其他人。这种自我约束的能力是品德高尚的表现,也是孔融在后来政治事业上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次,孔融的行为也体现了他的公正和公平的精神。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觉得应该享有特权,相反,他愿意放弃自己的权益,让其他人先享用。这种公正的态度和公平的观念是孔融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一直秉持的原则,也是他能够赢得众人的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原因。
最后,孔融不让梨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面对诱惑和利益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孔融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臣,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和智慧,更是因为他具备了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胸怀。他能够在各种困难和诱惑面前坚守自己的原则,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种胸怀和担当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总之,孔融不让梨的故事是一则平淡而又深刻的寓言,它告诉我们品德高尚和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孔融通过自己的行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的品格和精神。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儿童故事,更是对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教育和启示。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时刻保持谦虚和公正的心态,以及对大局和原则的坚守,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孔融不让梨 篇二
孔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他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闻名于世。而他小时候不让梨的故事更是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儿童故事,更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孔融不让梨的故事发生在他年幼时期,他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一盘美味的梨子。孔融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自己也感到非常饥饿。然而,当他伸手去抓一颗梨子时,一个小朋友却说:“孔融,你不能吃,因为你是孔家的孩子,你父亲是孔子的后代,应该要比我们更有品德。”孔融听了后,立刻放下手,笑着说:“你们先吃吧,我不饿了。”
这个故事的背后,是孔融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思想。首先,孔融的行为展现了他的谦虚和自控能力。尽管他非常饥饿,但他能够抑制自己的欲望,不争抢梨子,而是主动让给了其他人。这种自我约束的能力是品德高尚的表现,也是孔融在后来政治事业上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次,孔融的行为也体现了他的公正和公平的精神。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觉得应该享有特权,相反,他愿意放弃自己的权益,让其他人先享用。这种公正的态度和公平的观念是孔融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一直秉持的原则,也是他能够赢得众人的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原因。
最后,孔融不让梨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面对诱惑和利益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孔融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臣,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和智慧,更是因为他具备了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胸怀。他能够在各种困难和诱惑面前坚守自己的原则,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种胸怀和担当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总之,孔融不让梨的故事是一则平淡而又深刻的寓言,它告诉我们品德高尚和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孔融通过自己的行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的品格和精神。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儿童故事,更是对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教育和启示。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时刻保持谦虚和公正的心态,以及对大局和原则的坚守,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孔融不让梨 篇三
孔融不让梨
这些天来,公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在愤怒地谴责“毒胶囊”。但在另一个事件中,公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却表达着与之相反的立场: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名小学生说,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有网友认为,“言之有理”就算对。而知识分子则纷纷表示,小小孔融不可能有那么高的觉悟,孔融让梨的故事根本就是鼓励虚伪,不应当再以之教育孩子了。
其实,按照孟子的说法,孔融让梨不是什么觉悟,而是人天生的良知。设想桌子上有两个梨,一大一小,对面是你的兄弟,你会拿大的还是小的?大多数哥哥都会拿小的。兄弟血气相通,照顾弟弟乃是哥哥的本能。也正是根据这一点,孟子说: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当然,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这样,他会拿走大个儿的。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应当鼓励哪一种?古人记载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初也许在表彰孔融之幼而聪慧,后来则主要以此教化少年儿童养成辞让之习惯。
这样的教化当然是要教导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婴幼儿常不明辞让,这也许就是人欲。如果人人都不明辞让,社会就必然被丛林法则支配。一个孩子如果不进入社会,过鲁滨逊式生活,那他怎么做都可以。他如果要进入社会,就需要经过教化,知道如何自制,否则自害害人。教化的目的就在于训练人们遵守各种伦理规则,并形成自觉遵守它们的道德意识。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这样的人知道辞让,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意味着他人作为应被尊重的对象进入自己的策略制定过程中。他仍然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制定行动策略时会考虑对方能否接受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因为考虑了他人,他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再追求通吃,而只拿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若这一意识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达到“不同而和”的状态: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会相互伤害。比如说,自己虽然要赚钱,也不会生产显然会伤害他人健康的毒奶粉、毒胶囊。
但是,一百多年前,部分现代知识分子却觉得,“孔融让梨”所教导的伦理规范是落后的。今天的知识分子仍在重复这样的看法。他们信奉韩非子、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人性论:人生来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且只应当满足自己的欲望。按照这样的伦理预设,孔融一定会抢大个儿的梨吃,以实现自己利益之最大化。但现在,孔融这个小小孩子竟然知道辞让,那说明孔融天生就是虚伪的,而中国先贤讲述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辞让,则是道德强制。他们对虚伪、对道德强制展开猛烈的批判。
由于种种历史机缘,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在中国终于实现了。当代中国基本上已经没有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不教孩子正常的伦理规范——不切实际的高调的道德宣传,毋宁对正常的伦理、道德教育起反作用。在这种教化真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确实都是知识分子所理想的“理性经济人”,赤裸裸地追求自身物质利益之最大化。
结果就是,毒奶粉、毒胶囊的生产者被成批量地生产出来。知识分子现在指责这些人没有丝毫廉耻之心,问题是,你们不是一直在说,道德不重要,廉耻是虚伪吗?
层出不穷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提醒人们,当代中国之问题决不仅在于制度之不合理,而在于伦理之崩塌、社会之溃散。以前的乱世也没有如此之多的食品安全事故。
中国社会必须实现一次彻底的价值“更化”;抛弃过去一个世纪激进知识分子贩卖的反道德、反伦理的价值观,回归传统,回归儒家。以此重建人心,重建教化体系,重建社会,重建人际间的信任。没有这些努力,所谓制度变革,不过是空中楼阁。毒胶囊或许没有,但会有更多毒物四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