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读书笔记【精选3篇】
《大外交》读书笔记 篇一
《大外交》是国际关系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亨利·基辛格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外交家。他在书中深入探讨了国际关系中的外交策略和实践,并阐述了他对大外交的理解和看法。
基辛格认为,大外交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超越短期利益,着眼于长期和全局的外交行为。大外交需要具备全局观念和战略思维,将国家的利益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因素相结合,以实现国家的长远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在书中,基辛格通过对历史上的外交事件和个案的分析,展示了大外交的实践和运作。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外交原则和策略,如平衡外交、联合外交、稳定外交等。这些原则和策略都是基于对国际关系的深入研究和对各国利益的准确把握而得出的。
其中,平衡外交是基辛格所倡导的一种外交策略。他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各个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是实现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前提。平衡外交强调各国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通过与各国保持平衡的外交关系,避免了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另外,联合外交也是基辛格所推崇的外交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和联合行动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常态。基辛格认为,通过联合外交,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总的来说,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外交的重要理念和策略,对于理解和研究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思想深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也为后来的外交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大外交》读书笔记 篇二
《大外交》是一本影响深远的国际关系经典著作,作者亨利·基辛格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外交经验,对国际关系和外交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在《大外交》中,基辛格提出了一系列的外交原则和策略,其中最核心的是他对大外交的理解和阐述。他认为,大外交是一种超越短期和片面利益的外交行为,需要具备全局观念和战略思维,将国家的利益与全球治理、国际安全等因素相结合,以实现国家的长远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基辛格通过对历史上的外交事件和个案的分析,展示了大外交的实践和运作。他强调了平衡外交、联合外交和稳定外交等策略的重要性,通过这些策略,各国可以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并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和平。
平衡外交是基辛格所倡导的一种外交策略,他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各个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是实现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前提。通过与各国保持平衡的外交关系,避免了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联合外交是基辛格所推崇的另一种外交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和联合行动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常态。通过联合外交,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总的来说,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外交的重要理念和策略,对于理解和研究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思想不仅深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也为后来的外交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阅读《大外交》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国际关系和外交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外交》读书笔记 篇三
《大外交》读书笔记
当我最初看到这本《大外交》的作者是基辛格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一本基辛格的个人传记,比如中美建交等内容,为此,处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还找来英文版一读。但是,这本书才看开头的部分章节,便发现我想错了,我低估了基辛格的智慧和雄心,这本书一下子杀到了17世纪,一位位外交大师跃然纸上,一桩桩外交事件栩栩如生,作为部分历史的局中人,基辛格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想的更深,让这本书也成为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经典之作。
外交,不同人对其定义不同,而在不同时期,各国外交也有不同风格,而关于外交到底重在国家实力,还是外交大师的权谋纵横也有争议。我个人对外交的理解是,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而战争本身也是外交的一极端体现,甚至工具,外交基于国家实力,但是在具体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上,以及最终效果上却与关键人物密不可分。而《大外交》正是沿着这样的脉络,基辛格仿佛在构筑一部史诗电影,还是N部曲,他如画外音一般交代背景和格局,接着便“放出”诸多外交关键人物,让他们上演外交史上的一出又一出精彩的悲喜剧。
由于牵涉的时代,国家,人物众多,基辛格在展开上也有所侧重,首先,尽管外交每天都在全球各大地方展开,但是基辛格始终聚焦的是对应时代的“中心”或者冲突聚焦点,所以本书开场聚焦欧洲,从黎塞留到梅特涅,俾斯麦,对应的正是当时欧洲大陆居于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更是冲突频发的“火药桶”。而此后,伴随德国、日本跋扈到二战全面爆发,从美国崛起、苏联发威到冷战大时代,这本书在时间与空间上自然切换,大气磅礴。其次,基辛格始终很有自知之明,他写的是“外交史”,所以交代相关背景,特别各国内政秉承的是倒置的“内政史是外交史撰写的铺垫”思路,直击与外教事件相关的核心内容,绝不发散,保证了本书的主线始终聚焦在外交主题。
很多时候,审视同样的历史,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给你带来新的感觉,这本书在描述17到19世纪欧洲历史的时候,以黎塞留、梅特涅等政治人物切入的角度就令我感到耳目一新。在外交史上,活跃于17世纪的黎塞留可谓非常著名的人物,甚至开创了一种风格。尽管身为红衣主教,但是同样身为法国路易十三时代权倾一时的当权人物,他却跳出了外交中宗教利益的传统,更关注法国实际利益,这一如今看起来好像自然而然的思路,在当时却是具有开创性的。黎塞留堪称当时最伟大的战略大师,他面对的情况有些类似日后德意志的俾斯麦,有个强势的西班牙跟它打个不停,东边是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还有紧邻的德国诸多势力,更别说还有隔海相望的英国时不时来搅局。
黎塞留面对的是一个极端不利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内还有不断上演的宫廷阴谋,路易十三和其母玛丽 美弟奇的争斗更是堪称狗血,而由于一些宗教、财务争端,还时不时来些内部叛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黎塞留本着务实的态度,与邻国时而死磕到底,时而务实和谈,时而带着法国军队直接上阵,时而幕后撺掇各方冲突,最大程度保证了法国的利益。在外交权谋上,黎塞留没有后来的俾斯麦显得那么得心应手,但是在法国当时其实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他能做到如此成绩已经堪称大师。关于黎塞留的`更多事迹,推荐大家阅读有本年头的老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黎塞留传》。
而与黎塞留坚决维护法国和路易十三利益,甚至不惜多次挑起战争相比,19世纪奥地利的外交大臣梅特涅就是另一种风格了。梅特涅活跃的时代,正是拿破仑纵横欧洲的时代,中间甚至还有拿破仑借梅特涅夫人,向梅特涅传话要娶法国公主这样绕弯的趣闻。而梅特涅最大的外交事迹却是在后拿破仑时代,如同后来的一战、二战后一样,经历了一场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大战后,如何建立更稳定的欧洲新秩序是当时充满挑战的大事。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梅特涅来回周旋,成为英俄奥普“四国同盟”的主要缔造者,以及后续一系列活动的运作者。尽管在今天的一种解读的语境中,“四国同盟”是反动的,保守的,压制法兰西兴起的自由运动的。但是,站在那个时代节点,在当时的人们,发轫于法兰西的这场战争无异于一场“浩劫”,稳定发展本身也是一种时代的呼唤,而梅特涅能在几个互不信任,利益冲突的大国间寻找今天所谓的利益“最大公约数”,也足见这位“蝴蝶大臣”的不凡之处。
之所以对本书这两位人物所处时代的外交描述影响深刻,正是因为它一方面延展了我对欧洲一战前外交格局和风格的视野,另一方面这也是本书叙事风格的典型体现。本书始终以人物为视角,并没有把视野拉的过高,法国写一点,英国写几笔,西班牙再补上几句,而是聚焦核心人物,因为核心人物的外交活动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主线,中间在穿插几个人物的支线,自然的就把一个时代的外交格局展现出来,而且更加生动。
而也正是从黎塞留时代起,利益在欧洲外交关系中才成为核心要素,以至于基辛格在后续的其它时代的外交格局阐述中,也一再提及黎塞留,以及梅特涅时代的“四国同盟”模式,足见两人已经构造了经典的外交范式。在阅读《大外交》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尽管我们提倡独立自主,但是正如我们社会的运转,不可能单靠每个人“自主”为此稳定而高效的发展一样,国与国间的外交关系同样需要一个共同维护的秩序,而这个过程中也必然有挑头的。很多时候,“世界警察”并不见得是贬义词,不同的时代,总是需要一个或几个当时的强国,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所以,当这种格局松动的时候,缺乏一个“话事人”的时候,激烈的多国间的战争便会爆发,而战争结束后,紧接着必然是多国参与的会议尝试构造新的平衡,选出新的平衡体系下,那么一个或者几个有分量的主导。
以“功利”的态度进行外交,显然不如“让世界充满爱”这样的口号来的激动人心,但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事例证明了,这又是最现实,反而最容易达成一致的出发点。《大外交》正是让我们领略了数百年全球外交历史的主线,尽管视角还是西方化的,但是也确实代表着书中涉及时代的历史现实,欧洲、美苏争霸本来就是这段时间全球外交的主流,所以视角“西方”些也无损其思辨的价值。
而今天的中国,也到了想“韬光养晦”而不得的节点,因为从经济到政治已经深深的嵌入到了全球化秩序中,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更是成为当前世界格局中关键的一环。与此同时,在中国内部,伴随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国家公民的民族性也在体现,近期,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2》、《红海》的热映,实际上已经反映出了这种大众心理。所以,中国也正在进入全球化大外交时代,不管情愿不情愿,亚洲,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外交的新热点而中国在经济、商业、政治、安全上都将受到直接影响,进而辐射到我们,希望这将是一个摸索中顺遂的过程,希望更多人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