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案【最新6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一
在幼儿园教学中,科学教育一直是备受重视的一个领域。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是一节关于天气变化的科学教案。
教学内容:天气变化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风天等。
2. 帮助幼儿认识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天气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天气图标卡片
3. 气象仪器模型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5分钟)
老师播放一段有关天气变化的视频,引导幼儿讨论不同天气现象对生活的影响。
2. 探究实验(15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使用气象仪器模型模拟不同的天气情况,如测量温度、观察云的形状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并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
3. 讨论总结(10分钟)
老师展示天气图标卡片,让幼儿描述每种天气的特点,并讨论不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 拓展活动(10分钟)
幼儿分组,设计小海报或故事,描述一个特殊的天气现象,并分享给其他同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温故知新(5分钟)
老师通过复习和小测验,巩固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引导他们反思学习过程。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讨论中的发言,评估其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科学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幼儿们能够在实践中感知天气变化的规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二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一节关于植物生长的科学教案。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2. 帮助幼儿认识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植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小盆栽植物
3. 生长记录表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5分钟)
老师播放有关植物生长的视频,引导幼儿讨论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探究实验(15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盆栽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观察植物对光、水和土壤的需求。
3. 讨论总结(10分钟)
老师与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照顾植物,让它们健康成长。
4. 创意活动(10分钟)
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小花园或种植计划,展示给同学们,激发他们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5. 温故知新(5分钟)
老师通过复习和小测验,巩固幼儿对植物生长的认识,引导他们总结学习经验。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幼儿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植物生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科学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幼儿们能够在实践中感知植物生长的奥秘,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磁铁和铁制品的关系。
(2)通过有趣的游戏认识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
猫头饰13个、鱼钩12个、2个塑料篮子、橡皮筋、回形针、铁制汽车、塑料鱼、鱼。
环境布置:
墙面布置(可爱的宠物、宠物的图片)语文角、益智角、图书角、科学角
活动过程:
(1)引起动机∶
老师将猫妈妈,小花猫的头饰拿出来让幼儿猜猜今天玩什么游戏。
(2)中心内容∶
1、老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玩“花猫钓鱼”的游戏。老师扮做猫妈妈,让幼儿做小花猫,带上头饰对幼儿说:“今天,猫妈妈带你们去鱼塘钓鱼。”
2、老师带领幼儿来到鱼塘边对幼儿说:“鱼池里有许多鱼,让我们快来钓鱼吧。”
3、老师把幼儿分成两组,请幼儿钓鱼,老帅鼓励幼儿,先钓完鱼的那组为胜。
4、游戏结束后,老师再放入不一些鱼让幼儿再钓,结果,都钓不上来。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这些鱼钓不上来,而第一次的却可以钓上来。
5、在讨论中,幼儿知道钓上来的鱼身上都有回形针,而没有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回形针。鱼钩上因为贴上了磁铁,所以能将鱼身上有回形针的鱼钓起来,因此,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6、老师将准备好的橡皮筋、回形针、铁制汽车、塑料鱼让幼儿再钓钓看,让幼儿进行试验,以巩固幼儿对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的概念。
7、请幼儿分组的进入角落
语文角
益智角
图书角
科学角进行活动。
(3)结束部分:
老师放音乐让幼儿把角落收拾好回到大组。老师总结,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让幼儿在轻松活泼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四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案准备:
1、活动开展前,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只小袋,内装各种形状的图片。
2、布置好图形王国的场景。
3、幼儿对各种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教案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到圆形王国去参观,向幼儿提出参观要求:圆形王国里有谁?(教师提供各种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纽扣、饼干、轮胎、盘子、皮球等)
2、请幼儿参观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二、教案过程
1、认识圆形,让幼儿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操作,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滚滚、拍拍、摸摸。
2)请幼儿讲讲什么东西跑的最快,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师生一起小结圆形的特征,促进幼儿进一步感知。
2、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一种圆形的物体,让幼儿在自己的小口袋中找出和教师一样的圆形物体,进一步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3、调动幼儿生活经验,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三、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1、晨间体育活动时,提供圆形的东西给幼儿滚动。
2、在美工区提供大小不一的圆形图片,让幼儿画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给图形找家,学习图形的分类。
与家长沟通计划请家长做有心人,平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秒度 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小兔子真可爱
2、兔子一只,草、白菜、胡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
动画片引发观察小兔子兴趣。
二、观察小兔子
1、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三瓣嘴)
身体(椭圆形、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
尾巴(短短的)
2、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来学一学好吗?
三、抱抱小兔子
1、那你喜欢小兔子吗?我们来轻轻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吗?
2、小兔子全身长满了什么?(毛)
3、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4、抱起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毛茸茸的、柔柔的、软软的、暖暖的)
四、喂喂小兔子
1、小兔子爱吃什么?(青菜、青草、萝卜)
2、吃东西的时候它的嘴巴是怎么动的?(
结束部分
教师:那我们一起喂喂小兔子好吗?
带着兔子和孩子们一起散步,给兔子吃点。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1、利用感知器官观察沙子的组成结构,了解沙子细小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 观察沙子(沙子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过程【导入】
1. 观看多媒体资料【观察沙子】,推测一下沙子颜色不同的原因。
- 你见过沙子吗?
- 你在哪儿见到过沙子?
-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 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 为什么沙子有不同的颜色?
【展开】
2. 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沙子】,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以及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观察一下我们周边能看到的沙子。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用眼睛观察沙子。
2)用鼻子闻一闻沙子。
3)用耳朵听一听沙子的声音。
4)用手摸一摸。
5)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活动1:观察沙子】
3. 用五感来观察我们周边收集来的沙子。
-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 沙子有什么气味?
- 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后让沙子从指缝间漏掉,会有什么声音呢?
-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 你看到了什么?
【结束】
4.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观察沙子(海边有许多沙子)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不要让幼儿把沙子放入口中。
活动评价- 对于沙子的关心和是否积极地观察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岩石碎成小石块后,慢慢地小石块就会变小,最后形成沙子。再变小的话就形成了土壤。沙子是由岩石演变而成的,由于岩石吸收太阳光不均匀,所以沙子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